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主任工作

 dahou 2011-08-06
【案例】
   
   
   从前,德国有个管森林的人叫林务官。他跑到森林里看了看,觉得这里太乱,很不整齐:除了高大的树木,还有矮树丛和杂草,地上到处是枯枝烂叶。他看着实在不顺眼,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于是,大树跟前的矮树给砍光了,杂草给铲除了,连同地上的枯枝烂叶统统燃掉了。森林里连一根野草也没有,只有一排排高大的树木,变得又干净又整齐。林务官看着可真舒服啊!
   
   
   可是过了几年,森林变得不象样子了: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树干就象一把把高高举起的扫帚,还有很多树木已经枯死了。这是林务官命令打扫森林犯下的错误所造成的的恶果。
   
   
   
   
   【评析】
   
   
   林务官命令打扫森林错在何处?首先,他不懂得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互有联系的。他命令打扫森林,砍掉了矮树丛,使不少在矮树丛中筑巢的捕食害虫的鸟儿都飞走了,因此甲虫、毛毛虫便逞起凶来,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啃树皮、咬树根、钻树心,就这样把森林给毁了。其次,他不懂得出主意、办事情,应当从客观实际出发。他命令打扫森林,完全出于主观感受和个人好恶,而没有考虑树木生长的客观需要。他所营造的个人既“顺眼”又“顺心”的森林环境,都是不利于树木生长的生态环境。因此,无论是用哲学的眼光来看,还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分析,这位林务官命令打扫森林,都是一种错误之
   
   
   举。
   
   
   这位林务官的错误之举,使我们不禁联想到某些老师的课堂教学。有的老师上课时,只顾“教”,不管“学”;只爱“齐”(齐读、齐答等),不求“异”(不同的看法,另一种解答等);只想“收”,不敢“放”(唯恐收不住,乱了套)。从上述教学行为中,我们也能或多或少地看到那位林务官的影子。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行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尽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思考】
   
   
   反思一下,你的课堂教学行为(包括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课程要求。要由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行为,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行为。实现这一转变,需作怎样的努力?谈谈你的认识和见解。
   
   
   
   
   培养儿童对阅读的热爱,这是涉及教师人格的大事
   
   
   
   
   [案例]
   
   
   培养儿童对阅读的热爱,这是涉及教师人格的大事!我们就是应该把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儿童不要读!”由于种种原因,儿童一时尚没有能力掌握流利地阅读的技巧,他感到有困难,这是另一回事。但就是对这样的儿童,我仍然认为,激起他实实在在的阅读愿望是我的任务,我要让他去拿书,认认真真地看书和读书。
   
   
   我班上的瓦赫坦就是这样的一个不要读书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抱怨说,这孩子连书也不见他摸一摸。可我就不信这一点如果教师能够使儿童体验到,阅读怎样地在丰富他的生活,通过书他怎样地在认识整个世界,他一定会对书爱不释手的。全部问题在于,教师怎样发挥自己在儿童与书之间的中介人作用。
   
   
   “瓦赫坦,我有事找你!”课后,我和他俩留在了教室里。我给他讲我将要让他阅读的一本书中的故事。
   
   
   “我讲的就是这本书里的故事,你听说过吗?这本《九兄弟的故事》读起来很有趣,也很有教益。我希望你今天把它读完,明天讲给同学们听。你能讲得很好的。”
   
   
   第二天,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与瓦赫坦关着门留在教室里,先由他把他准备讲给同学们听的故事讲给我听,然后我给他纠正,给他示范,应该怎样有表情地讲述。在数学课上,我找到适当的机会,悄悄地告诉迈娅、伊利科、达托,希望他们在瓦赫坦讲故事的时候要赞扬他,并告诉他,他们都非常喜欢听这个故事,瓦赫坦富有表情地讲述了故事;我还希望他们能向瓦赫坦表达一个愿望,请求他再多阅读一些故事书,在明天、后天再给他们讲故事。
   
   
   一切都按照我的预定计划进行。瓦赫坦给全班同学朗读了故事,并进行了复述,他得到了同学的好评,受到了鼓舞。现在他已不是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故事了,而是在课间休息时、在走廊里,或在课后给同学们讲故事。在他面前突然展现出了一个书的世界。他母亲不再
   
   
   抱怨他了,高兴地说:“这孩子变了!” 
   
   
   
   
   [评析]
   
   
   孩子不喜欢阅读,在我们教学当中是常遇到的事,大多数教师都在抱怨,认为孩子本来就不愿意读书我有什么办法。案例中这位老师并没有放弃连孩子家长都常常抱怨的学生,他让一个“连书也不见他摸一摸”的孩子变成了“不是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故事了,而是在课间休息时、在走廊里、或在课后给同学们讲故事。在他面前突然展现出了一个书的世界”。
   
   
   这位教师成功之处就在于:
   
   
   1、教师恰当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并没有强迫孩子去读书,而是从给孩子讲故事开始,使孩子形成强烈的兴趣,再引导孩子去读书。
   
   
   2、使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瓦赫坦第一次讲故事获得了成功是多么的重要,试想,如果孩子这一次不成功,还会有“在课间休息时、在走廊里,或在课后给同学们讲故事”的瓦赫坦吗?孩子他需要成功,他需要赞赏。老师的任务就是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创设成功的氛围,激发孩子成功的欲望。
   
   
   营造一个互相激励的团体氛围。案例中,老师瓦赫坦讲故事之前,就要求几位同学在“瓦赫坦讲故事的时候要赞扬他,并告诉他,他们都非常喜欢听这个故事”。
   
   
   
   
   [思考]
   
   
   1、在你的教学中遇到这样的学生吗?你是怎么做的?
   
