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化校园的发展及现状

 bobo000 2011-06-21

    在我国,校园网的建设经历了校园网硬件建设阶段,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阶段,网络教学(含远程教学)实验阶段,现正向着更高层次的数字化校园发展。目前,很多重点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其他学校也多方筹集资金准备开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有些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尚存在着以下一些观念和建设上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呈现以下状况。

    a.重视技术应用,忽视教育理念转变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从物质层面上看是网络及设施的建设,但实际上应是信息化教育的具体体现。而在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只重视技术应用,忽视教育理念转变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技术层面的因素,而较少从如何通过数字化校园来转变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造成的结果是所建成的数字化校园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不单纯是技术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转变。只有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b.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及应用

    在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软件建设及应用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投入大,收效小。很多部门配备的计算机档次很高,但利用效率不高,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使用者信息素质的相对缺乏。所谓信息素质,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懂得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它是人的素质的一部分,它基于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方法,是经过培养训练而获得的。根据美国教育技术协会(IST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的建议,所有教师应具备下列三大领域的信息素质:一是计算机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概念;二是能够运用工具,例如文字处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表格系统、网络通讯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促进专业发展;三是运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来支持未来任教的年级和学科领域。从以上三点来看,大多教师能达到第一层要求,少数教师能达到第二层的要求,但在第三个领域中发挥作用的教师尚为数不多。

    其次,各种硬件设施完善,但与之配套的软件和资源则显得相对贫乏,存在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情况。在软件的建设方面,许多教学软件相对缺乏,在资源建设方面,数字化校园需要大量数字化教育资源内容的支撑,学校对教育资源库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但有些所谓的“资源库”只是一些从互联网上随便下载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而且存在着信息资源陈旧,信息更新维护工作缓慢,甚至网上无信息可流通的现象。

    c.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忽视校外的资源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现在各种网络的发展都十分迅速,可供利用的资源也层出不穷,如何利用好各种网络的资源,应该是数字化校园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所关注的。但有很多学校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缺乏对校外的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这就使得教师或学生在资源的查找中,要多花很多气力,多走许多弯路。如果能把各种与教学相关的信息,由专人进行分类、整理,会使相关的检索工作变得轻松,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师、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d.重视管理系统的建设,忽视教学系统的建设

    学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来培养人才,因此对教学过程提供直接支持应是数字化校园的基本功能。教学过程包括多个方面,有教学计划制定、教师备课写教案、课堂授课、练习、实验、学生课后自修、成绩考核及评估等,此外,还应有学生个体发展情况的跟踪。在现在许多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例如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这无疑对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意义。而对于教学系统的建设,则显得相对薄弱。特别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一些网络教学系统,例如课件库、辅助资源库、电子图书馆、网上备课系统、网上教学系统、网上考试系统等的建设,尚未进入到实质性的应用阶段。很多学校的远程教育,也还处在单向信息传播的阶段,缺乏真正的师生互动。

    1、软件建设:数字校园2.0时代推动数字化校园发展

    不知不觉中,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走过了许多个年头。当更多目光聚焦到教育信息化,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数字化校园2.0的时代已经到来。

    什么是数字校园2.0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从1994年CerNet成立开始,经历了20多年的坎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教育信息化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实现面向全社会的高等教育,这些对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到目前为止,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一般而言经历了如下几个过程:

    基础建设时期,这一阶段的建设重点是在基本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投资上。高校基于科研和教学的目的,采购了许多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但这一时期的校园网基本孤立,信息资源极少,受众多是学校的教授和科研人员。

    系统集成时期,随着基础建设的完成,孤立的计算机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于是高校着手建立统一的校园网络。此时的重点是网络及主机硬件平台的搭建,各个平台之间的关系也越发紧密,联系更频繁。

    应用集成时期,硬件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应用系统也就得到了蓬勃发展,信息资源也更加丰富。用户从各个系统和丰富的资源中得到了极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更高。

