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1

 昵称2540638 2011-07-22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说课槁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教科版新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新鲜静电现象,来认识到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中的,多余的电荷如果在一个物体上静止不动的话,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果电荷沿着导线定向移动,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使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基础。

本课一共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摩擦过头发去接近碎纸屑和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再去接近头发,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能让学生感受到静电的存在。接下来交流学生知道的静电现象。使学生们感受到静电存在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体自身在内的生物体和非生物体。

第二部分:认识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学生尚不具备原子结构的知识的理解能力,教材中以资料的形式呈现,对静电的知识做了简单的介绍。教材到这里其实是完成了从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原始认识到对静电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过程。

教材接下来通过两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的推理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活动一: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活动二:将两个充气气球分别系在线绳上,并让它们紧挨着挂起来。用头发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第三部分:初步认识电流

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发展对电荷的认识,也是后面学习电流的基础。教材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如果让电荷持续地流动起来就会产生电流,“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线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而要使电荷持续地流动必须有供电荷流动的通道——电路,和为电荷持续流动提供动力的电源。

二、学情分析:

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动;在干燥的季节脱毛衣,会听到啪啪声;在干燥的季节用手去触摸门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这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都会经历过。他们知道其中的一些现象是静电现象,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过深入的探究。本课将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活动。在一课时内要让学生对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是初步而又概括的。这些认识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是学生学习其他电的知识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电荷在电路中能够流动起来并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为每组同学准备:一个塑料笔杆、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

五、教学策略

学生的科学概念的发展:

体现教学的科学性:

六、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

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漂亮的塑料笔杆,它可以把桌上的碎纸片吸起来,你们相信吗?

演示:用笔杆与学生的头发相摩擦,然后吸引碎纸片.

教师谈话: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追问,深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识,并抓住学生的回答,适当引出“静电”一词。

(用笔杆和头发摩擦去吸引碎纸片,经过几次试教,四年级的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是没有问题的。提问学生,并深入追问学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初始认识。)

教师谈话:你还见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呢?利用身边的物品(如:文具、书本、衣服、头发、桌椅等)通过摩擦等方式体验静电现象。

学生演示交流自己找到的静电现象,并试着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试着对自己找到的静电现象进行解释:

你用了哪些材料?

你用了什么方法?

你怎么知道它带上了静电?

为什么会带上静电?

小结: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带上静电,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也是静电现象,但它们不一定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介绍其他几种静电现象如:关电视机时,你的头发靠近它,就会被吸引。在干燥的季节触摸门的金属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这些也都是静电现象,静电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之中,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在内。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并试着让他们做出解释,使学生感受到静电现象并不稀奇,它随时随地在我们身边,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到学生对静电现象的了解)

第二部分,认识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1、认识电荷

教师谈话:我们找到、也看到了这么多静电现象,同学们不觉得奇怪么?既然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中带有静电呢?

板书:正电荷和负电荷

讲解: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质呈中性。当物质受到外力作用(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出了电性。

(实物演示:用塑料木梳梳头发)讲解:当用塑料木梳梳头发时,木梳和头发摩擦,头发上的负电荷发生了转移,跑到木梳上,由于木梳上有了多余的负电荷,所以木梳就带正电,头发缺少了负电荷就带上了正电。

2、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实验了解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不同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活动一:用充气气球摩擦头发后,再用这个气球的摩擦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教师出示气球和头发的活动方法,结合学生对第一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帮助学生来进行整理和分析:如果气球和头发摩擦后,气球带负电荷,头发应该带什么电荷?当气球再去接触头发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活动二:让两个都用头发摩擦过的充气气球相互靠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让学生做上面实验,观察了上面的实验后,组织学生对上面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和分析。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如下:

两个都和头发摩擦后的气球带什么样电荷?当它们相互靠近后,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完成二个活动后填写实验记录单上的内容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第三部分:认识电流的形成

板书:电流和电源

讲解:1认识电流的形成

在静电中,不同的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并且最终趋于平衡,但是,虽然它们发生了转移,但是不能持续地流动,但是,我们现在每天使用的“电”,都是快速流动着的电荷,我们称之为“电流”。电荷的流动,需要导线作为通过的道路。电荷在导线里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起来,就像不停开动的缆车一样,这样,我们使用的电灯、电冰箱等才能正常的工作!

2、认识电源

要帮助电荷流动起来,还需要提供动力的装置,这个动力就是电源。

总结:这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有关静电的一些知识,并且知道了流动的电荷形成电流,才能使我们的用电器工作,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还会继续了解电的奥秘!

 

 

《小灯泡亮了》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小灯泡亮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电的本领"单元第一个课题的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从拆装手电筒开始展开探究,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基本的电器原件及其作用,探究如何组装简单的电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真实触摸和运用电的一次尝试活动,是为下一步学习串联和并联电路奠定基础.

