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市区南浦有家5元吃到饱的“仁寿素食馆”

 窗前有树905 2011-07-13
5元吃到饱,情暖打工者


  ●温州有家公益餐馆,月亏2万元

  ●顾客就像上门做客似的,不仅主动洗碗,

  还会给餐馆送钱送物

  温州市区南浦有家“仁寿素食馆”,花5元就可以吃饱吃爽。餐馆的顾客和员工互相很客气,顾客就像上门做客似的,不仅主动洗碗,还会给餐馆送钱送物。员工则像热情好客的主人,对来客嘘寒问暖,关心备至。这种氛围,让那些来温州打工的人都感到非常温暖。

  餐馆每月亏2万元

  5元钱管你吃到饱

  昨天上午11时,记者走进这家素食馆。午餐的花色不少,有花菜、土豆、黄瓜海带、冬瓜汤等18道素菜,还有3种汤,只需5元,就可以随意挑选。米饭也是随意添加,不喜欢吃米饭,还可以选择炒粉干、炒面等。唯一的条件,就是必须吃完,否则罚款10元。

  来这里吃饭的大多是外来务工者,快递员小叶便是其中之一。昨天是他第一次来这家餐馆,要了一份炒面。小叶说:“以前货送到哪里,就在附近路边摊解决吃饭问题。昨天听说有这家餐馆,就来试一下,饭菜好吃,也干净,以后如果方便,我想都来这里吃。”

  搬运工黄计山来自安徽,在温州已经工作了20多年,最近一直在这家餐馆吃饭。他说:“一个人在温州打工,平时没人关心。但在这里,不但吃得好,而且每个人的态度都很亲切,看我来得晚,都会笑着嘱咐我多吃一点。”

  郑先生是南浦仁寿素食馆的发起人之一。他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一位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的义工朋友提议,开一家素食馆,一餐5元吃到饱,但不许浪费,这样既帮助他人,又能提倡节约。于是,他们在一名姓陈的女企业家支持下,花10多万元办起了“仁寿素食馆”。郑先生也转让了自己的鞋厂,全身心投入素食馆的经营。“仁寿,即‘仁者长寿’之意。”素食馆于今年1月22日开始营业,每天接待四五百名顾客。

  “单靠5元的餐费,餐馆一个月要亏2万元左右,而且吃的人越多,亏得越多。”郑先生说,虽然每月亏损,但他们准备继续经营下去,前不久刚在瓯海新桥开了一家分店。而且,他们还计划再开六七家分店,让更多人可以花5元钱吃饱又吃爽。

  米饭必须蒸上两遍

  清洗要过四道程序

  黄计山口中的员工,其实都是义工,以中老年人为主。为了保证饭菜质量,义工们花了不少心思。

  餐馆的米饭,都必须蒸过两遍。先放木桶里蒸一遍,然后把米饭倒在大盆里,用热水滋润一下,再放回木桶蒸一遍。义工刘女士说,这种做法叫炊饭。1斤米,能煮2斤米饭,炊的话,却只能炊出1斤半左右米饭。但是,炊饭更香,也能顶饿。

  顾客们用完的餐具,都经过4次冲洗,然后高温消毒。先冲掉残渣,再在热水里烫两遍,之后用刚烧开的热水烫一遍,最后在消毒柜里消毒。

  素食馆做菜用的油,都是金龙鱼油和橄榄油。

  为了做到这些细节,义工们早上6时半就要到餐馆开始干活,晚上7时才能回家,一天下来,真正空闲的时间也就午后的一个小时。

  71岁的陈冬菊是昨天义工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每周来一两天,每次都要工作12小时。长时间蹲在地上洗碗,旁人看着都觉得累。但她却说:“不累不累,来这里干活,我心里特别踏实。”。

  厨师李兵说,因为顾客越来越多,天气越来越热,为了让顾客都能在里面就餐,老板把饭店后面1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也租了下来。

  顾客送钱送物致谢

  有人还留下当义工

  餐馆的用心,赢来了顾客们的放心和舒心,也感动了很多就餐的顾客和市民。

  来这里就餐的每位顾客吃完饭,都会端起不剩饭菜的盘子,自觉送到门口洗碗的地方,向洗碗的阿姨道一声“谢谢”。有的则蹲下身子,自己洗碗。

  郑先生说,有些顾客吃完5元素食后,留下来当了义工,还有的往餐馆送钱送物。“顾客当义工的大概有十几个人,送东西来的已经数不清了。公益心可以互相传染,行善的风气也可以不断地被带动起来。”

  前两天天气热,一位装修工人吃完饭后,到对面的农贸市场买了一个哈密瓜,还切好了送过来。

  昨天,一位女士用完餐后,到农贸市场买了10袋共200斤大米,让人送到餐馆。“我们都不知道是哪个人,还是送米的人告诉我们是位女士。”

  还有一些人,吃饭交了5元,但吃完饭后又捐了几百元。有的甚至吃完饭后专门取了钱送过来。“有一两千的,也有上万的。”

  郑先生说,如果有多余的钱,他们会捐给养老院,目前已经联系了三家。

  温州晚报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