    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原有的数字化校园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有高校用户的需求,纷繁复杂的资源体系、与实际脱节的各种应用系统让校内外用户无从适应;信息资源的管理越加繁琐,管理员不得不时刻面对海量的资源和用户;校园规模的日益扩大,也对资源管理提出新的需求,必须加强对资源的规划、设计、组织和控制,通过加速信息的畅通和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达到提高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开始进入了资源集成时期,高校需要的是“以用户为核心的结构化信息资源组织结构”,为每个人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

    这就是新一代教育信息化目标,建设数字化校园2.0。通过一体化的设计、规划和搭建,为高校构筑一个“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做到“网络融合”、“资源整合”和“统一身份”,不断推动高校发展。

    统一资源发布

    正是在意识到数字化校园2.0时代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统一的资源发布,冰峰网络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统一资源发布主要就是在原有数字校园和用户之间增加了一个发布层,统一管理资源和用户,具体的实现方式如下:

    原有的校园网络架构中,网络层是基础,提供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业务层包括了校园所有业务应用,将其按照统一的业务构建方法或接入方法融合在一起。资源层是校园所有资源的集合,是最终需要为用户服务的。

    冰峰统一资源平台,独立于任何下层系统而存在,为上层用户资源访问提供唯一的接口。它主要由资源发布页面、资源管理中心组成,形成一个唯一的可信平台,使整个数字化校园的不同时期已有资源或未来即将新增的资源能够有机的集成,保持统一和一致,面向所有的校园内外用户。

    统一身份认证,是以用户信息、权限为核心,集成各应用系统的认证信息,它为客户提供一个高度集成且统一的认证平台。具体地说,在实现了用户统一登录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规范的用户登录机制,提供一个用户管理的统一接口,要求所有新建的资源系统,其用户认证完全由集中认证安全管理系统来实现。

    统一的资源平台和身份认证,组合为发布层,支持所有下层系统,面向所有上层用户,而又是透明的存在。校园内外用户最终通过发布层,访问各种资源,不受时间、地点、环境、方式等的制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它让最终用户很轻松地共享和查找资源,并可以根据自身要求管理相关资源。2.0数字校园,统一资源发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化的平台: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的、系统服务、应用集成、资源整合、用户统一的一体化,最终所有的数字校园体系都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人为本的用户环境:个性化的用户环境,友好的使用界面,按需访问的用户权限控制,个性化的贴心服务。一切都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使其方便、快速、有效的登录访问,最高效率的获得其想要的资源。

    以用户为核心的资源组织和服务:新一代的数字化校园,是以用户为核心组织资源。根据用户需求,组织资源发布;根据用户权限,管理访问资源。用户登录后,展现在其面前的是其希望看到和有权看到的资源。

    高可用性的资源环境:独立于应用系统和用户层面的发布层,可以看成是个中间件架构。下层应用系统的故障,不会引起资源发布的故障,不会影响用户访问,保障全局资源环境。

    可信任的安全环境:多种身份验证机制,传输数据的加密,构建成一个完善、良好的安全环境,确保各个层面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结束语

    高等教育领域作为体现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阵地,一直受到诸多的关注。数字化校园2.0的提出,是具有前瞻性的革新。它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性的理论,也不是单纯的对原有体系的融合,而是真正意义的创新。

    2.0时代,从传统的系统和应用为核心,转向以用户为核心,体现了新时期教育体制下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建设方向已不再是引入新的资源系统,更多的是要充分挖掘原有系统潜力,整合资源发挥价值,与时俱进的提出更高层次、涵盖面更广的规划指导,这是富有战略意义的。

    2、校园网络建设

    高校网络建设进入资源建设和信息集成阶段

    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从94年就开始了,而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在整个教育体系的网络建设中走在最前面,经过13年的时间,现在的高校校园基础网络和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到什么阶段?刘福能认为高校网络建设大致都需要经过基础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集成三个阶段。

