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樣本体積的大小不同,有各種不同的微膜設計,常用者如下:
(1) 空心管 (hollow fiber): 微膜薄層鋪在堅固空心小管的內側,當樣本通過空心管時,小分子則由側面擠出,比較不會有局部過濃的問題。
(2) 多層側流板 (tangential-flow): 多層微膜疊在一起,溶液流動方向與微膜平面成平行,小分子由側向微膜擠出,無局部過濃的問題。
(3) 攪拌加壓過濾 (stirred cell): 加壓迫使分子濾過微膜,並在薄膜表面攪動,以防止局部過濃而阻塞微膜細孔。
(4) 振動濃縮子: 可直接浸入含有樣本的試管中進行濃縮,微膜平敷在濃縮子表面,以振動去除局部過濃現象,沒有無效体積,故樣本損失量較低。
(5) 微膜離心管: 離心管中橫置一微膜,利用離心力把小分子擠過,大分子留在上方;樣本數目多而體積少時,多採用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