分享

《黄氏源流考探》引言

 黄甲龙 2011-05-20

《黄氏源流考探》引言

 

姓氏学、家谱学是一门涉及到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文化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的边缘学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何处?”无论身在什么地方,不管漂泊多远,许多人的心中始终具有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有学者指出,正是人类这种寻根意识,进一步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向心力、凝聚力。

1、黄姓的祖先源于东夷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褚嘉祐教授等人“中国人群的遗传关系”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金力等人“东亚现代人的非洲起源:12000个Y染色体的故事”等文章。

    除了非洲以外,世界其他地区还没能找到早于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人类学家们推测,大约在距今200万年左右,古人类开始从非洲迁徙,进而散布到世界各地。但亚洲地区不存在从一两百万年前的直立人到现代人类的连续进化过程。距今大约70-20万年前的“北京人”不是中国人的直系祖先。

自1987年以来,遗传学家们通过检测世界各地现代人的DNA发现,世界各地的现代人都来自于一个大约20万年前的“非洲祖母”。大约从15万年左右,这位“非洲祖母”的后代开始走出非洲,向外扩散,进而演变成目前世界上的现代人群。

    也就是说,人类曾经有两次走出非洲,一次是200万年前的古人类,另一次则是10多万年前的现代人祖先。遗传学者用DNA证实,东亚人群是距今4万年左右由非洲迁徙而来,然后从南向北迁徙分化,最后形成东亚大地丰富的的民族。3万年前,亚洲大地刚刚经历了一次冰川期。当携带着O型染色体的先民们来到这里时,他们可能已经发现,在他们之前,有一批现在被分子人类学家们称作“早亚洲人”的携带D型和C型染色体的人群,已经早在几万年前就在亚洲居住了。亚洲大地上,经历过一次“晚亚洲人”与“早亚洲人”的竞争之战,技术和体力都占上风的“晚亚洲人”胜出,而“早亚洲人”,只在边边角角还有留存,剩下的,融入到各地的人群中。

《黄氏源流考探》引言

东亚族群的祖先最初达到了东亚南部,约在在约2万到4万年前开始分化,一支自越南、广西方向进入中国,并沿海岸线向北,成为百越和东夷的先祖。其中有一支在距今约1万年前时,到达山东的胶东半岛,形成为东夷人。而另一支则向自云南穿过四川一直到达黄河中上游盆地,成为汉藏羌的祖先。其中一个亚群在约8000-6000年左右向东向南扩展,最终成为华夏族群的先祖

姓氏专家谢钧祥先生对当今120大姓从血缘关系上进行追根溯源后,发现它们分别属于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出自四位祖先,即黄帝、炎帝、太昊与少昊。具体情况是:

属于黄帝族的有86姓,占120姓的72%,即:王、张、刘、陈、杨、周、吴、孙、胡、朱、林、何、郭、罗、宋、郑、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傅、曾、彭、苏、蒋、蔡、贾、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范、石、姚、邹、熊、陆、孔、康、毛、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钱、汤、黎、常、武、乔、赖、庞、樊、兰、殷、施、陶、翟、安、颜、倪、严、牛、温、芦、季、俞、鲁。

属于炎帝族的有6姓,占120姓的5%,即:许、姜、崔、雷、易、章。

属于东夷族的有8姓,占120姓的7%,即:李、赵、黄、徐、马、谭、郝、江。

考古发现,居于齐鲁大地上的东夷人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发展序列和特征鲜明的体系。这就是,从上起距今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中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下至夏及商代早期的岳石文化,前后跨越4000余年而延绵不断。

其中大汶口文化晚期(大约相当于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在这一阶段,工具、用具制造如石刀、石斧等已相当精致,刃部平直而锋利,骨镰、鹿角鹤嘴锄等农具的使用也表明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陶器的种类花色繁多、造型丰富多变,实用性和审美性都大为增强,轮制方法已被较多采用,工艺水平极高;另外,在一座男女合葬墓中还发掘出了一件带有孔雀绿色的骨凿,经鉴定为铜质污染,可以说明当时已有了冶铜技术。

晚期遗址上的房屋建筑已经由半地穴式改为地上,面积大为增加,并已采用了木骨架结构;墓葬虽然大多数仍为小墓,但墓室大、随葬品多的大墓已经出现。最值得提到是,这时已经出现了陶器文字和牙雕文字符号,尤其是其中的“上”、“下”两个字符的写法已经与后来的文字基本一致。根据上述考古发现,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东夷人创造的大汶口文化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文化;而到了这一文化的晚期,可以说东夷人已经走出了人类社会的“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迎来了“文明时代”的曙光。在传说人物中,目前学界公认伏羲、女娲、少昊、颛顼、虞舜属于东夷族系。除了上述这些人物外,东夷传说中还有几位神话色彩更浓的东夷人,主要是盘古氏、有巢氏、蚩尤、仓颉、后羿。

