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年级 还原问题应用题 五年级 整理复习应用题

 落地红叶 2011-08-04

四年级 还原问题应用题 五年级 整理复习应用题  

 

       第三册 第九课 练习题:

四年级 还原问题应用题 五年级 整理复习应用题

                                           JF。梁溪小舍 李歆 明理教育”2009425

 

[前言]:按照小学数学整体来说,最难难不过“行程问题”,而最有用的还是“还原问题”。“行程问题”因为牵涉到面量大,例如:海、陆、空;步行、推车、骑车,汽车、火车,飞机,船只,轮船、汽艇、兵舰;还有方向、场地、江河湖海\风向\流速等等,似乎繁复异常。所以每次小学毕业考试及中考考卷内容都要占到20分左右,不能忽视。而“还原问题”的实质是“返思”,任何事情经过一番倒过来再想一想,就都会有新的发现,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如果学会了这套方法,在办事之前先思考一番,周密思索再行动,好多问题就不至失误。所以,有的地方,学习应用题应该思路更宽敞一点,对大人亦有好处的。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魅力就在于此,此中之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李歆 2009425 下午6

 

四年级优选习题:

还原问题应用题:

 

    1.学生问李老师今年多大了,老师笑着说:“把我的年龄减去3后,被7除,再加上6后乘5,刚好是50 问,李老师今年几岁?

 

    2.在做一道加法时,小马虎把个位上的5看成了3,把十位上的6看成了9,得出的结果是210。求,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3.有一筐梨,甲取一半又一个,乙取余下的一半又一个,丙再取余下的一半又一个,丁又取余下的一半又一个,这时筐里只剩下一个梨。问,原来这筐里有梨多少个?

 

    4.有甲、乙、丙三个数,从甲数取出15加到乙数,再从乙数取出18加到丙数,最后从丙数取出12加到甲数,这时甲、乙、丙三个数都是180。问,原来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5.有一堆棋子,把它四等分后剩下一枚,取走三份又一枚,剩下的再四等分后又剩一枚,再取走三份又一枚,剩下的再四等分后剩下一枚。问,原来至少有多少枚棋子?

 

    6.袋子里有若干个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个球,一共这样做了五次,袋中还有3外球。问,袋中原来有多少个球?

 

    7.书架有上、中、下三层,一共放了192本书。先从上层取出与中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中层,再从中层取出与下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下层,最后从下层取出与上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上层,这时三层的书刚好相等。问,这个书架上、中、下三层原来各有几本书?

 

    8.一天,有一个财迷的人,他在一座桥上碰见一个老人。老人对他说:“你只要走过这座桥再回来,你身上的钱就会增加一倍;但作为报酬,你每走一个来回要给我32个铜扳。”财迷算了算挺合算,就同意了。他走过桥去又走回来,身上的钱果然增加了一倍,他很高兴地给了老人32个铜扳。这样走完第五个来回,身上的最后32个铜扳都给了老人,一个也没有剩下。问,财迷身上原有多少个铜扳?

 

   

五年级优选习题:

整理复习应用题:

 

    1.将45立方分米的水倒入长为5分米、宽为3分米、高为4分米的长方体的鱼缸里,这时鱼缸水面距鱼缸顶面还有几分米?

 

    2.筐中共有96个苹果,如果不一次拿完,也不一个个地拿,要求每次拿出的苹果一样多,而且拿到最后筐内一个也不剩。问,共有多少种拿法?

 

    3.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6分米、4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长方体,则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最大是多少平方分米?

 

4.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能被7整除,其中,最大的一个数被11除余1,则满足条件的最小的三个连续自然数是多少?

 

5.一个长方体过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分厘米、4分厘米和8分厘米。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分厘米?

 

6.把若干个自然数123。。。乘在一起,如果已知这个乘积的再末13位都是0。那么,最后出现的自然数最小应该是多少?

 

7.有两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甲水箱里有水,乙水箱里空着。从里面量,甲水箱长40厘米,宽32厘米,水面高是20厘米;乙水箱长30厘米,宽24厘米,深是25厘米。现在将甲水箱中部分水倒入乙水箱,使两水箱的水面高度一样。问,现在水面高多少厘米?

 

850名同学面向老师排成一行,从1开始依次报数。然后老师请报数为4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再请报数为6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问:这时面对老师的还有多少同学?

 

9.如图形所示,在长方形硬纸上画有三行五列15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用剪刀将它分成三部分,使得每一部分能沿线折成一个无盖的正方形小盒子。请你在每一个小正方形内分别写上ABC来表示。

▓▓▓▓▓

▓▓▓▓▓

▓▓▓▓▓

 

 

后记:欢迎教育界、数学界、陪读家长及初中、小学学生前来学习参观者,集思广益,共同把这一义务教育办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