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课后的反思

 俏东施 2011-06-28

摘要:外出学习,应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学完后将学到的“真经”消化,与实践相结合,与实际相协调,以达到师生共同成长为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外出学习;反思
    
  听过这样一节课,内容为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
  
  一、教学过程如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学生常用的两块直角三角板)请学生说说每块三角尺上的3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引发猜想:通过计算我们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那么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也是180°呢?
  
  (二)充分体验,验证猜测。
  1.验证教师提供的三角形内角和。
  (1)课前教师为大家准备了六个1至6号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各两个),每个同学选择一个三角形,看一看你选择的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然后想一想或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去验证既简便又准确?
  (2)组织反馈。在交流过程中,前两个学生都是用量的方法验证,结果都是180°。第三个学生起初也是用了量的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用拼折的方法验证,然后,教师说明: “拼、折,这是一种很好的验证方法”,紧接着汇报的三位同学没有受教师的暗示仍然坚持用量的方法,且在反馈过程中出现了内角和为185°,此时,教师说明:“量有误差,185°也接近180°”。
  最后,教师引导小结:通过实践,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意图是让学生说出这里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他们的内角和都是180°,说明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可是,学生似乎没有明白教师为什么让他们量这6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也自然不能归纳出“由这三种三角形就可以证明所有的三角形”……,这一结论最终还是由教师自己归纳了前半句(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他们的内角和都是180°,就说明所有的……)学生迎合着说出了下半句(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2.验证学生准备的三角形。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自己课前准备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3.总结:不管是老师准备的,还是学生自己准备的三角形,其内角和都是180°。看来,课前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三)练习巩固、拓展。
  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让学生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回顾课堂,参照板书:我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且不管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发生什么变化,它的内角和都是180°。
  本课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节研究性学习课,是在师生共同观察、发现现象、产生猜想的基础上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师生共同经历探索全过程的一节课。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那就是,验证的过程是学生的自发行为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跟在教师后面做?如果下次碰到新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进行研究或者验证某个猜想时,学生能否独立进行?因此,回校后我们“趁热打铁”进行了教学再设计并实践于课堂:
  1.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两块学生常用的直角三角尺),请学生说说每块三角尺上的3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引发猜想:通过计算我们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那么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也是180°呢?
  2.共同交流,商讨研究计划。
  师:要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该怎么办?
  生:通过实践验证。
  师:你准备怎样做?
  生1:我准备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它的三个内角。
  生2:你验证了一个三角形,那其他的呢?
  师:对呀,研究一个三角形不能代表所有的三角形,那怎么办呢?
  生1:那不是要画很多很多三角形吗,三角形又画不完的。
  师:对,我们不可能画出所有的三角形去量,那怎么办呢?
  生3:选几个做代表不就行了吗?
  师:说得好,选几个做代表,那么选什么样的三角形做代表比较合适呢?
  学生陷入沉思。
  师:所谓代表,就是选择的三角形要典型,能代表所有的三角形。是否可联想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三角形可分为哪几种?
  生4:我知道了,只要量三个三角形就可以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
  师:这样的三个三角形能代表所有的三角形了吗?
  生:能。
  师:确实,我们在验证时,很多时候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罗列出所有的情况进行验证,选择典型的例子进行验证很重要。就按咱们说的办,请每位同学自己画三个有代表性的三角形验证。
  在学生操作验证的基础上交流反馈。
  生1:我是用量的方法,量出来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生2:我也是用量的方法,量出来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师:其余同学呢?
  生3:我量出来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还有一个是182°。
  生4:我有一个三角形也不是180°。
  师:请这两位同学上台把你验证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一下。
  分别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第一位同学量出一个角是80°多一些,他就说,这个角大约是81°,另一个角又是45°多一些,他就说这个角大约是46°,下面就有学生抗议:看作80°和45°不就行了吗?加起来就是180°。
  师:有的同学说看作80°和45°,有的同学说看作81°和46°,我觉得都可以,因为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是会有误差的,这也是难免的。既然“量”有误差,那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来验证呢?
  学生再次陷入沉思。
  师:要验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三个角拼到一起呢?
  学生开始动手操作,很快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因为不管是什么三角形,都可以把他们的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
  师:你觉得用哪种方法验证更好?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拼折的过程,帮助少数没有拼折成功的学生理解、领会拼折的过程。
  小结:回忆刚才验证的过程,我们是怎么做的?
  生1:先选择典型的例子,然后进行验证。
  生:验证的时候,我们用拼折的方法比较好。
  师:确实,研究一个问题,选择典型的材料很重要,可以避免我们做很多无用功,同时,根据具体问题,选用合适的方法同样重要,可以避免验证过程中不必要的障碍。
  3.练习巩固、拓展(略)。
  ……
  
