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进县局机关实体化 走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路子

 憨兔 2011-06-11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探索
发布时间:2011-05-13
 

追溯着道学、儒学的始祖,寻踪着经学、理学的灵脉,勤劳睿智的洛阳人民谱写过灿烂辉煌的历史篇章。今天,作为河南省洛阳市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单位,汝阳国税人以敢于吃螃蟹的勇气和全力推进改革的气度,立足税源实际,创新管理理念,通过1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县局机关实体化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新路子。

 

    创新理念 强力推进县局机关实体化

    面对艰巨而光荣的试点任务,汝阳县国税局局长史卫国说:“试点就意味着创新,改革就需要扬弃,探索专业化管理新路绝非易事,首先需要树立信心,创新理念,拿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

    遵循税源管理的内在规律,汝阳县国税局在探索专业化管理的过程中,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信息管税、风险控制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县局机关实体化的改革思路,对内设机构进行业务重组、岗责调整和流程优化。分别成立了服务审批、分析评估、管理监控、保障评价4个系列中心,建立实体化运作机制。

    服务审批中心。其基本职责是咨询服务、涉税办理和调查审批。具体组成,一是保留原办税服务厅申报征收、发票发售验旧认证、票证报表管理等职能。二是将县局调查审批职能和原分局(所)调查、审核和审批职能调整到该中心,实现集中受理、集中调查和集中审批。通过业务梳理,在服务审批中心的143项业务中,有76项过去由多部门、多环节调查审批的业务划归中心集中办理。服务审批中心成立后,对即办业务及时录入CTAIS(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即时办理;对调查审批业务,由中心指定专人对专门事项进行调查,然后提交中心集体研究审批,对本中心审批权限以内的涉税事项可正常审批,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审批,对重大涉税事项审批亦由局长办公会研究审批。对于审批业务的CTAIS输机操作实行双人双环节输机,即终审前由调查岗负责输机,终审环节由中心主任负责输机或指定专人输机。去年5月底,服务审批中心受理一般纳税人新认定及转正9户,由2个小组集中开展调查,环节由原来的8个减少到3个,工作在3天内完成。

    分析评估中心。其基本职责是综合分析、风险识别和重点评估。具体工作,一是根据上月税收情况,结合上级下发疑点数据,税源管理部门按照风险项目采集的信息和税收分析监控系统监控的相关信息,初步分析当期税源管理的风险行业、区域和企业,并向相关人员通报。二是每月10日前召开税源分析例会,对全县税源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税收流失风险并进行分析排序。三是进行数据过滤、分解和制发,对不存在明显问题等一般性数据不再派发,对于疑点清晰单一和风险较低的,交由管理监控中心组织税收管理员加强纳税辅导,对于疑点较多风险突出的由本中心评估组直接组织评估,把占全局税收总量75%以上,年纳税额100万元的97户纳税户或被确定为年度风险行业的纳税人作为中心的集中评估对象,对于疑点突出和风险较高的问题提交稽查局实施重点稽查。四是对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结果进行确认,对发现的管理薄弱环节开展管理分析,明确应该监控的内容和项目,并反馈管理监控中心建立、完善评估模型和行业管理办法,进而指导税源分局(所)加强管理。五是定期开展税源管理和评估、稽查分析讲评,及时总结和调整分析方法和内容。

    管理监控中心。其基本职责是信息采集、日常管理和预警监控。具体工作,一是负责税源信息县局层面的采集、管理、监控和督办。二是从事部分大中型税源或行业典型税源的直接管理,总结管理规律,制定行业管理模型、办法和完善“一厂一策”。三是指导分局(所)税源的日常监控管理。四是对税收管理员工作开展指导和监督,实现县局与分局(所)税源管理的一体化。自去年5月以来,该中心督导税收管理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采集,重点强化对税源第三方信息的采集,着手建立与工商、地税、电业、水利、财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已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12500余条,50%以上得以有效利用。

    保障评价中心。其基本职责是管理监督、述职述廉回访和绩效评价。具体工作,一是对各中心及稽查局工作职责的履行、目标任务完成、工作程序规范及“双述”回访等进行工作标准量化,实施考核评价,组织季度税源管理质询。二是受理涉税举报后,根据举报内容分发到各专业中心及基层分局(所),负责监督核实,及时予以反馈。三是受理廉政举报和调查。组织纳税人问卷调查,督促完善各项工作。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情况,制定并完善《绩效评价办法》等。

    “整合整出了新面貌。”史卫国说,整合后的中心管理模式,呈现出四个明显特点:一是服务审批中心集中体现税源管理权力服务化,通过简化环节,以高效快捷的办税流程,赢得了纳税人遵从度的提高。二是分析评估中心成为县局税源管理的枢纽,通过对征管信息的综合分析、集中处理,实现对疑点数据的过滤、甄别,进行税收风险识别。三是管理监控中心把信息采集作为税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使信息采集更具制度化、规范化。四是保障评价中心对整体税收管理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突出精细 在分类管理上下工夫

    “实施专业化管理,专于职能,工于精细。”汝阳县国税局副局长林正欣介绍了实施县局机关实体化后,在分类管理精细化上下工夫的做法。对辖区内2674户税源按照规模加行业进行分类,将年纳税30万元以上的51户企业确定为重点税源,2278户个体小规模户为小型税源,其他345户为一般税源,在分局(所)内部按照重点、一般、小型税源,以申报数据审核为切入点,以纳税评估为主要手段,实行分组集中管理。

