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女婿養子繼承制

 楊德苑 2011-07-03

日本女婿養子繼承制

在中國'由子繼承家業'和美國'通過上市由陌生職業經理人接管企業'這兩種模式之間,不同國家也推出過其它折中辦法。

比如,在日本,如果創始人認為他兒子無能力接管企業,或者兒子不願意接管,那麼,他會在公司年輕人中物色一個能力最強的小伙子,先把一個女兒嫁給他,婚滿一年後,再通過儀式把女婿正式收養為自己的兒子,讓其改姓成為創始人的'養子'。再後,就由這個'女婿養子'成為家族的掌門人,並正式掌管企業。

像日本松下集團自1918年創辦後,第二任董事長松下正治是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女婿養子',在後者於1973年退休時繼位;三井集團成立於1673年,該家族企業一直是近代日本經濟的支柱,代掌門人中有幾位是三井家族的'女婿養子',這無疑強化了三井集團的生命力,使其發揚光大三個多世紀至今。另一個例子是豐田汽車,創始人是豐田佐吉,19世紀末他在東京以機械紡織業起家,1936年才正式進入汽車製造業,他有親生兒子,但是,豐田佐吉年長之後,選擇將整個家業由豐田利三郎掌控,豐田利三郎原名叫'小山利三郎',是豐田佐吉的'女婿養子'

日本這種模式有三大好處。其一,繼續利用''的傳統力量,圍繞血進行延伸、擴大,畢竟'女婿''養子'要大於單純的'女婿''養子'關係,因此,信任的基礎被強化,由這樣的'女婿養子'接掌家族企業,背叛的概率會小,代理人問題會低於把公司委託給一個不相干的人去管。其次,把接班人的選擇範圍大大擴大,不只是在兒子中挑一個,而且可以在企業年輕人中更廣泛地去物色,這當然更能保證接班人的能力。

按三井家族一位掌門人的話'我寧可要女兒而不要兒子,因為有了女兒我可以選擇我的兒子! '這話概括了日本家族企業通過'女婿養子'找繼承人模式的精髓。第三,正因為可以到血之外找'女婿養子'做接班人,這給現任掌門人的子女帶來競爭壓力,讓親生兒子不至於因為家業必然是他們的而變得懶惰,逼著他們去奮發向上!這種壓力下,即使家族企業最終由兒子接管,'富不過三代'的概率也會比在中國低一些。

實際效果怎樣呢?一些學者的研究發現,在日本,'女婿養子'掌控的家族企業平均業績高於親生兒子接掌的企業,而不管是'女婿養子'還是親生兒子接掌,家族企業業績又平均優於代理人管理的非家族企業!相比之下,在美國,職業經理人管理的非家族企業卻高於家族企業的業績。

節選自《與女兒談商業模式》一文

 

延伸讀: 【賀雷】日本德川時代傳統制度考察

日本的繼承製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更注重家族的延續而不是血的繼承,所以經常有讓養子或女婿繼承家業的情況,養子在日本是非常普遍的,比如福澤諭吉在年輕時就曾當過他叔父的養子,後來還是因為他哥哥去世,他成為長子才又改回原姓,而在幕末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四個大名中就有三個是養子。這種養子製度的最大的好處在於,它把家族的延續看得很重要,甚至有為了使家業得以延續不給自己的親生子以繼承權,而將繼承權給予更有能力的養子的情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