   
   2、“如果你的大多数学生都不要读,你就是个坏教师;如果你的大多数学生都酷爱读,你就是个好教师;如果你班上的所有孩子都爱读,并且都嗜读成癖,那你不仅是个好教师,而且还是一个好的教育者。”你对这个观点是怎么理解的?
   
   
   让教师在启示中感悟
   
   
   
   
   [案例]
   
   
   在一节美术课上,老师要学生画太阳,绘画一开始,小明便很快在纸上画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太阳,接着,他在众多的油画棒中选择了一支绿色的,开始涂了起来,而别的孩子都在用红色的油画棒给太阳穿衣服。于是老师走过去对他说:“小明,你画得不错,不过,太阳是红色的呀!你见过绿太阳吗?我看,还是用红色画太阳会更美!”说完,便去指导别的学生了。当老师再次回到小明身边时,见他还在涂绿太阳,便问:“你为什么用绿色涂太阳呀?”小明说:“夏天太热了,我喜欢给太阳穿上绿色的衣服,那样我们就会感到凉爽一点,不会感到热了。”老师恍然大悟,小明的想法多好呀,意识到刚才自己的教育行为使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于是便摸摸小明的头说:“你想得可真好,快给太阳穿绿衣服吧!”小明听了,显得不敢相信的样子,随后脸上展现了笑容,便拿起油画棒给太阳穿上绿色的衣服了。
   
   
   展示作品时,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是火红的太阳,只有小明的绿太阳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富有创意。老师便请小明把自己的作品讲给大家听,小明开心极了,学生们听后,开始发表自己的想法:“老师,我要给太阳穿上蓝色的衣服!蓝色也很凉爽呀!”“老师,我要给太阳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和我们的衣服一样,那才漂亮呢!......”
   
   
   [评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以程式化的教育模式去限制学生,作出过多干预指导,把成人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强制学生写实,限制学生富有童趣的想象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倘若如此,将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失去自我和主动表现自我的信心,丧失参与活动的热情,泯灭创造力。案例中教师前面采取的教育行为是以“像”为准,以自己审美要求作为标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内心感受,以至于学生被动地服从老师,作品出现色彩单一的现象。小明的想象完全合乎情理的,表现出他对夏天太阳的意愿。教师通过调整教育行为后,小明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情感上得到了满足,非常愉快地向同伴展示了自己的想象,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教师支持,小明的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他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富有童趣的想象。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真正支持者。
   
   
   学生应该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并以“支持者”的角色去接纳和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把“支持”停留在口头上,会不经意地做出一些限制,干预学生的行为。用“对不对”、“像不像”等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束缚他们,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事实上,正是像小明这些喜欢“异想天开”的学生,才是最有创造潜力,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人。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都来自科学家的突发奇想和“异想天开”,小瓦特正是有了“为什么开水能把壶盖顶起来”的简单思考,才有了后来蒸气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才有了今日人类遨游天空的现实。因此,当教师面对学生幼稚的想法、“离谱”的思维时,不要急于做出对与错的判断,而应加倍关注学生的幻想和标新立异,让学生成为活动中的真正主人,教师在活动中真正支持学生真实意愿,欣赏他们,更要学会耐心倾听,也许,创新之泉便会汩汩而出。
   
   
   二、教师要做学生活动的引导者
   
   
   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机械地教学生技能技巧,而要以“授人以渔”的思想为指导,适时有效地加以引导,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不适时或者乱引导的现象。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倡导探究式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从笼子里释放出来,还学生天性,给学生自由,并给予一定的引导。
   
   
   [思考]
   
   
   1、教学要有程序,但不能程序化。反思自己或身边的同行在教学中是否过分依赖教案,出现硬拽学生进入预定轨迹的现象。
   
   
   2、结合自己的课堂,谈谈你对“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句话的理解。
   
   
   
   
   孩子,其实老师没有那么忙!
   
