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解表剂3

 淄水渔夫 2011-06-25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解表剂3
2011-04-18 06:54

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
【组成用法】柴胡( 6g)  干葛(9g)  甘草(3g)  黄芩(6g)  羌活(3g) 白芷(3g)  芍药(5g)  桔梗(3g)(原书无分量)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槌法,加石膏末一钱,煎之热服。本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冬月宜加,春宜少,夏秋去之,加苏叶。
【本方功用】解肌清热。
【适用范围】感冒风寒,郁而化热。恶寒渐轻,身轻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脉浮微洪者。
【方义讲述】柴葛解肌汤它主要是治疗外感风寒,可是在它的症状上面不同于一般的按六经分证的太阳证,就是不同于伤寒上按六经分证的太阳经病。它有恶寒发热,有无汗头痛,但是它是寒轻热重。它的头痛特别明显的表现在前额痛,阳明嘛,连着眼眶痛,还有鼻子觉得也干,这说明阳明经有热。
所以它这个方子在用的时候就用了葛根,用了柴胡,用葛根柴胡作为主要的药,就是要解除阳明经证,不要理解为阳明经证就是白虎证,上次提过这事。另外在表证当中,阳明经证就是头痛,眼眶痛,鼻干,寒重的时候还有个项背不舒,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用了柴胡,配了葛根,作为一个辛凉解表剂,实际上这个辛凉解表剂不在于这两个药,因为这两个药为了更好的解除阳明风寒,它还配合了羌活、白芷,羌活太阳经药,白芷阳明经药,所以治阳明的风热,治阳明的风寒,它都可以用。在这个同时它用了黄芩,用了芍药,虽然它这个芍药没有说清楚是什么,按照它的用法,它喜欢用赤芍,这特别在底下那个再一个方子看的更清楚,那么这个东西不同于九味羌活那个意思,九味羌活汤是加的生地黄芩,而它用的是赤芍黄芩,那么赤芍是凉血清热,可以说一清气分,一清血分,这样可以使得这样羌活白芷配合它而不至于辛温而燥,这两个药不仅是辛温,而且是芳香而燥,升散的药,所以用黄芩用芍药来佐制这两个药,在此外它加上桔梗和甘草,从桔梗和甘草本身来说,它可以利咽喉,因为它可以宣肺,那么在这儿实际分开来呢作为宣肺解表,开肺气,有助于加强解表药,所以有的时候咳嗽用桔梗,有时不咳嗽也用桔梗,或者杏仁,它这个意思是肺与皮毛相合,加上这个药就能更好的解表。甘草除了跟桔梗合起来利咽喉外,它还可以甘缓,那甘缓带一点就是希望发汗而不大汗。
它这里面最要紧的有一点,它用了小量的石膏,在用法里面,在这个古代的医生当中,这样的人不多,陶先生是一个,它有好多密法,它不传外人,方子开了,抓了药了,它总在临煎的时候加点药,它所以这些药,这上面讲的杀车槌法,还有《家传嫡密》,它不外传就这意思,从这里面提出来一个,说明过去旧社会,医德的问题,学术保守的问题吧,主要的,它在这里面的药你不要忽视它,它在方子里面所占的地位有时是相当关键的,看了陶节庵的书,注意它这些问题。再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这些情况它的石膏是用的一钱,它其它的分量可以随证加减,它的方子没分量,原书上,那么它这个地方用的一钱,所以这些问题我们回过来看,在大青龙的用法,所以讲它那鸡子大的石膏,作为大青龙的石膏,量不宜过大,所以这前后可以综合起来看,但是这个证它主要一点,虽然少用一点石膏,还要注意它的舌苔,脉象,它究竟是表证,是风寒之邪,它还是浮数而有力的脉,它讲微洪,洪大的脉,舌苔应该是薄的,不厚,可以因为热而微黄,主要还是白的。
【附方】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  组成:柴胡一钱二分(6g)  葛根一钱五分(9g)  甘草五分(3g)  芍药一钱(6g)  黄芩一钱五分(6g)  知母一钱(5g)  生地二钱(9g)  丹皮一钱五分(3g)  贝母一钱(6g)  水煎服。心烦加淡竹叶十片;谵语加石膏三钱。功用:解肌清热。主治:春温夏热之病。发热头痛,与正伤寒同,但不恶寒而口渴,与正伤寒异耳,此方主之。
那么底下另外还有一个同名方,跟它的变化就不同了,同名方把它的一些药去了,加了一些,它有羌活有白芷,桔梗石膏它都给去了,它加上了知母、生地、丹皮、贝母,那么它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一个症状上的不同,不恶寒而发热,它是表证,但不恶寒,它所谓讲春温夏热嘛,温热之邪所伤,不是风寒,所以它见到不恶寒而口渴,当然发热头痛,那么这些汗,凡是表热证用辛凉解表药,它可以有汗,而汗是不正常的,它这里面加了清热滋阴的药,这个滋阴药用在这是作为生津来用的。这里就涉及一个学派学说的问题,温热之邪固然容易伤阴,它们认为春温之邪都有伏邪,伏气为病,自内而发,所以这些问题在清热方面,在保护津液的方面,特别注重一些,那么这些病在临床上多见薄白苔,如果见了白腻苔,它就是温邪还夹其它的,一个是夹湿,一个是素来多湿痰,那么这些情况加那些滋阴的药物时就要注意,宁可用生津的,甘淡的,这样的药,或者是苦寒的药用在里面。所以这两个方子立意是不同的,一个是不恶寒,一个是寒轻,所以从这里面去羌活,去白芷。还有石膏的问题,前天在讲到几个方子特别强调了一下,综个人的用法,但是虽然用法不同,它的量通过陶节庵的柴葛解肌更可以看出来,扣的很紧,就是不大用。反反复复讲石膏的问题,特别在解表剂里面用石膏要注意,因为现在有误解,石膏是清热的好药,石膏清热还能解表呢,还能发汗呢,所以这个问题要注意,它究竟是气分药,所以通过几个例子着重说明这么个问题。
