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脏腑三讲

 昵称6678449 2011-07-25
脏腑三讲

脏腑三讲
作者:涛医师文章来源:歧黄馆点击数: 1743 更新时间:2008-1-6 

l       岐黄问答,道天地凡人,极微极博,以为医家经纬;仲景辨治,论伤寒杂病,至善至美,堪称杏林轨范。

l       中医的肝不等于西医的liver ,中医的心不等于西医的heart ,中医的脾不等于西医的spleen ,其实,任何一个中西医共享的名词,其内容都不尽相同。

脏腑第一讲

阴阴五行都是哲学,是中国古哲认识世界的方法,很简单,却又很抽象,一时间很难明白的。 但我还是打算照讲脏腑,这是中医的核心内容,说到实际的脏腑,就更能明白抽象阴阳五行了。

首先,我们要分清两个概念──脏腑和器官。 脏腑是中医名词 ,而器官 (organ) 则是西医名词。 虽然二者都有相同的中文名词,例如肝心脾肺肾,但必须明白, 中医的肝不等于西医的 liver ,中医的心不等于西医的 heart ,中医的脾不等于西医的 spleen ,其实,任何一个中西医共用的名词,其内容都不尽相同。 中医说的脏腑以功能为单位,例如疏泄、主藏血、主筋主目等都是肝的作用,西医以解剖位置为单位,在横膈膜的右下方找到一个东西,命名叫 liver ,然后研究它的作用,发现它是与很多化学反应有关。 至于疏泄、筋、目等,都与 liver 风马牛不相及。 但,中医的脏腑,都在说功能,因此,这些全都有关。本来二者没有矛盾的,但在明朝时,西方传教士来华,将西医带进中国,但为了使其教义和医学都能在中国散播,他们便开始翻译的工作。 不过,他们不懂中医,却发现中医有一些与西医相似的概念,于是便借用中医的名词来翻译西医的名词,将 liver 翻译作肝, heart 翻译作心, spleen 翻译作脾, lung 翻译作肺, kidney 翻译作肾,还有其他翻译名词。 但问题是,肝与 liver 根本不是一样的东西,要将 liver 翻译作中文,应该找一个与中医无关的中文字 ( 或创造一个新的中文字 ) ,两个概念共用一个名词,当然会产生混乱。 时至今天,西医主导了全球医学,人们都以为肝是西医名词,西医认为肝与筋没有关系,但中医却这样说,于是便说中医不科学,或中医胡说八道。

本来是中医的名词,被别人假借了,最后更被占用了,被其他人反过来说中医胡说八道,当真是天下奇冤,可惜中医界没有要求平反的声音。

现在,我希望借着科普,将中医的概念厘清。

先说中医的第一脏──肝。

正如《五行第一讲》所述,肝的作用是生发阳气,这包含升提的意思。 另外, 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与胆关系密切,肝又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肝主怒,肝能生心 ( 木生火 ) ,能克脾 ( 木克土 ) ,肾能生肝 ( 水生木 ) ,肺能克肝 ( 金克木 )  这便是中医的肝,与 liver 完全是两回事。 当然,内容很多,我会挑选几个最重要的功能说说。

肝主升提,是将人的阳气向上提,其方向是向上的,因此,凡是头面阳气不足的人,便可考虑提升肝阳。怎样是头面阳气不足? 眼耳鼻舌都在头面,眼的视觉、耳的听觉、鼻的嗅觉、舌的味觉都必须依赖阳气,阳气不升,视听嗅味等感觉都会减退。 意识上,这人也会觉得昏沉沉,疲倦Yu睡。 面色上,这人应该是青灰色的。

肝主疏泄,是说肝要保持人的气机畅通 ( 阳气的运行,中医称为气机 ) ,只要阳气畅通,则血液、水份、食物等都能在体内运行畅顺,因为,人以阳气为本。 我们常称肝为肝木,是因为肝象木。 木的根深入土中,穿过坚固岩石,保持土内的水份畅通。 所以,凡是不通 ( 不论是血不通的瘀血、水不通的水肿、食物不通的消化不良、情志不通的抑郁病 ) ,都可从肝论治,疏泄肝气,即所谓「疏肝」。