   
   
   
   [案例]
   
   
   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因肉多而显得过小的双眼是“麻烦大王”洪杰的独特之处。印象中,他墩实憨厚,愣愣地一天能向老师汇报十几件大小不等的事情。
   
   
   记得刚刚担任他的班主任时,他才8岁。不爱写作业,不爱静心读书。那时,办公室离教室有300米的路程。一到下课,便能见到洪杰喘着粗气,扭扭地向我走来:“胡老师,昨天我被狗咬了……”;“胡老师,李强上课踢我……”;“胡老师,我不想和赵小路坐了……” 看着他喋喋不休地继续讲着,我再也忍不住了:“知道了,知道了。老师很忙,今天就这样吧!”而洪杰并不生气,很宽容,慢慢地扭头走了。
   
   
   日子如流水般慢慢向前流淌,转眼间与洪杰相处已两年了。那是个叶落知秋的日子,布置完作业,我正准备去开会。此时,洪杰站起来了,急冲冲地向我走来。没等他开口,我先说话了:“又有什么事啊?快点,我很忙!”“我没本子,还有……”“好了,自己想办法吧!”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我顿了顿、点头道:“嗯,总算是进步了。”说完,便头也不回、大步流星地向会议室走去,留下洪杰一串沉默。
   
   
   开完会我向办公室走去,老远便看见桌上放着一个色彩鲜艳的小蛋糕。在黑白色调的办公室里,在单调呆板的桌凳之间,它显得多么生动,多像一朵花,一首诗啊!我急忙走上前,蛋糕旁放着一张小纸条。打开一看,洪杰稚嫩的笔迹印入眼帘:“胡老师,你很忙,也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看我的纸条。今天是我的生日,原先我想当面告诉你,让你和我分享快乐。可你太忙了,那就请你品尝小蛋糕好吗?它是我刚才跑到校门口用零花钱买的。谢谢老师,胡老师再见!” 
   
   
   噢,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多么惭愧的我啊!放下纸条,凝神蛋糕,那白白的奶油、红红的果汁多像孩子纯真的笑脸啊!可我竟让这笑脸苦闷、失望,还美其名曰“老师很忙!”无地自容中,我拨通了孩子家里的号码,也拨动了理智的心弦。话筒里,我轻轻地送出我的祝福,也送去我的歉意:“孩子,其实老师没有那么忙!” ……
   
   
   [评析]
   
   
   曾经,我觉得自己很忙,俨然一个华威先生。殊不知,在自己打着“我很忙”的旗号拒绝倾听学生的心声时,丧失的是为人师的耐心、爱心,丢失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亲密。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诲人不倦。诲人不倦凝聚着教师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学生的信任感,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耐心、爱心、责任心。教师应该具有明确而坚定的育人信念,即相信每一个学生经过培养都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和合格公民,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寄予最大的期望,相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一定能够成功。
   
   
   有了这种信念,就会把满腔热情投入于工作之中,感到工作充满了成功和希望,就会全身心地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在教育中尽情播种希望;有了这种信念就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并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克服困难。就不会觉得自己很累、很忙,也不会以此为借口树立所谓的“师道尊严”;有了这种信念,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各自品行上的闪光点和智力上的优势,像洪杰这样的孩子也有他可亲可爱的地方;有了这种信念,就会认识到只有教法不当的教师,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工作中即使有挫折也会觉得无怨无悔。
   
   
   让我们拒绝任何诱惑和懈怠,全心全意地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吧!
   
   
   
   
   [思考]
   
   
   1、反思自己或身边的同行,有无打着类似“我很忙”的旗号,拒绝倾听学生的心声,拒绝关爱后进生。在班级展开一次讨论会,让那些不被老师关注甚至是常招老师白眼的学生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想法、什么做法、对老师有什么希望。
   
   
   2、试着改变长期以来你对待一个学生的态度,然后悄悄地记录下他的变化,好好研究研究,并将你的心得传达给身边的同行,让大家共同成长。
   --------------------------------------------------------------------------------
   第五章 新课程的学生观
   
   
   ——一切为了促进发展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人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哲学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影响就是价值多样性及其扩展。哲学价值的多样性对课程的影响就是课程价值的多样性及其扩展。新课程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的问题。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指向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课程目标所确定的是面向国民基本素质的基础教育,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它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人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生活。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发展目标上的融合。课程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
   
   
   识,而且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
   
   
   精神糖果
   
   
   [案例]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育才小学的校长时,一次他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站在那里准备挨训。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时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诧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侮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给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选自《陶行知教育文集》)
   
   
   [评析]
   
   
   校长与学生间别致新颖的“情感交流”结束了,留下了一件教育的“艺术珍品”。这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师与学生之间,语言的第一功能是交往,而不是教育。教师语言的魅力在于能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
   
   
   王友用泥块伤人,陶校长没有简单地用纪律制度去逼他就范,却从“砸人”事件中、事件后发现了王友的闪光点——诚恳的态度。陶行知用四块糖果来强化其闪光点,使批评教育的过程变成了其改过自新的强大动力。这四块“精神糖果”正是滋养王友心灵成长的维生素、营养品。谈话中陶校长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感化他、暗示他、诱导他、开启顿悟、循循善诱,给他自我选择的空间,自我修正的时间,激发王友自我进步的主动性。可见,四块糖果不仅“甜”了王友的口,更“甜”了王友的心。谈话的结果,大家不难想象。
   
   
   联系我们的教育,有些教师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教师和学生谈心的时候,往往教师说得苦口婆心,学生听得心烦意乱,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有的教师只满足于把心掏出来,而不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一片赤心置于学生的腹中,使其真切感到教师的关爱;有的教师虽有心谈心,却无意“交心”。这样的教师怎能获得谈心的佳效呢?
   
