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深不知处

 晨海 2011-05-23
云深不知处

发表日期:2010年12月10日  出处:原创  作者:昕雯  本页面已被访问 145 次

 

云深不知处

《唐诗之旅》(五)


昕雯/文  冬青/转

    终南山,即现在我们所说的秦岭,是当时唐代度假胜地,也是平民百姓,士子大夫寄托幽情,隐居待发的好处所。唐诗中,吟咏终南山篇章之多,是其它任何名山不可比拟的。你看王维的“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横亘于关中平原的南边缘,阻隔了北方南侵的寒流,“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太乙山是终南山的主峰,从西安的大雁塔上南望,天高云淡时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其峰顶。但不过是半遮半掩的隔着层神秘面纱,真可谓是“青霭入看无”。“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点出了唐代躲在终南山的是樵夫和隐士,前者当然是为了砍柴啦,后者则是因为深山有景观,那时有许多的隐士相约隐居于终南山里,吟诗作对,陶冶性情。

    说来好笑,那些隐士,不是真的要归隐的,他们归隐是为了再一次的入仕。在唐代,隐居终南山而后被朝廷重用的例子不计其数,时人讽之为“终南捷径”。隐居的地点很讲究,主观上要让世人觉得“云深不知处”,客观上要让官府比较容易找到,所以终南山是最完美的隐居之地,因为,哪个隐士被朝廷想起了,一封诏书到隐居地,一天时间就可到达了,多方便呀!

    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要感谢当时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隐逸之风。这一时期的诗人,多有或长或短的隐居经历,即使身在仕途,也向往归隐山林和泛舟江湖的闲适逍遥,有一种挥之难去的隐逸情结。

    唐时的王维,是隐者诗人的代表,他的田园诗文,让世人吟咏千年,仍余香悠悠。你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那空山青苔上的一缕夕阳、静夜深林里的月光、自开自落的芙蓉花,所展示的都是闲适自如,沉静如水的隐者心境,一位心胸清澄的士大夫诗人,淋浴着清冷的月光,任凭那自然界的造物生生息息的在身边,在指间悄然流逝,随着清风,千年间仍在轻拂那古老的银杏,轻风过处,叶子似在呢喃这位唐代大诗人的清幽诗句呢!

                 

                     (根据<唐诗地图>整理)

                                    编辑:小草

 

与你同行网欢迎您

http://wmh01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