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电子警察”工作原理
来源:网络
现在很多地方设了电子眼,这里分析一下“电子警察”的工作原理,以供参考。祝大家一路平安!
很多人以为电子眼是通过埋在地面上的感应线感受压力来捕捉违章车辆,其实电子眼感应的不是压力,而是运用电磁原理感应金属,利用金属感应度来判断过往的物体是什么,安装时可以通过调整金属感应的灵敏度来区分汽车、摩托车。照相机根据“金属物+红灯/逆行”的标准拍照,(单线圈在两排车轮先后跨过感应线时(中间间隔时间在几秒到十几秒)才会按下快门。)
1、电子眼采用感应线来感应路面上的汽车传来的磁通量变化(因为汽车是一个大的金属体,接近线圈时会导致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自行车、双轮摩托车检测不到的原因,因为个不够大。通过传感器将信号采集到X处理器,送寄存器暂存(该数据在一个红灯周期内有效);
2、在同一个时间间隔内(红灯周期内),如果同时产生两个脉冲信号,即视为 “有效”
上图就是电子眼,一般是球罩,拍摄可以旋转,有云台功能,带红外功能,所以夜间也能看的很清楚,电子眼拍的违章照片是存储在电子眼底下的存储卡里头(新式的已经是全天拍摄,实时网络传输到信息中心),3天取一次 。外包给某公司,照片先送到某公司,检查违章证据是否充足(三张照片齐备才能全证),然后再提交交管局。
第一招:你注意看,有电子眼的路口在警戒线前后,都挖的有菱型的槽子,里头埋的就是感应线圈 。但是你要记住,红灯亮后三秒种电子眼才启动!
新型的电子眼采用双圈感应线,来感应路面上的汽车通过的电子脉冲,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和处理感应线圈传来的信号,在红绿灯周期内启动或关闭电子拍照系统。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使用双圈感应线的系统,当你的车前轮跨出停车线,进入另一个感应圈时,在红灯周期内,就会产生两个脉冲信号,即视为“违章有效”,就会被拍照。
过去使用的单圈感应线时,如果当时红灯,你的前车轮子过线了,而后轮子没出线,则只产生了一个脉冲,在没有连续的两个脉冲时,不拍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又将车倒回到线内,单圈感应线发出另一脉冲信号,车车仍然被拍照。
因此,在不能确认安装的是双感应线或是单感应线时,应该是到达红绿灯前减速到可以停住的状态,尽可能在红灯时将车车停在线内,跨线停车仍有被“冤枉”罚款的可能。
带有测速功能的电子眼,黄灯转红灯时,拍照系统延时2s后启动;红灯亮时,测速系统关闭,拍照系统启动;绿灯将要亮时,提前2s关闭拍照系统,启动测速系统。
因此,大家在过红绿灯时除了要注意信号灯,还要控制车速,防止在绿灯通行的状态下,被电子警察逮到超速了。
要三张才有效,照相的取证规则是这样的。一般取证照片是这样的:|
第一张是前轮过警戒线
第二张是后轮过警戒线
第三张是你过对面路口的警戒线
这三张齐备才能递交警察,然后给你发罚款通知。呵呵,200啊(现在是100了)。
所以,你前轮过了不要紧,照了第一张,没关系,你不动就不会照第二张,万一你动了,触发了第二张你后轮过了,那么也不怎么有要紧,你不过路口,或者你停在对面路口的警戒线外头都可以!再说回来,刚才你第一张前轮被照了,有些人可能想到往后退一下总可以嘛,错了,一退,又触发一张!呵呵!(此处仅仅限于单电磁线圈)
后期处理:
当图像被下载传输指挥中心以后,就需要对图像进行登记、编号、公告,再传输到中心计算机数据库,以备各种机关调用。
系统特点:
车辆捕获率-----100%(不包括二轮摩托车等)。
识别时间-----约1秒(肯定比你的反应要快的多)。
车牌识别率-----白天95%以上,晚上90%以上(比较高啊)。
适用车速------5-180km/h(如果城内你开190你就可以尽管逃之夭夭了)
第二招:你看到你的车牌照第一个字母后头的小圆点没有!
对焦用小圆点
这个小圆点点是用稀土金属做来镶上去的,它的作用就是用来给电子眼对焦用的!
内部人士爆料说的,这小原片是稀土金属制成,在光的感应下会产生微弱的用于电子眼捕捉的微波信号 。怎么做呢?很简单,扣掉她以后妥善保存,待车检的时候用双面胶粘起,检完了再。嘿嘿!电子眼怎么拍也拍不清楚你的牌照号码了。是“ 0”还是“8”啊,呵呵!这些东西是好多警察叔叔都不晓得的哈!警察的解释好多只对一半,防伪造,也有这个功能。
全世界的牌照制作标准哈!都要镶哪个东西是由日本sony公司提出来的!所以,开中国车的,不要bs日本,你们开的车上至少有一样东西是属于日本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