   
   面对后进的、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应当用发现的目光看学生的世界。即使在最难教育的学生面前,教师也要信心百倍,透过学生气人的一面,看到他可爱的一面,看到他的热情上进,看到他的正直善良,看到他的纯洁的心灵天空。交流时,教师的话语应少一份“理”、多一份“情”、添一份“趣”。只有这样,师生思想上才会产生共鸣,感情上才能得到沟通,心灵将会碰撞火花来。
   
   
   当然,有时一次谈话便能打开学生心中的“闷锁”,使其顿悟。有时也会出现“顶牛”、“谈崩”,以至久说不服、久感不化的情况。不良行为的反复,正体现了儿童有极强的可塑性。行为反复,不一定属于“屡教不改”;久谈不化,更不能断定其“不可救药”。要提携后进,鞭策先进;要根治“病患”,攻克“顽症”。还需要教师执着、坚韧,经得起考验,败而不馁,攻坚不已。那么,后进跃先进,浪子喜回头,思想之花璀璨,精神硕果累累,就将是个“春去秋来”的时间问题了。
   
   
   总之,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点燃学生激情的火种,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催化剂”,是帮助学生鉴别真理的“过滤器”。因此教师找学生谈话都应显示一种艺术,要体现一种意境和气韵,以打动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心灵;要饱含一种意蕴和哲理,以引起学生的思索,启迪学生的智慧;要奉献一粒“精神糖果”,以润泽学生的心田,照亮学生的人生。
   
   
   [思考]
   
   
   1、反思自己或同行对后进学生、问题学生、犯错误的学生教育经过,与同行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各列举一例),并借用成功的经验对失败的案例进行再研究。
   
   
   2、“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点燃学生激情的火种,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催化剂’,是帮助学生鉴别真理的‘过滤器’。”联系自己的教育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美丽的圈套
   
   
   [案例]            
   
   
   新学期开始,学校安排我任五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几乎不到一个学期就要更换一次班主任,有少数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强,他们专门和老师对着干,甚至有个别学生曾经制造过事端,让学校因担负连带责任而被告上法庭。学校老师、学生家长近乎残酷的训诫使部分学生自暴自弃,造成“破坏性行为”越来越严重。
   
   
   我接班后最初不动声色,先观察并分析了班里几个影响最大的“坏学生”的多方面因素,掌握了治理班级的第一手材料。在观察和分析中我发现有个叫王成的学生,不仅经常搞恶作剧,还三天两头地与男生打架,与女生逗贫嘴,对老师不讲礼貌,是扰乱班级秩序的“头号人物”。不过我也发现他身上的优点是“仗义”。为了降住这匹“烈马”,我特意给他设了一个“美丽的圈套”。
   
   
   一天放学时,我在二指宽的纸条上写了一句话:“家长同志,您的孩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然后,我把王成叫到办公室,把折叠好的纸条交到他手上,对他说:“把这个纸条交给你的家长,让家长签字后明天早上再送给我,但送去和送回都不准拆开看。”想想看,小孩子能不看老师和家长写的是什么吗?
   
   
   第二天,他第一个到校,喜滋滋地把家长写有“孩子有进步,我非常高兴,谢谢老师”的纸条交给我。那一天,我注意观察了他,一天中他特别规矩,也特别精神。我暗想:我的“圈套”奏效了!
   
   
   从此,我和每个学生保持“单线联系”,时不时地给他们一个纸条,上面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别写有“您的孩子热爱劳动”、“您的孩子书读得很好”、“您的孩子作文写得很棒”、“您的孩子团结同学,讲文明、有礼貌”,等等,并暗中与家长联系好,一定要写上鼓励性的回言,每次仍然要求学生不看纸条。
   
   
   半个学期过去了,我从未惩罚过任何一个学生,我们班不仅班级秩序井然,而且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纪律、卫生、文体活动样样争先。见此情景,老师们纷纷向我询问用了什么法术?我对他们说:“我设了一个‘美丽的圈套’,那就是……”
   
   
   【评析】
   
   
   尽管我们很不愿意针对正在发展、成长着的中小学生提及“差生”、“后进生”这样的字眼,但我们确实也回避不了这类学生的存在。虽然这类学生在广大学生群体中是很少的一部分,但他们经常表现出的对教育教学秩序干扰作用以及”反社会”倾向是不可低估的。既然我们不能回避他们的存在,我们更不能排斥他们,那么我们就必须寻找有效的教育转化他们的对策。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有一双慧眼,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更要有一颗匠心,抓准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有力动因。
   
   
   案例中的老师是睿智的,他能“不动声色”地“观察分析班里几个影响最大的‘坏学生’的多方面因素”,“掌握治理班级的第一手材料”,从而设计了一个“美丽的圈套”。正是这“美丽的圈套”,使得一个个“坏学生”、一匹匹“烈马”发掘出自身蕴藏的独特的个人潜能,并在宽容、鼓励、赏识的氛围中得到发扬光大。
   
   
   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中国俗话也说,“ 好言一句三冬暖”,青少年学生血气方刚, 自我意识 、自尊心理尤为强烈,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受人尊重。在生理、心理、行为上有缺陷的学生 更是如此。案例中的老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用其锐利的目光捕捉到学生稍纵即逝的闪光点,采取“单线联系”的独特方式,使学生由尊重得到肯定,由肯定产生信心,由信心形成自律,进而激发起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慧眼的功效,更是匠心的魔力!
   