教材在设计上安排了2大主要活动:一则是"让小灯泡发亮",在这个活动中内设了"观察小灯泡、连接小灯泡、猜测电流路线、画电路装置图”4个小活动,期间引发出电流、电路等科学概念。 二则是讨论电路的4种接法来认识通路、短路、断路等现象,从而深刻理解电路的概念和外延。

教材的这种布局,体现了2大优势: 1.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点亮小灯泡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特别是当小灯泡在自身努力下发出灿烂光芒时,会带给学生个体十足的成就感。而课程在设计时,首先介入了“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这是非常迎合学生心理需求的。 2.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电路的具体连接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得以有利突破。 但这样的安排是否最大价值化地挖掘了教材活动的科学内涵,学生是否在亲历活动中,生发了科学概念,体会到了科学学习中一些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科学学习不但要面对成功,更要从容地、冷静地面对失败,在失败中找到科学研究的种子与动力。

 基于这样的思考,所以我认为需要重新来权衡这些活动的权重,给予新的组合. 首先,描述“小灯泡内电流是怎样流动的?”,这会令学生觉得有很大难处。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来认识小灯泡的内外结构,同时掌握相关的名词术语。所以观察小灯泡应成为教学的起始活动,且占到一定的位置。 其次,在连接小灯泡这个活动中,学生经历的是一场尝试,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尝试过程,是一场成功与失败交织在一起的尝试活动。其间的探索是坎坷的,有的学生第一次成功了,或许第二次又失败了;有的学生也许尝试了几次才获得成功;有的同学帮助同伴点亮了小灯泡;有的同学的电路接发竟然不与同伴相同,但结果却都亮了。 这些在努力付出后求的的成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们需要花大力气让学生“胡搞”,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失败,总结自己的失败,在失败中体会科学学习的真谛,认识到“科学的成功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的真理。 再次,“电流、电路”等概念的建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电流是不能用眼睛看到的,只有凭借想象和猜想。而电路是建立在电流上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涵是电流过的路,外延又很丰富,有通路、短路、断路等。要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必须要把电流和电路概念的教学捆绑在一起,设立成独立的一个活动,存放于“连接小灯泡”的活动之后。 因此,本课将围绕“观察小灯泡”,“尝试接亮小灯泡”,“讨论电流、电路概念”3大主要活动而展开。 所以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画印象中的小灯泡,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经历连接小灯泡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体会到科学成功是建立在失败基础上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尝试经历小灯泡连接的过程,同时学会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连接亮一个小灯泡,探究出接亮小灯泡的不同方法。 3.科学概念: 认识小灯泡、电池本身的结构,如小灯泡由锡点、螺线、灯丝等部分,电池有正负极; 掌握电流、电路等概念,特别是要知道通路、短路、断路等现象,并能清晰地描述出电流的流向。

二.   教学方法

目标的达成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在教学中达成目标的要求,突破重难点,所以教学中主要采用“尝试---探究”法开展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1.              结构观察法 新课程提出“科学学习的观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提倡的‘亦步亦趋“的观察,而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它包含2层含义:一是无意观察,二是结构观察。本课在观察小灯泡的环节,采用了“结构观察法”。

2.              .自主操作法 科学学习与常识教学的不同之一是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动手,所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头戏。本课在设计上突出了“动手操作”这项技能的训练,切割10分钟的时间块用于学生连接小灯泡。 操作,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程度而言,它可分为“引导式操作”、“挑战性操作”、“自主性操作”这样三种状态。针对“接亮小灯泡”这个环节而言,由于内容本身能吸引儿童,而且从本活动的教育意义出发,我把操作定位在突出“自主性”的层面,这样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连接中的创造性,而且能让学生在成功与失败的交织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3.              .对比理解法 事物通过对比,更能突显其本质特色,科学知识的学习亦是如此。本课教学中存在着多出对比: 首先,自我认知与活动结果的对比。主要体现在本认为很容易接亮的小灯泡在实践中却花了一大笔力气;本认为很容易画的灯泡,却没能自信地画出来。 其次,多种电路连接方式的对比。这些对比是促成学生对电路认知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4.再认识法(或再体会法)。也称反思法,是达成情感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堂中主要体现在让学生谈谈活动后的各种想法环节上。

三.   教学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过程要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统一,才能发挥科学教学的最大效益。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学生认知结构来布局活动的结构,立足学生心理需求来解析每一个具体的活动,让每一个活动成为承载科学概念、激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体。

 所以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1.      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小灯泡。

2.      布局自由心境,激发学生连接小灯泡。

3.       .建构对比环境,激发学生讨论小灯泡。 具体阐述如下:

(一)   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小灯泡。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立足“尝试画小灯泡——产生观察需求——再认识小灯泡”3个小活动而展开。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观察和描述小灯泡样子的时间块,因为掌握小灯泡的结构是突破描述电流走向的介质。 教师则在活动中做好学生情绪的调控与把握,同时给学生提供一幅小灯泡的内部放大图,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关小灯泡的专有名词术语。 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事物往往缺乏细腻的认识, 课堂中,教师通过设计“画小灯泡”这个环节来揭露儿童对小灯泡粗略的、不完整的认识,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地产生对小灯泡进行细致认真观察的愿望。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段,是对儿童心理深刻解读的基础上得以运用的,它在设计上把画灯泡与观察小灯泡两个活动有结构地串联了起来,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了孩子观察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让他们在体会中明白科学探究不能凭借印象想当然,要躬行,要细致。

