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尔的“经验之塔”在网络化时代的发展

 梦中家园 2011-07-13

戴尔的“经验之塔”在网络化时代的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美国教育家爱德加?戴尔(Edger.Dale)提出的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和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之后人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来分析、讨论人类在网络化环境中的“经验之塔”及其对我们学习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经验之塔 网络化 经验 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
 
  如今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二十一世纪是网络化的时代,网络技术正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并因此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具备了更多的网络化特征,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乃至思维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无法离开网络而生活,就好像我们今天无法离开“电力”而生活一样。网络的出现使我们的世界在改变,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之外又出现了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们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学校有网校,商店有网上商店、网上购物,朋友有网友等等。我们可以在网络中获得所需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源。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与我们的现实世界相辅相成紧密地融合成一个整体。在这样一个复合的环境里我们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二十世纪中叶视听教育在美国广泛开展,兴起了所谓的“视听运动”,当时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爱德加?戴尔(Edger.Dale)提出了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对当时视听教育起到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而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应怎样更深刻地理解和更广泛地应用戴尔的“经验之塔”呢?
 
  一、回顾戴尔的“经验之塔”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视听教育在美国广泛开展的时期,美国教育家爱德加?戴尔(Edger.Dale)在其出版AudioVisualMethodsInTeaching(《视听教育》)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成为当时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戴尔认为人类学习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获得知识,一是由自身的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他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把人类学习的经验依据抽象程度的不同分成三类十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1)有目的的直接经验。(2)设计的经验。(3)演戏的经验。(4)观察示范。(5)见习旅游。(6)参观展览。(7)电视、电影。(8)静态图像、录音、无线电。(9)视觉符号。(10)词语符号(口头语言、文字)。其中(1)-(3)属于做的经验,(3)-(8)属于观察的经验,(9)-(10)属于抽象的经验。戴尔之所以提出“经验之塔”理论是让人们认识人类认知途径,根据人类的这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形象和抽象相结合的认知规律,我们就可以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使我们自身的认知过程符合这一认知规律,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戴尔的“经验之塔”是一种形象化的比拟,用来说明学习经验以直接参与到用图像代替,再用抽象符号表示的逐步发展过程。依照心理学的概念来划分:塔的底部(做的经验)可称为实物直观,塔尖(抽象的经验)可称为语言直观,塔的中部(观察的经验)可称为模象直观。由于实物直观不容易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引向事物的非本质方面,并常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语言直观所依靠的表象是神经暂时联系的恢复,其反映的事物的鲜明性和可靠性都不如知觉,因此弃二者之短的模象直观(视听的经验)就有了重要意义。戴尔认为:“在将现实的感觉事物一般化的时候起到有力的媒介作用的就是半具体化、半抽象化的视听教材,”“由于视听方法所开展的学习经验,既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也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他还指出“教学中所采用的媒体越是多样化,所形成的概念就越丰富越牢固。”如今网络的出现使塔的中部模象直观得以特别增强,并更容易转向塔的两端抽象概念化和具体实际化。
  
  
二、分析网络时代学习的变化
  网络的加入,使人类的学习经验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内容不断地丰富和扩大,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网络的最大特征是形象(图形、图像、三维建模)与文本的结合并且带有很大程度得交互性,使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尤其是学习资源的可获得性和交互性的急速增长更形成了对现行教育体制和学习模式震撼性的影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罗伯特?泰勒(Robert.Taylor)教授在其所写的题为《传播技术和全球化课程设置的出现》一文中指出:“1914年之前的二、三百年间的西欧,经过研究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资料数量并不多,当时整个世界科学知识的绝对数量也很有限,而全部文学作品是在一些不大的图书馆里就可以放得下的。而当今世界却在产生着太多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人生相对于这些知识显得越来越短,我们现在有如此多的,而且十分易于学习,易于传播的学习资源,以致于任何一个课程设置的决策人都不能将他们全部地考虑过。”网络化环境下学习资源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处理数字化:它是指将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经过转换器抽样量化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的可靠性远比模拟信号高,对它的纠错处理也容易实现。
 
  2、存储方式的变化:信息容量大,且体积小,一张光盘可以存储A4纸文本650,000页,可以容纳上千幅照片,可存储3亿多个汉字(相当于10年的人民日报合订本),而且可以实现快速的查询和检索。全屏动态图像1小时12分钟,调频立体声5个小时。
 
  3、显示多媒体化:它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存储、传输、处理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如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等。这与传统的单纯用文字或图片处理信息资源的方式相比要丰富得多。
 
  4、传输网络化:学习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距离传输,学习者可以在任何一台上网的计算机上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源。
 