   
   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克服主观上的“晕轮效应”(即好生一切都好,差生一切都差),用我们敏锐而友善的目光,独到而缜密的思考,真诚而无私的爱心,去善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思考】
   
   
   1、在你的学生中选择一位你认为最难转化的“后进生”,试着换一目光,换一种方式,看看是否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2、做一个调查:学生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学生最希望老师或
   
   
   同学了解自己哪个方面?家长眼中的孩子是怎样的?家长希望老师以怎样的方式形成家校合力?               
   
   
   爱,无声的教育
   
   
   [案例]       
   
   
   盘圭禅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禅宗良师。有一次他的一名弟子行窃,被当场抓获,其他弟子要求盘圭禅师把此人逐出,但盘圭没有理会。不久之后,那名弟子恶习难改,再偷窃,又被当场抓住,众徒再度请求盘圭惩治,哪知盘圭依然不予发落。众徒十分不满,联合写了一张陈情书,表示若不将窃贼开除,他们就集体离开。盘圭读了陈情书,把弟子们全部召来,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只要你们高兴,到什么地方去学都可以。但是这位兄弟甚至连是非都还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谁来教他?我要把他留在这里,即使你们全部离开也一样。” 
   
   
   热泪从那位偷窃者的眼中涌出,涤净了他的心灵,从此偷窃的冲动如烟消散。
   
   
   [评析]
   
   
   读到这则故事,我们不禁被盘圭禅师大慈悲的胸怀所感动。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怀。在现实中,不管教育表现形式多么纷繁复杂,但“爱”应该是他的核心。教育不能没有爱,可我们现在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却逐渐偏离了这一核心。在我们现代有些老师的眼里,盘圭禅师无疑是傻的,他居然会放弃绝大多数好的生员,而去接受一个最差的生员;盘圭禅师也是一名最笨的教师,他不把精力放在能早出成绩、能提高自身知名度的“窍门”上,而是煞费苦心的去教化一个不值得教化的学生,多么迂拙!
   
   
   是的,比起盘圭禅师,现代有些教师是聪明多了,可是也就是这样的“聪明”,使我们的教育失去了根基。教育,需要呼唤爱的回归,需要一个充满爱的心灵去震撼另一个心灵。盘圭禅师的故事不仅向我们告知了这样一个真理,同时也用它完美的结局证实了——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我们往往对成绩好的学生青眼有加,好的成绩“一白遮三丑”,既使有些过错或缺点也往往视而不见,认为瑕不掩瑜,但若换作问题学生,稍有不足,教师往往按捺不住心中的厌恶,大声呵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是问题学生,犯错的机会更大。如何处理他们的错误是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予以适当的宽容。这里盘圭禅师给我们作了一个榜样。当然,宽容决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蕴含着教师对他的无限期望,它跟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在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中,只要我们掌握每一个人的特点,采取得力措施,像春风化雨一样对症下药。实践证明,以下方法行之有效:
   
   
   一、给予问题学生爱心。我国教育家夏丏尊认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可以说,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思想的桥梁。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也才会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接受教师的爱,因此,教师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要偏爱问题学生,他们更需要爱。
   
   
   二、善于捕捉问题学生的闪光点。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问题学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有问题,他们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当这种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他们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着力给予表扬、鼓励,让其产生一点“成功感”。
   
   
   三、转化问题学生要持之以恒。问题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不是一日养成的,同样,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应有长期的思想准备,这是因为问题学生自治力差,易出现反复,那么他们出现反复的时候怎么办?这时切忌操之过急,简单粗暴地批评。欲速则不达,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鼓励他,使之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凡事都要有个过程,要给问题学生一个再认识、再改正的机会,有针对性的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引导,使他们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改正缺点。
   
   
   
   
   [思考]
   
   
   1、如果盘圭禅师将偷盗之徒逐出师门,会出现什么后果?
   
