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湖与园林之间的这座城

 苏迷 2011-05-30

                                                             太湖与园林之间的这座城

(2011-04-11 13:52:42)
标签:

杂谈

记者  陈佳慧

也就在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市民在不经意之间,发现在吴中太湖和古城园林之间多了一座新城。它依山傍水,甚至保留着一派田园的惬意印象。行政名字上,它叫做越溪城市副中心,但是,住在这里的人,却更喜欢这样称呼自己的山水家园——石湖新城。

家住市区的张海波最近把家搬到了石湖边上的新房子里,他既没有买婚房的需要,也没有换工作的情况,搬家,只是因为觉得石湖边的生活更惬意美好。“这边风景好,人又少,氧离子多,又能随时和山水亲密接触,感觉非常休闲,时间似乎在这里都慢了半拍。”他说,“现代人在高楼大厦里工作,真的希望能够远离喧嚣,在田园山水中居住。”

和他一样看法的苏州人现在也越来越多,很多老苏州都知道,现在石湖要有大小之分了,大石湖有厚重的历史,小石湖也有轻灵的情调,而住在那里的人更自豪,我家出门几步,不是单单只有一座上方山,现在旺山也在家门口,想到太湖,就一脚油门,十分钟。在这里,不但天天能呼吸新鲜空气,还可以买到很多生态蔬果,现在这里商业街人气也越来越足了,连日本人都要来建国际一流的购物中心!

 

山边湖畔的宜居新城

这座“城”并不算大,却显得很精致。

越溪城市副中心自2004年,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建设,北面为石湖风景区,南面临太湖,面积10.04平方公里。这一座石湖新城距离苏州古城中心和东山西山风景区空间直线距离分别为1120公里,是苏州市西南片区与吴中城区及老城中心联系的重要节点,亦是进入东西山风景区的必经之地。这里的山水资源、文化底蕴和区位特点,既可工作创业,也可安逸生活,是太湖与园林之间不可多得的活力之城。

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局长陆振华介绍,“石湖新城”的人口规模,目标为12万人,其中不包括苏州国际教育园南部,而教育园则预计有8万人的规模。从2004年到现在近7年间,常住人口已经达到约为3万左右。

如果可以从天空鸟瞰,或是张开石湖新城的地图,我们就能发现,这块区域呈现出的是一轴两新六区的格局。陆振华介绍,一轴指的是,市民广场以东到森林公园;两心,是以苏震姚高速公路分割,东4平方公里,西6平方公里两块区域;而六区,则是拥有教育文化、商业配套的6个居民组团。在市民广场西面,还将造一块商业片区,它将辐射到国际教育园区。有地理优势,吴中区深厚的文化底蕴面对新一轮的城市扩张,迎来了机遇。

在吴中区上班的小夏最近正在考虑在石湖新城买房子,一开始选择“石湖新城”是因为离单位近。但自己逛了几天之后,她也对周围的配套感到满意。“房子密度不高很休闲,但是社区很多,又让人感到很有生活气息。”小夏肯定地说,“而且生活广场、学校等配套都全,我觉得是个居住的好地方。”目前,石湖新城有着六个居住片区,每两个设计一所学校和邻里中心,每个片区有城市小乐园和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娱乐、教育园、电影院、体育场、农贸市场应有尽有。吴中大道、西环高架、20个班次的公交车……2011年轨道交通4号线也将动工,出行效率大大提高,对外辐射的半径也会加大。

据悉,吴中区各个机关和苏州海关今年将搬迁而来,一栋项目总建筑面积51247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的苏州吴中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天鸿大厦)也即将启动。

 

底蕴深厚的苏式生活

“我喜欢石湖,喜欢越溪,似乎是因为它的名字。”已经在越溪副中心居住了3年的徐示华这样回忆当初选择这里的原因,“我就是这么个‘矫情’的人,自诩看了几本书,在生活上也要找文化和情调。当初选房子,看着大大小小的地区名字,一看到这里,似乎就有了在石湖泛舟,旺山耕种的穿越式浪漫感。我想,是人文魅力把我吸引过来的。”