(二)   布局自由心境,激发学生连接小灯泡。 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学习环节,其目的是希望学生在自由的心境中大胆发挥自己的创意,经历科学探究的成功与失败,感受到失败也是科学探究的无形资源,认识到科学失败的借鉴、启发意义。 所以,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提醒学生边尝试边思考“自己是怎样接亮小灯泡的?是一次就成功了,还是几次连接才换回的成功,当时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样的心理想法?” 学生就是围绕这样的问题自主尝试10分钟,同时把成功的、失败的实物装置图都记录下来。 在学生自主连接的过程中,由于考虑到班级学生水平层次发展不同步,所以“近距离层次指导”显得很重要—— 对于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教师要多与其对话,并做出示范,提供一些失败的经历,让他们在变革中纠正教师的错误,从而体验成功感。 对于班级中一般的群体性学生,他们在连接小灯泡的活动上,可以经过摸索获得成功,有的可能一次就成功。所以教师在指导中把重点放在指导他们反思自己连接的过程,同时学会用语言来描述整个经历。 对于班级中的强势群体,他们很喜欢这种自由的发挥,他们拿到材料会立即行动起来,他们也会不费力气的把小灯泡连接亮。教师引导他们思考新的连接方法,同时提供反例,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这样的连接不能使小灯泡发亮?从而初步建立起电流、电路等模糊概念。 最后,教师和学生谈谈尝试连接小灯泡的一些感受,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科学道理,促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的达成。

(三)   建构对比环境,激发学生讨论小灯泡。 这是本课教学最大的难点,是“知其所以然”的科学学习环节,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电流、电路等概念已经建立了“知其然”的印象,但还不能在大脑中清晰地建立相关概念。所以这个环节的学习重点是依据“认识电流流向——理解电路内涵——扩大电路外延”这样一个概念箭来布局的。 首先,教师拿出通路电路,要学生猜猜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在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义的基础上,给出科学家讨论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明白通路电路电流的流向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流过导线——锡点——灯丝——螺线,最后回到电池的负极”。同时引出电路的概念。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比较通路、短路、断路电路的迥异,在讨论中明晰“电流没有通过小灯泡,直接从电池正极出发回到负极,是短路现象,短路导线会发热,电池会烧毁。”“电流从正极流出,不能回到负极的是断路现象。”进一步丰富电路的外延。 在这个环节中,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科学概念的描述”能力和“在细微处发现差别的观察能力”。四.教学评价 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基于这一评价理念,本节课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例如:在“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小灯泡.”环节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布局自由心境,激发学生连接小灯泡”,“建构对比环境,激发学生讨论小灯泡”,这两个环节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简单电路》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三课《简单电路》,它是在前面阶段,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建立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单电路基础上,来获得更多建立电路的经验。从单元结构来看属于承上启下的一课,上好了既是对前面内容的延伸总结,又能启发学生探究电路的兴趣,给后面课程的学习铺好路。

根据新课程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每小组小灯座2个、小灯泡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关于简单电路,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会了多种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并且有的同学早就知道用灯座、电池盒连接电路,这很容易使学生降低继续探究的兴趣。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提高电路经验,既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想:给孩子一杯水,不如让孩子自己去寻找水源。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为动手操作、探究发现为主,适当讲解、情境激励为辅。为了让探究活动更有趣、更透彻、更扎实,我将教材上的两个探究活动细分为三个探究活动:玩一玩——连接一个带灯座、电池盒的简单电路;画一画——学生设计电路符号,并画出简单电路图;赛一赛——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围绕:“在活动情境中发现问题,在实践探索中研究问题,在交流辩论中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路来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引出问题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新课开始,我先播放灯景视频给学生欣赏,再让学生连接电路(预设问题:这些灯光美吗?我们想不想将小灯泡点亮?那先请你们用1分钟的时间点亮了小灯泡,并画出电路图!)。引导学生发现见过的灯泡没有用手握住!自己连接的小灯泡不能松手,于是学生经过思考,联系到必须要将灯泡、电池固定好,才能松手。设此情境,很自然地就将学生带入到简单电路。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我设计为认识新的电路元件和三个探究活动,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集体讨论新的电路元件的结构、使用方法。(趣味预设:因为今天我们要进行连电路比赛,所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帮手小灯座、电池盒——出示灯座、电池盒图,有谁知道小灯座、电池盒的结构是怎样的?并请一学生上台安装连接?)

