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田随笔集》导读

 优雅a 2011-06-05

描绘人文主义色彩——《蒙田随笔集》导读

作者:吖可   出自:踏着细碎的浪花  

一、作者档案

蒙田(15331592)原名米歇尔埃康,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蒙田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贵族家庭,因为家境宽裕,从小他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蒙田年轻时进入波尔多最高法院任职,在那里遇到律师伯蒂埃,并与他建立纯真深厚的友谊。

1571年,蒙田毅然辞职归故里。我们已经为别人活够了,让我们为自己活着吧,……世界上最重大的事莫过于知道怎样将自己给自己。辞去议员职务后,他深居简出,潜心治学,在自己的城堡里读书﹑写笔记,过起了淡泊宁静、知足常乐的隐居生活。

1572年开始,蒙田将自己的读书心得、旅途见闻和日常思索笔之于书,写成著名的《随笔集》两卷,于1580年出版。

随后,经过长达十七个多月的欧洲旅行和先后两届波尔多市长职务之后,他继续写作,后来将那些文字结成第三卷文集出版。此后,他一辈子都在对书稿进行修改、增补、删节等工作,直到1592913离世为止。

    1595年,他的遗稿经过他的义女古尔奈(Marie Gourney)整理后,出版了三卷本的文集。

蒙田的《随笔集》是世界上首部随笔集,开创了随笔式散文的先河。它是涉及许多题材的一系列短篇散文,形成最吸引人和最贴近人心的文学自画像之一。

几百年来,蒙田的《随笔集》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经过四百余年的历史考验,证明了蒙田与培根、莎士比亚等伟大作家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随笔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世上同类体裁中绝无仅有的”。

二、个性导读

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转型时代:当时的法国社会摆脱了中世纪的黑暗统治,人的个性和人的理性已经觉醒,神权观念和经院哲学遭遇到前所未有质疑和批判。蒙田正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因此,在他的《蒙田随笔集》中表现出来的怀疑主义精神就是对宗教迷信﹑偏见和迫害的否定。在他的随笔中可以看出,他对各种事物和人都持有怀疑的态度,但这种怀疑并不是盲目的。他认为各种事物和人都戴有假面具,表示要揭开事物和人的假面具,重新审视一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蒙田的远见卓识不但表现在他否定宗教迷信上,更表现在他已经预见到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矛盾,并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文明的掠夺性与贪婪性,对“恶”予以揭露和鞭挞上。这是一个人文主义作家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忧虑和深远思考。

蒙田是一个特立独行、勤于思考的伟大哲学家,也正因如此才写成了博大深邃的《蒙田随笔集》。《蒙田随笔集》的内容虽然包罗万象,但说到底仍然是表达蒙田的人生哲学。他的人生哲学绝对不是凭空而说的东西,而是源自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并经过独立思考提升而成的思想结晶。俄罗斯著名作家赫尔岑曾经说过,蒙田的人生哲学是基于生活和自我思考,基于对往事的总结,部分地也是基于对古代作家的理解和长期实际研究的自由观点。这种观点直截了当地面对着生活,由此看出,《蒙田随笔》的写作资源和根本立场是面对生活、面对现实、面对自我。他的随笔之所以能够达到天马行空、随意挥洒、汪洋恣肆、行云流水的自由境界,也是因为这种写作资源和根本立场的影响。与此同时,这种写作资源和根本立场又让他的随笔使人感觉到真实自然,富有亲和力。书中,作者谈人生、谈自己、谈他人、谈社会、谈历史,无所不谈却并不让人感觉枯燥无味,反而能给我们许多的启示和精神的享受。因此《蒙田随笔集》几百年来其思想和艺术魅力有增无减,仍然广为流传也不足为奇。

这本书收录了蒙田的107篇作品。细细品读,就会发现每一篇作品都别有风味。透过芜杂冗长的叙述,更可以发现其中贯穿着一条耀眼的红线——人性。

(一)人性的思索与追问

蒙田常常问自己“我知道什么?”,“我是不知道自己懂得什么,也不敢自认为能做什么的。”因此,人们常将蒙田定位为怀疑论者。可与其说他是位怀疑论者,不如说他是一位人性的追问者。蒙田所从事的研究其主题是人他的作品描绘的就是他自己。他要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与矫饰大胆地“把自己完整地、赤裸裸地描绘出来”(《致读者》)。表面上看他描绘的是自己其实描绘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因为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整个人类状况的踪影。”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他热爱生活,享受人生,他说:“懂得堂堂正正地享受人生,这是至高的甚而是至胜的完美品德”(《人之常规》)。他把鄙视自我的存在看成是人类最粗俗的弊病。他重视今生而轻视来世认为“人的极乐是幸福的活着”而并非如昂蒂斯泰纳所说“幸福的死去”。