的确,说到历史文化,苏州又有几块区域可以与石湖周边相比?这里的故事甚至可以延伸到两千五百年前。古时,越溪就已经是吴文化集中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石湖山水作为吴王游赏之苑囿和吴越争斗的战场,给后世留下了诸多人文景观。相传,范蠡带了西施就是从这里泛舟入太湖的。石湖东面有越来溪,溪上有座越城桥,是当年越王勾践率兵攻吴从太湖挖通水道,屯兵士城而得名。

有意义的是,在这座崭新的“石湖新城”拔地而起时,现代化的建筑并没有与这里的山水人文、历史底蕴甚至田园风情相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传承与融合。陆振华表示,城市建设是文化的载体。第一点,便是远山近水的“气质”不能被破坏。新城的人们,要从高楼间能看到山体。为了考虑这样的格局,新城规划了许多别墅,为的便是提升品位,减少人口密度,留住人文味道。

而具象式的吴文化色彩与山水文化,则更多在这座新城内的规划细节和典型建筑中体现出来。在这方面,新石湖人大多会推荐最具代表性的越溪中学、水岸清华、南苏州生活广场和溪江会所:越溪中学用现代手法演绎灰白色调的苏式建筑和园林特色;水岸清华则体现了苏式建筑的精髓,设计了天井等传统元素;南苏州生活广场则从规划时就决定了它传承苏州文化;溪江会所更是临水而建,体现了一种以田园山水为基础的苏式奢华。回归细节,新城路边或市民广场上的“小品”,栽种的是苏州常见的乔木和灌木,而非大片在全世界各个城市都能见到的大片绿草地。

建设传承文化,原有的山水作为最原始的传承体,则被更加严格全面地保护起来。陆振华介绍,今年,大石湖、旺山等风景区的发展总体规划则是“生态优先、适度开发”。举例旺山,这里的人文景观绝不是不断被开发出来的酒店,而是成为一个艺术展示、创意展示中心,成为学习教育的外景基地和摄影外景基地。

 

没有CBD的悠闲都市

行驶在吴中大道上,或步行于越溪副中心内,心中总有一种舒畅。有心的人可以发现很多细节,比如,这里没有城区容易见到的电线杆和空中的高压线。而这,正是一种“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的证明。

“石湖新城作为吴中区城市发展中心起点,其建设理念是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环境,后城建。”陆振华如是说。

2004年规划时,这里曾经用一句话做了很具体而有风格的定义:如同欧洲的风光小镇。在越溪城市副中心的开发者眼中,这里有山有水、远山近水、靠山近水,大石湖有范公堤、桃花岛…… “山水绿城”就是它的方向。“关键词非常明显。”陆振华说,“就是宜居、休闲、生态、文化和商务。”

这样的关键词似乎并不陌生,在城市的另一头,苏州工业园区也依靠着金鸡湖与阳澄湖成为商旅与居住的示范区。但在吴中区人眼中,石湖新城则是另一种与众不同的温柔气质。“园区的金鸡湖区域体现的是现代化的都市感,体现了苏州城市化的水平。繁华、商业氛围浓郁,是大量人口的集散地。而阳澄湖周围则是旅游和适量的酒店,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来源,让人口密度颇高的园区有了一个生态补偿地。”陆振华说,“而石湖地区的区别,则在于它与田园山水的尺度要掌握得好。这里没有园区密集度高,建筑与山水吻合,密度很低。”

新城亦有高楼,却丝毫不影响整座新城悠闲的氛围。目前,越溪城市副中心超过80米的高楼20栋,其中最高的是100米。2011年,150米高的新泽商业中心将拔地而起,却是有关“摩天”的一个句号。因为在“新城”人的眼中,没有什么比融合了山水风光与园林式休闲的生活情调更重要。

“我们绝对不建CBD。”这是陆振华讲得最为斩钉截铁的一句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