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绵阳市畜牧兽医局

 平平安安88 2011-07-17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省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全市畜牧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2006年度工作要点和全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率,以构建现代畜牧业为途径,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三大要务”、“六个重点”,大力构建现代畜牧业。在市场行情波动、动物疫情威胁和严重旱灾的极端不利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强劲发展态势,畜牧生产全面增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明显优化,畜禽良繁体系、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和党务政务目标任务。

2006年畜牧业产值达到92.2亿元,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实现了畜牧业历史性的新跨越,生猪出栏587万头,牛出栏20万头,禽出栏11513万只,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个,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58元。荣获省政府表彰的工作先进单位2项、省厅级2项、市委市政府3项。现将我局2006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6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

2006年,预计生猪出栏587万头,同比增长9.88%;牛出栏20万头,同比增长9.21%;禽出栏11513万只,同比增长18.4%;羊出栏162万只,同比增长14.66%;兔出栏928万只,同比增长18.73%;牛奶产量2.38万吨,同比增长8.56%,禽蛋产量16万吨,同比增长7.77%;肉类总产量66万吨,同比增长16.88%,饲料工业总产量45万吨,种植优质牧草29.1万亩。

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92.2亿元,同比增长8.5%,占农业总产值的50 %以上,比去年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58元。与去年相比,畜牧业生产各项指标全面增长,畜牧业经济地位显著提升,荣获省畜牧食品局表彰的2005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二等奖

(二)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1、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任务。今年,我局把抓好畜牧业产业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畜牧业工作的主题,成立了以局长蒋开恩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如何投入建设,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和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目标,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2、制定规划,落实建设措施。根据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配套建设,突出产业,讲究实效”的原则,我局已初步制定了符合新农村建设各类畜禽产业发展模式和圈舍建设规模,为指导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一是规划产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配合当地政府把产业规划到村、到户。二是规划建设。畜牧部门率先进入,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生产流程,统一防疫。三是规划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养殖模式、生产模式、投入模式,总结典型,大力推广。制定出了《宏仁乡五星村2006-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全面勾画出了五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

3、加强指导,搞好示范建设。我局组织技术专家对梓潼县五星村等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畜牧业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 以我局联系五星村为试点,对养殖项目的选择、圈舍建设及引种等方面加强了指导。同时,我局还抽调了两名技术专家分别到北川县陈家坝乡西河村、梓潼县黎雅镇兰花村任村干部,指导当地新农村建设。局长蒋开恩与正大公司联系,帮助引进资金10万元,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长毛兔养殖小区1个。协助当地政府组织县、乡、村有关领导和专业户、重点户共30余人到江油、涪城等地参观学习,开拓视野,转变观念。

(三)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大力推动科学发展

1、稳步推进“千万头优质生猪工程”。根据年初制订的《千万头优质生猪工程2006年建设实施方案》,在继续加强对去年建成的30个扩繁场的检查指导的基础上,实现了20个100头规模的扩繁场建设的预定目标。并联系市、县农办、畜牧、财政等部门,督促市级财政扶持资金于4月末全部落实到位。

针对上半年生猪市场疲软,规模场面临较大亏损的现状,积极指导业主调整猪群结构,加强选育力度,提高种猪质量;精心管理,综合利用,产品直销,降低成本;帮助业主分析生猪市场规律,增强业主信心,使30个扩繁场种群稳定,尽管资金曾一度出现困难,但仍保持了正常运转,没有出现大量淘汰母猪现象,稳定了全市生猪生产。

2、奶源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进一步推进奶牛良繁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推广冷配技术,引进优质高产奶牛冻精 6000支,全市奶牛单产提高了11%;另外以涪城、游仙为重点,发展奶牛规模养殖,加快奶牛小区建设,今年新建存栏奶牛5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2个;成立了“奶牛技术服务中心”,健全奶牛服务体系与饲料、饲草体系,今年共推广优质牧草种植29.1万亩,青贮玉米1.2万吨,引进苜宿干草700吨。继续强化防疫体系建设,牛出败、口蹄疫免疫率均实现100%,布病、结核检测率达100%。