在蒙田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副人性追问者的面目。他向自己发问而又不作回答,甚至拒绝承认自己一无所知,而只是坚持那句“我知道什么呢?”的名言。在书中,无数的追问充斥其间:“怎么能凭自己的小聪明会知道动物的内心思想和秘密呢?”他质问:“尘土你有什么自豪的呢”他叹息:“人类啊谁又不是无所事事地虚度了一生呢”他不满:“我知道什么呢”他追问:“你睁开眼睛沉思自身了吗?”他反问:“人为什么不能按事物的规律将生活安排得对自己有利些呢”如此追问在蒙田的作品中比比皆是。这种追问不是简单的怀疑更不是对人性的否定而是对人性的深化向真理的迈进。 

(二)人性的谬误与悖论

在蒙田之前从没有哪个人文主义者怀疑人在自然中的优越性,而蒙田与早期人文主义者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怀疑人在自然中的优越性。这种怀疑使他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务实、冷静的处世态度。忧患意识使他不愿意人类仅仅满足于“吃点伪劣的假冒药品维持生命”;冷静使他追问:“如此荒谬的人类怎能担当起苦难?”使他公开地正视苦难,承认人类的无知;务实则使他不断地探索,不断地与自我对话。

蒙田认为,认识自我就是与自我对话,就是向自身这个难以理解的人发问并等待他的回答,又好像是对自身的一种“试验”或“探索”。有人说,蒙田是人类缺陷的无情的观察者,把生活叫做“作家的临床诊所”的解剖家。的确如此,他不仅将自己完整地、赤裸裸地描绘出来,而且对整个人类的弱点、谬误与悖论也进行了一一的剖析。

蒙田在书中多次将人与各种动物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人间的万物是相通的,把人类融入大自然中,既不高于动物也不低于动物。尽管蒙田坚持有些动物也有理性,但他毕竟不否认精神劳动是人类高于一切动物的所在。动物有寻求生存的绝妙本领,但它们却没有思考自身赖以生存的根基的精神活动。有人误以为蒙田怀疑人类的理性,其实他所怀疑的是人类把握理性的能力。在他看来,人类的理性是一把双刃的利剑,它使人既神又兽,既高贵、向上超升、弘扬至爱,又卑劣、沉沦、彰显万般的残忍和具有不尽的自我中心主义。在人类高贵的理性下往往隐藏着低贱的本能情欲,它“一旦挣脱激怒它的锁链,就格外疯狂地向前奔,作出最丑的表现”,因此人不仅应具有本体论上的“完善”,即生存的完善,而且还要具有道德论上的“完善”,即德行。

 “我认为,人的自视太高是错误观念的根源,不管那时普遍见解,疑惑是个人之见。”(《自命不凡的虚妄》)。蒙田认为“自以为是”是人类最大的弱点,是错误观念的根源。“自以为是”与其说是自负,不如说是无知与愚蠢,其实质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与弱点”。所以“自以为是”是一种心灵的盲目性,它使我们失去理性的控制能力,作出难以想象的行为;“自以为是”压制人们的雄心壮志,使人们不思进取;“自以为是”还带来了人类的骄傲、迷信、疯狂与嫉妒,甚至是战争。

人类不仅盲目崇拜自己,而且过分崇拜事物。后者使人类不管遇到什么,享受到什么,总是不满足,还要拼命地追求,想要得到更多,就像《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面的老太婆那样永远得不到满足。这种追求一方面使人向往未来,追求进步,另一方面又带来了野心、贪婪与纵欲。蒙田不只一次地描绘过人类的贪婪,“虚伪是人类的又一大谬误,为了荣誉和功名他们竭尽全力,戴着面具在社会的舞台上表演,把真实的自我掩藏起来不让公众了解。”人性的谬误林林总总,人性的悖论无处不在。人性被蒙田赤裸裸地展现在宇宙中,没有一丝伪装和矫饰,他要我们认识赤裸裸的人类,从而认识赤裸裸的人生。

(三)人性的局限与超越

“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一切其他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要生活得写意》)蒙田将“生活得写意”看成是“人类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而其他的一切只能算作附属和点缀。然而人类总是不仅为精神上的各种情欲所困扰,而且常常备受物质上的困苦,致使人性滋生出种种困惑。人类怎样才能超越它而“生活得写意”呢?

“认识自我,有自知之明”是蒙田“生活哲学”的核心。蒙田说:“但人若说心里话,就会向我承认,他多年来追求所得到的,只是懂得了认识自己的弱点。”人若没有自知之明,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也不敢面对自己的无知,更不能超越它。不能超越它,就变得无所求,也就没有进步。而认识、判断、谴责自己的无知不是完全的无知。完全的无知是不知道与不承认自己的无知。人具有自我意识,但在“峥嵘的大自然背后却隐藏着对人来说深不可测的秘密”,因此与自然联在一起的人类,既不可能停留在自我,也不可能停留在事物之中,而应该不断地从事物走向自我,从自我走向事物。只有将自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做到认识自我、回归自我、超越自我,进而“生活得写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