    首先,对重点税源推行领导班子成员管户。将年纳税额300万元以上的10户企业,分别由领导班子成员作为首席管理员,以分析评估为抓手,直接管理到户,并负责7个行业的管理模型和办法的建立,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业务优势和示范作用。5名领导班子成员分配的管户大都是矿产品采选加工企业,其中有6户重点税源企业,占全局年税收比重的60%左右。该局要求,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纳税申报、优惠政策落实等情况,定期组织责任区税收管理员开展税源分析,查找征管薄弱环节。纪检组长程远英直接管理某大型矿业公司,根据关联企业、委托加工等特点,掌握其委托加工周期、产品销售时限、关联企业定价和大项开支项目备案等制定专门管理办法,实现单月评估入库税款305多万元。

    其次,对一般纳税人税源实行行业管理。目前,共有一般税源管理组6个共12人,通过定期开展税源分析讲评会或质询汇报会,采取月报告、季展评、年评价的形式,探索规律、制定管理措施。同时,县局管理监控中心挑选了制砖、医药、摩托车和汽车维修4个行业若干典型户,对其进行试验田式的调研探索管理,从中摸索行业规律,制定了3个管理办法和2个行业管理模型。

    最后,对小型税源实行分组管理。在积极探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委托代征、简并征期等措施的基础上,由各分局(所)成立管理小组,小组内明确A(B)角,实行交叉互助管理。目前,建立小型税源管理组6个共14人。

    新的管理模式将户籍管理、征期后简易评估作为税收管理员的主要职责,促使税收管理员将精力集中在税源的动态监控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税收管理员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主要以“四类八册”为抓手,建立户籍管理平台。一类是协调工商部门和国税同时建立纳税人管理清册。二类是建立工商、地税已办证国税未办证的5个清册,即地税单独管理户清册、长期停业工商未注销清册、临时经营及季节性经营户清册、已办理营业执照长期未开业及空壳户清册、正催办的漏征漏管户清册。三类是在国税已办证工商部门未办证清册。四类是工商、国税、地税均未办证清册。在此基础上,对照税收风险项目采集纳税人生产经营动态信息和第三方面信息;在征后简易评估中,主要是以当期申报信息审核分析为重点进行疑点问题的核实处理,以此来解决税收管理员纵管不见底,横管不到边的问题。

 

    强化协调推进 不断完善问题处理机制

    “伴随着对县局机关职能的转变和资源的整合,必然面临着人员管理和事务管理机制的变动。”汝阳县国税局人教科科长华景全说,为保证各项工作协调推进,汝阳县局从一开始就注重问题处理机制的建立,把新模式运行初期相当一段时间定为问题暴露期,建立日志、日报、日例会制度,根据模式运转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先后制定了1个总体性指导工作意见、4套岗责体系、8套工作制度、3套评价办法、3项配套措施,在衔接制度中明确了新旧衔接、上下衔接的方法,在争议问题处理制度中明确了对争议问题的处理机制,在应急工作制度中明确了试点工作中突发事件处理的机构、职责及处理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科学改进衔接机制。作为试点单位,采取中心管理模式后,必须考虑与市局按行政归口管理的工作衔接问题,如3个业务中心对口市局7个业务科室,初期实行贴标签制与市局衔接,就是把业务梳理固定到中心后,一一注明对应的市局科室;在实行中发现许多临时性工作涉及县局多个业务中心,就在原贴标签制的基础上,又加上了首牵负责制,工作以哪个中心为主,就以哪个中心为牵头部门;为解决与市局对口科室的日常联系问题,明确了主管局长联系制,逐一明确领导班子成员与市局的联系科室,通过贴标签、首牵负责与主管局长联系制的有机结合,保证了新模式与市局的有效衔接。

    实现人事合理配置。为了有效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把改革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限度,按照上级机构不动、待遇不变的原则,把保持队伍和谐稳定放在第一位,主要采取了人随业务划转和职务同步变动的办法。如服务审批中心主要是在原有办税服务厅职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76项由原多部门、多环节集中审批的涉税审批业务,针对这些涉税审批业务中原税政科涉及较多的特点,把税政科的人员整体划转到服务审批中心,保证业务不断档。职务同步变动,将原有科长调整到新中心担任副主任,充分体现职级待遇不变的原则,消除人员的后顾之忧。

    挖掘税源管理潜力。首先,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增强了税源管理力量。涉税审批的扁平化节省人力8人,全局税源管理人员由30人增至46人,占总人数的62%。其次,以中心管理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县局机关实体化,形成了从税收分析、税源监控到评估稽查的一体化管理,凝聚了从领导班子成员到机关再到分局(所)一线税收管理员的管理合力。最后,领导班子成员管户制,在增强管理针对性的同时,发挥了较强地管理示范作用。

    汝阳县局推行税源管理专业化1年多来,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税务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干部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得到明显增强,税源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是促进了税收增长,2010年组织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84.4%,增幅位居全市第一,截至4月底,入库税款1.13亿元,同比增长43.1%。二是加强了个体税收管理,2010年个体税收增幅达139.1%,增收3183万元,截至2011年4月底,个体税收入库3224万元,增幅达59.7%,增收743万元。三是提升了征管质量,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率同比下降4.35个百分点,小规模低零申报率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四是重点行业入库税负明显提高,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同比增长35.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6.5%,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9%。2010年,汝阳县国税局被评为全市国税系统目标管理优胜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初步实现了由洛阳市国税局提出的“强管、提效、避险、优服、增收”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目标。

 

 

转自 2011年5月12日《中国税务报》  作者:肖社会 南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