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学生学习的课堂观察

 昵称7SaWi 2011-06-16

基于学生学习的课堂观察

——以《竹影》教学为例

张霞儿

(源自:《人民教育》2011.2)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听评课方式,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可以将需要解决的问题细化为观察点,透过这些点将一个个事件、情境定格、描述与记录,并进行分析反思,其起点和归宿都指向学生的学习。
  在执教人教版初中语文7年级下册《竹影》一课时,一些教师总会为教学内容的取舍而彷徨,而教学内容选取的一个根本依据是学情,学情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时刻处于质疑、思辨、探索中。因此,在对《竹影》进行课堂观察时,研究小组将学生作为研究的重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状态和反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和发展点。
  之后,我们将观察的视角放在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活动上。据此,研究小组根据授课教师的教案设计,将观察视角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回应的有效性。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回应,即课堂生成性行为,如:情景性提问、追问、梳理、铺垫、点拨、诱导、评价、总结和归纳等行为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学生对教师的回应,包括学生接到教师的任务后(如提问、布置的临时性作业等)所作出的当堂回应(如回答)、对教师指令的回应以及这些行为的数量和质量。
  2. 提问的有效性。重点观察教师和学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时的课堂情形:你觉得哪些描写很生动,为什么?弟弟为什么会拿来木炭?如果给两幅漫画配上生动有趣的解说词,你该怎么说?
  3. 活动的有效性。重点观察小组讨论“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时的活动情况。
  观察反馈一:
  在《竹影》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回应总数达46次,其中判断性回应18次,梳理性回应10次,引导性回应18次。能引导、激励学生的有效回应13次,占回应总数的28%,未引导、少概括的无效、低效回应33次,占回应总数的72%。被教师连续提问的学生数达6人,一个学生被连续提问的次数最多达5次。在很多情况下,教师没有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评判,教师在回应学生时最常用的语言是:好的,坐下。
  全班58人,群体回应共2次;个体回应共14人参与,其中5人各1次,4人各2次,1人为3次,2人各4次,2人各5次,共计34次,覆盖率为24%。
  基于上述统计和分析,研究小组认为,教师积极的回应是基于学情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正确的判断与肯定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而授课教师在对学生引导和激励时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为此,我们向授课教师建议,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回应,在课堂生成过程中,及时表扬和引导,关注全体学生,用机智、合理、有效的回应推进课堂教学。
  观察反馈二:
  研究小组对其中一个场景做了如下的田野式描述:
  学生在回答“为什么会拿来木炭”这一问题时,教师追问“在水泥地上铅笔好画还是木炭好画”,学生犹豫了一下,回答“木炭”。教师进一步追问,“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进去找了找,没有铅笔,只好拿了木炭”。教师概括说“有挑选过程”。随后问另一学生,学生答“木炭便宜”,教师回应“价格便宜”,随后说出了自己的理解:“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这个拿来一把木炭作画的孩子就是一个充满灵气的孩子,这也正是他艺术自由精神的体现。”请学生在三个答案中选择。学生均说“老师的答案好”。
  授课教师的引导是“在水泥地上铅笔好画还是木炭好画”,这样的选择性问题并没有太大意义。一般来说,可以从两个角度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一是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二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在此,后者无疑是更好的选择,授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原句:
  弟弟手痒起来,连忙跑进屋里去拿铅笔。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不久他拿了一把木炭来分送我们。
  如果从加点词入手,相信学生很快能体会出“弟弟的童真、善良”,由此,品味“童心”的教学目标也自然能达成。但由于执教者引导策略的失误,导致连续几个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最终教师只能呈现出自己的解读,让学生选择。这时,学生的思维飘忽不定,缺乏基点。因此,教师的引导应从文本出发,源自文本,回归文本。
  观察反馈三:
  课堂上有一个片段是授课教师请学生阅读课文4、5、6自然段,讨论回答“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的表现如下:
  学生1:是不是很会教育孩子?(征求学生2意见)
  学生2:能在适当的时机(教育孩子)。
  学生3:与孩子打成一片。
  学生1:(扭头问旁边同学)写下了吗?
  在让学生作总结的过程中,授课教师请4位同学回答。
  学生5:十分见多识广。
  学生6:耐心,善于与孩子沟通。
  学生7:善于指导孩子。
  学生8:对艺术有很深的认识。