活动一:玩一玩(连接一个带灯座、电池盒的简单电路)

趣味预设:电路小帮手请到了,你们想不想玩一玩有小灯座、电池盒的电路?但老师要求画出电路图!学生连接电路会发现非常简单、方便,可画电路图变得麻烦了。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为下一活动目的做好铺垫。

活动二:画一画(学生设计电路符号,并画出简单电路图)

这个活动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安排是画一个简单的电路图,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电路符号的实用性、重要性和最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整合教材要让学生设计电路符号。先引导学生画复杂的电路图,让学生联系到会遇见的种种困难,由此使学生迫切希望知道用简单的方法画电路图,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解决问题。(趣味预设:刚刚你们连接电路很快,老师对于你们画电路图的速度还不服气,你们敢不敢挑战画有5个灯泡的复杂的电路,你们遇到了什么样的情况?根据这些出现的情况,你们觉得最好用什么方法来画电路图?接下来,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电路符号最简单、最方便。)

在实验汇报,以学生讨论的形式进行,对于画电路图活动涉及到多条导线重合、电池盒、灯座是否要画出来等问题着重讨论,比较出设计最合理的电路符号。同时,必须根据学生设计的情况,介绍用简单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这是符合中年级学生思维特点的,可以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平台中展现自我。

活动三:赛一赛(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这个活动是教学重点之二,教材安排是连接串联、并联电路,是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两种电路,并做到科学学习起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首先,先让学生画出电路图,再动手操作,完成一个“从想到做”的过程,实验汇报以交流的形式,在此让学生发现、认识串联和并联电路及其各自特点。(趣味预设:你们将一个灯泡能点亮,你们敢不敢比一比同时点亮两个灯泡,看看谁的方法最多,先将要连接电路画下来,再进行连接!比比两种电路图有什么不同?)

再次,让学生联系到生活中的路灯设计,利用串联、并联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发现生活电路中隐含的科学技术。(预设:根据我们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你们能不能科学地设计一个有3个路灯的电路图。实验汇报再次以交流的形式进行,各自介绍用的什么电路连接方法,为什么选用这种方法?)

三、拓展延伸

思考:如果这些路灯一直亮下去,又会怎样?怎样才能轻松地控制电路灯泡的亮与不亮?为下一课“做一个小开关”设思维的起点。

最后郑重提醒学生:记住我们今天研究用的是电池,它的电流很小,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千万不能从插座接电。那样做非常危险,甚至会造成火灾和人员死亡。

综合上述,我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突出以下两点:

1、创设趣味情境,营造开放性的探究空间。

2、把关键问题设计为活动,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层层推进和思维的卷入。

    总而言之,科学不是简单的陈述概念和揭示自然规律,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找到研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的方法和途径,带领他们去发现、探索、体验、感悟科学学习的魅力!

 

 