肝藏血,其实是睡眠的意思,《内经》谓「血归肝则眠」,即是说血进入肝脏,人便进入睡眠状态,所以凡是入眠困难的失眠,都是血不归肝。 血不归肝的原因,一是血不足 ( 无血可藏 ) ,二是肝太实 ( 血不能进 ) ,治法不同,不可混乱。 既然「血归肝则眠」,即是说血离肝则寤,血离开了肝,这人便醒了过来。 血的功能是滋养全身,故睡眠的时候,肝正在享受血滋养。 血离开了,人便醒来。 肝开窍于目,人醒来第一个动作是什么? 便是睁开眼睛了。 睁开眼睛,肝阳便开始生发,然后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肝与胆相通,主筋,主目,主爪,即是说胆、筋、眼和爪甲的病都与肝有关,肝的病也会反映在这些地方。 中医,应该懂得从这些地方看到肝的情况,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

心脾肺肾四脏,或许等下一讲吧。

脏腑第二讲

上一讲开始了脏腑,已进入中医核心内容,可能较难明白,现在续讲一下。

人,是由五组最重要的系统 ( 系统二字,包括功能、结构和相关的功能等等很多内容 ) ,所以,在中医的角度看,若五脏取得平衡,人便会健康。 任何一脏出现病变,便会打破这个五脏平衡,因而出现若干病症,或者出现他脏的病症。

这五个系统,肝木、心火、脾土、肺金和肾水,或者可以叫之肝系、心系、脾系、肺系、肾系。 每一系,都有脏一个 ( 这是该系的首领 ) 、腑一个 ( 该系的副首领,与首领互为表里,紧密合作 ) 、体一个、华一个、窍一个。 体是指身体的其他组织,合称五体, 肝之体在筋,心体在脉,脾体在肌肉,肺体在皮,肾体在骨 。 体之强弱,能反映该系之健康与否,如骨质疏松易骨折者,便是肾系虚弱。 华,含有精华之意,是指在外的反映,脏腑健康于内,便能丽泽于外 。 肝之华在爪,心之华在面,脾之华在唇四白,肺之华在毛,肾之华在发。 如果肝健康的话,爪甲便会坚韧亮泽;如果爪甲干枯,则肝的健康亦知矣。 窍,是指该系与外界相通之孔洞,可以是邪气入侵的入口,也可以是脏腑反映的地方。 肝之窍在目,心之窍在舌,脾之窍在口,肺之窍在鼻,肾之窍在耳 。 肺开窍于鼻,所以肺病多从鼻而入,且在鼻部会有症状,以提示肺系情况。

上讲提到肝木之系,现在补充一下。 肝是脏,胆是腑,彼此互为表里,成语以肝胆相照,形容彼此情义笃深,合作无间。 肝主升提、疏泄、藏血,都必须胆的协助才能做得完满。 胆结石者,平时胆区胀痛,偶然大发绞痛。 这其实是胆中阳气郁滞,导致胆汁亦停留不动,时间久了,这些阴物便会结聚成实,更加阻碍阳气运行。 遇到阴结之物,阳气自然企图将之通开,一方面阳气奋起通行,另一方面阴物阻挡甚坚,便会大痛。 至于筋与爪,同赖肝阳以温,赖肝阴 ( 包括血与津液等 ) 以养,若肝脏不佳,则易于抽筋,爪甲易折或枯槁。 肝开窍于目,是说明肝以眼目与外界相通。 眼睛受到肝血滋养,得肝阳推动才能出现视觉。一旦肝血不足,则眼干涩失润,肝阳不升,则眼睛疲劳视力减退,或夜盲等。 相反,我们见到眼睛有病,也就知道肝不太好了。 血归肝则眠,睡着了便闭起眼睛,这说明血已入肝,在滋养肝脏。 起床之时血离开肝,于是起床的第一个动作便是开眼。 所以凡是失眠者,其眼必然干涩的,这是因为肝不得血养,阴液不足的缘故。

肝、胆、筋、爪甲与目,便是肝系。

接下来,我们说说心系吧。 心系由心 (  ) 、小肠 (  ) 、脉 (  ) 、面 (  ) 与舌 (  ) 组成。

心属火,使阳气旺盛,能将从肝升发之阳继续升发,将之由 1 推至 10 ,然后供应全身之用。 可以说,心是人的发电厂,所有阳气都由心产生,提供能量,维持生命。 五脏都很重要,但若真的要我从五脏中选最重要的,我必然选心。