3、积极发展草食型牲畜。一是加强肉牛基地建设。认真做好了三台、梓潼优质肉牛繁殖母牛基地建设的指导工作,落实了领导机构和技术措施,开展了技术培训。市畜牧站协助三台县共举办了65期输精员培训班培训农户7500余人次;梓潼县在东石、仁和、文昌、石台等镇、乡新建母牛繁殖示范村25个,800户,养母牛2400头。二是大力推进牛羊品种改良。全市冷配改良肉牛56420头,改良面45.5 %。同时,全市加大了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工作力度。积极争取盐亭、北川列入了四川省波尔山羊杂交改良项目,从省波尔山羊场引进波尔山羊种羊135只,平武、梓潼购进波尔山羊种羊158只。盐亭、平武、北川、梓潼四县的杂交改良面已达76.4%,肉羊品质得到明显提高。全市常年存栏100只肉羊以上的大户62户,比去年增加21户,增加51.2%,养羊12539只,户平205只。三是积极推进兔业发展。加大了兔产业的发展力度,市畜牧局从省畜牧食品局争取资金20万元,用于江油市西屏乡“无公害獭兔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在西屏乡的上游村、四方村、苍林村挑选了42户獭兔养殖户,按标准化养殖小区的要求进行养殖。2006年,江油市出栏獭兔 80万只。北川县成立了“北川县长毛兔养殖协会”,一大户的长毛兔种兔带动全县近2000农户饲养长毛兔6万余只,发展会员30余户,会员存栏獭兔共计5000多只。

4、畜牧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切实加强对畜牧产业化发展的指导,狠抓试点、示范,强化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江油仔猪生猪基地、獭兔标准化示范园区,北川PIC生猪产业、盐亭肉羊产业等畜牧产业化经营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全市畜牧业生产方式得到较大转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势头良好,荣获省政府表彰的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

据统计,全市有各类畜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2家,比去年新增15家,带动农户15万余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雪宝、铁骑力士、双汇、华西动物药业),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铁骑力士)。有市级各类畜牧经济合作组织60个,新增12个。这些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在内联农户,外联市场,推动畜牧产业大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及产品认证快速推进。进一步加大宣传和业务指导,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今年通过了盐亭“佳贝特”无公害鸡蛋、涪城“乡户”无公害鸡蛋认证,江油长钢“鸿源”无公害鸡蛋等认证,建成省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14个。

6、畜牧项目争取及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06年,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并取得了一定实效,荣获市政府表彰的2005年度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一是推进北川县政府与PIC公司的合作。今年4月12日,大禹公司PIC公司与PIC总公司在上海正式签订PIC猪曾祖代场合作建设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二是促进江油市政府与新希望集团的合作。新希望集团与加拿大海波尔公司合资在江油西平建设一个1000头规模的核心育种群和繁育体系,我局对场址选择、项目可行性论证给予了全面指导,促成该项目于4月26日在成都锦江宾馆正式签约。三是争取到国家发改委獭兔加工项目。积极协助江油市向省局多次争取,最终促成该项目落户江油西奥集团建设,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000万元。四是积极争取畜牧项目投入。今年共争取省级财政畜牧专项资金125万元,向省上争取并上报了农业部生猪养殖小区、科技示范场建设及五专组织示范建设项目3个110万元已基本落实。向市级上报了2006年畜牧产业化项目40余个共计445万元,占农业产业化资金总额的52%,目前正在争取项目资金落实。五是积极协助绵阳瑞骢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意大利斯托巴尼集团威尼达公司联合出资450万美元,修建全国最大的维生素K3生产厂。目前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生产。

7、加大助农增收力度,帮扶工作成效明显。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科技助农增收工作作为畜牧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大力开展科技人员下乡入户活动,大力开展畜禽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取得明显实效,荣获省人事厅、省畜牧食品局表彰的全省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工作先进单位。我局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多次深入三台西平、观义、双胜、石安,安县柏杨村,北川禹里,涪城杨家,游仙魏城,江油三合、青莲,梓潼五星村等镇乡,通过科技赶场、举办专题讲座,送发技术手册、资料等形式开展了科技增收活动,赠送优质种母猪23头,彩电1台,技术手册500余份,技术资料5万余份。

