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解读常见食物的两面性

 踏石有痕 2011-07-21

 
中医解读常见食物的两面性
 
 
导语: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吃进嘴里的食物也不例外,很多为人所熟知的“好”食物,也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小小的伤害。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规避错误,将伤害减少到最小。
 

中医解读常见食物的两面性

中医解读常见食物的两面性

豆子

豆类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我国传统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意思是说五谷是有营养的,但没有豆子就会失去平衡。现代营养学也证明,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只要两周的时间,人体就可以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几率。因此,很多营养

学家都呼吁,用豆类食品代替一定量的肉类等动物性食品,是解决城市中人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双重负担的最好方法。

豆子的另一面:豆子中含有蛋白质酶抑制剂,这对癌症病人是有益的,它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会使癌肿变小,但它又不适合蛋白质吸收不良的人,有些人食用豆子后会肚子涨,消化不好。同时豆子中还含有大量的植酸,会影响微量元素锌、铁以及矿物质钙的吸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吃进去许多的豆类,还会有贫血、锌缺乏症和缺钙的现象。

规避错误

1、吃豆芽要比吃原豆好,豆子发芽是降低豆子中植酸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发芽后的豆子,植酸含量大为降低,大大地提高了微量元素锌、铁和矿物质钙的吸收和利用,可防治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症以及钙缺乏。

2、也可以将豆子与米一起煮成豆粥,这样就便于吸收和消化。
 
中医解读常见食物的两面性

中医解读常见食物的两面性

黄鳝

黄鳝一直被认为是补益佳品。明代医药家李时珍认为黄鳝特别适合女性进补,可益气、补虚。

黄鳝的另一面:鳝鱼体内的组胺酸是其鲜味的主要成分,可在死后组胺酸迅速分解为有毒的组胺。组胺中毒会出现皮疹、头晕,呕吐、腹泻等,严重时可使人因中毒而死亡。

规避错误

避免死鳝入馔。黄鳝必须买鲜活的。因为黄鳝死后24小时,每100克死鳝组胺含量可达100毫克,已经从大补变成大毒了。

黄花菜

黄花菜又称金针菜,原名萱草,古称“忘忧”,听起来很美的名字。黄花菜是人们比较喜欢吃的传统蔬菜,与草菇、木耳配伍,食之清香、鲜嫩。黄花菜具有健脑抗衰老功能,对于降低胆固醇也有一定的作用,精神疲劳的人可适当多食用。

黄花菜的另一面:鲜的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进入人体后被氧化就成了剧毒,会对肠胃及呼吸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表现为嗓子发干、恶心、腹泻,甚至产生血便。

规避错误

1、最好不食用鲜的黄花菜。干品黄花菜是经过蒸煮加工的,秋水仙碱会被溶出,所以是绝对安全的。

2、一定要吃鲜的,就要有耐心。秋水仙碱溶于水,吃之前用开水焯一下,再用凉水浸泡两小时以上,就不会中毒了。
 
中医解读常见食物的两面性

中医解读常见食物的两面性

黑木耳

黑木耳具有滋养、益胃、活血、润燥之功,是人们经常用到的烹饪食材。

黑木耳的另一面:中医认为,由于木耳得阴湿之气,由朽木所生,故有衰肾精之害。另外,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卟啉类光感物质,食用后若被太阳照射可引发皮肤瘙痒、水肿,严重的可致皮肤坏死。若水肿出现在咽喉黏膜,会出现呼吸困难。

规避错误

1、吃木耳时,切不可一味贪“鲜”。最好选用泡发的干木耳。干木耳是经曝晒处理的成品,在曝晒过程中会分解大部分卟啉,而在食用前,干木耳又经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余毒素会溶于水。

2、孕妇和儿童在食用黑木耳时应适量。

胡萝卜

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被誉为“东方小人参”。胡萝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比其他各种蔬菜高出30~40余倍。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能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丰富的维生素A,然后被身体吸收利用,这样就弥补了维生素A的不足。维生素A具有促进机体正常生长与繁殖、维持上皮组织、防止呼吸道感染与保持视力正常,治疗夜盲症和眼干燥症等功能。

胡萝卜的另一面:过量食用胡萝卜会使皮肤色素发生变化,变成橙黄色。女性过量食用,其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还会影响卵巢的黄体素合成,分泌减少,有的甚至会造成无月经、不排卵、月经紊乱等情况。

规避错误

1、即使是好东西也要懂得适可而止这个道理,饮食也要多样化,不要觉得是好东西就天天吃。

2、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是脂溶性物质,应用油炒熟或和肉类一起炖煮后再食用,以利吸收。

3、酒与胡萝卜同食,会造成大量胡萝卜素与酒精一同进入人体,而在肝脏中产生毒素,导致肝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