    最开始校园网的建设主要以网络基础建设为主,就是架网,时间大约从1994年到2000年。这期间各种网络技术在高校同时都有应用:以太网技术,FDDI,ATM网络技术。在这个阶段,由于校园网组网的技术比较繁杂,而且业务相对单一,因此,这一阶段,主要关注网络的连通性和兼容性,即如何保证校园网的连通,和各种不同网络技术的兼容和融合。

    第二阶段是应用平台建设时期,建设教育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各类应用系统。时间大约是从2000年到2005年。这期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应用也开始出现并发展迅速,包括BBS、WWW、FTP、E-mail,以及近两年流行的BT下载、视音频业务等等,这些应用都对带宽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特别是以太网技术迅猛发展,1000M以太网在2000即开始步入校园。结合实际应用和网络技术来看,这个阶段主要关注:带宽和应用。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网络用户数越来越多,网络应用增加,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都在网络上进行,校园网络部门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从考虑如何架设校园网络转向了如何把校园网络管理好,也可以说校园网络进入了管理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集成时期。时间从2005年至今,乃至今后几年时间内。近几年,万兆以太网已经开始在高校校园网中规模化应用,下一代以太网标准也已经确立为10万兆标准。同时,随着CERNET2的开通,IPv6技术也已经在校园网中实验并逐步应用。当基础设施、应用平台建设之后,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信息的整合程度决定了校园网络的真正价值。校园网也从网络建设阶段、网络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的阶段,进入到了成熟应用和持续运行的阶段。

    网络安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安全问题症结与对策

    近年来,以数字化校园为特征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我国高校在整个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各种信息化应用正改变着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并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快速向前推进。

    然而,在网络系统建设和运用过程中,网络安全隐患也日益突出,网络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普通的垃圾邮件、木马、蠕虫几近每日发生,恶意的、指向明确的网络攻击,以及采用高科技手段实施盗窃和窃密的事件也在部分院校中发生。

    近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的“创造校园IT新价值”全国技术沙龙活动上,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网络中心常务副主任刘臻副教授表示:“对于学校而言,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迫在眉睫,这是一个需要未雨绸缪的大问题。”

    用户行为影响高校校园网安全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主要用于教学、科研和管理,以及为学生提供上机应用等。很多高校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等已经基本上全部接入校园网,这个比例在综合类高校达到100%;多数高校的教室也提供了校园网接入环境;在学生宿舍联网方面,总体上已有74.3%的高校将学生宿舍接入校园网。

    可持续性发展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整体建设非常重要的前提。但是,目前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所有亟须解决的问题中,校园网的安全问题是关键所在。据H3C为此进行的一次关于校园网安全的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80%的用户认为造成校园网安全问题不在于网络自身的弊端,而主要体现在用户故意违规、登录非法网站、安全意识薄弱等因素上。

    在接入外网的过程中,个别校园网用户发表反动言论、浏览非法色情网站、滥用P2P带宽、导致DDoS攻击等;外来的系统入侵、攻击等恶意破坏行为,已经使有些计算机成为黑客攻击的工具。

    在校园网内部,用户没有安装杀毒软件,没有下载安装重要的升级补丁,这些普遍存在的计算机系统漏洞对信息安全、系统的使用、网络的运行构成严重的威胁;个别的校园网用户利用免费的校园网资源提供商业的或者免费的视频、软件资源下载,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影响了校园网的应用;计算机蠕虫、病毒泛滥,影响用户的使用、信息安全、网络运行;垃圾邮件、不良信息的传播,也危害着校园网的安全;来自内部用户的攻击行为也对校园网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规范行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应重视相关的立法工作,制订保护个人隐私权、个人权益的相关法规,包括相关的电子授权、电子签名法等;从技术的角度看,应该从校园网用户的防护和个人行为的控制等方面提供一些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校园网的安全长久牢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马延进一步解释说,首先,作为校园网服务提供者的学校管理人员,要在网络基础设施部分搭好安全监控检测的手段。同时,要通过在校园网上发布各种安全信息、发放相关的安全宣传手册、举办各种各样的讲座等,运用各种渠道去唤醒用户的安全意识。其次,使用者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及时更新杀病毒软件,下载最新的补丁软件等。此外,用户应尽量避免什么网站都上,一些钓鱼网站可能隐藏其中,往往自己被攻击都不会察觉,被别人操纵了也没感觉,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僵尸网络的一部分。