认真实施《联乡(镇)包村工作计划》,继续落实三年帮扶措施,效果明显,获得市委表彰的2005年度全市农村“三农”工作先进单位。去年春节前夕,我局慰问牛头河村贫困户,送去价值3500元的节日用品和慰问金;10月份无偿送给牛头河村优质种母猪20头;4月中旬,组织30名村社干部、养殖大户及重点帮扶户到涪城、绵江快速通道新农村建设产业带参观规模养殖场和新农村建设,对提高牛头河村村民的素质、科学养殖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8、畜禽良繁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我局全面推进生猪改良工作,强化种畜禽管理,畜禽改良工作取得可喜进展。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要求,严格申报、验收、发证制度。全年,共30 个场申请办证,经审核,验收,报省局已办证25个,其中猪 20个,鸭1 个,兔3个,羊1个。全市畜禽良种化程度逐渐提高,生猪三元杂交改良面达90%。纯外种母猪和外二杂母猪达11万头,占能繁母猪总数的31 %。山羊改良面达47 %,比去年增长4个百分点,牛的改良面达45.5%,小家禽和兔的良种率分别达95%和90%。

9、畜牧生产方式发生转变。2006年,我市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程度明显提高,全市各类养殖专业大户761户。安县界牌镇杨方国的千头奶牛小区第一期工程已经峻工,现存栏奶牛500头;绵阳东盛公司与成都大业公司和四川农大合作实施的奶牛胚胎移植工程成效明显,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在梓潼、三台完成胚移奶牛1246头;盐亭远大羊业投资1500万元,建设波尔山羊纯种繁育基地,存栏纯种波尔山羊1000余只,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圈舍最规范、品种最优良的种羊场之一,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纯种波尔山羊1000只以上。家禽产业长足发展,圣迪乐公司积极扩大绿色蛋鸡养殖规模,现存栏蛋鸡130万只,建成了高品质的蛋鸡养殖场,获得了国际HACCP认证,圣迪乐品牌已成为国内鸡蛋知名品牌;关帝土鸡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出栏土鸡300万只;游仙区大力实施“千万只肉鹅工程”,规划了11个肉鹅养殖基地乡镇,年出栏肉鹅200万只;盐亭县快速推进“千万只优质白鹅工程”,全县存栏白鹅380万只;江油市引进了西奥集团投资獭兔皮加工,填补了我市兔产品加工的空白,带动了獭兔产业快速发展,江油已成为全省獭兔养殖的重要基地,江油蒲军獭兔场现存栏核心种兔2000只,成为全市最大的獭兔种兔养殖龙头。全市畜牧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品质显著提升,形成了重点突出、布局合理、区域优势明显、多个产业并举的良好发展格局。

10、实施畜禽补栏减灾增收“412”工程,抗旱减灾效果显著

今年夏季,我市遭受严重旱灾,根据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的要求,我局制定并实施了《畜禽补栏减灾增收“412”工程》主要增加生猪补栏,发展鸡、鸭、鹅、兔等“短、平、快”优势项目。即:牲畜补栏增养40万头,家禽补栏增养1000万只,兔补栏增养200万只;达到全市户平增养0.4头畜,人均增养3只禽的目标。种植牧草23万亩,培训养殖农户11万人次,畜牧科技人员帮扶农户人均牧业增收80元以上。重点做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千方百计稳定种源,积极引导补栏;二是深入开展“千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助农增收活动”;三是认真做好畜牧业“四秋”工作;四是加强动物防疫,降低养殖风险。

11、认真开展了《畜牧法》学习宣传月活动。5月14日-26日,全市分两期举办《畜牧法》及牧业新技术培训班,聘请川农大动科院知名专家教授王红宁、符华林等对《畜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模化猪场疾病防治、PIC生猪等进行了专题讲座,区市县、镇乡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人员近400人参加了培训,收到良好效果。6月,全市开展《畜牧法》宣传月活动,采取了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把《畜牧法》宣传到村、到户、到人。全市共书写各类宣传标语2586幅,科技赶场宣传活动135次,市县联合举办大型《畜牧法》及技术咨询活动5次,出动宣传车辆1538台次,发放了《畜牧法》宣传资料52万余份,增强了养殖企业和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