《电路出故障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电路出故障了》是教科版科学四下课程第一单元的第四节课。电单元的教学就是从"电和我们的生活"课题开始的。在一次次看到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中,学生们开始认识了电、电流、电路。渐渐地他们就不满足于只点亮一个小灯泡,于是在"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中,由于用几根电线连接好几个灯泡和灯座,一个地方的连接或一个器材出了问题,灯泡就不会亮了。经历了以上三节课的活动,学生对""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本节课中活动完成已不是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
1)、什么地方出故障: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些电路出故障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查明电路出故障的原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做个电路检测器:指导学生对电路进行检测,学生将学习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2、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新课程标准,利用"学习主题的构建"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
2)、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经历用电器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活动过程。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教学难点: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
4、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信封1:小灯泡2-3个、电线若干、灯座一个、电池一节、电池盒一个;坏的灯泡3组、没有剥皮的电线2组、废电池3组、形成断路的电池盒2组,共12组。
2、信封2:每个小组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教师必须事先测试会亮。小灯泡、电池、电池盒、灯座各一,电线三根)
教师准备:课件;科学文件夹;电路故障分析表和检测电路故障方案设计表;一组会亮的电路。
二、说教法、学法:
整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改理念。本课的教学是以教师创设的有故障的电路这一情境开始的。而这个情境的创设是依据上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探究使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的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而设计的。这种设计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探究的问题从学生中而来的思路,又过渡的非常自然。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从猜测--验证--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真正体会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故障的原因、实验的设计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只是充当他们的助手、支配者、引导者。如提示他们对故障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对设计的实验的可操作性提供建议。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完成三个活动:1、分析电路,猜测电路产生故障的原因;2、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3、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对有故障的电路进行检测。这三个活动的开展都是学生自主、合作研究的形式。首先,猜测电路故障原因,学生需要仔细观察电路、利用已有的电路知识分析电路进行有根据的猜测,并将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及时验证,不断提高自己的猜测能力。再则,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是一种新的检测方法,也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要求学生对电路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必须了解,能熟练地使用。第三个活动更是学生的探究时间了,对所有材料的检测必须一一完成并做好记录,教师只是提示学生分析检测结果,从而找到一定的规律。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流程:
发现问题----猜测原因----实验证明----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程序:
(一)、引入,了解电路:
在展示台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目的是让学生说一说电流在这个电路是怎样流动的。只要求学生能简单地口述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电线、电灯,又回到电池的负极。然后课件展示电流在电路的流动情况,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探究活动:
1、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教师为每组的提供了一个有故障的电路,但故障原因各不相同,需要学生自己找出来。所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以保证活动的深入。问题的出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讨论,教师乘势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1)分组试一试本组的灯泡能不能亮?
电路中,连接一个灯泡也不会亮。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就不会亮;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会亮,但是连接三个灯泡就不亮了;
2)展示台出示灯泡不会亮的电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板书:(灯泡为什么不亮了?)
3)教师启发,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是不是电路出故障了?(板书:发现问题)
、分析猜想:电路中那些地方出故障了?
、整理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记录分析和猜想。
4)学生的猜测结果很多,但又杂乱无章,需要进行整理。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全班有多少种分析或猜想,然后将学生的分析表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全班同学明确出故障的六种可能。(投影出示:1、电池
2、电线  3、电灯  4、灯座  5、电池盒  6、电路连接)
2、做个电路检测器。
问题出现了,就要想办法解决。学生中已逐渐养成了这一习惯。但如何找到故障出在哪里呢?教师这时是引导还是直言相告将直接影响着后续活动的开展。依据"学习主题"的构建原理,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方法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后形成。
1)讨论:有什么办法知道电路中哪里出了故障?
检测法:检测电路是否连接好。
替换法:用另外的灯泡、电池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灯泡是否能亮。(板书:检测法 替换法)
以上两种方法并不是最科学的,教师只能作为一种提示,让学生参考。
2)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第一种方法,然而又该如何检测电路呢?学生自然会想到检测器。所以这时教师就可以切入电路检测器的制作了。
、引导:如何检测电路连接是否有问题呢?
、出示第二组材料,让学生根据信封中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电路检测器。
、全班交流制作方法,教师适当做些提示:
检测器必须保证有用,即小灯泡会亮。
、学生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制定检测计划。
小组讨论检测的方法及步骤,并完成科学文件夹(二)
3、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1)、边检查有故障的电路,边做记录。教师深入各组指导。
2)、小组内小结: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
4、讨论交流。
1)、四人小组合作,把自己小组的检测办法告诉大家,边说边演示。
2)、进行集体的评价。
3)、排除故障,使小灯泡亮起来。
5、注意安全:
本单元的安全教育始终不能放松,教师应随时提醒学生安全用电的知识,严禁使用家用220V的交流电。所以最后教师运用课件做了提示: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三)、总结:
1、电路可能会出现哪些故障?
2、怎样检测电路中的故障?
3、课外准备下节课所用的材料,教师提供材料单,小组长负责本组材料的准备。
以上的安排就是为了体现每节课的教学只是一单元、一学期的组成部分,它的设计都应从全局进行考虑,使科学课的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

适中学校:周靖滨

一、教材分析

《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是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单元的第4课。本课是在学习了前面的《电池》、《怎样控制电路》、《设计电路》三课的基础上,应用学过的简单电路制作的检验器,通过对周围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检测,归纳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电路秘密的欲望,为后面学习安全用电做好准备。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学习主体是五年级学生,针对本堂课教学内容,我对学生作了如下的分析:

1、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系统的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也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2、  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知识,具备了制作检测电路的能力。生活中学生对导电和不导电的物体也有一些了解,但还有待于形成清晰的认识。

3、  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存在差异,教学中要采取小组合作、一帮一(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学生)的对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           教学目标预设

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及以上的学生的特点出发,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检测各种材料是否容易导电。

2、多次经历猜想、实验检测是否容易导电的探究活动。

3、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电工工具的各部分由哪种材料组成。

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2、了解导体与绝缘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够有序地展开检测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

                2、愿意与同学交流导体与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重点是: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及安全常识,养成认真细致尊重事实的探究习惯。

本课难点:认识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

本课的关键点在于:学生对材料进行猜想是否导电,然后运用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细致的交流活动,促成认知的提升。

四、教法学法

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目标,更是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为了能更好地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突破本堂课的重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即教师以情境设计、探究活动、交流提升、演示说明引导学生探究。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是猜想验证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学生在进行猜测的条件下,然后再到实验中去自主探究和验证,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把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六、教学准备

材料的选择与准备是科学探究至关重要的环节。有结构、有意义的材料不仅可以揭示现象,更暗含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与程序。精心挑选有结构的材料,会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使探究活动有效进行。

为了顺利完成导体与绝缘体的探究,我精心准备如下材料:

1、  电路检测器——电源、导线、小灯泡[说明:用于检验电路中是否通电]

2、  待检测物体——易拉罐、小车、泡沫、铅笔、剪刀、海绵、回形针、铝箔纸、玻璃瓶、钥匙、硬币、橡皮筋、木夹子等。

 [说明:这些材料都是学生身边常见的材料,用于学生进行猜测、验证的实验,从而让学生获得亲身的经验,突破教学重点。]

3、水一杯[说明:用来进行水的导电演示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的认识]

