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韦斯 2011-06-21
显微镜构造很复杂,种类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由机械和光学两大部分构成,下面介绍是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一、显微镜光学部分介绍:由目镜、物镜、反光镜、聚光器等四部件组成。

  1.目镜:装于镜筒上方,由两组透镜构成,目镜的作用是把物镜所形成的倒立实像再放大成为一个虚像。目镜上刻有5×,8×,10×,15×,25×等符号,表示放大倍数。我们所观察到的标本的物像,其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物镜转换器的孔中,一般的显微镜有2~4个物镜镜头,每个镜头都是由一系列的复式透镜组成的,其上也有放大倍数记号,有4×,10×,40×及100×。标有4×及10×的是低倍镜,40×是高倍镜,100×是油镜。低倍镜常用于搜索观察对象及观察标本全貌,高倍镜则用于观察标本某部分或较细微的结构,油镜常用于观察微生物或细胞的更细微的结构。

  3.聚光器(集光器):位于载物台(通光孔)下方,由两块或数块镜片组成,它能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集中以射入物镜,有的聚光器可以升降,便于调光,集光器下有一可伸缩的园形光圈,叫虹彩光圈,可调集光器口径的大小和照射面,以调节光线强弱(有的显微镜只有遮光极而无集光器)。光线过强时,可缩小虹彩光圈。

  4.反光镜:是显微镜观察时获得光源的装置,位于显微镜镜座中央,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转动反光镜,可使外面光线通过集光器照射到标本上。使用时,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再放大成虚像)→眼。物镜的作用:使被观察物体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的作用: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像放大镜的镜头,把物体的像放大。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放置桌面时,一般应在身体的前面,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然后装上目镜和物镜。

  2.取好光源(调光):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前,要对好光源。用手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和镜筒成一直线,正对通光孔。用左眼(专业人员要求睁右眼)从接目镜向下注视,同时用手拨动反光镜,让镜面对着光源,当看到园而亮的视野出现时,即调光完成。如视野阴暗不明,则需再调节反光镜和集光器,直到视野明亮均匀为止。

  3.低倍镜的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

  (1)放置玻片标本: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标本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2)调焦:眼睛从旁观察,用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徐徐降低镜筒,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约半厘米为止。然后左眼观察,边观察边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发现物象,观察清晰为止。如果不够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3)低倍镜的观察: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要慢慢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4.高倍镜的使用

  (1)选好目标:如果要观察视野内某部分更细微的结构,则需要用高倍镜观察。先用低倍物镜确定要观察的目标,将其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转换高倍镜后,视野小而稍暗,一般可直接观察。

  (2)调焦:如果物像模糊,可调节细准焦螺旋。如果视野太暗,可升高聚光器或使用凹面反光镜。

  5、油镜的使用:使用油镜,可进一步提高观察物像的放大倍数。换用前,要在高倍镜下观察清楚。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在盖玻片中央滴一滴香柏油,再换上油镜头,使油镜头与香柏油接触,然后由目镜观察。一边观察,一边用手稍移动细准焦螺旋以看清物象。用油镜观察完毕后,转开油镜,必须用擦镜纸蘸点二甲苯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

  6、使用后的整理:观察结束后,应先将镜筒升高,聚光器下降,再取下切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与通光孔错开,做好清洁工作。清洁完毕,再下降镜筒,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呈“八”字形。将反光镜转至与载物台垂直,罩上防尘罩,仍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将显微镜按号锁入镜箱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