心既属火,自然能产生热力,温煦全身。 心阳充足者,全身上下,连手指尖足趾尖都是温热的。 这是阳气健旺的一个重要指标。 所以,心阳旺的人,必然精力充沛,而且四肢温暖的。


 

心又藏神,所谓神,是指人的意识,当心将阳气推至 10 的状态,便会意识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健旺。 但若心阳过旺无制,则人的意识思维便很活跃,通常可以入睡,但会睡得不好,或易醒,或梦多。 西医认为意识是脑的功能,不是心的功能。 但我要改一改这句话:意识,是 brain 的功能,不是 heart 的功能,但却是心的功能,心,不等同 heart ,也不等同 brain  这是当年西医翻译上的错误,导致今日概念的混淆。

同时心主行血,这一点与 heart 是一样的。 血要运行通畅,心阳必须充足,这有两个层次的意义。 心阳足则心搏动有力,一者能推动血行。 二者,阳又可发热,心阳足则血亦热了,温热的血流动畅顺,不易凝滞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故心阳足者血行畅顺。 因此,但凡血不通者 ( 西医或处方阿司匹灵,或给予薄血药 ) ,中医必温其心阳,然后稍佐活血化瘀则可。 心阳得温,则瘀血自化。 活血是治标,温阳才是治本,只要能恢复心阳,才能彻底将瘀血之病治愈,届时便能停药了。 温阳活血,是治疗血管梗塞心脏病的不二法门。

心与小肠相表里,同样属火,主温煦与推动全身功能。 小肠之火主要温热下身,故足冷者、小便清长频数者、长期大便溏泄者、妇女寒冷痛经者、男士阳痿不举者,都是下身之阳气不足,都要温小肠之火。

心之体是脉,亦即是说,脉病便是心病,心病则脉亦有所反映。 何谓脉病? 静脉曲张是也,出血易瘀是也,这些都是常见的,反映心阳不足。

心之华在面,面是指颧骨的地方。 健康的面色,是红妆素裹,即俗语称白里透红 ( 素,是指白色的布帛,红妆,是指胭脂,红妆素裹,是指白布包裹胭脂的颜色 ) ,这代表阳气被包裹着,没有过分显露,没有耗散。 心阳耗散之人,多数两颧泛红,亦即是心之原色过于显露。

心开窍于舌,我们看看,心的形状与舌头不是很相似吗? 这说明舌头可以反映心的状态。 心血瘀阻者,舌必瘀紫暗红,舌头灵活者,心思必然敏捷。

以上的,便是心系的大概内涵,只要明白多了,临床上见到千变万化的症状,总能理出个头绪,然后治疗便会有根有据。

脏腑第三讲

新一年快到了,以前的背景实在太灰,感谢小弟的贤内助给「岐黄馆」翻新,很是清新的,可以迎接 08 年的来临。

有位病人问我何解要将中医理论说得那么白,不怕被同行学习了,然后与自己竞争吗? 面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中医本身有什么好争?大家的环境都不好,能争得了什么?能治好病人,便没有人可以跟自己争,治不好,即使没有竞争也不能长久。」所以,我不怕在网上与众分享中医心得,更不怕被市民知道中医的理论。

与同行分享多了,我也会进步,彼此之间没有谁教谁,而只有互相切磋;也没有你输我赢,而只有双输双赢。 中医界,最不好的便是「凡事留一手」的做法,很多济世之术就此带进棺材之中。 而且一人的努力是有限的,天地人间的学问是如此的广博,一个人,能懂得了多少? 最好的,莫过于你跟我分享,我跟你分享。 这样,大家都会学得更快。 西医们不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刊载在医学杂志上,让大家一同分享吗?