  二、反思两堂课,有几点感受
  
  (一)探究的过程要让学生自己设计——教师之“无为”。
  为了让学生顺利探究,为了节约探究时间,教师总是 “痴情”地对待学生:主动帮学生的探究活动“掐头去尾”,主动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方案。从学生的操作过程看,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操作活动,动手实践,探求未知。实际上操作过程中每一步,教师都规定得太死,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就能得出结论。整个探究过程无须学生猜想、转化方法,无须学生创新,而是在为操作而操作,为探究而探究,失去了探究学习所能体现出来的价值。
  探究思路的获得可能是整个探究活动的关键。这一过程应尽量基于学生的内在需要,自然而然地发生。当然,这并不排除教师适当的引导。既然是探究性学习,探究的过程,有两个要素,要素一:探究性材料的选择与利用;要素二:研究方法的选择。在案例一中,材料的选择由教师(提供课前设计每人准备1至6号三角形,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显然,在利用教师设计的材料验证后,要学生得出“由这三种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就能证明“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学生一下子难以发现也难以接受;在接下来的验证过程中,学生倾向于“用量的方法验证”,从前面学习来看,谈到角的度数,学生的第一反应自然是“量”,所以,这里出现这样的状况,情有可原。在案例一中,教师用一句话“量是有误差的,185°接近180°”一带而过,颇有“已知结论,并想方设法往这一结论上去凑”的嫌疑。所以,在案例二中,当出现与猜想(正确结果)相背的现象时,请学生上台演示,让学生自己发现“量”有误差,也就自然引出了要改进研究的方法。案例二,在教师的适时介入下,让学生自己走了一回探究之路,从材料的选择到研究方法的确定。学生基本了解了研究的过程、步骤和方法,把方法、思想教给学生,这就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教材使用要合理开发——教师之“有为”。
  不管是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还是课改之前的教学,我们都倡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怎样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我觉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蕴涵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是将前人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财富的复杂过程。新教材更多地给学生操作、讨论、交流、探索新知识的机会,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教材中许多思维价值丰富的知识发现过程被简化,只能保留精练、本质的逻辑结构。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千万不能简单照搬教材,使探索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如果没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研究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那教师后面提到的体现探索过程与成果的表格,让学生通过表格的填写,发现内角和都是180°,不就显得仓促与简单吗?为什么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只要考虑这三种三角形,不考虑其他因素呢?直接出示六个三角形,导致学生的探索被代替,学生缺乏深刻的体验过程,只是跟在教师后面转而已,这样的探索是一种虚假的探索。只有当学生明白了通过什么材料去验证,急于探讨,这时再出示有代表性的三角形就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探索下去,这才是在学生自己具有一定思维指向性基础上的探索,“我要探索什么,我为什么探索?”而不是人为地提供探索的方向。
  
  (三)听课、学习还需实践跟进——追求课堂教学之“为”。
  课堂教学为什么?人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事实上为学生的同时不也是为教师自己吗?只有教师成长了、进步了、智慧了,学生才能成长起来。所以说,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之“为”是:师生的共同成长。
  课堂教学,我们的日常工作是“身在山中”,而又经常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备课笔记上的“教学后记”,也往往是个人的“自言自语”,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
  课程改革之后,各级各类的教研、观摩活动不计其数,为教师的学习、实践、交流创造了舞台和平台。听课者,都会有“旁观者清”的优越感,因此,也常会萌生“个人思考”。当然个人思考不一定成熟。之所以赘述以上案例,是想表达这样一层意思:外出学习,一定会激动,也一定会心动,但或许更多的是回家后的“冷冻”,甚至“雪藏”,反之,在心动之余的行动会对你的思考进行判断,对也好,错也罢,在实践中验证听课时的“畅想”,这不也是实践验证的过程吗?没有理论的参照,实践必定行之不远;同样,没有实践的支撑,理论终将化为过眼烟云。唯有在不断的学习、反思之余跟进实践,以此逐渐修正思路,从而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品味,锤炼高效课堂,促成师生的共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