4、插头、带绝缘皮的电线、螺丝刀、钳子等 [说明: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导体绝缘体的生活应用]

5、实验报告单[说明:用于学生对实验材料进行充分的猜想,进行实验的验证和记录]

六、教学过程预设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与生生间的互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学活动的展开应紧扣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环节,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实施。

(一)  置疑激趣  引发探究——巩固新知,切入课题,引入探究

(二)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自主预测,充分探究,形成新知

(三)   交流质疑  总结提升——交流展示,评价总结,提升认识

(四)   联系实际  应用新知——联系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五)   拓展延伸  引向课外——巩固复习,引伸拓展,补充深化

(一)置疑激趣  引发探究

出示小灯泡,提出问题:点亮它需什么材料?请学生动手点亮。

用棉线代替导线,灯泡会亮吗?为什么?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导休与绝缘体》

(设计意图:复习简单电路的知识,激发兴趣,从而切入了课题,为新课探究做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活动1:易拉罐的秘密:

1、  先让学生观察易拉罐材料的特点,再预测一下,将易拉罐接入电路,可以怎么接,并且灯泡会亮吗?

2、  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实验进行验证刚才的猜想,并把检测的过程向全班汇报,并对电路通与不通的原因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的过程,掌握了检测的方法,为后面的独立猜测、实验打下了基础。)

活动2:选择材料,进行预测。

让学生先观察自己组内的材料,,思考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再在组内交流共同完成预测,填写好记录单。为了突出学生的猜测,我把教材上的报告单做了一下改动,并对学生说明除报告单中所选物品外,其他物品可由学生自选。

                           实验探究记录单

                                                第(  )组

       “√”容易导电                        “×”不容易导电

研究的物体

预测

实验

研究的物体

预测

实验

泡沫板

 

 

硬币

 

 

回形针

 

 

钥匙

 

 

锡箔纸

 

 

铅笔

 

 

玻璃瓶

 

 

海绵

 

 

气球

 

 

小车

 

 

橡皮筋

 

 

剪刀

 

 

木夹子

 

 

铁钉

 

 

 

 

 

 

 

 

 

 

 

 

 

 

 

 

 

 

 

 

我们的发现:

 


(设计意图:猜测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与前概念,估计学生会对铅芯、铝箔片等物品是否容易导电产生认识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3:组内自主探究,检验预测。

小组同学合作自主进行探究,运用前面的方法进行检测;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要求学生填好报告单。

(设计意图:此处是本课的中心环节,通过对材料的导电性进行自主地猜测,给予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充分地探究,保证学生探究的全面与深入,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助形成新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获。)

(三)交流释疑  总结提升

活动1:各小组选代表投影汇报,展示评价。后面小组汇报时只说明不同的结果,形成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教师板书: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等),不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木头、塑料、橡胶等)

(设计意图:此处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就各小组间的不同与问题进行交流点拔,完成释疑,达成共识。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科学概念,提升了认识,突破了教学重点。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动2:认识不纯净的水、人体、大地都是导体。

教师向学生做演示实验:将导线接入一杯的水中,灯泡仍然会亮,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从而意识到人体、大地也是导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确界线的认识,突破教学难点,同时,为后面学习安全用电奠定了基础。)

(四)   联系实际  应用新知

教师出示插头、带绝缘皮的电线、螺丝刀、钳子等,让学生分辨各部分材料的导电性,并在小组内交流:为什么这些材料要这样设计。通过交流,得出这样的结论:电器中与手接触的部分、裸露的部分用绝缘材料制作,电流需要通过的部分用导体材料制作。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五)   拓展延伸  引向课外

1、拓展:除了导体和绝缘体,还有在科学上具有广泛应用的是半导体,如二极管、三极管等,它们广泛运于各种家电、通讯领域中。课后大家可以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了解。

2、巩固:活动:走迷宫。让学生先找出线路,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小组汇报。

3、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参与的怎么样?有了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运用灵活有趣的游戏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把探究活动引入课外,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独立研究打下基础。)

七、教学评价

我在本堂课的评价中着重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同时强调评价的发展性与激励性。本节课的评价主体为师生,评价方式灵活而有机地结合。在“激趣导入”,“拓展延伸”等环节主要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自主探究环节主要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汇报、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倾听,学会实践和反思,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发展。

八、板书

导体                 绝缘体

                          

容易让电通过             不容易让电通过

(金属、不纯净的        木头、塑料、橡胶等)

水、大地、人体等                    

         

 

 

 

 

 

 


(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本课这样的板书不仅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体现了教学难点,而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我来做个小开关(说课稿)
  
