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身汉眼中的“婚姻观”

 kairry 2011-06-05

一次以婚姻观念的变化为表征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已经发生:随着社会上单身族群数量的增加,单身已不完全是一种被动无奈的让步,很多时候它甚至成为了许多人的主动选择。

  

          无论未婚或者已婚,无论青年还是中年,独身与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慢慢超出了婚姻的范畴,成为一种独立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单身也好结婚也好,关键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向左走:单身者继续不妥协

  “如今这个时代,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结婚才能做的事情了。”吴迪的一席话似乎洞彻了这些年来青年婚恋观念的转变。“以前,女人们太把爱情当回事儿了,那个时候不结婚的话,就没有房子。如今这个时代,婚姻已不再是必需品,你可以选择结婚,也可以选择单身,它已经没有那么是回事儿了。”

  青年婚恋观念转变,大背景是近些年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过去,女人没有独立经济来源,婚姻几乎是女人唯一的饭碗,而男人必须通过婚姻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获得家族和社会承认。在这种情态下,婚姻必然要稳定地存在下去。但是,这样的稳定状态往往需要付出妥协来完成。情感专栏作家Bubble经常收到读者情感方面的来信,她发现,婚姻中的妥协常常不是那么愉快的体验,所以,一旦当个人可以不用妥协即能独立地完成一种生活状态,他(她)对合作的需求就没有了迫切
 
 Bubble认为:“现在的人,因为责任与花费问题,对于子嗣的延续也没了过去的热情,现在的人,已经可以挣足够的钱让自己潇洒起来,第一重的迫切开始降低。再者,社会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多细化分工,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相反对于家庭成员的依赖度却越来越低,比如我们可以找保姆来做饭、清洁卫生、照顾小孩,我们可以找水电工来装灯泡、通下水道,这第二重迫切性又在降低。同时医学与科技发展,把人的生育年龄不断拉后,这一切,都使你可以越从容地去选择,也使你越不愿意妥协,于是,把婚姻的门槛拉得比过去高,或者说把婚姻的门槛拉到理想中的那么高,就成了男人女人共同爱做的事,一部分单身男女就出现了。”

  单身男女的不断增加,某种程度上说明现在年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相比前辈来说来得更高。不过,由于中国社会仍处在一个转型期,单身男女难免受到来自于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压力,这多多少少会影响单身者的心态。

  就如Bubble曾提出的“单边主义”,如果你不能接受婚姻的单边主义,你就快快乐乐地做个单身者。无论是对于婚姻倔强的的完美主义,还是固执的不婚主义,人们都有选择的自由。
 
 向右走:寻爱者拿出行动力

  “上帝为你创造了机缘,但你还需要紧紧抓住。”吴迪经常为单身孩的情感问题答疑解惑,却发现大多数女孩最缺少的仍旧是行动力。有渴望,却不肯轻易迈开脚步。“这些新时代的女们,一只脚迈入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仍在旧时代。如今,人们都意识到了找工作需要靠自己,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找对象同样需要依靠自己,即便对爱情很渴望,却很少有人去用心花时间谈恋爱交往,你会发现他们一周花费大量时间在工作上,在上网、在MSN聊天,然而用在找对象的时间几乎为零。”

  吴迪说自己在28岁重新归入单身队列的那段时间,也像大多即将面临“滞销”的大龄剩女一样有着惶恐和迷茫,找人急迫到“掘地三尺”,直到后来她才发现自己的视线一直存在盲点,原来缘分就在身边。

  吴迪找到了自己幸福的归宿,也时常在为身边的其他女伴牵线搭桥。两周前,被吴迪撮合成功的第五对情侣步入了婚礼的殿堂。“这一对,在办公室里的位置仅有三米,却从没有将另一半的视线停留于彼此身上。两个人都是30+,都有着相同的目标:想要结婚。女的是行政经理,与电脑技术部、所有供应商打交道,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男性,可是在她眼里却永远看不到这些工作场景下的男人。最终这‘三米之缘’还是在我这个外力下戳破了窗户纸。”

  如今,能够撮合姻缘的组织行为、社会网络没有了,年轻人需要花费和找工作一样的精力去寻找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