2、“黄”字,实古玉佩之象也

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约58-147)编的我国第一部大字典《说文解字》:“黄,地之色也。从田从炗,炗亦聲。炗,古文光。凡黃之屬皆从黃。”

其实,所谓“地之色”当是后起的意义。1899年商代(约前1558-前1046)甲骨文被发现以后,专家有新的看法。

《黄氏源流考探》引言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1898~1991)主编《汉语古文字字形表》释:““黄”甲骨文字体“ ”,象人佩环之形。“ ”象正立之人形,其中部之口、曰象玉环形。

现代著名的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1892~1978)释“黄,实古玉佩之象也,明甚。由字形瞻之,中有环状之物……列女传,贞顺篇‘鸣玉环佩’……是故黄即佩玉,自殷代以来所旧有,后假为黄白字,座至假借义行而本义废。”

商人出自黄河流域东西两大系部落集团中的东系,与东夷同源。甲骨卜辞对于商朝东方与东南方的夷人,写作“ ”方和“ ”方。前者像人侧立之形,释为“人方”,后者像人蹲踞之形,与夏人危坐不同,释为“尸方”。甲骨文学界认为作为族称,两者都是夷的假借字。西周金文才正式出现了“东夷”的称谓。

商代现存的甲骨文78815条句子中,有“黄”字的句子有108条,基本都是与“黄尹”或黄族有关的。如:“貞勿侑于黄尹”、 “三十牛于黄尹”、“貞亚以王族暨黄王族”、“ 癸卯卜黄貞(黄貞的意思是黄国首领在商王朝任占卜官所占的卜)旬无畎在正月王来”(详细见笔者《从甲骨文看商代黄国》)。而有“夷”的句子只有1条:“夷何”,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仓颉亦作苍颉,传说中汉文字的发明者是东夷人。夷“ ”原来是一个人在弯弓射箭,在商朝由于夷人“黄尹”的三朝相国地位,可能将夷人由蹲踞变为直立,将“夷”字的弓改为玉佩就成黄“ ”。

因此,笔者认为“黄”字是商代黄国暨黄王族的专用字,从单字的意思看同意郭沫若的解释:“黄,实古玉佩之象也,明甚。”充分说明了商代“黄尹”和“黄国”至高无上的地位。

3黄氏的来源与发展

据(宋)邓名世撰《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于少昊金天氏之后。黄姓,出自嬴姓,而嬴姓之祖少昊,可称黄姓之源。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今日的黄姓,按古代的严格意义来说,只是氏,而非姓,黄氏是从赢姓中分离出来的。赢姓的始祖是东夷集团的大首领少昊,因此黄姓也以少昊为遥远的始祖,光绪二年《湖南黄氏世谱·世资韵语》中便有"渊源少昊长"之语,明言黄姓源于少昊。

五帝时黄氏第一次建国在山西绛县西的横水(即黄水)一带:《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少昊的裔子(嬴)昧,做了华夏部落颛顼的水官,并是后世北方水神玄冥之师。昧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允格,一个叫台骀。台骀像他的父亲昧一样,很善于治水。当时,汾、洮两河水涝成灾,久治不好。颛顼派善于治水的台骀前去治理。台骀采取疏导和障堵相结合的办法治水治河,很有成效。汾、洮两水治好后,人民得以安居。为了嘉奖台骀治理汾、洮的大功,颛顼便将汾川流域封给他作采邑。台骀的后裔,在这里建立了沈、姒、蓐、黄四个小邦国。目前的看法是晋地汾水黄国所在之地汾、洮,汾水即今山西汾水,洮水为今山西闻喜县涑水河上游的洮水。洮水北岸、绛县西30里有地名横水(即黄水),旁有一溪名横水,又叫黄水,是洮水的支流。这一带便是古黄国的故地。黄国在汾川流域采邑处在黄河边,可能黄河就是以此为名,这是黄氏第一次建国。现在黄氏宗谱基本都认同五帝之世黄云是黄氏得姓之源,所称黄云者:“黄”封国之日,黄云现于南极,帝起拜于黄云,因赐姓曰黄姓,国曰黄国。因为,黄帝时以云名官,有青云春官、缙云夏官、白云秋官、黑云冬官、黄云中官。都由不同族团领袖担任,中官为掌四时的总正。颛顼帝对台骀(约前2310-)后裔封国时,其实是以云来封的。封为黄云,其实就是中官,协助帝监于万国。是最高和最信任的官职。

