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八卦:马云向稻盛和夫学到了什么?

 未来决定现在 2011-07-18

前段时间,阅读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受益菲浅。下面就拿里面一篇马云与稻盛的对话录来八卦一下下。

 

《活法(贰)》开篇是代序《人的问题——马云对话稻盛和夫》,看完以后不由地若有所思:与平和、谦卑、厚道的稻盛和夫老先生比起来,眼下正叱咤风云的马云更像一个血气方刚、不喑世事的毛头小伙。他会成为一个像稻盛和夫那样灵魂通透、大智大慧的人吗?他所创立的阿里巴巴能成为像日本京瓷那样的百年名企吗?

从他们的对话里,我看不到这样的答案。而在稻盛老先生这面镜子前,马云的年少轻狂也显露了一些端倪,让人不得不为资本市场上颇富争议的阿里巴巴捏把汗。

 

通观短短7页的《对话》,我发现稻盛和夫更多的是在陈述一些事实,显得冷静、谦虚、平和而客观,而马云似乎更在意随行《中国企业家》记者的报道,不遗余力地宣讲自己做了什么、想了什么、感受如何,还不失时机地从社会制度、人性善恶,到金融危机、经济形势、商业机会等方方面面,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整篇《对话》稻盛老先生的话不多,马云的“真知灼见”却洋洋洒洒、滔滔不绝。

 

结合《活法》里面一条始终如一的观点,我相信稻盛和夫其实想告诉马云,对经济大势要有足够的敬畏之心,在形势好的时候要知足,注重积累(现金储备),“有了非常雄厚的积蓄之后,再有危机,也有体力能够维持住,而且能够找到机会,更能发展下去。”显然,面对危机,他强调的是“维持住”、“发展下去”,说“找到机会”也更多的是指找到“维持住”、“发展下去”的机会,而不是在危机中加大投资、寻求扩张的机会。

 

马云却认为,“任何一次商业危机,都是一家伟大公司抓住机会的时候,最优秀的机会一定在危险之中”。这当然不失一名年轻企业家的勇猛气概,但也不无赌徒投机之嫌。纵观人类现代商业史,西方诸多百年名企都是在工业革命时代起步,经过长期积累、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其间发生过多次经济危机和战争动荡,但借经济危机异军突起、成就百年基业的企业又有几家呢?按稻盛和夫人生哲学,暴发者往往多速亡,惟勤勉励志、谨慎积累方能经世不衰,况业永存。

 

最后一个片段很有意思。既然是登门拜访,必有所求,以稻盛的性格自然是广结善缘,于是他告诉马云:我在日本有一个经营组叫盛和塾,主要是学习经营哲学和人生哲学,在天津也有学习会,你要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协商。请注意,这里的“学习”应该是“传授”,“进一步协商”实为“破格录取”,非常委婉、含蓄,处处体恤着马云的感受。然而,马云的回答是什么呢?马云立刻声明:“我是老师出身”,“我后天回国,就是成立阿里巴巴商学院——培养未来创业者的大学。我自己马上又要成立一个阿里巴巴湖畔学院”云云。显然,马云对老先生的好意并不领情。二人的个性跃然纸上,修行深浅、境界高下也略见一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