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卷文言文释读之二

 chqianli 2011-07-10

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卷文言文释读之二

 

陈千里

(白沙中学,广东汕尾 516622

 

万贞文先生传

清·全祖望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鄂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时间副词,不久,后来)以其颓,闭之空室中。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通“与”,参与)(兼词,于之),伯兄笑曰:“汝何知?(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要置于谓语动词之前)”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参与)(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伯兄骤闻而(连词,表示承接)骇之,曰:“然(指示代词,这样)则吾将试汝。”因(副词,于是)(交错)出经又目试之,汗浸千言,俄顷(时间副词,不久)(连词,表修饰)(完成)。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动词,用,拿)稿户部曰:“几(副词,几乎,差点儿)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副词,才)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建(建议,提议)请业(受业、学习)(介词,向,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梨洲先生,则置之烽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通“常”,一直的意思。《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守先儒之戒,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大者。

翻译:贞文先生就是万斯同,字季野,湖北人,是户部郎万泰的第八个儿子。少年的时候桀骜不驯,不愿意安安稳稳的跟随他的几个哥哥,所经过的地方,大多被他毁坏了,各位兄长也瞧不起他。他的父亲想把他寄寓在寺庙里,没有多长时间,因为因为他顽劣。就把他关在一间空房子里。先生看见书架上有几十册明朝史料书籍,读着很是高兴,几天就读完了;又发现有许多经学方面的书籍,都读完了。出来之后,就常常跟随在几个哥哥的后面,听他们的评论(世事)。一天堂兄举行年终家庭学业考核(四书五经之类的),先生也想试试,堂兄笑着说:“你知道什么?”先生回答说:“我看你们所作的也是容易参与的。”堂兄突然听到这样的话感到很惊讶,说:“这样我就要考考你。”于是、从经书各处随意挑出了一些内容,亲眼看着他做文章,先生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下笔千言,很快就完成了。堂兄十分惊讶,抱着先生哭泣,并把先生作的文章拿给户部看,说:“我差点儿失去了一个会读书的弟弟。”户部也惊讶地说:“我也几乎失去了一个会读书的儿子。”从这一天起才给先生穿上新的衣服和鞋子,送先生到书塾读书。过了一年,先生建议延请梨洲先生教授自己,并让梨洲先生在点着香烛的帷帐里坐在上座。先生读书一目五行,像海堤溃决一般(迅疾),但是一直遵守先辈大儒的告诫,认为没有益处的书籍不需要看,没有用处的文章不必要作,所以没有什么书籍是先生不读的,但是只记住一些重要的内容。

康熙戊午,诏征(朝廷招聘称之为征。《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学术,公车特征拜郎中。”)博学鸿儒,则获奖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第二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成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暑(签写)衔,不受俸,总裁许(答应)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查)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参校。侍者如(依照。《临江之麋》:“犬皆如人意。”)言而至,无爽(差错。屡试不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名词作状语,亲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刚刚。《扬州慢》:“解鞍少驻初程。”)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优,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深谙)于经,侍郎银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彦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会,各以(介词,凭借,拿)所长自见(显现、展现,后来写作“现”),而先生最闲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翻译:康熙戊午年,朝廷下诏征聘先生为博学鸿儒,是(因为)得到巡道许鸿勋奖掖推荐的,但先生极力推辞才得以不去赴职。第二年,朝廷开设修史局编撰《明史》,昆山徐元文学士延请先生前来修史,当时修史局中征召的学者朝廷答应每人给予七品的俸禄,于是先生成为翰林院修史官,徐元文想因承旧例给予先生俸禄,但是先生请求以布衣的身份参与修史局,不署官衔,不领俸禄,总负责人答应了他。各位纂修官每次拿史稿过来,都送给先生检校复审,先生审阅完,告诉侍者说:“查看哪一本书哪一卷哪一页上有记载哪一件事,应该补录进来;查看哪一本书哪一卷哪一页上有记载哪一件事,应该参考检校。侍者依照先生的话把书拿来,都没有差错。五百卷的《明史稿》都是先生亲自校定,虽然此后《明史稿》的修订不断承袭先生的旧例,但是先生简要的底本,也足以自成一书了。先生刚到京城的时候,当时人们认为先生的专长在历史上,相较于先生,认为徐元文在《易经》上占优势,先生和徐元文谈论《丧礼》,才知道先生在经学上造诣深厚,侍郎请编成两百多卷的“五礼”之书。当时京城里才学俊彦众多,像雾一样汇集于此,各拿自己的长处显现于世,但是先生最为闲适平淡,不过从王公以至普通的读书人,没有一个不尊称他为万先生的,但是先生和人交往,他自己署名只写“布衣万斯同”,从没有其它的称呼。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内心)(耿介正直)(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同义复词。宽容《北史·魏世祖纪》:“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先生历(副词,一一地,逐一)数其罪以告(状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连词,表示承接)退之。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谋求)一矜(怜悯。《陈情表》:“凡在故老,犹蒙矜育。”)者累矣,卒(副词,最终)不能得,而(连词,表示转折)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连词,表示承接)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家)之。不矜(夸耀。《陈情表》:“不矜名节。”)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发语词)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溢曰贞文。

                                                   (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翻译:先生为人平和儒雅,而且内心耿介正直。原督师的姻亲官正居要职,竟要求史馆宽恕督师的儿子,先生逐一列举他的罪行,告发了他。有一个运送粮饷的官员丢弃粮饷逃跑了,(不幸的是)死在了半路上,他的孙子用财物贿赂先生请求把自己的爷爷列入因公殉职的名列之中,先生呵斥并赶走了他。钱忠的儿子非常贫困,先生为他谋求得到他人的一点怜悯之心出了很多力,但最终也没有如愿,可是先生也没有感到厌烦。先生父亲的朋友侍郎冯跻仲的几个儿子被没收,在侍卫官家里做奴仆,先生把他们赎出来,让他们回自己的家。先生不夸耀自己对别人的恩义,不做张扬的事情,尤其喜欢奖掖引荐后辈,唯恐失去了人才,在学术辩论的集会上,恳切地多次向众人推荐,身体力行君子之行。死后先生的弟子私下给予他的谥号是“贞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