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白落梅

 糖是甜 2011-07-31
        很多年前,喜欢席慕容的诗。那时候总是会期待,在开满栀子花的山头,与某个有缘人,可以有一段清澈的相遇。也许后来真的有了,也许真的携手走过红尘陌上。直到某一天,我们又孤独到将彼此忘记。

        流年日深,许多事已经模糊不清了。我们总说,如果没有遇见你,或许日子过得有些平淡,但是却宁静安好。这人间的因果宿命,早有安排,而每个人,都有一本定制好的命册,不容得你我随意删改。
 
        我们都应该相信,世间万物,皆有情缘。哪怕顽石劣土,枯草朽木,只要给予阳光雨露,给予慈悲关爱,无不让人感受到自然造化的神奇,以及上苍赋予它们的使命。所以在西藏,我们都愿意认同那些信众的说法,相信每一只牛羊都有情感、每一株草木都有灵魂、每一片流云都有眼泪,而山川河流、飞禽虫蚁,都有其不可言说的佛性与尊严。
 
        仓央嘉措,亦是万物之中的一粒微尘,但他却是一粒让众生感动的微尘。捧读他的情诗,就像是与一场伤感的温柔相遇,我们被柔软的爱深深砸伤,却一往无悔。每一天,都有人跋山涉水将他寻找,只为一厢情愿的诺言。每一天,都有人为他点燃一盏酥油灯,在佛前长跪不起。仿佛必须要以这样痴情的方式,才可以换得一次擦肩,一个回眸。
 
        却不知,仓央嘉措这个人间活佛,早已幻化为尘,只为与众生,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而我们,再无须守在某个荒芜的渡口,或是日落的菩提树下,痴痴地将他等待。既是听信因果,当知人生缘起缘灭,来来去去,离离合合,不可强求。
 
        流水一梦,遍地春远。搁笔之时,写下一首小诗,不是为了淡淡送离,也不是为了刻意将谁记起。只是在浅色光年里,想要宽容地珍惜。世事苍茫浩荡,愿人世间万物生灵,都可以随遇而安。

 
也许有过去
也许只有
在回忆里才能再见你
红尘如泥
而我在最深的红尘里
与你相遇
又在风轻云淡的光阴下
匆匆别离
也许我还是我
也许你还是你
也许有一天
在乱世的红尘里
还可以闻到彼此的呼吸
那时候
我答应你
在最烟火的人间沉迷
并且
再也不轻易说分离
 
 
第一卷 但曾相见便相知
探 寻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总是会在茫然失措之时,这样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是为了各自的使命优游于人间,是为了某种不可言说的信仰,又或者仅仅只是为了一种简单的存在?人生步步皆是局,这设局的人究竟是谁,你我都无从知晓。我们总是从这个热闹的舞场转至那个寂寞的戏台,演来演去,无非一个你,无非一个我。在湛湛的光阴下,说几句阴晴圆缺的话,品一盏浓淡冷暖的茶。
 
这人间,最风尘、最苍茫、也最无情,明明给了我们栖身的角落,心却无处安放。可我们还是一厢情愿地在尘世辗转,山一程,水一程,背着行囊要去远方,为了心中的梦想。众生万相,情怀不同,人生际遇不同,神往的地方也不同。有人痴迷江南水岸、冷月梅花的清越,有人贪恋大漠风沙、萧萧易水的苍凉。有人喜欢在老屋的窗檐下做一场潮湿的梦,有人却愿意背井离乡,去探寻古老荒原埋藏的因果故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乡,有从小生长的故乡,也有心灵的故乡。真实的故土,许是山青水碧、石桥烟柳、木屋安宁。内心的家园,许是黄尘古道、雪域高原、长风浩荡。我们都是最平凡的人,可为了心中不平凡的梦想,却甘愿做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潇洒地与故乡挥别,去叩醒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那些沉默了千年的文化。
 
