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天雷教育 2011-07-18
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亲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不尽相同。老师关爱学生也称教育爱,一般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纯洁而真挚的普遍而持久的受。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基于职业需要,立足于教书育人,为学生的前途和命运考虑。这种爱是无私而毫无保留的,它是教师的一种高尚和积极的情感,具有三宝的内容和要求。教育是研究人的学问,又是塑造人的艺术。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千差万别,发展变化的时期,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教师用道理去启迪,用知识去培养,特别是用强烈的爱去滋润去浇灌。

       关心爱护学生是我们广大教师必备的美德,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发展。”可见热爱学生是广大教师必备的最主要的品德。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群中最年轻、最有朝气、最喜欢学习、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最具丰富情感个性独特的群体——青少年;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的过程中,凭着自身的个性、知识、才能、情感、人格和意志,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劳动就是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教师热爱学生,就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才能树立起来,也只有建立在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能增强其有效性。

       尊重学生是教师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的基本准则。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学生的自尊心、人格和正当的兴趣爱好,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没有尊重,不仅没有教育,反而会有伤害。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放在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得到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门交流。我们广大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和正当的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引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健康成长,对于他们的长处给予及时和积极的肯定和表扬,以促进他们人格的独立和完美。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心灵。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美丽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露珠流落,就会破碎就会不存在。”

       教师公平对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不仅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如果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不能同施爱心,那么不仅会造成师生间的情感对立,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心理正常发展。我们教师眼中的差生如果经常得不到师爱,受不到公正的对待,那么他们生活中所得到的情感体验就是被冷漠、被轻视、被遗忘,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自轻自贱,堕落消沉的情绪,更有甚者,形成扭曲人格,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都会产生消极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那些被教师偏爱的好学生,也是身受其害,他们不仅在同学中容易受到孤立,而且还会形成任性、清高、目中无人、意志薄弱、缺乏抗挫折力等不良性格,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