夏朝时黄氏第二次建国在山东黄县(称黄)一带:台骀生活在颛顼时代,早于鲧、禹治水200多年,为尧、舜、禹在汾河下游建都创造了条件。传说中的“尧都平阳”、“舜都蒲板”、“禹都安邑”都在山西的南部。这就是今天的临汾尧都区、运城永济和夏县。后来,黄国的地盘被作为首都以后,黄国只好改封到别的地方。东夷领袖皋陶之子伯益(约前2060—前1973)舜时佐禹辅平水土,被任为为“虞”,即掌管山林的官,因功受舜赐姓嬴氏,授土嬴国,为黄、秦、赵等姓始祖。《竹书纪年》云:“帝启……二年(前1976),费侯伯益出就国”。14世季子(约前2025—)是伯益第四个儿子,受封在山东龙口(原黄县)建第二个古黄国。黄县外面的黄海可能就是因为黄国而得名。禹崩时“以天下授益”。但经过一场夺权斗争,禹子启代益践天子位,并在启即位六年(前1973年)后将伯益杀害,由此天下从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黄国与东夷的反复斗争从夏启开始。《竹书纪年》载:“(夏)后相即位,二年(前1941年),征黄夷。” “(夏)后相(夏朝第五代国王)三年,征风夷、黄夷。”“后芬(帝槐)即位三年(前1831),九夷来御,曰畎夷……黄夷、白夷……风夷。”看来,黄国从夏启开始,一直持续到夏朝第8代国王姒芬(帝槐)时期经过150年才才承认夏王朝。

《黄氏源流考探》引言商朝时黄尹后裔在湖北江夏第三次封黄国商朝开国之主成汤,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他用伊尹做右相,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于亳。据权威甲骨文字学家郭沫若等人的考证,黄尹就是先秦经典上备受称赞的传奇英雄阿黄,又名伊尹。伊是黄姓始祖伯益原来的姓。黄尹在商四朝为相,约前1525年伊尹去逝了。商王沃丁封伊尹的后代祖甲于湖北江夏,湖北黄陂的商代盘龙城遗址可能是黄国旧址。国名为黄国,在侯、伯、子、男、任、田、亚、妇六等爵位中为侯,由于商代以国为氏,因此商王后代称伊尹为黄尹。

西周时黄国被改封河南潢川。在周代黄国地位下降,封为子爵,又曰黄子国。春秋时楚国为霸,仅黄国与随国敢与之抗衡,周襄王四年(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所吞,其后黄国子孙遂以国为氏,即吾黄氏也。

战国、秦汉时期,黄姓已经大批播迁到湖北地区,逐渐形成江陵、江夏两个著名黄氏郡望,以此为基地向江南发展,“浮诸江南,以实海滨”,黄姓的足迹已经西达陕西和四川,东临东海,南入湖南和江西。东晋末,中原的林、黄、陈、郑四大姓率先进入了福建。隋唐时期,黄姓主宗分流,有了新的向南发展的行动。一支由江夏向东南迁到金华。另一支先由江夏北迁河南固始,再南迁福建。很快子孙就分散到东南沿海地区和广东。

 

由于黄姓主力早在秦汉时期已迁离了北方,所受中国北方几次战乱的伤害相对要轻些,在南方得到稳定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宋、元、明时期黄姓在赣浙闽粤四省繁衍最盛,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黄姓进入台湾地区在明末时期。

《黄氏源流考探》引言2005年中国大陆黄姓的人口约3004万,为全国第七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13亿628万人的2.3%。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四川、湖南三省,大约占黄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广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苏,这五省又集中了28%。广东为当代黄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黄姓总人口的19.5%,占省总人口的6.9%。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分水岭,以北少黄姓;以南多黄姓的分布局面。长江以南尤以珠江三角洲为黄姓高聚集区。其次,四川东南部,湖南东部和江西南部形成两大块次高密度的黄姓区。黄氏是台湾第三大姓,有120多万人。

4、黄姓谱牒编撰简况

黄姓谱牒源起于何时,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商代,我国就已有了以表格形式记录家族世系人物的家谱了。传说早在商朝(前1558-前1047),便有陆终子孙(约34代孙)黄成德(约前1320—?,41世),创修最早的黄氏宗谱传后。黄成德的子孙黄飞虎(约前1110—?,48世)之子,因逃避商纣王(帝辛,在位前1075-前1046)迫害而改从母姓“王”氏。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传说黄飞虎之孙黄爱辅、黄爱弼(50世,约前1055—?)等以家藏谱牒上呈周武王(前1046-前1043),得以复姓。同时,商周时期,黄国已是一个独立的小邦,作为一个国家,已有专门记录黄国王族历史和世系的谱牒了,因而商周时期便应有黄姓谱牒。

