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收藏多年的老中医的方子,非常珍贵,将陆续拿出来,以供中医同仁参考学习研究! 脉管炎是西医学病名,属中医“脱疽”范畴。主要病因是:内因为由于情绪激动而肝血不足;房事过度、耗伤精血而肾亏,外因为外感以严寒涉水,寒湿下受,外伤以及吸烟等刺激,内外二因共同作用最终形成肝肾不足,寒湿凝聚,瘀阻经络,痹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的病机。本病寒湿之邪侵袭为标,为诱因;肝肾不足,正气衰弱,不能抗御外邪为本,为发病基础。寒湿之邪为阴霾之邪,最易伤人阳气。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寒凝血瘀,经络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肝血不养则麻木。肾气不足则下肢酥软无力。趾为人体之四末,易为寒湿所侵。肾阳不足,阳气不能畅达四末,则四肢不温。若寒湿郁久化热胜肉腐则形成溃疡、坏疽。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损故筋骨伤败,而趾(指)脱落。若因热毒炽盛,疼痛彻夜不寐,以致阴液耗伤,或脓水淋漓不止,久不收口,又可出现气血(阴)两虚的症状。 其治疗当以温补阳气,散寒胜湿,活血通经,补益肝肾为主。 老中医的特色是根据患者证候选择三个方子或五个方子每日交替使用。既能兼顾各种错杂的病机,又能制约温阳散寒药带来的副作用。往往收效颇著! 方一:制川乌12克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9克 蜂蜜30克 生姜3片 大枣2枚 方二:当归24克 黄芪50克 细辛4克 炙甘草9克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通草10克 王不留行15克 川芎20克 大枣6枚 方三:熟地24克 黄芪45克 白芥子10克 麻黄8克 煨姜9克 当归20克 肉桂9克 炙甘草9克 鹿角胶15克(烊化) 方四:生地黄24克 黄连12克 黄芩15克 丹皮15克 石膏30克 知母15克 栀子12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竹叶10克 银花30克 大青叶30克 板兰根30克 玄参30克 方五:黄芪80克 银花50克 大青叶30克 板兰根30克 桂枝20克 肉桂10克 玄参50克 党参30克 太子参30克 甘草9克 方六:丹参30克 当归20克 乳香6克 没药6克 桃仁20克 红花15克 水蛭9克 土元9克 地龙12克 黄芪45克 甲珠12克 鸡血藤30克 桂枝15克 三棱6克 莪术6克 方七:当归20克 生白芍15克 桂枝15克 细辛4克 通草10克 炙甘草9克 黄芪50克 王不留行15克 漏芦15克 川芎30克 地龙15克 方八:党参30克 红参10克 白术15克 茯苓12克 当归15克 白芍12克 川芎12克 炙甘草9克 黄芪30克 桂枝15克 鹿角胶15克 远志9克 五味子30克 陈皮15克 熟地24克 生姜3片 大枣4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