   
   2、联系自己,谈谈在关注、转变问题学生工作中的体会。   
   
   
   “杀一儆百”不如“悔过自新”
   
   
   [案例]     
   
   
   “老师,快,不好了,糜兵的手臂被刘俊用剪刀戳伤了,血流了一大摊。”学生嵇灵慌里慌张的冲进办公室,气喘吁吁地对我说。此时,已临近中午下班时间,我急忙跑进教室。教室里慌作一团。座位上的确流了很多血,不由的心头一阵紧张。糜兵已被同学掺扶着向医院赶去。我叫上刘俊急忙追上糜兵,抱着他跑向医院。此时刘俊已经意识到他行为的严重后果,吓得表情有点木然。
   
   
   到了医院,叫上医生,立即送手术室治疗。伤口虽深,所幸未伤及动脉血管,并无大碍。此时我松了一口气,掏出电话联系到双方家长,趁空闲我询问起事件的起因。原来在美术课上,老师临时离开教室,糜兵因“侵犯”课桌上的“分界线”遭刘俊用剪刀戳伤。班主任今天生病请假,同学们就去找到了我(任教该班数学)。发现刘俊十分紧张,我没有批评他。
   
   
   双方家长先后到达,难免把指责的焦点一起指向刘俊,尤其是刘俊的奶奶更是竖起拳头,而刘俊低着头,满脸通红,手微微颤抖,看得出心里十分恐惧。见此状我将刘俊奶奶拉到一边对她说:他已经知道错了,再骂多了,容易出问题,况且孩子十三、四岁了,善恶是非也懂得一点。刘俊的奶奶向我述说了孩子从小就争强好胜,经常和别人争执,从不肯吃亏。我想刘俊虽说目前成绩不太理想,但聪明好胜,不如因势利导让他自己悔过自新,把争强好胜的个性用到学习上来,岂不是一件好事。于是,我做了双方家长工作,协商了赔偿问题,安抚了大家的情绪。
   
   
   下午上课前,我找来刘俊,平静地对他说:“老师并不想将此事上报校长室,也不想传遍学校,你赞成吗?”
   
   
   刘俊诚惶诚恐到说:“我知道错了,现在真后悔。如果这件事不宣扬出去,要我做什么都可以。”
   
   
   “好好想想,你觉得该做点什么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好胜心又强。”我暗示了他。
   
   
   “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在班上前几名,再也不和别人吵架。糜兵休息期间的课我给他补。”他信誓旦旦。
   
   
   “这是老师最想听到的话,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上课的时候,我对同学们说:“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重要的是吸取教训,尽量少犯错误。刘俊已有悔改的决心,你们能原谅他吗?”同学们都说能。此时刘俊热泪盈眶。
   
   
   现在刘俊即将毕业。自那以后从未与人发生摩擦,学习上虽有起落,但稍加点拨,成绩提高很快,为人也很热心,家长十分欣慰。
   
   
   [评析] 
   
   
   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它以注意学生个性,重视学生差异为基点,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运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方式,达到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具备这种理念。本案例中事件很严重。学生已感到后怕,双方家长一致指责。如果教师再进行责罚(责罚是一种刺人和不无危险的教育方法——苏霍姆林斯基),大张旗鼓的“杀一儆百”,学生将生活在阴影中,心理压力多么重,要么不堪忍受做想不通的事,要么彻底反叛,教育毫无效果。无论哪一种,都是教育者不愿看到的,况且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有一定过错。
   
   
   在这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老师注意察言观色,探微学生心理变化,不直接批评学生,而让其在紧张的情境中去体验、感悟促使他悔过自新,同时抓住其争强好胜的特性,恰当地引导,给他创造改过的机会,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进步的信心。表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这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教导过:“教师是主导作用,益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不难看出,今后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努力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尤为重要。
   
   
   [思考]
   
   
   1、写一个尊重学生个性教育成功的案例,并加以分析。
   
   
   2、做一次实验(或调查),以批评责罚的方法和激励引导的方法转化犯错误的学生,并对两种方式用相关得理论进行透视。
   
   
   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案例]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第一节课开始了,可同学们还未从午睡的状态中“苏醒”过来,个个萎蘼不振。这可怎么办?还用唱歌这种老办法吗?可能行不通。我灵机一动,问道:“陈宏明,如果你家有小偷来盗窃,你拨打什么来报警?”陈宏明是我们班一个活跃分子,平时能说会道,可那天还是在同桌的提醒下,才慢吞吞地站起来,而且一声不吭。我本想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就随便叫了一个人,没想到他答不上来。我笑了,全班哄堂大笑,个个变得劲头十足。只见陈宏明红着脸低着头。我又问全班同学:“你们知道吗?告诉他。”全班异口同声地说:“110。”我瞪了一眼陈宏明,他胆怯地说:“我刚才说的就是‘110’,你们全在笑,没听见。”我没说什么,示意他坐下。
   
   
   以后,陈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主动开口说话,不与同学玩耍,见到我就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我才意识到自己错了,我怎么能为了给全班同学提神,以刺伤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为代价呢?岂不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我陷入了沉思……
   
   
   [评析]
   
   
   反思我们的课堂,经常在不经意间犯下顾此失彼,得不偿失的错误。案例中的教师仅仅为了给学生提神而影响了一个学生的成长。这样做,僵化了师生关系,最大弊端是严重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指自己尊重自己,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它能催人上进,使人奋发,有助于克服各种困难和本身弱点,在人们的行动中常常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孩子的自尊心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会使他精神压抑,离情寡欢,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呢?
   