    H3C技术部高级行业产品经理周延表示:“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学校需求的不只是产品,需要的是整体应用方案,因此在选择产品时除了要考虑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及售后服务外,还要考虑产品供应商的方案及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学校会更加看中具备综合实力的教育信息企业,并与之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各施所长,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据周延介绍,针对多年来困扰教育行业的网络安全问题,H3C提出面向校园用户行为的协同管控解决方案。该方案提升了安全防御等级、优化了校园数字业务运行环境,能有效控制校园非法HTTP访问、非法EMAIL传播,避免保密信息的外泄,免受非法信息的干扰,确保网络的健康使用。

    校园无线网络带动信息化发展

    在大力建设有线网络的同时,我国高等院校对无线网络的建设需求与日俱增,无线网络应用也就显得举足轻重。校园无线网络的开通,可以突破有线网络接入的数量限制,大大扩展用户使用网络的空间,方便在校师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的信息化水平。

    然而,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中心负责人马严也有自己的担心:“如何让网络覆盖在校园每一个角落,同时又如何让用户感受到信息畅通无阻、网络24小时不中断呢?”

    刘臻认为,建设校园无线网络就如同盖一座高楼大厦,夯实地基是盖楼前的必要准备。我国很多高校一直沿用着传统的局域网,而传统的局域网存在着移动困难、维护成本高、覆盖面积小等问题,严重地限制了网络部署和扩展的灵活性。在一些公共场所,很多时候几乎无法或者很难提供足够的网络设施满足移动用户的使用需求。

    由于校园网络种种问题的产生,以及学校对网络需求的迅速增大,如何通过引进先进的组网模式,改造或者重新规划建设校园网络,以满足学校对网络的需求,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北京邮电大学从2007年年底开始实行无线接入认证。对于校园网的无线接入安全,马延介绍说,用户在通过无线接入互联网之前,要在弹出的网页上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而用户名和密码是需要事先在图书馆领取的。这有利于对用户个人行为的监控,从一定程度上保证校园网的安全。

    “在无线网络接入安全方面,一体化无线校园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的融合,并可以提供更稳定、高安全、易管理、可扩展、全业务的无线校园网络。”据周延介绍,H3C采用WAPI国家无线安全认证和802.11n技术标准,可以解除拓展性方面的顾虑,同时保证校园无线网络数据通信的高速性、顺畅性。

    万兆校园网时代

    高校信息化建设已步入万兆校园网时代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正在经历巨大变迁。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从引入PC开始,到建设初级校园局域网、中型百兆校园网,乃至大型千兆校园网和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高校信息化建设几乎每隔几年就会跨上一个新台阶。今天,高校信息化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步入“万兆”校园网时代。