(四)认真开展动物防疫工作,防疫成效显著

1、动物重大防疫免疫工作扎实开展。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了动物疫病春防、夏防、秋防工作,严格按照 “五统一”和“五不漏”的要求,做到“五个到位”,全面完成防疫工作目标任务。全市全年共组织发放牲畜免疫标识312.7万套,口蹄疫疫苗1901.59万毫升,禽流感疫苗3907.2万毫升,猪瘟疫苗 615.22万头份,鸡新城疫疫苗4919万羽份,狂犬病疫苗17.02万头份,消毒药品15.09 吨。 免疫注射猪、牛、羊口蹄疫1197.366万头,禽流感7512.41万羽,猪瘟594.97万头,规模场鸡新城疫958.04万羽,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农村散养鸡免疫注射新城疫苗3511.74万羽, 免疫密度为99.25%,全市消毒畜禽圈舍和环境12784.91万平方米,消毒面达到100%。

2狂犬病防效果明显。我市城乡共饲养各类犬只已达178081余只,其中:农村166679只,城镇限养区11390只(绵阳城区达6782只)。免疫犬只15.99万只城镇限养区注射狂犬病疫苗1.14万只,农村注射狂犬病疫苗14.85万只,免疫密度分别为97%和89.1%。市已连继续12年保持清净无疫,获得省政府地方病及病害防治领导小组表彰的全省2004-2005年度狂犬病防制工作先进市和先进单位

3、血吸虫病防取得显著成效。我市涪城、游仙、安县、高新、江油五个历史疫区县,积极开展家畜血吸虫病的检疫工作,控制疫源的传播,全面完成了全年的查治任务,全市共检查耕牛12038头,其中血检3729头,粪检8309头,查出阳性牛276头,其中血检阳性265头,粪检阳性11头,使用吡喹酮治疗耕牛12278头。今年4月涪城区顺利通过了四川省血防办的验收,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

4、突发动物重大疫病应急工作取得胜利。5-6月,我市发生牲畜口蹄疫疫情,各级畜牧部门全力防控,按照《牲畜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本着“早、快、严”的原则,采取坚决果断措施,迅速扑杀了全部病畜和同群畜,组织对疫区及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进行了紧急免疫和彻底的清圈消毒,将疫病控制在疫区内,并及时将其扑灭,确保了我市畜产品的安全和民心的稳定。

5、加强了动物防疫监测。一是认真开展了动物重大疫病的监测。春防、夏防、秋防期间,督导全市加强疫情监测,随时掌握疫情动态,对存栏的猪、牛、羊和家禽分别进行口蹄疫和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共普查猪、牛、羊1197.316万头次,鸡、鸭、鹅等小家禽6637.91万只次,为及时发现动物重大疫情提供了保证。二是规范了疫情报告制度。今年来,指导、收集、整理、汇总全市疫情月报、旬报、周报,并按时上报。督导全市疫情网络体系建设,保持网络畅通,保证了信息的及时传送。三是认真组织实施了动物免疫质量检测。全年督导各区市县对辖区内42个规模养殖场和85户散养户的1732份猪、牛、羊血清进行口蹄疫和猪瘟免疫抗体监测,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达到87%和92%;随机抽取490个规模养禽场和480户散养农户的鸡、鸭、鹅血清12418份,采取血清学方法监测禽流感抗体,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3%,其中规模场达到89.5%,散养户达到70.8%,均超过了省局规定的70%的标准。

6、动物防疫档案进一步规范。今年的防疫档案不仅制作格式更加统一,而且填写更加规范,各区市县都执行了防疫告知卡,在开展防疫工作后张贴于养殖户圈舍墙壁上告知防疫情况,尤其是江油市在全市统一执行了防疫档案的四册,即基础防疫档案登记册、圈舍消毒登记册、牛羊口蹄疫免疫登记册、禽流感免疫接种分户登记册,使防疫工作进一步规范,有据可查。免疫标识溯源工作已在试点乡镇全面展开,市局组织下发二维码溯源耳标15万套。