  5、学习过程智能化:它包括教学软件的专家系统对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资源使用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分析、提供帮助等机制,能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特点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可对学习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不仅能发现学习者的错误,而且能指出学习者错误的根源,以便作出有针对性的辅导或学习建议。
  学习资源的变化必然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网络学习主要采取异步传输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把一些知识和信息传输出去,学生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开始学习,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自由学习。网络时代的学习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异步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安排学习进度。这种学习方式是非实时地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查询多媒体课件。目前全国已建成了覆盖多数城市的中国公用计算机网(163网)和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通过这些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询高校校园网上的多媒体课件库和管理软件库(含有教学计划、课程及大纲、任课老师情况和自己的学籍、考试成绩等信息)。此外,学习者还可以发送E-mail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以充分关注学习者学习个别情况,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2、集成性:所有的教学手段都集成在多媒体课件中,如声音、板书、示例的图形、图像、理论和模型的动画解释,一个实验或课文情节的视频表现,全集中于同一课件中。
 
  3、交互性:可利用快速以太网或ATM宽带网进行实时、双向、交互的课堂式教学方式。这样,教师可以在网管中心的主演播室里讲课,课堂上的声像、图文、数据可以通过宽带网络实时、清晰的传输到校内外若干个视听教室。学习者也可以通过该网络实时向教师提问,真正实现课堂式的教育。这种实时、双向、交互课堂式的远程教学具有突出的优点,可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习者通过语言和图像进行实时的、双向的交流,利于在演播室的教师根据远端视听教室学习者的表情和提问,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方式和进度,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4、生动性:多媒体使得课件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5、信息量大:由于多媒体课件浓缩了多位专家的智力投入,组织严密,内容丰富,表现易于接受,在单位时间内可以教授更多的信息。
 
  三、网络化时代的“经验之塔”
  从对网络时代学习的变化分析,可以看出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方式和所要学习的内容都较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都已或轻或重打上了网络的烙印,我们可以想象网络时代的“经验之塔”是传统经验与网络经验的融合。(如下图所示)

                 

  1、做的经验:网络化时代使做的经验包含了一定的虚拟成分,有许多事情我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同样可以获得做的经验。例如:驾驶汽车,我们可以去获得做的经验,同样也可以在计算机上体验驾驶的感受,并且更轻松更随意更有趣,与驾驶真实汽车的感受相差无几,一样能获得做的经验。设计制作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例如:用AutoCAD软件做的建筑模型,用3DSMAX做的人体模型、动物模型、汽车模型等等,这同样可以获得设计的经验。网络化使演戏的经验变得更容易获得,现在的许多网络游戏都有很强的参与性,可以随意选择你感兴趣角色。
 
  2、观察的经验:对于观察示范、见习旅游、参观展览,我们当然可以从现实的实际活动中获得,但进入网络化时代后,使所有的这些经验都可以从网络中很容易地得到。例如:我们想学习某一计算机软件,网络上的许多教学软件就可以一步一步的给你示范怎样操作和使用。同样网上的展览也给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的许多网上的展览以不再是单纯的图片,而是三维立体模型,你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观看和欣赏。如参观房展,你不但可以从外观来了解,并且可以进入室内各个房间全方位进行参观。对于电视、电影和录音、无线电,由于信号和传输的数字化,使它们之间除了电视和广播有其一定的即时性外已不再有明显的区别。网络使视音频的传播省掉了许多中间环节而变的简单快捷,网络使影视离我们越来越近,并且学习者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有很强的选择性。电脑动画出现,可以使许多原本抽象的理性的内容形象化,电脑动画不仅可以表现现实中的一些事物,而且还可以展现想象中的虚幻的内容。这就使学习者对许多抽象的知识更容易认识和理解。
 
  3、抽象的经验:口头语言、文字等信息的数字化,使其存储、检索、传播变的更方便更简单。网上电子图书馆是网上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向学习者提供电子图书、电子杂志和报刊等各种参考资料,具有图文检索和工程检索功能。学习者可以通过网上的“电子图书馆”来查阅世界各地的馆藏图书目录、书籍、期刊、音像制品和相关的文献资料。比如Internet网上的“白宫图书馆”,用户可以查询其保留大量的文献及一些公开的历史档案,既可以看到当年独立宣言的原始资料,也可以通过图片浏览曾在那里签署的美国宪法的费城会议大厅等。
  
  结束语:网络的加入使我们的生活、学习甚至思维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网络的发展,人们花在网络虚拟世界的时间将越来越多,同样我们的学习也越来越多的是通过网络来获取知识,表现在图上就是阴影的位置将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网络的发展会逐渐的向左移动(但会有个极限)。网络时代的“经验之塔”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网络对于我们现代生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学习和认知,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沈亚强等,《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廷强 宋艳军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上海200234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实验与教育技术中心临沂276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