   
   树立榜样,在感染中建立自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的自尊、自强的事迹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感染,如大家熟悉的徐悲鸿学画、詹天佑建造铁路等,不都是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在激励他们吗?通过榜样的感染,使学生树立起坚不可摧的自尊心。同时,教师本身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榜样,他们的一举一动和自尊心是学生自尊心形成的必要催化剂,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受影响最大。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自己自尊、自信与自重,才能去雕塑学生灵魂的自尊、自信与自重。
   
   
   表扬奖励,使学生在自豪中建立自尊。不少孩子争强好胜,有上进心,并且希望得到成人的赞许,但由于年纪小,难免出现错误,对此,不能过多责备他们,更不要讽刺、挖苦他们,而应该抓住其微小进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克服不足,在自豪中建立自尊。
   
   
   创造机会,使学生在满足中建立自尊。小学生爱表现自己,喜欢做事,更喜欢成功。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机会,施展他们的才华,并用爱抚的微笑,诚恳的赞许,鼓励学生进步,从而使学生在满足中建立自尊。
   
   
   关爱学困生,在被爱中建立自尊。对于那些令人头疼的学困生,教师更应该心疼,应该把自己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些在学困生身上。须知,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身上也有某些闪光之处。教师应给他们温暖和力量,给他们信心,发现、肯定并利用他们的闪发点,使他们在被爱中建立自尊。
   
   
   [思考]
   
   
   1、寻找自己或身边同行,有无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刺伤学生自尊心的做法,并研究改进的方法。
   
   
   2、写一个你自己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实例。
   
   
   证明你自己
   
   
   【案例】   
   
   
   薛同学和王同学是我任教班级的两位同学。他们是同桌,王同学基础扎实,学习勤奋,头脑聪慧,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第一,是同学们公认的学习尖子。薛同学学习较随便,课上很少发言,在班上属于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可是每次考试,这两个同学的成绩都很优秀,有同学公开向我谏言:薛同学的成绩不真实。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附和,说实话,我也有点不太相信薛同学的考试成绩。当我目光移到薛同学身上时,看到他涨红着脸欲解释又恐不被人信任的无奈神情时,我没有以怀疑的态度质询他,却对全班同学说:我们的监考是严肃的,考风也是端正的,两位同学都遵守了考试纪律,我相信薛同学的成绩是真实的,不信的话,下一场考试让他单独座,证明给大家看!我很自然地一段话使薛同学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
   
   
   接下去一段时间的学习里,薛同学课上眼神专注了,发言也渐
   
   
   渐地多了,人也精神了很多。
   
   
   转眼到了另一场考试,我把这两个同学分离开来,可薛同学依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大声向全班同学宣布这一个消息后,全班同学给了他热烈的掌声。我再次看到薛同学眼中闪烁的泪花,我没有就此结束,而是找薛同学交谈;你考出了优秀的成绩,证明了你是有学习潜力的,可为什么大家一开始不相信你呢?薛同学诚恳地说:我过去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的也不扎实,同学们自然不相信我,可自从老师给了我这机会,为证明给大家看,我学习下了很大的功夫,自我感觉有进步,现在对数学也渐渐有了兴趣,感谢老师对我信任,我将端正学习态度,做个优秀生。
   
   
   【评析】这是一个生活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对这种事情的处理,有的老师会以怀疑的态度,粗暴的质询,最终必然引发学生自尊受到打击,信心的丢失和心态的迷惘,其后果不言而喻。这里的老师却借同学的质疑,巧妙地创设了一个激励的情境,暗含着一种期待,除了老师的工作经验和应变能力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有一个正确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即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努力从多方面、多视角、多种方式去发现人,培养人,挖掘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在成长中发展,生成,创新和发扬,彰显人性的完美和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这样的教育更近教育的本质,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考】
   
   
   1、请你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
   
   
   2、你是如何理解“教育应是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 
   
   
   体验真切 感受至深
   
   
   【案例】    
   
   
   日本教授高桥敷在名著《丑陋的日本人》中,讲述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法国人拉纳的儿子十分淘气,他用石头砸我家窗户玻璃,拉纳夫妇并没有因此道歉,而是小拉纳自己抱着一块玻璃,低着头来到我家。‘爸爸妈妈说,你自己干了坏事,自己去接受别人的训斥吧!’面对这个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可怜模样,我们摸摸他的头,真不忍心训斥他,结果还给他一些点心带回家去。事后,拉纳先生对我们十分不满。对此,高桥敷很不解,拉纳先生说:‘您这样对待孩子,使我们很为难,本应受训斥的孩子,却反受到您的抚慰,希望您考虑一下这对孩子将来的影响。请您原谅,我想让他再来一次,这次希望您看在朋友的情份上,给他以严厉的管教吧!’很显然,拉纳先生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在挫折中经历教育。
   
