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子
苏州是一种美丽。小巷是一种亲切。把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苏州小巷,我们便会觉得一种亲切的美丽如水涌来。你看,总有一个窈窕淑女,撑一把小花伞在小巷里美丽地走着,某个健康开朗的村姑挑着花担亲切地喊:“栀子花——茉莉花——”我们几个月来寻找的就是这种亲切的美丽——苏州小巷。 ![]() 二 小巷概述 苏州小巷的形成在苏州城诞生后不久。两千五百多年前,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造城郭,以“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于是,伍子胥在太湖之滨广袤的江南平原上,“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选定了城址,规划了城市布局,其中自然包括了城市居民居住的地方——小巷。 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苏州城址基本没变,说明伍子胥在城市规划方面还是很有眼力的。 现在,不管我们打开哪一张苏州地图,纵观苏州城内的大街小巷,都会觉得苏州这个城市很整齐,大街小巷的排列都中规中矩,十分紧凑。其中还有一个别的城市没有的规律,即大街都是南北向的,街的两侧都是小巷,向两边延展开去,形成东西向的横巷。只有在这样的横巷,住宅的大门才能正正经经地面朝南开。苏州小巷还有一条规律:显赫的人家讲究前巷后河,便于布局其深院大宅,生活、出门等也有诸多方便,这么一来横巷便大部分在河的北岸了。 时代兴则小巷兴。这些年卓有成效的城市建设,政府与市民的共同努力,苏 州小巷如草木逢春,越发美丽。 三 趣谈巷名 苏州的小巷,是多得数也数勿清。据不完全统计,光是有巷名的小巷,就有一千多条。 苏州小巷中以讹传讹、将错就错的巷名特别多,简直俯拾皆是。 养育相呼为羊肉巷,企图误导人们到那儿去买羊肉? 因果相呼为鹦哥巷,巷子里有个花鸟市场? 临顿路成了伦敦路,如果剔去读音因素不谈,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这那儿跟哪儿呀! 以讹传讹、将错就错的巷名固然可以带来一些出人意料的诙谐,生出一点使人微笑的歧义,但苏州的巷名还是很有规律可循的。 有以人名命名的:伍子胥弄、文丞相弄、潘儒巷、唐寅坟、乔司空巷等。 有以姓氏命名的:叶家巷、史家巷、吴家巷、曹家巷、燕家巷、丁家巷等。 有以植物命名的:百花巷、海红花坊、丁香巷、蔷薇弄、水仙弄等。 有以动物命名的:麒麟巷、乌鹊桥弄、碧凤坊、凤凰街、金狮巷等。 有以行业命名的:皮市街、砂皮巷、邵磨针巷、板刷巷、养蚕里、滚绣坊等。 ![]() 四 水巷风情 苏州自古就是一座著名的水城,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苏州水巷千姿百态,但其基本上不出于三种形式:一是河街并行的水巷,河道的一侧是平行的小巷,另一侧为临水的民居,比如平江河沿线。这样的水巷因河巷对比明显而显得富于变化,高低错落,层次丰富;二是有河无街的水巷,河道两岸都是临水建筑,一河人家背靠背,窗靠窗,说话声音大一点对河人家都可以听到。这种水巷由于空间逼仄紧凑,令人觉得格外深邃幽静,学士河,吴趋坊河一带的水巷都是这样的;三是两街夹河的水巷,河道两边都是小巷,视野特别开阔,其两边建筑的空间节奏也就显得舒缓、舒朗,例如盛家带、寿星桥附近的小巷。 五 时代的选择 苏州小巷里弥散的是静谧、幽雅、深藏不露的书卷之气,市民、小市民与到处可以发现的名贤俊士在这样的小巷里组成了最为和谐的生态图像。他们接受的是儒家学说的熏陶,有些也沾点庄老之气。他们守在书斋,守在石库门里,守住一间粉墙黛瓦,守住自己的小巷,以退为进,以隐为显,所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于是苏州小巷又具有了矜持而朴实的脱俗气质。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世界一下变大了,人们追逐着现代文明,那潮头来得猛,气势磅礴。 如果像在亚玛孙河保留一个原始部落一样保留苏州小巷,也许至少保留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纯朴与矜持,但自从亚玛孙河被现代人闯入,彻底的原始部落构架已被击溃。既然退回原始文明已不可能,那么只有选择现代文明。 六 后记 苏州小巷是美丽的。苏州小巷之美,美在它的清幽;苏州小巷之美,美在她的雅致;苏州小巷之美,美在它的丰富而深藏不露;苏州小巷之美,美在它的灵秀而才俊辈出。可是,就是这样一种亲切的美,没能在上个世纪的旧城改造中保持住她那传统的矜持。苏州小巷早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是苏州小巷的许多名称还在,她们还会静静地在那蓝底白字的路牌上凝视着苏州人的生活,还会陪伴我们走过无尽的岁月,直至天老地荒;苏州小巷的许多影子还在,许多老照片在大量地复制,许多老文章在反复地印刷,怀旧的情绪似乎席卷一切;苏州小巷的许多符号还在,粉墙黛瓦,石库门,马头墙,漏窗,云墙……他们在新崛起的建筑上慰藉着人们的心绪。苏州小巷最为挥之不去影子是在苏州人的心里。我们忘不了苏州小巷。苏州小巷注定了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