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再提准备金率之误区

 cntic 2011-06-16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下午“突然”宣布,将提高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从6月20日起执行。这是今年以来,中国央行第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对于大型金融机构来说,这也是自2010年1月以来,中国央行第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本次上调存准率的时点,让市场多少有些吃惊。从历史经验来看,央行几乎从来不在市场交易时间公布货币政策决定。而本次公布的时间为下午3点20分左右,与此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人民币外汇市场等仍在交易,央行突然作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也造成了市场的波动。

与此同时,在昨日的通胀率攀上34个月来的最高点后,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在短期内提高基准利率,而非再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的工具,而央行则再度“习 惯性”打破市场预期。事实上,这种方式也不利于市场消化这个政策决定,容易造成市场的过度波动,更不利于促进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形成。

对于大型金融机构来说,本次存准率上调后,其面临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21.5%的高点,换句话说,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的存款,就要将其中 的21.5元存入中央银行,获取远低于市场利率的利息。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意味着可利用的信贷资源减少,央行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控制整个经济体中 的信贷投放。而对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由于银行新增贷款已经得到控制,央行再度收缩流动性,可能对整体信贷规模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市场利率却有可能出 现上升。

再度上升的市场利率,对于中国的银行系统来说,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银行可以享受 到更高的存贷差。但从另一方面,却可能是一个坏消息。由于基准利率没有提高,居民将资金放入定期账户,并不能享受到高收益,却因为实际负利率的存在,而出 现了“实际资产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居民将选择用脚投票,将资金投入收益率更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等不受到基准利率监管的非传统产品中去。

对于整个银行系统来说,长期定存减少,这可能导致银行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期限错配”的问题。而非传统存款并不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限制,这可能导致银 行系统出现整体存款量减少。同时,大量的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事实上是将银行的贷款从表内移至表外。这样一来,在传统的银行体系之外,中国金融系统中 事实上已经出现这样一个不受到太多监管的体外金融市场,即由各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储户资金的方式,将本来属于自己的贷款业务“购买”下来,并通过自身的信用 来连接储户以及贷款方。

笔者认为,如果央行不愿意提高基准利率,在实际负利率更加恶化的情况下,这样一个“体外系统”,将会更加庞大,从而加大银行系统风险。

更糟糕的是,即使将资金投入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中国的储户仍然很难跑赢通胀,这意味着储户仍然在补贴投资者。国企和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和投资热情也将因此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过度的投资,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也不具备“可持续性”。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系澳新银行(ANZ)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