传说战国末年楚相春申君黄歇也曾删改增修黄氏族谱,并将谱系上呈御览,又亲自制定了黄姓最早的字派。同时,黄歇也是目前在正史第一位以黄为姓而立传的人。汉代的黄霸,江夏人,历官至丞相,封建戍侯。传说都编过宗谱。
   唐代,修谱之风大盛,还出现了官修。唐初至中期,修谱又形成了一次高峰。第一次是皇帝下旨修谱。“贞观”开年不久时,唐太宗命高土廉、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主持撰修家谱。并组织一批人参与编撰,其中有士族、官吏、学者。广泛搜集天下的家谱,与正史相互对照,辨其真伪。贞观12年(638年)完成《氏族志》130卷(见《旧唐书•经籍志》),上奏朝廷。侍御史黄毅也于贞观12年创修了《黄氏家乘》。第二次是武则天当政时,中书令许敬宗以贞观《氏族志》未列武氏做族望为理由,吏部尚书李义府也以《氏族志》中没有李氏的世系为借口,于是奏请改修。显庆四年(659年)下诏,任礼部郎中孔志约、著作郎杨仁卿、太子洗马史玄道、太常丞吕才等主持修谱。大大扩大了士族的范围,凡五品以上官职均可入选。修成之后,谱名定为《姓氏录》,颁行全国。并将贞观《氏族志》收缴焚毁(见《旧唐书•李义府传》)。唐进士尚书黄禹锡于咸亨之元年(670)秋上奏修谱,唐高宗于该年冬准志谱牒。

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北宋时,政府不再开设谱局,每个宗族都可自行修谱,政府不加干涉。为了继承修谱的传统,许多文人学士积极参与修谱活动。随着黄姓的兴旺,各地黄氏纷纷立祠修谱。北宋咸平元年(998年)榜眼进士黄宗旦主修《锦田黄氏宗谱》。

明清以来,黄姓谱牒之学更加发达,长盛不衰。这一时期的许多族谱,至今仍被流传和保存下来。当时,为了抬高和标榜家族高贵,很多家谱采用了“大宗之法”。动辄上溯几十代,上百代,攀附古帝王或名人为始祖。但这种风气使某些家族的家谱失去了真实性。《黄氏宗谱》在这个时期也患上同样毛病。

“文革”破“四旧”时期,大陆中断修谱,许多谱牒也遭焚毁,而港台、南洋则未曾中断,许多家谱还被公开出版发行。如台湾即于1961年、1964年、1965年曾有黄氏族谱公开出版。近年来,在大陆内陆兴起了修谱和寻根之热。80年代中期开始,编修家谱的风悄然兴起,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修谱成风。家谱的撰写、续修不仅是社会发展、家族繁衍的需要,而且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每个家族的族人都能朝着家中名人的德行去做,对一个家庭、一个地域,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都有益处的。只要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摈弃封建糟粕,达到团结向上,就会使家谱这一传统文化健康发展。

本书按宗谱习惯,从黄帝开始。开始以探源为主,后来想对主要流派进行整理描述,结果发现面对源头充满争议的3000多万人的黄氏大家族,自己根本无能为力。因此,只能把自己一脉按目前认识的水平整理成书,同时对现有不同的观点和资料保持原貌以利他人研究,按时间为序对其他流派和人物给予适当介绍,必然挂一漏万,恭请专家和宗亲赐教。

 

[注]根据国家统计局1982年人口抽样调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专家杜若甫、袁义达,排列出全国百家人口最多的姓氏,1987年5月3日《人民日报》为此作了研究成果报道,据统计汉族十大姓氏:1.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94%,9530万人;2.王姓7.41%,8890万人;3.张姓7.07%,8480万人;4.刘姓5.38%,6460万人;5.陈姓4.53%,5440万人;6.杨姓3.08%,3700万人;7.赵姓2.29%,2750万人;8.黄姓2.23%,2680万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510万人);9.周姓2.12%,2540万人;10.吴姓2.05%,2460万人。以上十大姓氏总人口52930万人,占汉族人口的44%。

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2007年4月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其次是李姓,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1王、2李、3张、4刘、5陈、6杨、7黄、8赵、9吴、10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