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推進品質管制工作

 楊德苑 2011-07-24

如何推進品質管制工作

如何讓員工願意做六西格瑪工作?

  問題:我們公司是計件工資制,現在想推行六西格瑪工作,但員工們認為六西格瑪工作與他們無關,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做更多的品,不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做環境衛生工作。請問專家怎樣開展六西格瑪工作?謝謝!(提問者:fjgkhgdk

  解答:六西格瑪是旨在持續改進品、服務和過程品質,實現客滿意的管理方法,它通過系統地、集成地採用品質改進流程,實現無缺陷的過程設計,並對現有過程進行程序定義、測量、分析、改進和評價,消除過程缺陷和無價作業,從而提高品質和服務、降低成本、縮短運轉週期,使客完全滿意,增強企業競爭力。它是一套方法體系、一種品質理念或品質文化。

  你們公司的員工不願意花時間做六西格瑪,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們不太瞭解六西格瑪到底是什麼,以及如何通過六西格瑪實現品數量的增加和品品質的提高,這可以通過培訓來解決;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計件工資制本身的問題,如果你們公司的計件工資制不僅僅考慮品數量,還考慮品品質,即根據所生產產品的合格數計件,則或許可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六西格瑪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改進方法,強調與公司戰略掛鈎。同時,它需要公司具備一些基本條件,比如5S等。

  如何有效推進全員參與品質管制?

  問題:全員品質管制的理論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但是實踐中,比如在一個50人左右的小型公司裏,如何把全員品質管制落實下去呢?請專家指教。謝謝!(提問者:笛歌)

  解答:品質管制活動是使所有部門的人員都參加的"有機"組織的系統性活動。要發揮全面品質管制的最大效用,首先必須加強企業各職能和業務部門之間的橫向合作,這種合作甚至逐漸延伸到包括企業外的用和供應商。其次,採用各種方式對員工進行培訓和教育,提高員工的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再次,需要領導帶頭參與品質管制,而不僅僅是提出口號。同時,需要對品質目標分解,將個人工作與品質管制聯繫起來,提高員工參與的積極性。

  如何量化ISO9001體系改進的績效?

  問題:在進行ISO9001有效性的評估工作中,對於整體的體系運作或者體系中某部分的體系運作,沒有適宜的量化指標,請教是否有較好的能做到量化的評估方式?因為公司領導對於量化的指標是比較認可的,而且定性的東西也容易導致各部門間爭執。(提問者:常遇春)

  解答:指標的量化可以分為兩類:那些有具體指標,容易量化的,可以直接量化並依此進行考評。還有一些指標不好量化,屬於屬性的指標,可以依據專家意見,給出考評的準則,根據準則劃分為不同水準,不同水準設置不同的分數。考評時採用專家打分的方法進行考評,德爾菲評判法、模糊評判法都是很好的工具。比如,客滿意情況的考核指標,是很難量化的,但現在許多公司用客滿意度來評判,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如何正確處理好生管理與品質管制之間的關係?

  問題:在整個品質管制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處理與生管理的關係。生管理過程中有一部分的品質管制容,品質管制特別是體系運作,及到很多生管理容,從管理層面上講,兩者似乎是兩套管理系統,又似乎是一個體系容。請問該如何正確理解和處理兩者的管理工作?在工作開展過程中該注意一些什麼問題?(提問者:oycl

  解答:你這個問題可能是由於對生管理和品質管制的概念比較模糊造成的。生是將資源轉換成品或服務的過程。生的本質是運用材料(Material)、機械設備(Machine)、人(Man),結合作業方法(Method),使用相關檢測手段(Measure),在適宜的環境(Environment)下,達成品質(Quality)、成本(Cost)、交期(Delivery)。

  生管理是圍繞生而開展的一切管理活動。品質是品、體系或過程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顧客和其他相關方要求的能力。企業的生管理職能和品質管制職能是相互交叉的,要完成品或過程的品質,需要從與之相關的整個系統來考慮,生過程是此系統的一個部分;同時從生角度來,品質也是生過程中要考慮的一個方面。要處理好二者的關係需要從品或服務的整個價流來考慮,一切活動圍繞價流而開展,消除不生價的活動。

  在現實組織中,一些企業設置有生部門和品質管制部門,部門有時會從本部門的利益出發,或者由於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引起部門衝突,所以作為管理人員應該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多從系統整體利益出發來考慮問題,處理問題。

  如何提升生管理者的素質?

  問題:我們公司是個正在快速發展的中型企業,很多管理人才都是從生一線直接提升上來的。他們對管理缺乏經驗,自身的素質比較低,沒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以及員工的團隊精神,請問應如何對他們進行培訓?謝謝!(提問者:柔情boy

  解答:要提高生管理者的素質,首先要明白生管理者素質的構成。管理者的素質可以分為:基本素質、專業技術素質和管理素質。

  基本素質包括:生管理者要有道德倫理素質,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信譽等;有良好的心理人格素質,有寬廣的胸懷、開放的心態、堅韌的毅力和意志力、個人的自我控制力;另外作為管理者,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完善的知識結構。

  專業技術素質:作為生管理者,應該對生工藝、工作流程非常熟悉,知道哪些動作或工序對生品質或效率生什麼影響。

  管理素質:作為管理者,必須熟悉管理的計畫、組織、協調、控制等基礎管理知識,市場行銷、採購、研究開發、服務、生、品質、財務、人力資源、資訊化建設等業務管理知識,還要瞭解業、行業知識。能熟練運用企業管理的計畫、組織、領導、激勵、溝通、創新、危急管理、合作團隊等技能。

  明白生管理者素質要求後,需要做出生管理人員素質現調,通過調發現他們有哪些不足,需要補充什麼,然後有針對性地培訓。

  培訓的方法有:(1)工作培訓。企業為了提高管理者的能力,有意識、有計劃地對管理者在工作安排方面進行特別處理。比如通過崗位輪流,瞭解其他部門的運作,拓寬視野;通過較高職務的代理方式,提高其處理問題的思維高度;安排特殊性的工作,提高處理特殊事務的能力。在工作中提升是提高企業管理者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2)外部培訓。將管理者送入較長期的教育培訓機構,接受比較系統的學習和訓練。這種培訓方式的優點在於系統化、規範化。特別適合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理論修養。(3部培訓。由企業組織的較短期的、專題性的培訓,要求企業管理者參加,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技巧。短期培訓針對性非常強,是及時"充電"的有效方法。這種培訓一般由企業部更高層的管理者來講授。(4)企業管理者自我修養。企業的培訓教育不是萬能的,基本素質、基本業務等方面的學習和提升大都得依靠自己。企業管理者在提高個人素質方面,也必須從修身開始,從做人開始,不斷加強道德方面、業務方面的修養,樹立終生學習的觀點,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從生現場提升的管理人員大多擅長專業技術,而缺乏管理知識和技巧,所以應該對他們加強管理知識和技巧的培訓,特別培訓他們的溝通能力、影響別人和駕馭環境的能力、心理學的知識,這些可以通過外部培訓和部集中培訓來提升其系統的管理基礎知識,通過在崗鍛煉和自身的努力來提升其運用管理技巧的能力。

  總之,管理人員的素質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運用多種方法,經過其他管理者和生管理者自身共同努力,經過長期的培養和學習,才能有大的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