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传及大事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传】 ◆2006年年初 当美国房屋销售开始出现下滑迹象的时候,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尽管通胀有所升温,但作为美国经济支柱产业的零售销售仍稳定增长,工业产出与居民收入增加,劳动力市场接近完全就业的状态。 ◆2006年三季度 全美房屋销售量严重下滑,不良抵押贷款比率大幅上升,尤其信誉较低的次级贷款违约率飙升。 ◆2007年2月 美最大次级房贷公司减少放贷,并发布盈利预警。 ◆2007年3月11日 美联储、欧洲央行等5家西方主要央行宣布,将采取联合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 ◆2007年3月14日 美联储决定,让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通过摩根大通银行向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提供应急资金。 ◆2007年4月2日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7月 美国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声称旗下次级债对冲基金巨额亏损,同时标准普尔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消息一出,次级债急剧贬值,损失很快蔓延到世界各大银行,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因卷入次级债造成巨额损失,全球金融资本市场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2007年7月13日 美财政部和美联储宣布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并承诺必要情况下购入两公司股份。 ◆2007年7月26日 美国参议院批准总额3000亿美元的住房援助议案,授权财政部无限度提高“两房”贷款信用额度,必要时可不定量收购“两房”股票。 ◆2007年8月 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股价暴跌,美次级债危机恶化,8月16日,亚太股市遭遇911以来最严重下跌,8月17日,美联储降低窗口贴现利率50个基点,当天,美国股票市场剧烈振荡。 ◆2007年9月18日 2007年9月8日,美联储降息0.5个百分点,降息周期就此拉开帷幕。 ◆2007年第三季度 全球顶级券商美林公布亏损79亿美元,欧洲资产规模最大的瑞士银行则出现近5年首次季度亏损,达到8.3亿瑞郎,金融市场越发动荡。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数据也越来越糟糕,2007年4季度经济增长仅仅0.6%,失业率飙升至5%,人们开始激烈争论次贷危机是否会演变成一场经济危机。 ◆2007年10月 美国成屋销售连续第八个月下滑,第三季标普房价指数季率下跌1.7%,为该指数21年历史上的最大单季跌幅,这时,银行巨额损失消息也不时传出。 ◆2007年10月30日 全球最大券商美林证券公司首席执行官斯坦·奥尼尔成为华尔街第一位直接受次贷危机影响丢掉饭碗的CEO。 ◆2007年11月4日 全球最大金融机构花旗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宣布辞职。 ◆2008年年初 受到政府支持的机构――美国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债卷开始被大举抛售,这预示着整个房地产行业开始全面崩溃。 ◆2008年2月7日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约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 ◆2008年3月11日 贝尔斯登宣布破产,3月18日,美联储降息75点,这使联邦利率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下降了200点。美联储巨幅降息的主要原因是糟糕的经济状况,失业率高企,零售销售疲软,工厂产出下滑,有迹象显示,经济和房屋市场正在形成恶性循环。伴随美国经济恶化,美元持续贬值并跌破历史低点,2008年3月,美元深幅下挫,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如脱缰野马直奔150美元,全球通胀接近失控,越南爆发了恶性通胀,其金融体系顷刻崩溃。 ◆ 2008年9月7日 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以避免更大范围金融危机发生。 【全球金融危机一周年大事记】 ◆ 2008年9月15日 由于资不抵债、收购谈判流产以及美国政府拒绝救助,历经158年风雨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正式宣布破产,债务高达6130亿美元,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标志性事件。 ◆ 2008年9月16日 拥有94年历史的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约440亿美元的低价收购 ◆ 2008年9月17日 美联储宣布向全球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取得AIG近八成股权,变相接管AIG ◆ 2008年9月18日 以美联储为首的六大央行宣布联手救市,共同向金融体系注入高达1800亿美元的资金,以缓解货币市场的吃紧状况 ◆ 2008年9月20日 美国政府提出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10月1日和3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经过修改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该方案随即获总统签署并生效。 ◆ 2008年9月21日 昔日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仅存的两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获批由投资银行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接受美联储更严格的监管,现代华尔街投行时代终结 ◆ 2008年9月21日 美股经历黑色星期一,道指跌幅6.98%,分别创下有史以来的最大点数跌幅和2001年“9·11”事件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 2008年10月3日 美国总统布什签署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方案 ◆ 2008年10月8日 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等联手采取降息措施 ◆ 2008年10月12日 欧元区15国首脑在欧元区首次峰会上通过行动计划,同意各成员国为银行再融资提供担保并入股银行。 ◆ 2008年10月30日 日本政府公布约273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 ◆ 2008年11月9日 中国政府宣布两年投资约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 ◆ 2008年11月15日 G20华盛顿峰会召开,会后发表宣言承诺加强合作,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拉开序幕 ◆ 2008年11月24日 英国公布22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 ◆ 2008年11月25日 美联储宣布投入8000亿美元,用于解冻消费信贷市场、住房抵押信贷以及小企业信贷市场 ◆ 2008年11月26日 欧盟出台总额达20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方案 ◆ 2008年12月4日 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瑞典央行分别降息0.75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和1.75个百分点。 ◆ 2008年12月16日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降至历史最低点——零点至0.25%区间,美国进入“零利率”时代 ◆ 2009年1月19日 英国首相布朗再次宣布推出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以促进银行发放贷款。 ◆ 2009年2月4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为今后接受政府救援的困难金融企业高管设立50万美元的年薪上限。 ◆ 2009年2月17日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签署总额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的刺激方案 ◆ 2009年3月3日 3月3日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公布了一项总额为2000亿美元的刺激消费信贷计划。 ◆ 2009年3月5日 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1%降至0.5%的历史最低点。 ◆ 2009年3月23日 美国财政部宣布将设立一个“公共—私人投资项目”,以处理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问题。 ◆ 2009年3月9日 多国股市创下历史新低,其中道琼斯指数跌至6547点,比起2007年历史最高点,跌幅达53% ◆ 2009年4月2日 G20伦敦金融峰会召开,会议达成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规模将扩大至现在的3倍、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将对冲基金纳入监管范围等共识。 ◆ 2009年4月6日 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等西方五大央行宣布总额近30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 ◆ 2009年4月10日 日本政府公布总额为56.8万亿日元的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新方案 ◆ 2009年4月16日 美国第二大购物中心运营商共同发展房地产公司向联邦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成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倒下的最大一家非金融企业。 ◆ 2009年4月30日 美国第三大汽车厂商克莱斯勒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 2009年5月7日 欧洲央行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 ◆ 2009年6月1日 世界汽车业巨头美国通用汽车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工业史上最大的一宗破产保护案 ◆ 2009年6月17日 美国奥巴马政府公布金融市场监管改革计划 ◆ 2009年7月1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通过了发行债券框架方案,这是IMF首次对外发行债券。 ◆ 2009年7月2日 欧洲央行宣布,将于6日启动600亿欧元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这标志着欧洲央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也开始诉诸“量化宽松”这一非常规手段。 ◆ 2009年8月15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提名本·伯南克连任美联储主席,以保持经济决策的连续性。 ◆ 2009年9月24日 G20峰会在美国匹兹堡市举行,如何稳定金融市场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重要议题。 (本文来源:网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