    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搭建带宽达每秒1万兆比特的网络基础设施。万兆网络的建设可以为高校整体信息化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而如何充分利用这强大的网络资源,如何把信息化建设推向深入,开始成为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强大的网络基础需要先进的计算设备,信息化的纵深建设需要强大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作为全球知名的教育信息系统供应商,戴尔一直以“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和“经验丰富的IT专家”的角色,全力地推动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借助戴尔OptiPlex台式机等终端设备,苏州大学改善了实验教学环境,太原科技大学打造了高效能、低噪音的电子阅览室;通过戴尔服务器与工作站,清华大学研发出全球查找速度最快的“人脸识别系统”;基于戴尔存储解决方案,中南大学建立了“校园卡”应用系统,湖南师范大学建成了“高度集中、充分共享”的省级高校数字图书馆……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为了配合高校信息建设向纵深发展,戴尔一直在研制新产品、打造新服务和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其第九代服务器的推出,就是第一时间应用业内领先标准技术、打造先进计算产品的典范。这种服务器全面采用业界最新的标准IT技术,如英特尔最新的双核计算技术、全缓冲内存、SAS/SATA存储等,在性能上较之前代产品有了全面提升。为了给高校师生以更多选择,戴尔还在不断扩大与标准技术提供商的合作范围。2006年,戴尔首次大范围引入了AMD计算技术,并发布了基于AMD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和服务器。

    基于高速有线校园网的无线校园网,是高校当前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一个新方向。为了配合这种趋势,戴尔新一代Latitude笔记本电脑增加了多项创新设计,如新增的“Wi-FiCatcher”功能,能够无需开机就快速寻找网络,可让高校师生更方便地应用无线网络。

    高校深化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先进的产品,在很多情况下,厂商的服务能力、沟通能力和供货能力更为重要。高校不同于其他机构,具有组织庞大,院系、部门、科室繁多的特点。绝大多数高校统一了采购出口,由设备管理科等部门负责集中采购。如何确保IT设备采购的高效和透明,是各大高校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戴尔独特的直接模式较之其他厂商来说具有先天的优势。基于直接模式,戴尔绕过经销商或集成商,直接与高校接触,并且公开所有产品的配置和报价,提供简单高效的电话订购和网络订购的方式,最终能够做到按每个师生的个性化要求定制产品,并把产品直接送达师生的手中。这种直接模式确保了设备采购的高效和透明,可以有力地支持高校向纵深推进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的高度认可。为了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简化系统的项目部署,减少项目实施风险,戴尔提供各种专业的部署、迁移、数据备份和容灾等服务。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对服务响应速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戴尔推出了模块化的“铜牌”、“银牌”、“金牌”和“白金”等不同级别的技术支持服务。

    毋庸置疑,万兆时代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必将更为全面和深入。业内专家指出,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正在从“网络核心时代”全面跨入到“数据核心时代”,信息化建设的主题必将由带宽、链路等的建设,过渡到教学信息系统、教研信息系统、教务信息系统等的规划和部署,以及硬件设备、应用系统、数据信息的集中。这一切,将对高校管理者和设备供应商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无线校园网技术

    无线校园网大势所趋方便契合校园需求

    无线校园网大势所趋

    随着无线技术的进步,教育需求和资源的变化、发展,无线系统正逐渐成为不少发达国家教育机构、院校或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无线校园已经成为提升教学环境品质,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增加教育灵活性和交流性的重要方式。

    一些研究显示,国外的无线校园在改善校园的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影响力、促进学术研究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正面作用,甚至在部分院校中已经成为某些学科主要的教学平台。而另一些研究则显示,国外教育院校对无线校园网的依赖程度正逐渐提高。

    我国无线校园网络的建设较国外起步较晚,但发展仍然相当迅速。自2002年北京大学开始铺建中国高校第一个无线网络,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无线校园环境。据一项调查表明,到2005年,我国已经有15.1%的高校建有无线校园网,同时有36.2%的高校计划建设无线校园网,两项合计达到了51.3%。

    无线网状网契合校园需求

    无线网状网正是这样一个良好的答案。技术上,它具有能够通过无线方式多跳连接到有线网络上;网络中的各点均能收发和中继数据;能够在高速高频变换拓扑下良好工作;自组网、自管理、自愈合;良好的点对点、点到多点或多点到多点支持的特点。