西藏,那个离天很近,离梦很远的地方,这些年,多少人为了这方神性的土地,一路风尘踏上漫漫征程。曾几何时,这广袤的荒原,成了无数游子魂思神往的故乡。许多人对这遥远的天边都倍感陌生,甚至一无所知,却依旧一往情深地将灵魂投宿于此。一定有些什么,让我们如此痴迷不已,也许是藏地隐埋的神奇秘密,是飘摇经幡昭示的轮回,是来自远古文明的咒语。
 
有些人不辞万里赶赴至此,只为了舀一罐青海湖的圣水,只为了看一眼布达拉宫的日落,只为了叠合文成公主走过的脚印,只为了朗读一首仓央嘉措的诗行,也为了目睹一次牧民赶着马匹、牛羊从一个草场迁徙到另一个草场,将一段故事延续到另一段故事里。又或是观望一次天葬,看着秃鹫将尸体啄食得干干净净,一具躯体转瞬即消,连一件青衫也带不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生成佛,是为了超度众生苦难。
 
一路上,看到藏民穿着简陋的衣衫跪地匍匐前行,眼神中带着不可动摇的坚定。他们选择以这种虔诚的方式走完漫漫征途,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寻找如梦的前生。所有打他们身边走过的人,都会感动得泪流满面,亦想为他们承担些什么,却是那么无能为力。这么多的人,都是为了朝觐生命,去布达拉宫,接受最圣洁的洗礼。那一片湛蓝的天空,有苍鹰展翅飞过,惊散的流云,触手可及。
 
追逐一个梦,或许只需要三年五载,寻找一个人,到底要耗费多久的光阴?雪山安静地偎依在高原,圣湖倒映在洁白的群峰。在这里,有格桑开花,芨芨草在风中摇摆,在这里,我们的爱是如此简单,只为了邂逅一双藏羚羊的眼睛。岁月更迭,王朝易主,多少风云霸业,都在历史长河里无声淹没,可以让我们记住的人和事寥若晨星。而这片土地,永远这样不惊不扰,多少人想要撩开薄雾下那层神秘的面纱,却发觉原来这看似贫瘠的地方竟是这般富饶。任凭岁月扬鞭抽打年华,世事早已面目全非,而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尘一沙都毫发无损。
 
这里的烟火很稀疏,我们都是从最深的红尘来到藏地,放下尘世的一切尊贵和荣华,也带来了许多纷乱尘土和繁芜心事。云山万里,冷月长风,尽管这里的自然环境许多人无法适应,但是既然选择来到此处,就打算和这里的荒原雪域同生共死。事实上,我们都明白,如此跋山涉水,迫不及待地赶赴,是为了寻找一个人,一个名字,一首情诗。只是这人间有许多事,不容许你我轻易道破,宿命有太多无法参透的玄机。仿佛因了这些玄机,万物才有了令人追根问底的理由。
 
在西藏,那么多转世的达赖喇嘛,为何我们偏偏记住的是仓央嘉措?也许来过以及不曾来过的人,都会明白,那是因为他是一位情僧,一位动人心魄的情僧。他的情诗,亦是情花,遍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令繁花滋长,情缘流长。我们难以忘怀的或许不是这位转世灵童多么传奇的身世,不是他接受众生膜拜的神佛高度,而是他对红尘深刻的眷念,对情爱的不能割舍。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流泪的,是仓央嘉措的情诗,写了三百年,也唱彻了三百年的情诗。
 
岁月无情,流年日深,历史的许多章节都被删改。岁月亦有情,它做了时间的信差,传递了三百年前的故事。面对情感,无论多么坚狠的心也会变得柔软,所以每一个读过仓央嘉措情诗的人,都会陷入那滔滔的情海里,难以自拔。明朝剧作家汤显祖曾在《牡丹亭》里写道:“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我们都是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人,尽管割舍不了名利、放弃不了荣华,却总会不慎溺于爱河里,为自己的失足付出沉重的代价。
 
看着远处遥遥相望的佛塔,不知是哪位高僧为自己的前世修建,并在这里许下过誓言。我们并不是高僧,不为修行,不为追问前生,却对这里充满宿命般的好奇与眷念。也许我们注定只是过客,给不起这片土地任何的承诺,却也无须询问聚散的因果。如果真的可以找到前因,那么此行无悔,就请佛,将我封印在遥远的阿拉古道,永不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仓央嘉措,藏传佛教中最富盛名的达赖,闻达于世人的上师。白落梅,汉传作者中最富盛名的美文作者,闻达于读者的女子。
 
