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是尊重,是生长

 工作并快乐着 2011-07-09

教育是尊重,是生长

  

1.人的能力是有极限的。理解能理解的东西,尊重不能理解的东西,这对于我们民族来说,很重要。在中小学,我侧重倡导培养一个新公民习惯——耐心听他人说话,我觉得这是国人人文素养的核心与关键。

2.人有了胜负心,就一定是输的。教育更不能倡导胜负心,而应当倡导自豪感(超越自己而实现)。

3.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实质就是协助其发掘自身资源,包括动力资源、能力资源、毅力资源、信息资源、学习群体资源、社会资源等。

4.不要把每一个孩子都“逼”成先进,很多孩子对当先进根本不感兴趣,因为属于自己的幸福其实是平常,是做个凡人,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各得其所的幸福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5.教育就是尊重。仅仅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是不够的,还要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这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人的生命发展规律中有一个规律居于核心的地位,那就是人的主动性。这是人的第一天性,包括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6.教育的意义在于,对每个人的命运的关心,对每个人的精神生活的注重,对每个人的美好情感的肯定。

7.涵养,就是一个人有许多优点,但能把大多数优点藏起来。

8.从来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身上背负这么多跟教育无关的内容:升学、就业、致富、成名成家……

9.教育就是生长,这和甲骨文中“教育”二字的含义是高度一致的。“教”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引喻为“上对下”的影响。影响靠什么实现呢?靠右边的“文”字,甲骨文的“文”字中间有一个“心”。“育”在甲骨文中则是“孕育新生”的意思。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

10. 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当孩子意识到他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教育的意义已经失去了。孩子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所以,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无所不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