说教材
  《我来做个小开关》这一课位于《科学》四年级下册这一个单元的第六课。这一课的内容与本单元的前后内容有着一定的联系,并在期间起了一个承接的作用。学生先了解了用电安全常识,能点亮自己的小灯泡,会画简单的电路图,接着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能利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电路问题,还分清了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在电路中起的作用。在学习上述内容之后学生开始学习我来做个小开关,使学生在前面已形成的电路发展成为一个可以受到控制的电路。
  在学了本课之后,学生将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来推测4接头和6接头线盒的电路连接方法,学会和比较串联与并联的连接方式,最后还要给模型房间设计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本课的学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观察手电筒,体验开关的功能和作用;二、给我们的灯泡做个小开关;三、组装一个红绿灯装置。
  以上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形成了第六课——《我来做个小开关》,这课的探究目标也由此分成了三项:一、让学生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和描述手电筒开关特点的活动过程;二、引导学生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的能力;三、和学生共同经历一个设计装置红绿灯的活动过程
  同时,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人对教材的了解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为给自己的灯泡作个小开关,学生探究的难点为设计装置红绿灯。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将是本课师生探究的关键。
  作为以学生动手探究为主的这节科学课,材料的准备是致关重要的环节。学生毕竟与真正的研究者还不一样,他们是受到监护的准研究者,而监护者正是教师。教师只有精心挑选与准备有利于问题探究的材料,才能引导学生,使他们不偏离操作探究的目标,使探究活动的有效率达到最大化。因此,我为学生的开关制作活动设计了一个断开的电路板、若干导体和绝缘体,供学生选择制作,每两个学生一份。让学生探究用什么材料,怎样才能方便快捷地控制电路;为学生的装置红绿灯活动设计了一块红绿灯的接线板,每四位学生一份。让学生探究怎样能依次将红绿黄三盏灯接入电路,使他们受到交叉控制;最后还为学生准备了几只形状不一、控制方式不同的手电筒作为他们课后探究的内容。
  为了顺利完成探究活动,我还设计了一个已被开关控制的灯泡和一块已形成环路的电路图作为教具。
  
  说教法
  本节课将采用探索发现法,在教师的诱导启发下,让学生通过合作建构、体验交流,在做中学到更多的电路知识,感受开关的作用和功能。
  
  说教学过程
  基于上述分析和材料准备这节课将呈现以下的教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引入,产生问题
   出示环路电路板,问:如果这个电路中每个部分都是完好无损的,那么这个灯泡将会是亮还是灭?(对旧知的复习,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为下面绘制带有开关的电路图埋下伏笔。)
   出示一个隐藏有开关的灯泡,对学生说:老师这里有一个灯泡,我可以让它随我心意,让它亮就亮,让它灭就灭。不用像这盏灯泡那样一直亮着。然后用脚踩动被藏起来的开关,演示给学生看。再问我的这个电路里有什么奥秘吗?当学生得出开关这一结论后出示开关。继续探究:为什么开关合上时灯泡亮,而开关断开时灯泡灭?控制电路的这个开关应该用什么材料来做?学生讨论研究后,开始让学生自己去制作开关,验证自己的推测。(学生的好奇心是极强的,隐藏的开关激起了他们探究的欲望,当答案揭晓后,这个平时他们几乎天天接触的开关到底是怎样让灯泡亮灭的,又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成了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带着问题去探究去制作,使得下面的开关制作有了更深的意义,而不是单纯的模仿。同时教师出示的这个开关结构清晰,使学生对开关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避免了探究的盲目性。)
  二、探究问题,制作开关
  1、制作开关
  首先让学生每两人一起合作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自己认为比较方便的控制方式制作一个开关。
  (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有效的合作,避免有学生搭顺风车,又要适时地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帮助,这样才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对科学的探究更有信心。)
  2、交流成果
  让具有代表性的开关上台展示,请制作者上台,教师引导学生,让其中的一个人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开关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怎样控制灯泡的亮灭,另一个同学向大家演示。同时帮助学生反思自己或别人的开关还有什么不足,还可以做怎样的改进。
  (该环节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言语来交流自己制作心得和体验。因为语言的基础是思维,对儿童而言,组织语言的交流是比思维更困难的过程,可能他想得到却很难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在期间的点拨是十分必要的。维果茨基早就指出:语言交往会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而言语交往的过程就是一种合作构建的过程。这种交流虽然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这种交往能力的培养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比以往显得更重要,同时它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这将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三、明知故犯,安全教育
  在这一整个单元中安全用电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一个孩子都如科学家一样对万事充满新奇。虽然教师在前面的教学中多次提醒,但在这一课不说的话,极有可能有学生会想让自己的开关在家用电路上发挥作用。因此教师的提醒是非常有必要的:同学们,你们做的开关真是各有特色,我想把这些开关带回家用在我家的家用电路上,行吗?教师的这一番话将再次激起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他们在说服教师不要做蠢事的同时也对自己进行了一次用电安全教育,这比简单的说教更深入人心。
  那家用电路上的开关应该是怎样的才够安全呢?让学生讨论得出:家用开关的外面必须包有绝缘体,能承受220伏的电压,这样才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四、范围扩展,了解开关
   开关是生活中到处都有的事物,让学生明白开关的使用范围之广,有助于学生对开关的作用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问题:除了电灯需要开关来控制,还有哪些电器也离不开开关?让学生自由发言举例,让学生感悟到开关无处不在。
  五、运用开关,作红绿灯
  既然开关无处不在,那么街头的红绿灯又是这样被开关控制的呢?这句导语将把学生带入红绿灯的探究制作之中。
  为了突破制作红绿灯这个难点,我先让学生参考复习时出现的环路电路图,让学生设计和绘制红灯受到开关控制的线路图,并告诉学生开关的画法。再指名上来根据自己的线路图将红灯接入电路。
  (在这一环节中绘制带开关的电路图,是因为前面的开关制作是在已有的电路断路部分制作一个开关,不必考虑灯泡和电源的接入问题,也就没有画电路图的必要,而装置红绿灯是将现成的开关连入电路,与前面所学的电路图有所不同,怎样连入开关将成为电路图设计时必需考虑的问题,带开关的电路图为以后要学的内容——给自己的房间设计和绘制电路图作了铺垫,使教材的联系更加紧密。
  而且这张电路图的绘制将引导学生自我突破制作红绿灯的难点,他们可以在自己设计的线路指点,四人小组合作将黄绿两盏灯依次接入。紧接着让学生将自己的红绿灯贴在黑板上向大家展示,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开关多样,开阔眼界
  由红绿灯向外延伸:我们可以通过按动开关控制我们的红绿灯,那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难道也要派个警察在那里像我们一样地控制吗?那可能是怎样控制的呢?生活中还有那些开关的控制方式是独特而又先进的。你能说出几个吗?
  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就在生活之中,科学的目的就是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就连小小的开关也不例外。
  七、课外探究,研究电筒
  将对手电筒的观察和研究放到课外是本人在钻研教材、寻找材料以及和其他科学老师相互探讨中得出的一项本人认为比较合理教学安排,其理由有三:
  1、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无法找到可供学生直接
  观察的高透明度电筒,雾里看花不如不看。而分解一只电筒并不是短时间可以成功的,制作一个效果与亲身观察十分接近的课件也绝非易事。因而我在开头引入时改变了教材的安排顺序,将一个结构清晰的开关提供给学生观察。
  2、电筒的结构看似简单,其实有许多可供学生去探究的内容,不同电筒的线路连接形式和开关的控制方式都不相同,甚至有的电筒拥有两种控制方式。将不同的电筒交给学生课后去探究,将他们的发现和弄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与同学老师继续探讨,解决新问题。
  3、科学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解决问题后,还要带着新的问题出课堂,自己去寻找知识去解决问题,正是我们每一个科学老师要努力去做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科学课的教学设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说课稿(一)

