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人才的“识”与“用”

 飞赤 2011-05-30

   企业人才的“识”与“用”

人才是人之精华,是人类所有宝贵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关系到企业兴衰、存亡的重要因素。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到底怎样,关键是人才开发与使用问题。人才的使用是智力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用好一个人才,可以使事业取得成功,并激发和吸引更多的贤才;压抑一个人才或错用一个庸才,会导致事业的失败,使人才心理失调,积极性下降,相应的降低了人才管理部门的威望。因此,树立正确的人才开发思想和用人原则,解决好“识”与“用”的问题,是新时期人才开发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实践原则:做到知人善任 

  “善任”就要“知人”。“知人”是人才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能,是人才使用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环。一个人是好是坏,是否德才兼备,不能只听本人表白或别人反映,也不能只凭档案材料,而是应看其一贯行为,观其实践表现;不仅看八小时以内表现,还要看八小时以外表现,看其全面;不能光靠某些考核人员闭门造车,而是应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正反两方面意见,既要看“德”,又要视“才”;既要看表现,又要查实绩;既要有定性考核,也应有定量考核,实现识才的科学化和合理化。知人是人才使用的前提,是用人的依据,对一个人做出相应的评价,就应有其相应的地位,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错误地评价和考核结果,往往是压抑人才和错用人才的开端。“知人”是“善任”的条件,可以说知人是为了“善任”,是用人的核心。坚持知人善任原则,能够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 

                                  适用原则:做到人尽其才 

    人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的人在能力、性格、行为上各有差异,用人的关键在于各得其所,各司其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现代企业对其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道路越来越关心。一则是科技的迅速发展与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对职工主动性与创造性越来越依赖;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又带来职工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他们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对本身权利的要求。这样,企业不但不反对职工对自己职业发展道路有自己的设想,反而鼓励并帮助他们完善和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尽量做到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献其功,真正做到适才适用。只有充分开发本企业人力资源潜力,满足职工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引导其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才能保证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对组织的忠诚与归属感。 
     
                                  择优原则:做到优中选优 

  一个高明的领导者,应善于用人所长。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有缺点,但并不妨碍他成就一番事业。让一位技术水平很高的行业技术尖子带领一个部门,他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行政管理者。相反,还会因此影响其本人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应该明确,人才的特点在一个领域是长项,在另外的行业中可能就是“弱点”。掌握了这一人才规律,本着择优的原则,看其优点,用其长处,在优点和缺点相伴中取其优点,避其缺点,使各类人才的长处都得到发挥。 

                                  互补原则:注重群体效益 

  由于人的自然秉赋、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人不可能都达到十全十美,人的气质类型,知识结构各异。在完成或实现某一目标时,只靠一个人的特长将难以如愿,而通过若干不同类型个体的结合,在结构上达到互补。一个系统的人才群体,要发挥最大的功能,建立一个合理而优化的人才结构。在每一个层次,同一个能量级中的每个个体应存在气质、知识的互补。另外,互补的内容还应是多方面的,诸如年龄、体力的互补,个体特征的互补,知识技能的互补,以及工作条件的互补等。只有很好的利用这种互补,才不至于浪费人才。 

                                  信任原则:做到用人不疑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相信可以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推动。历代励精图治的君主都曾把它当作一条不成文的准则。实践证明,信任别人的人,一般才能被别人所信任。用人不疑原则在当今改革时代的人才合理使用中意义更为重要。因为站在改革前列的人最容易受打击,所以保护他们即成为人才合理使用的特殊举措,也是一种强大的激励手段。一个人如果被信任,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便油然而生。信任是一种催化剂,它可以加速蕴藏在人体深处的自信心的爆发,使人达到忘我的程度。 

                                   激励原则:创造良好环境 

  人的行动是受人的思想所支配,受到机制所制约的,而思想和动机又来源于人们对社会的需求。每个人都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种种需要,满足这些需要的愿望构成人的行动的内在动机,但人的需求必须通过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和机会才能获得满足,不断研究并满足人对社会的正当要求,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就能持续地调动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 

  激励又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诸如增加工资、办理家属调动、解决住房等物质方面的;表扬、嘉奖、授予荣誉称号,工作给予肯定,提级使用等精神方面的。根据每个人的处境,对各种激励的追求可能各有不同,可采取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相结合的方法。只要政策跟上了,何愁招不来“金凤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