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电影

 读书空间 2011-07-02

看电影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看电影,一般都是露天电影。那时还是人民公社,公社有十四个大队,一百多个生产队。公社放映队只有一台放映机,即便连轴转,每个大队半个月才可轮到一次。当时在小孩眼里,放映员就是天底下最可爱的人,其重要程度,远远超过大队和公社的书记。一旦见了他们,我们就会追着自行车,纠缠不休,非要把放映信息问个水落石出。

 

       看了一场不过瘾,又要追到邻近大队去看,连续看上三四遍也不嫌烦。有的电影全公社只放一场,我们会毫不犹豫扬鞭赶到。大队放电影的场所,一般在大队部。由于位置居中,也还算合理。偶尔轮到哪个小队,那简直是过年般的喜事。我们生产队在公社旁边,所看场次既多,片目也自然丰饶,可谓占尽了地利。  

 

       放露天电影的场所,多在学校操场、大队部或生产队的场院。若有宽广场地,也是放映的常选。住得近的人,搬来马儿小凳或长凳,相当于雅座一级享受;来得早的,抽把稻草,或搬块石头,坐在离银幕较近的地方。约有一半的观众,只好站在远处,伸长脖子,把电影看完,再拖着疲惫的双腿走回家去。

 

       银幕多挂在专业的杆子上,有时也直接投到粉墙上。有时天公不作美,电影放到一半,便下起雨来,放映员用胶子把放映机盖好接着放,大家衣服淋湿了,也不愿离去,等把电影看完。

 

        那时可供观看的片目较少,每个电影看的遍数自然就多,精彩的台词就被大家背下来了。厉害的,几乎可以背诵大部分电影台词。外国电影,看得多是朝鲜的、苏联的、越南的、阿尔巴尼亚的、南斯拉夫以及另外几个东欧国家的。《桥》的插曲《啊,朋友再见》就是那时学会的。阿尔巴尼亚的《地下游击队》中唱到:赶快上山吧同志们/我们在春天里加入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我们的祖国将要获得自由解放。这些我们学会后都成了口头禅。

 

        不知为什么,这些歌和台词,几十年后重温,还会有暖暖的感觉。

 

       现在,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都成为历史云烟了。露天电影,自然也在消失之列。如今的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群众文化生活是乎没有以前那样氛围了,大家围着电视机,各玩各的,凑在一块看露天电影的事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大家都得到院线看电影了,舒适固然令人欣喜,但暗中发出笑声的,似乎来自另一种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