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感性(中)

 MouseHappy 2011-08-03
  本文的上篇我们谈论了语言“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写”这一技能实际上并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么理性,其实质是感性的“直接使用能力”。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四大技能的其他方面。

        “说”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生活中身处的场合各不相同,但每种场合我们几乎都能够很好的把握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等等。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在脑海中刚形成,发音器官马上就能结合具体的场合说出合适的词句来。从想要表达某个意思到立即说出话来,这一过程我们好像感觉不到存在有中间层次。

        现在我们明白:之所以能够自由地通过说这一形式表达,凭借的依然是对语言良好的直接使用能力,具体表现为大脑以内声的形式提供给自身语句。这种能力越强,表达起来越能够得心应手。

        写和说都是输出的环节,输入的环节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先来想想“听”的过程中某些细节。比如现在有人说:“只要方法对头,学英语其实并不难。”听到这一连串的语音时,我们不需要刻意分析,马上就能够明白是什么意思。听别人描述某个场景或者渲染某种气氛,我们能够感觉到好像自己就处于那种环境之中了。原因在于我们对于其中的每个字词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有了这种对语言良好的“直接理解能力”,听到之后用于理解所需要的时间趋近于零。

        “读”的情况分两种:发出声音的“读”与不引起空气流动的“默读”,我们分别讨论。当我们说到“读”这一语言技能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指的是以理解吸收为目的“默读”,也就是并不发出声音的“看”。

        现在看着这篇文章的这一段,想必您就是在默读了。对着这一段文字认真体会一下,当我们一个个字读下去的时候,脑海中出现了与看到的文字对应的内声,对不对?我们有时候看见的有些文字还会不由自主地由某个演员或熟悉的声音来“配音”。比如许多人反映:因为电视剧《西游记》的缘故,读小说或者看文章,只要孙悟空说的话,大脑总能浮现出连续剧中演员的声音;有人读小说,只要和珅出场,脑海中立即浮现出王刚的形象与声音。看见的文字往往结合自己的经验在脑海中“分配”一种声音——表现在文字形式的对话之中尤为明显、生动。

        好了,虽然这些“内声”表面上听不到,我们的理解正是依靠了他们的帮助,跟真正“听”的环境下理解声音信息的机理一样。阅读时脑海中发出内声被许多人称为一种“不良习惯”,但这是无意之间自然形成的,由不得我们自己。“速读”的出现似乎和我们讨论的这种情况反映出来的信息不一致,实则不然,牛哥英语经以后有机会再进一步讨论。

        现在,跟着牛哥英语一起, 再来强化这一认识:好了,强行在脑海中不要发出内声,盯着一个个字符慢慢往后挪动您的目光。如果做不到,你可以一边唱歌或者背诵顺口溜,这样即使有内声好像也听不到了——当然这个辅助的手段不能让大脑费神,需要挑选自己很熟悉的内容。只管盯着文字看,体会一下什么结果?我们会发现:理解起来不但困难,而且容易瞻前顾后,速度减慢。这就是我们以往看英语资料时采用的方法——纯粹依靠分析,没有汉语环境中那样声音信息方面的帮助(当然更不需要同时唱着歌或背诵东西来扰乱)。我们不是故意不要这种帮助,而是没得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