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东北大学中微子科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通过名为“KamLAND”的观测装置观测发现,地球向宇宙空间散发的热量中,有一半来自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热量,另一半则是46亿年前地球诞生时产生的热量。这一研究成果17日刊登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电子版上。
这一发现对于解释地球慢慢变冷、地球的历史以及内部构造有所帮助。 KamLAND建造在位于岐阜县飞?市的地下观测设施KAMIOKANDE的荒地上。1987年,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小柴昌俊利用“KamLAND”首次观测到超新星爆炸产生的一种基本粒子――中微子,小柴昌俊因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地球内部的铀和钍的原子核在被破坏的时候会产生电子和“反电子中微子”。这支国际研究小组用了7年零8个月的时间通过观测到的反电子的数据,于2009年计算出地球内部的反射性物质产生的热量为21万亿瓦特。 这个数值相当于从世界各地的钻井中测量到的地球地表散发出热量44.2万亿瓦特总量的一半。而剩下的一半热量则被认为是地球诞生时所产生的热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