他们两个,以前没有交集,但,自此以后,有了。
在青藏高原流传的仓央嘉措,是藏民心中的仓央嘉措,被于道泉、曾缄等翻译过的仓央嘉措,是汉译者的仓央嘉措,被广大网友广泛传播的仓央嘉措,是网友们心中的仓央嘉措,被白落梅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的仓央嘉措,是白落梅的仓央嘉措。没有一个,是仓央嘉措的仓央嘉措。
 
很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不知道了他当初的模样,即便是当时的人们,又有几个是真正了解他的?那些流传的诗歌,到底是不是诗歌?到底是不是情歌?到底是不是圣歌?到底是不是道歌?到底是不是诗,是不是歌?他们只是在流传着,不明所以地、虔诚并盲目地流传着。于是在时隔数百年之后,更多的人加入了流传的行列,自然,你可以误读你的,我也可以误读我的,你要的是你的仓央嘉措,我要的是我的仓央嘉措,关仓央嘉措什么事呢?我们只是在文字中找寻自己情绪的影子罢了。
 
当仓央嘉措遇见白落梅的时候,他知道,所谓的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便意味着,一次最新的误读开始了。他对她拈花一笑,称她是世间最具灵性的女子,有着最美的文字,最脱俗的感情,最写意的触觉。白落梅说,仓央嘉措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是世间最深情的达赖,是最风云无尽的上师。
 
他们对视一笑,互相引为知音。他知道这个与佛有缘的女子,终究只是空相中的外相,着相太深,又迷失在红尘与佛界之间。于佛法终究太难明了,于红尘亦是难参难悟。他无意于点拨她,也无意去棒喝她。他珍惜这次与她的相遇,那怕是因为这错误的红尘,哪怕是因为她太过于自我的误解。情僧也好,圣僧也罢。她有她的理解,她有她的感悟,就好。这世间加诸于我的误解已经够多,怎会在意再多一个。况且,即使是误读,也误读得如此超凡脱俗,真有了些自己的味道。世间一切有情,都有缘法。仓央嘉措可以为圣僧为上师,当然亦可以为才子为情僧,白落梅执著于这一点,与仓央嘉措以及更多的信徒所执著的他的身份,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完全没有。仓央嘉措认为,她只是在文字上太过着力,而削弱了故事的力量,她也在感情上太过着力,而忽略了真实的力量。他是爱惜她的,却依然没有告诉她,他知道,越是误会太深的人,越会因为自己的醒悟而达究竟彼岸,此即所谓顿悟。仓央嘉措在等着白落梅……
 
白落梅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呢?她的《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写出了很多说不尽的禅意,也写出了很多禅或佛说不出来的红尘味道。感性之中有佛性,佛性之中有人生,人生之中有真情,这就是白落梅笔下的世界。只是这个世界,太美好,美好的脱俗了,而与这真是的世界有了太遥远的距离,更近乎幻梦了。《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更是如此。
 
回到白落梅对仓央嘉措的描写中来,也是这样。她笔下的仓央嘉措,沾染了太多了红尘意味,附会了很多她自己的情感,与历史中真正的仓央嘉措有了太大的偏差,太远的距离,仿佛不是仓央嘉措了。可是,真的仓央嘉措是什么样子呢?连仓央嘉措自己也已经不能明了了,他和她都是深入红尘的智者,却都被这深深的红尘所愚弄。而最明智的做法,便是顺从红尘,遵循各自的缘法,让被误读的,或者被感动的,一如既往。世人皆有慧眼,皆有机缘,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至于传道者如何描绘,那是传道者的事情,与悟道者无关。
另一位与仓央嘉措极有缘分的人扎西拉姆多多,亦做如是想。我想,这是仓央嘉措给她们共同的传承吧。
 
读你所读,想你所想,写你所写,出自本我,成为本我。这是仓央嘉措的真意,也是,我对《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的误读,以及对仓央嘉措和白落梅的误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