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下联间内容要互相对应,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这种衬托或从相同角度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即 “正对”),或从相反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 “反对”),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 “串对”,或称“流水对”) 。 无情的对联 有一种所谓无情对,用《清稗类钞·流水联》中的话来说,就是“对联仅对字面,而命意绝不相同者”,如: 陶然亭; 张之洞。 3.词性相当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即实词中的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中的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连词对连词,助词对助词。 4.结构相称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5.节奏相应 节奏,本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对联行文多以二字(有时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为一节奏。所谓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同步。 6.平仄相谐 四面湖山归眼底; | 万家忧乐到心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