    不难看到,由于无线网状网的这些特点,院校可以借助其建立起一个随时随地随需地多功能无线校园网络,同时实现校园移动宽带、校园通讯和校园安全监控等应用,并且无需大量的建设资金和时间,维护起来也非常方便。校方可随时随地、方便地调整网络大小和重点,最大程度地避免重复投资和过早投资。

    而在实施方面,采用无线网状网建设无线校园还需要良好的移动、漫游和QoS支持。一般而言,和较早的2层网状网技术不同,基于3层的无线网状网技术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可规模化程度更高,规模经济性明显。

    具体而言,无线校园网状网移动性方面的支持,跟路由技术紧密相关。而路由技术则决定性地关系到整个无线校园网状网的运作效率和成本。

    漫游则是另一个重要的支持。能否支持跨IP子网漫游和快速地漫游切换,对于无线校园的功能实现、实际运作和管理来说也有决定性的意义。

    另外,基于3层的QoS则能更好地保证校园网状网多种并发应用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的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校园是一个独特的无线环境,并且有着多样性的无线网络需求和布网条件。在通常情况下,以传统技术铺设一个无线网络,要求其能够同时担负多种实用职能,又能够在用户数量众多、不断移动的情况下保证网络性能稳定,是比较困难和昂贵的,而以无线网状网方式建设无线校园则将这一切变得极为简单。

    首先,只需确定校园的无线需求分布趋势,然后根据目标覆盖地区的建筑、树木等环境条件,选择最佳覆盖点,然后将无线路由器安装到这些地方并接通电源即可。

    然后,根据网络应用的具体需求,校方可以直接通过网管系统方便地设置网络工作的方式。设置甚至可以细到规定每个具体的无线路由器应该以怎样的规则进行工作。如果校方愿意,这个过程即可以完全由网络自身独立完成,也可以在以后按需随时进行调整。

    接下来,覆盖中的学生、教师都可以开始享受无线网状网所带来的教学提升了。

    三大优势成就无线校园有力的无线校园平台

    随着校园的发展,不仅校园本身越来越大,各方面建设越来越完善,而且也产生了更多的需求。例如,校园的安全、校园教育体系的进一步信息化以及校园内部的即时通讯等等。

    这些都对校园无线网络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无线网状网以其独特的性能将实现一网多能这一无线校园的模式变为可能。借助该方式,校园可以同时在一个网络上实现视频监控、数据传输和语音通讯应用。更进一步,如同24小时工作的移动数字图书馆、随时随地随需的电化教室、移动实验室、移动校务管理、校园公共安全等应用都成为了可能,并且无需以昂贵的成本作为代价。

    同时,校园无线网状网也非常注重整个网络的安全。除了采用AES等加密手段以及组合的加密策略以外,校园无线网状网还可以在其中任意节点遭到毁坏时,整个网络还可正常工作——甚至在这样的被毁坏点达到一定程度时,仍然如此。

    方便是校园无线网状网的主题

    无线网状网在设计之初,就将方便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要素。在实际应用中,校园无线网状网的方便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装方便。安装无线网状网路由器不需要复杂的网络规划、施工规划,不需要开凿大量的线缆渠道,不需要完全依赖各种各样的线缆,不需要额外增加有线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不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安装,不需要漫长的安装和调试时间。

    2.使用方便。无线网状网是自配置、自管理、自愈合的。因此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由于现在的无线网状网主流技术都兼容802.11a/b/g标准,因此若无特别要求,用户终端一般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只需要接通电源,然后就可以开始使用。并且,整个无线网状网只要有一个路由器连接到互联网上,其他的所有路由器均可通过多跳传输将覆盖下用户全部连接到互联网上。

    3.调整方便。当校园网络的应用发生变化,或者需要增减网络规模时,校方均可随时随地随需增加或减少无线网状网路由器,即可完成网络的调整。甚至,校方还可需要的情况下,将整个校园无线网状网的全部或者部分在短期内,完全搬到另一处使用。

