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革新管理方式 提高管理效能

 天雷教育 2011-07-19

革新管理方式 提高管理效能

[日期:2011-06-15] 来源:  作者: [字体: ]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的宏观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课程标准逐步推行,学校与教师将成为课程、教材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校长应当考虑管理系统的革新,因为管理在学校整体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将“管理”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以优化,将对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产生巨大而深刻的促进作用。
  一、学校管理正在走向“校本化”,学校自身的地位与功能将日益凸现出来。
  政府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也为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社会各界普遍重视教育,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所有这一切说明,以校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鲜明特点。
  考察基层学校管理的现状,我们认为还存在许多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之处。例如:学校管理缺乏主动性。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于等待上级布置、评估、帮助这样的思维方式,因而办学缺少个性,学校管理缺乏科学性。校长在管理中大多沿用老经验、老办法,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敏锐性,对教育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未能加以重视,对工作规律与人的心理特点也未能有意识地去把握。如何抓住教育改革的机遇,发展自己,需要我们敢于挑战问题、挑战困境,需要我们勇于创新,打破常规。总之,现实已经向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每所学校都要在把握教育发展宏观背景的基础上,牢牢抓住学校自身的实际,整体构建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机制,将“校本化”的思想落实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从而真正将学校建设成改革的阵地,创新的舞台。
  二、学校管理正在走向“民主化”,学校管理中的权利、义务、责任将不再是校长个人的“专利”。
  要激发更多的员工发挥积极性,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办好学校,应体现以下要点:
  1.重心下移。校长将管理重心下移,让学校的部门负责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分担管理职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参与管理活动,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更有利于推进改革,搞好工作。重心下移势必带来学校管理者的分权,校长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合理分权,确定管理权限,形成管理网络,从而形成职务管理的格局。
  2.关注成就。管理的目的不在于控制,而是强调突破与创新,因此,学校管理应有新的价值取向。我校一贯重视教学流程管理,将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与考核等,制订出具体的要求,定期考评。我们的基本思想是:不追求过程的整齐划一,更关注工作的成就与突破。
  3.群体共享。把“管”与“被管”的单向隶属关系转变为群体互动、合作共享的新型关系,这是现代管理的一次突破。我们在彼得·对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看到,作者对“领导者新角色”作了重新定位。作者认为,领导者是设计师,领导者是仆人,领导者是教师。其中的含义给我们如何当校长也带来深刻的启示。学校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那就要淡化官与民的界限,强化共同学习、共同创新的意识。
  三、学校管理正在走向“学习化”,“团体学习”已成为学校管理的新方式。
  如何适应新变化,如何采取新对策,如何实现新发展?校长在管理中必须突出以下重点。
  第一,要增强团体与个体的相互学习关系。学校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倡导学习研究,将被动应付各种事务转变为主动试验、积极应对,在教育改革中有所发展与建树。校长要与教师一起,平等地参与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要变单纯的上下级关系为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在民主的氛围中,共同探索教育改革之路。
  第二,要增强学校管理中的“对话”意识。要充分开掘教职员工的创造潜能,通过交流与对话,发挥“集体的智商”的创造力。校长要改变学校以单一的行政组织系统为主的组织形态,在改革过程中重建新团队。这种团队可以是民间的、自愿组合而成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大家为研究一个共同的课题而临时组建,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对话”将逐步成为学校管理的常用方式,集体约定将成为学校运作的基本模式。
  第三,要增强学校管理的“增值”功能。“增值”的关键在于创造。校长要敢于打破陈规陋习,解放教师,解放学生,解放自己;要高度重视师生的创造火花,不断加以聚合,形成一种创新文化;在导向机制、运作机制与评估机制等方面为师生的创造营造环境,提供条件。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序的学校管理系统,保持学校管理运作的“平台”不断提升的态势。借用一句管理信条:“透过学习来控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