  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呈现的讨论结果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授课教师本想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从游戏到艺术”的自由精神,但实践中却变成对人物形象的探讨。
  研究小组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是由于授课教师的任务分配不明确。很多学生处于迷茫状态,他们不知道和谁组成小组,多少人组成一组。在讨论时也没有明确的分工,使讨论陷入无序状态,自然就影响到最后结果的呈现。
  在将近2分钟的讨论时间里,授课教师的确也很关注学生的活动,但他的指导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比如当他看到学生在埋头书写时,没有询问孩子为什么不和其他同学讨论,只是说:写下来。当他倾听学生讨论时,没有关注到学生出现的问题。
  另外,4、5、6三个自然段加起来有29行之多,在2分钟内学生既要读文本,又要思考、交流,时间显得有些仓促。在学生来不及细究的情况上,要得出一个总括性结论,自然有些困难了。
  对此,研究小组认为,授课教师应明确所设计活动的目的性。这一教学活动不是为了像一般写人叙事的文章那样去分析人物形象,而是让学生明白父亲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教育。因此,应将小组讨论的问题改成:父亲为什么也要来描竹影?其次,授课教师应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明确每个小组的任务。再次,教师要在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调整自己的教学。
  以上呈现的是语文《竹影》课堂观察的部分内容。那么,基于学生学习的语文课堂观察如何进行?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来改进语文教学呢?
  一、以学生的视角观察课堂。
  首先,观察者应把自己当成学生进入课堂,只有在学生的视域中去观察课堂,才能获得最真实的感受。比如,有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问学生:丰子恺画了很多漫画,其中很多是儿童题材,我们来欣赏没有题目的两幅画,如果要给其中一幅漫画配上生动有趣的解说词,你该怎么说?
  有观察者认为,该环节意义不大。也有观察者认为,该环节很有用,特别是拉童车的那幅画上的孩子就是在模仿着拉黄包车,图上那辆童车的后轮翘起来,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儿童这个模仿的姿态,这幅画切合了艺术的认识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针对两种不同意见,我为观察者提供了学生写下的课后感受:“这节语文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两幅漫画——给凳子穿鞋子和模拟拉车,这两幅漫画充满着童真童趣,把我们带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我很喜欢模拟拉车这幅漫画,漫画构图独特,充满无穷的想象力。”从学生的感受中,研究小组得到了共识:从学生视角来观察课堂教学更有实际价值,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其次,观察者应顺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深入课堂。研究小组对“你觉得哪些描写很生动,为什么”这个教学环节给予了关注。
  生: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月亮透着它的清光。
  师:你来赏析一下。
  生:这三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落西山的情景。

  师:这几句以动词为主,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比较好。
  生:“一跳一跳”用得好。
  师:从“一跳一跳”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一种生命的活力。
  师:夕阳西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里用“跳”,将静态的景物动态化了。还有其他句子吗?
  生: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着映入我们的眼中。把月亮写成不规则的小块,生动地表现了月亮的姿态、月亮的美。
  师:这句子里有一个词语“闪烁”,用得怎么样?
  生:用得很好。“隐”字也用得很好,生动形象地写出月亮升起时很害羞,像小姑娘一样躲在竹叶中。

  在这段师生对话中,学生从局部的词语赏析到整体感知的思维方式逐渐形成。然而当观察者顺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深入课堂时发现,学生说“这三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落西山的情景”时,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整体的。授课教师说“这几句以动词为主,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比较好”,如此引导打乱了学生的思维,强拉着学生去关注不曾注意的语言碎片,学生后面的思维显得僵硬。如果改成“对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落西山的情景,生动形象的情景依赖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展现,你觉得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这样就会出现更加灵动的课堂效应。
  再次,观察者应关注学生走进课堂和走出课堂的变化。观察者应关注: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清楚?有哪些现象证明目标的达成?课后检测有多少人达成目标?发现了哪些问题?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学到的东西能否进行迁移、应用、拓展?
  总之,观察者应站在学生的视角观察课堂,立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课堂的真实情境。在某个学习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观察者可以用眼睛“给学生拍照”,详细搜集课堂教学信息,关注学生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等状况,了解某个学习事件在学生身上产生了什么实际影响、学生是怎样实施的。
  二、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教学。
  语文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其生存智慧、提升其人生境界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宗旨。在具体的课堂观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教什么”、“怎么教”两个问题的探讨来审视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应该教那些学生理解不了的、揣摩不透的内容。在《竹影》一课中,学生“理解不了”、“揣摩不透”的是什么呢?这一文本最大的教学价值在哪里呢?我曾问过学生,阅读这篇课文,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在哪里?你理解不了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说,最感兴趣的地方是小朋友们在月光下描竹影。理解不了的问题是:文章语言平易朴实,但为什么还能娓娓动听?据此,可以确定本文教学内容:以语言为抓手,体味文中所表现的儿童天性这一特征,让学生沉浸在一个充满温情的文化氛围中,引领学生欣赏美。授课教师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这一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明显不足。
  其次是怎么教。我们要顾及教材实际,理清设计思路,灵活地选择教法,使教学永葆生动性、针对性、目的性,使学生充满兴趣性、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发展学生的感知、体验及分析、比较、概括等各种语文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语文素养。例如,在《竹影》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在文本理解层面打转,而应该把文本语言平易朴实却娓娓动听背后的机理剖析给学生,也就是把教学的视角从单纯的内容理解层面转移到方法探究层面,关注作者丰子恺是如何做到文字平易朴实,读起来却娓娓动听、生动形象的。文中的比喻、细节描写、短句形式等都是课堂教学的抓手,可以通过营造氛围、语言品味、意理阐发、漫画拓展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义。
  三、以实践者的视角思考对策。 
  一般来说,课堂观察沿着“事件—观察—现象—归因—对策”的基本程式来研究课堂教学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现象的陈述,有原因的分析,有问题的发现,还有对策的探讨。特别是能够围绕课堂教学的一些细节问题,注重用细节说话,能实现比较深层次的教学探究。
  在思考具体对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反应、状态来分析原因,判断教学内容的取舍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问题设计是否有效、课堂生成是否自然深入、小组活动是否有效等。
  总之,我们应该站在教学的原点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观察,从语文教学的特质出发,围绕学生的学习,明确教师教学行为的目标指向。根据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合理地剖析教学的内在机理,寻求教学改进的策略,这样的课堂观察才能真正以学观教、以教促学。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