    经济是校园无线网状网的使命

    经济性是无线网状网与其他方式相比的一大特点。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美国等国家的城市、学校都比较青睐无线网状网的原因。校园无线网状网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

    1.建设成本经济。由于极大地减少了对有线的依赖,并且无需很大规划、施工和额外设备等开销,无线网状网的建设成本非常低廉。这点已经得到著名杂志《福布斯》的肯定。

    2.运行成本经济。因为整个网络是自治,不需要很多资源用于管理该网络,极大地节约了网络的管理成本,也就为学校节约了开支。

    3.应用规模经济。无线网状网是高度灵活的,不仅本身可以被用于多种用途,而且也可以做到动态的覆盖,可动态适应用户数量和应用种类的变化,并且能够以最优的规划去分配网络资源。这就在避免网络资源被浪费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无线网络的性能。

    4.避免重复投资。借助无线网状网的高度灵活性,校方无需为增长的无线网络需求进行额外投资,而只要进行网络调整即可。这就回避了以下的情况:

    a)因为小量或者临时性的网络需求增长而花费大量资金建设一个长时间被闲置的无线网络;

    b)因为网络需求的分散性或周期性变动,而花费资金建设一个闲置程度较高的无线网络;

    5.避免过早投资。校园无线网状网支持校方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去布设网络,不需要一步到位。这可为校园网络建设节约不少建设资金,并可大大降低校园经费周转的困难程度。

    6.运作带来实效。在国外的一些例子中,某些院校通过自身的校园无线网状网进行了多种运营的尝试,并将运营的得益用于修缮校舍。

    这些院校发现,原本传统无线、有线方式不能很好支持的收益性应用,在网状网的环境中得到了良好的支持。

    无线校园网普及为网络厂商带来无限商机

    高校对无线网络具有迫切需求

    目前笔记本电脑已普遍进入高校校园,给师生们带来很多便利,但电脑并没有发挥最大价值,笔记本电脑虽然可以移动,但是网络接口却不会跟着移动,而目前一台电脑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连接网络,从而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目前高校学生流动性大,而固定有线网络节点有限,此外,由于学校的教室主体结构是大开间布局,地面和墙壁已经施工完毕,若进行网络应用改造,埋设缆线的工作量巨大;而且学生培训时的位置无法十分固定,导致信息点的放置也不能确定,而无线网络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高校对无线网络具有迫切的需求,无线局域网在解决一些场所,如实验室、体育馆、礼堂等地点难以布线的问题的同时,还可以简化在这些区域网络实施,通过较大范围的无线网络覆盖,有效节省了布线成本和相应的管理维护成本。

    WLAN技术日趋成熟促使无线校园网普及

    目前中国已经有一部分高校建有无线校园网,如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北京师范大学,已建成了国内比较完善的无线校园网络。

    虽然国内大多数无线校园网都还处于试验阶段,并没有广泛开放给学生使用,但未来随着WLAN技术日趋成熟,笔记本电脑在校园的广泛使用,无线校园网将为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无论是校园内部信息点的分布设计、校园内建筑物间的网络连接,还是学校本部和分部的联网,无线网络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校建设无线校园网的需求主要来自于网络教育的需求、端口数量限制、分校区之间的网络连接、移动教育等方面,特别是网络教育的需求快速增长,更加促进了无线校园网的普及。

    ?

    无线校园网的日渐普及将为网络设备厂商带来市场商机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行业用户开始注重无线网络的建设和应用,教育行业用户对借助无线网络,灵活、快捷地访问网络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些需求相应地带动教育行业用户对无线路由器的采购量日益增长,未来无线校园网的进一步普及将为网络设备厂商带来市场商机。

    在无线校园网应用日渐广泛的市场环境下,教育行业用户对无线网络的安全、管理以及对无线网络的优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设备厂商应更好地把握用户需求,实现无线网络的覆盖、优化、漫游、安全、管理等,以及为教育行业用户提供全面的端到端无线网络解决方案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