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yxrjf 2011-06-20
影响中国教育的思想流派——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徐卫红

  教育属于生活,教育为了生活,而且教育要依靠并借助于生活。——克伯屈

  威廉·赫德·克伯屈是杜威的学生,致力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通俗阐释,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他依据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创造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设计教学法”,他认为学校的课程可以组

 成四种主要的设计类型:创造性的或建构性的设计、鉴赏性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具体的学习设计。克伯屈还认为课程应采用“设计教学法”的方式和步骤实施,以使课程能够发展学生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智力。

  克伯屈指出,我们的教科书,至少大部分旧式的教科书,都不过是把最新的科学成果拿来,试图简单地加以说明。然后把这些内容分为若干章,再依次确定为一节一节的课文。他认为,这样安排的教材,是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它脱离了儿童的生活,超出了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强迫式的和填鸭式的;它只重视可以测验的知识,忽视不可测验的态度、立场、鉴别力。

  他指出,儿童的经验和种族的经验,是同一学习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其中,儿童的经验是幼稚的、很少的,所及的范围十分有限,是开始,是萌芽;而种族的经验是较完善的形式,是要求儿童在经过学习过程后习得的学习结果。为了习得这些按逻辑顺序组织的学科内容而设计的学习过程,应该能够把儿童现在的经验一步步地引导到种族经验或学科内容的习得上来。因此,对学习结果,应该合乎逻辑地加以组织或安排,而对学习过程,则应该以合乎儿童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顺序的方式来加以组织或安排。

  教材应该以完整的实际生活为内容,要给年幼儿童提供足够的自由和机会,让儿童在教师明智的引导与管理之下,练习发自内心地自己确立目标和选择目标,练习自己订出计划,练习自己执行计划,练习自己作出判断和评价,这就是克伯屈所谓的“设计”的方法。教师的责任则是开扩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改进学生的态度,提高学生的鉴别力,从而培养儿童的独立判断、思维、计划和行动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