[ 2010-8-5 8:35:00 | By: 盖玲 ]

 

 

 

1

推荐

一、教材分析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的第7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继续让学生探究有关电路的知识,是简单电路知识的延伸与拓展。目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科学概念:

1、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过程与方法:

1、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认真推断的科学态度,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教学难点:能运用串联和并联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电路

四、教学方法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我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研讨等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打算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指导,自主探究;联系生活,拓展研究三个教学环节。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一跟管子左边露出一根导线,右边露出3根导线。请同学们猜一猜左边的线头和右边的哪一根是同一根电线。

    学生猜测后,师问:要想知道猜的对不对,怎么办?学生很容易想到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教师指名进行检测,然后看看自己猜对了没有?

德国教育家普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教师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有利于唤醒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个游戏的设计对于整个课堂活动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下面如何检测4个连线头的盒子做好了铺垫。

(二)、教师指导,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根据检测记录推测盒子里面的电线是怎样连接的。这一环节,我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教师指导学生检测带有4个接线头的接线盒,推测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首先,出示一个4个接线头的接线盒,1号和3号接线头连接在一起。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看看哪几个接线头之间是通路,哪几个接线头之间是断路?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1、一共要检测多少对接线头?2、怎样做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3、怎样表示两个接线头之间的通断?这几个问题的讨论,有利于指导学生有序操作、有序记录,为后面的检测活动打下基础。

接着让学生分组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另一个4个接线头的接线盒,并将接线头之间的通断状态记录下来。

然后指导学生根据检测记录,推测接线盒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并画出简易的连接方法,与同学们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能确定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吗?要想确定,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很容易想到打开看看,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即使推测的依据很充分,结果也不是一定能确定的。

第二层次:指导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这一层次是教学中的难点,由学生独立探究比较困难。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书上的连接方式连接电路,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两种连接方法有什么不同,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减少学生的探究难度,更有利于让学生发现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本质上的不同。

(三)、联系生活,拓展研究

这一环节,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下面的问题,组织学生谈论并交流。

1、了解生活中那些地方的接线是看不见的,也需要像我们今天这样来检测的?

2、了解我们生活中的电器都是什么连接?

3、如果我把串联小灯泡中的一个拿掉,另一个小灯泡会怎么样呢?拿掉并联电路的一个小灯泡呢?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为了生活而存在,让学生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并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本质特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重视科学概念的形成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经历探究的整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