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危急时刻,美国提高债务上限把灾难留给未来

 牛头牛 2011-05-22
送交者: 地富反坏 2011年05月19日17:08:35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就在债务阴云横扫欧债市场时,美国的债务大限也已经到来。尽管两党仍在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危急时刻,两党无论如何都会达成某种妥协,再次提高举债上限。因为对于美国而言,要想继续借债,就必须提高债务上限,这就是靠不断的“发新债还旧债”的资金腾挪,来支撑经济发展的美国“庞氏骗局”。

 

    美国的债务上限是在1917年首次设定,以便政府可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资金,而不需反复向国会请求拨款。自1960年以来,债务上限已经上调78次,几乎每8个月就上调一次,2001年以来,美国也已经10次上调了债务上限,债务上限似乎从未对美国形成真正的威胁。债务上限不断抬高,也推升了美国债务的海平面。2005年1月前总统布什连任时,国债为7.6万亿美元,而五年之后美国的债务就打着滚地上升,现在已经翻了一倍。

 

    然而,天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不断提高债务上限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国债的增长加重了政府的付息压力,束缚了政府通过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的能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衡量一国的债务偿还能力,除了债务负担外,还有经济增长率和债务----―收入比。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价值暴跌、企业投资匮乏、家庭收入锐减以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经济依然高度依赖“政策刺激”。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早已成为美国债务的最大买家,并通过量化宽松政策让债务货币化。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由2007年6月的8993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5月初的27231亿美元,是危机前的3倍。而今美联储即将在6月停止6000亿美元的国债购买计划,由谁来继续接手如此庞大的债务?当前,美国国债似乎也并不再像前些时候那么吃香,全球最大债权王沽空美债、第二大债权国日本自顾不暇势必减持美债,而第一大债权国的中国也在寻求外储多元化的战略转型,如果美联储不再作为最大买家,那么价值4万亿美元的国债融资市场将受到极大的冲击。

 

    更为严峻的是美国长期实际利率开始攀升,这必将导致债务支付成本越来越高。今年前四个月,美国政府税收总额达到1.31万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前7个月增长9.2%。相比之下,政府前7个月的开支总额为2.18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这其中增长最快的一个种类就是公众持有的债务利息,前7个月达到1393亿美元,增长13%。

 

    事实上,目前全球利率仍处于低位,包括发达经济体经济疲软、高负债居民信贷需求低迷、以及央行普遍执行刺激性货币政策。许多人因此认为,低利率已成为常态。然而,低利率环境很可能会在几年内结束,过去几十年中压低利率的全球储蓄与投资长期趋势将发生逆转。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美国很可能将面临债务比率持续上升的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势头。根据我们的计算,如果美国实际经济增速连续5年平均递增2%,将可以帮助推动美国政府财政收入共计增长4500亿美元,但如果同期利率每年上涨1%,美国政府应付利息将共计增长7000亿美元。而一旦形成高通胀预期,将会导致长期国债实际利率飙升,大幅增加债务负担。

 

    伯南克说“不提高债务上限对美国是场灾难”,而笔者以为,提高债务上限,就是把灾难留给未来。美国经济学家马克?赞迪曾经表示,控制赤字“对我们的长期经济健康绝对至关重要”。他指出,如果赤字得不到控制,最终将导致利率大幅上升,遏制经济增长,迫使政府将更多的税收用于偿还过去的债务,从而导致政府服务和其他政府职能支出的下降,并最终导致经济总量的“大幅减小”,陷入“低增长―高债务―低增长”的恶性循环。

 

    近十年来,美国政府每年的借款包括债务再融资规模,平均超过4万亿美元,然而,现在美国财政运转和债务上调的空间越来越小,随着美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保险费用的激增,社会项目开支还在不断扩大,估计2010―2019财年,财政赤字总额将高达7.1万亿美元,到2035年,美国政府的欠款将占GDP的180%,“以债养债”、“用赤字解决赤字”的“庞氏骗局”终将走到尽头。

 

    因此,提高债务上限对美国而言只是暂时的“喘息”,随着债务规模越来越大,财政负担、融资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社会福利费用的大幅增加,美国出现主权债务违约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