葱豉桔梗汤
《通俗伤寒论》
【组成用法】鲜葱白三枚至五枚  苦桔梗一钱至钱半(5g)  焦山栀二钱至三钱(6g)  淡豆豉三钱至五钱(9g)  苏薄荷一钱至钱半(4g)  青连翘钱半至二钱(6g)  生甘草六分至八分  鲜淡竹叶三十片  水煎服。如咽喉痛者,加紫金锭两粒,磨冲;大青叶三钱。如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二钱,白蔻末八分冲。如发疹,加蝉衣十二只,皂刺五分,大力子三钱。如咳甚,痰多,加苦杏仁三钱,广橘红钱半。如鼻衄,加生侧柏叶四钱,鲜茅根五十支,去衣。如热盛化火,加条芩二钱,绿豆二两煎药。如火旺就燥,加生石膏八钱、知母四钱。
【本方功用】疏风解表,清肺泄热。
【适用范围】风温初起。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方义讲述】葱豉桔梗汤是两个方子合成的,一个是葱豉汤,一个是桔梗散。葱豉汤就是葱白和豆豉,葱白有个习惯,用的时候连须的,所谓连须就是葱根,到上面青的就不用了,它跟豆豉合起来,因为葱白通阳发汗,得到豆豉以后,它出汗力量就更强,所以它是发汗解表的药。一般风寒小病的时候,用它来发汗解表,这两个是属于辛温的,可是辛温的药跟底下相配的话,它就变成辛凉解表的药,底下就是桔梗散的方子,薄荷、连翘、焦山栀、桔梗、甘草、竹叶,所以这个方子,如果把葱白拿了,再加上几个药,跟那个银翘散差多少?就是银花、荆芥、牛蒡子,还有一个芦根,不是指的葱豉桔梗汤,是指的桔梗散这几个药,所以还记得前天在银翘散里说了。
它的特点就是从这时候认识到:温热之邪是不正之气,是带有传染性的,所以它就想到一个是用喻嘉言的芳香逐秽的办法,一个是根据李东垣的清心凉膈散,就这个方子,去了黄芩了,那么在这个情况,就可以两个方子进行比较来易于理解。在方剂里面类似的情况很多,为什么同类的方子都有,它体现各个地区,各个学派它用药的习惯,有的着眼于重,有的着眼于轻,你比如这个方子就是江浙人,银翘散就是怀阴地区的,它就偏北,由于生活习惯、气候的问题,这是一个。另外一个人所接触发病的流行的经验,这些病都是容易流行,现在所谓讲流行性感冒之类的东西,在过去那个生活环境里面它更容易流行,所以它根据这些不同,它在这个方子上面就有了轻重之别。
所以我想这样提出来,跟银翘散一比,它显然的它没有注重芳香逐秽的东西,它清热解毒的作用也不如银翘散,所以在这个地方,它作为风温初起,它用了这个,风温多发于春季,一个是风温之邪从口鼻而入,口鼻而入犯肺在上焦,一个总认为风温之邪,春温之邪都有伏热,而为外寒所引起,所以温病在过去有争论,有新感,有伏气,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是伏气认为,就是原来受的邪气伏而未发,至春感新寒而发,所以这学派里面有这两种争论。实际上这个作为方剂的角度来考虑这些问题,不去争论它们这个谁是谁非,而我是根据你的症状内热重,我清热就加重,你恶寒发热重而无汗甚,我就解表的发汗的药就多,辛凉的药可以发汗解表,但是辛凉发汗的力量总不如辛温的强,所以在辛凉药当中要加辛温发汗的药,互相配伍,所以这个问题把一些解表的分类方给它综合起来再看,进行比较。那么这样呢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分别不同程度的证来选用不同的方,作为流行的,作为比较症重的,我用银翘,轻的,我就用葱豉桔梗,葱豉桔梗汤还可以跟一个方子比较,跟桑菊饮,因为银翘散它不仅仅治风温,它治温热之邪,桑菊饮就是治风温初起,所以桑菊饮的重点在于清泄肺热,在止咳,它因为就是风热在肺,这就是所谓的新感,受邪不重,受邪轻,但是这风热之邪在肺里面,叫人咳嗽,微微有热,微微有渴,所以从这个里面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用药的重点不同,选择的方向不同,证不同,立法就不同,它指导来选药,来用方,它就有区别,类似这样的情况,在辛凉跟辛温完了以后,可以整个的全面综合起来看一看,从这里面就可以理解了更多的东西,再结合临床就可以考虑到这个方子如何来使用,因为它这个问题就是这样,在这儿只能说这个比那个重一些,这个比那个轻一些,它很难用个数字表示出来,所以通过这个就可以掌握好多方子,好多类型,好多配伍的方法。这个是解表一般所用的方剂,就是两个解表主要所用的方法,表证离不开表寒,离不开表热,离不开表虚,离不开表实,用寒热虚实来说,表证就分这四大类,在这儿,以寒热为纲,有辛温,有辛凉,照顾了虚实的问题,下面就专门谈虚而兼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