教导市民中医理论,将中医科学普及化,更是一个长远的工程,而且短时间内没有大成果的。 但如果不做科普,数十年后,便没有市民知道中医说什么了。 这样,一来不能建立对中医的信心,二来容易给害群之马胡诌中医理论,用以欺骗蒙混,损害中医界的形象。 当年的健教科,现在的常识科,还有中学的生物科和人体生物科 (human biology) ,尚未包括各种媒体的宣传,这些,都是西医的科普,是为什么西医能深入民心,成为主流医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各位同行,请将思想开放些……

上两讲谈了肝与心,现在又作少许补充。 中医又有五味的概念,五味即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将五味配对五行与五脏,分别是酸味对肝木、苦味对心火、甘味对脾土、辛味对肺金、咸味对肾水,即是说,酸味的食物进入肝系,苦味进入心系,如此类推。

今天,我们说一说脾。 脾系,由脾 (  ) 、胃 (  ) 、肌肉 (  ) 、唇四白 (  ) 和口 (  ) 组成。

脾,其象属土,土是大地,是一切事物产生转化的地方。 脾位居五脏之中,是阳气升降出入所必经的,阳气在此运输而过,没有量 ??的改变,却有质的改变,所以曰脾主运化。 其实,只要掌握到何谓运化,那么脾的功能便已完全清晰了。

运化,可以分为运与化两方面理解。 运是指运输,化是指变化。

脾能运输,是因为它居于其余四脏的中间,阳气在各脏之间走动 ??,或在肢体筋骨之间往来,都必须经过脾土。 阳气由肾而脏 ( 处于 0 的水平 ) ,然后输送至肝 ( 达到 1 的水平 ) ,再输送至心 (  10 的水平 ),然后又至肺 (1 的水平 ) ,最后重归入肾 (0 的水平 )  这是阳气的循环,由一脏传至另一脏,都必须经过脾土的。 脾胃位于腹部正中,胸骨之下,两边肋骨之间,这个位置,古人称为「心下」。 中医有病名叫「心下痞」,其实,就是脾运滞塞所导致的,治之不难,通脾则可。

脾又主变化,这是质的变化,食物化为精微 ( 即食物的精华,与营养类近 ) ,精微化为气血,这些,都在脾土进行 。 人的身体,无论是阴精还是阳气,全赖这些水榖精微以供养,因此,脾又被称为「后天之本」。

运输与变化,合起来就成了消化功能,和水液的调控功能。 若运输不健,则胃腹胀滞,消化不良;若变化不能,则泄泻、完榖不化、虚弱乏力、水肿之病由此而生。 脾的运化,都必须赖阳气以推动。 故脾病者,多数伴有畏寒肢冷,这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当然,脾又有热病者,是阳气积郁在脾,使胃口过好,使口干舌燥,使口舌生疮、便秘,喉咙痛等。 至于都市人常见的糖尿病,说到底,就是脾太实,积存了太多甘甜之味了。 治疗嘛,还是要从脾入手。

胃,是脾系的腑,与脾紧密连系,同共发挥作用。 胃的作用很明显,就是容纳消化食物。 从阳气的运行来说,胃主降,脾主升。 主降,是指将食物 ( 浊阴之物 ) 消化下降。 胃气不降,就会出现胃胀。 胃气上逆,更会出现呕吐的问题。 脾主升,是指脾将从食物中化生的精微上升,输送至肺,然后由肺「肺朝百脉」输送全身。 所以说脾升胃降,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脾之体在肌肉,故肌肉无力者,当责之脾虚,肌肉过度壅盛者,当责之脾实。 其实,人的脂肪也属脾的管辖范围, 故但凡肥胖之人,都是脾实。 但脾实不代表脾的功能强健,只是脾不能运化,脾中堆积了太多东西,水湿膏脂壅塞不通,引致肥胖而已。 我们见到很多肥胖之人,本身胃口不好,吃得少,但就是肥胖,饮水都肥。 这是因为脾运不健,只要将脾治好,多余都水份便能消除,便可窈窕一些。 泻下的方药,可以暂泻水份,得到短暂的瘦身效果。 但这会更加伤脾,结果只会令之后累积更多水湿,结果更肥。

脾之华在唇四白。 所谓唇四白,是指围着唇四周的一圈,一般都是较白的。 脾病之人,这一圈或黄色或白色或青色。 总之都是脾病,可按不同的颜色诊断。

脾开窍于口,口病者 ( 如经常生口疮、牙龈发炎、口气、口甜等 ) ,可以从脾论治。 故脾病者,口腔亦有显示。

这个,是脾系的大概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