(五)严格行政执法,畜产品安全体系得到加强

1、加强监督,检疫工作正常秩序得到有力维护。一年来,我局继续狠抓了产地检疫工作, 屠宰检疫到点到位,全市产地检疫开展面达100%。今年全市共产地检疫生猪494.3022万头,检出病害猪只7006头;检疫牛12.2434万头,检出病牛44头;羊34.8062万头,检出病羊225头;禽2829.523万只,检出病禽4.994万只。全市屠宰检疫生猪359.6618万头,检出病害猪只6304头;牛、羊14.7533万头,检出病牛、羊100头;禽988.706只,检出病禽2.86万只。检出病畜禽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消毒动物运载车辆11.16万辆,没有病害动物产品上市,确保了我市畜产品的安全。

2、严格执法,确保畜产品安全。以《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畜牧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狠抓畜产品源头管理,强力开展畜产品养殖、加工、贮运、流通等环节的整治工作。对绵阳双汇、长林、金太阳等大型肉类加工厂和饲料生产企业,圣迪乐、柏杨村等大型蛋鸡养殖基地以及雪宝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抽检,共抽检 120个猪场 1258份尿样,肉样105份、蛋样55份、饲料85份。经检测结果表明,我市“瘦肉精”检出仍保持零记录。饲料委托检验样品 151 个,检测指标达 600 多项,合格率达98%。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

在兽药饲料专项整顿中,各区市县加大宣传和检查督促力度。全市共出动兽药饲料执法人员5559人次;检查市场341个;检查生产、经营企业2530户;检查规模养殖场320个;查获过期失效、包装标签不规范药品1369kg82件90盒,货值13.20万元,6家饲料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进行了查处。我市饲料管理工作突出,被省饲料工业办授予2006年度饲料管理工作一等奖。

3、严格行政许可,强化服务。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作好行政许可指南,规范办证程序,严格按照行政许可的规定、要求办理。2006年为企业和个人办理《兽药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动物诊疗许可证》共计25件,电话网络现场咨询155件,所有办件均能在时限内按质量完成。严把引种检疫申报审批关,保障广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安全引种,全年没有发生任何因为引种而引起的疫情,共办理引种检疫申报审批28批次,共引种种畜禽104.1878万头(只),其中种禽104万只,种猪310头,种山羊80头,牛288头,兔200只。同时,加强了证章标志管理,荣获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表彰的证章标志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六)深入调研,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川府发[2006]1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多方借鉴、反复讨论、多次修改, 形成了《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代拟稿)》。经市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1119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绵府发[2006]37号)。为我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加强机关建设,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一是狠抓以“学习、团结、勤政、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四好”班子建设,领导班子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二是认真开展“局机关建设年”活动,努力营造公平、宽松、和谐、奋进的环境。实行机关政务公开;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车辆、财务等10余项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局机关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开展协会改选;实行年度目标任务挂牌公示制;事业单位人员推聘工作6月30日前圆满完成,被市政府评为“市级农村人才开发先进单位”;被省局评为“政务督办先进单位”;三是狠抓以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一级抓一级的工作制度,全局未出现违反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的行为;五是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调查研究,回复群众来信12件,回复市人大二次会议人民代表建议和市政协二次会议政协提案共8件,其中:重点件3件,做到了件件回复满意。五是积极宣传畜牧业,省委采用5篇、市委采用25篇,得91分(任务40分),完成目标任务228%、市政府采用24篇(任务12篇),完成目标任务200%,绵阳日报、晚报刊登56篇,编写畜牧简报和专报32期;六是全年起草、审核、印发文233件,编写各类汇报材料、总结、讲话稿40余件,办文质量逐步提高;七是制定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财政预算工作顺利,专项经费得到有效落实;八是档案工作、保密工作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5月顺利通过档案规范化管理省二级复查验收。九是综合治理和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被推荐为“市级平安示范单位”、“市级精神文明最佳单位”;机关办公楼进行了全面整修,工作条件得到改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畜禽良繁体系基础薄弱

全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人工授精点少,优良种畜禽不多,品种改良工作进展缓慢,尚未形成完善的畜禽良繁及推广体系;产业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养殖企业少,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生产方式落后,畜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局机关工作经费紧张

我局因标准不同每年少预算近10万元,公用经费缺口40万元,事业人员阳光补贴及目标考核奖因政策原因缺口近30万元,总资金缺口达80余万元,致使市畜牧局经费困难程度在市级部门中难以想象,工作几乎难以正常运转。

〇〇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