   
   【评析】
   
   
   不难想象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出于伟大的“父爱”、“母爱”代子受过,更何况这又是发生在一个只有小学一年级孩子身上的事情,即使家长是位有识之士,也只会加以教育、引导,绝难想象让一个孩子自己单独去体验做错事情的责罚。
   
   
   人的认识遵循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辩证统一的规律。儿童认识也是如此,他们在体验自然与社会,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的表现出来的创造快乐和发现的兴奋感,与成人在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生活生产过程中所表现的创造、发现等心智活动同样真实。可我们很多成人忽视了儿童的直接经验的教育价值,片面地认为儿童的认知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起辅助作用,更习惯告诉孩子成人自己的感受,现成的结论,可这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感受”又能引起学生多少共鸣呢?试想,给一个没有看见过剧毒品对生物荼毒所产生的悲惨状态有所经历、体验的幼儿讲:氢化钠是剧毒品,不能吃。说不定,你一转背,小宝宝就可能把可爱的小手伸向那可怕的白色粉末。因为在小宝宝的生活世界里还没有“剧毒品”这个概念,更不能联想到吃下它后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了。
   
   
   拉纳夫妇的高明在于不是自己去训斥小拉纳,而是让小拉纳去亲历,去感受“做错事的孩子,应该受到严厉的管教”,这体验融入到小拉纳的内心深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将来的体验中,又能转化为自己对自己行为要负责的自觉意识。
   
   
   高明的老师,总是善于促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强调体验,强调经历,学生体验真切、感受至深。
   
   
   【思考】
   
   
   1、回忆你经历过的融入了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体验的课例,把它特点列出来。
   
   
   3、你是如何理解“儿童实践应是理解和应用书本知识的源泉”?    
   
   
   善 待错 误
   
   [案例]            
   
   六年级一位数学教师执教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整理与复习》一课,其中的一个情景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师出示题目:铜丝长80米,铜丝比铁丝长30 %,铁丝长多少米?一位女同学上黑板板演是这样的:80×(1+30 %)。评讲时,师说:“这么简单的题目还应该错吗?”教师很气愤地用红粉笔重重地划了一个“×”,就急忙搜寻正确的答案去了。而板演的那位女同学总是红着脸,低着头,静静地坐在那里,直到下课没敢抬头,也没敢举手。
   
   
   [评析]
   
   
   也许是一个重重的“×”,深深地刺痛了这位女同学的心,使她对学习产生畏惧感。然而,对于一位数学老师来说,怎样正确对待学生学习上的错误呢?
   
   
   首先,教师要学会宽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善于蹲下来看学生,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上产生错误。试想:如果学生这也会了,那也不错了,还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吗?
   
   
   其次,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等待是教学艺术,等待也是教学策略。当学生错误时,不是大声呵斥,不是漠然置之,而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情感,热情地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耐心地倾听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多问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真诚地帮助他们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加以引导,耐心地等待他们的觉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错误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这朵美丽的浪花,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如上面例子中,学生错误列式:80×(1+30 %),教师可提问:“如果这个式子是正确的,那题目中的条件可怎样改?”再将改过的题目与原题加以比较,这样学生就能正确分辨出谁是单位“1”的量,进一步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总之,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能接纳、宽容学生的错误,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真诚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思考]
   
   
   1、面对学生的错误,你是回避、责怪还是宽容?
   
   
   2、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你有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这一教学资源? 
   
   
   对学生请三思而后言
   
   
   [案例]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和往常一样,我夹着书本,微笑着走进一(1)班,发现周星宇同学今天没来上课。一下课,我就拨通了他家的电话,“星宇已经去学校了,今早我还送他到校门口呢。”电话那头的母亲显然非常吃惊。周星宇会在哪里?他不会出什么意外吧?风无情地刮着,雨无情地下着,“周星宇┄┄”任凭你一声又一声的呼唤,也没有回音,我们找遍了学校周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不见他的身影。“咦,那不是周星宇吗?”循声望去,一个瘦小的身影在风雨中瑟瑟发抖。商店里的营业员告诉我们,他已经在马路对面站了很久,两眼一直盯着学校的方向,任凭谁叫他也不理,似乎有说不出的心思。
   
   
   “周星宇,你今天怎么啦?”星宇低着头一声不吭。
   
   
   “告诉老师,好吗?”
   
   
   “林老师,我上课时特别爱讲话,经常惹你生气,昨天你说如果我上课时再乱说话,今天就不要来上学了,所以今天妈妈送我进校门以后,我自己又出来了,我不敢进去,怕上数学课时会被您从教室里赶出来。”
   
   
   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说了那些话吗?我不经意的一句话竟造成今天如此不堪的局面,面对焦虑的家长和哭泣的星宇,我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愧疚,但这件事带给我更多的是震撼,教师该管好自己的嘴了。
   
   
   [评析]
   
   
   这件事距离现在已有好几年了,但小星宇在风雨中瑟瑟发抖的身影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引发我许多的思考。想想我们的课堂, “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你真是笨死了”、“再讲话,请你到教室外面去” ……,诸如这样的语言实在是太多了。教师曾一度是课堂的主宰,对此习以为常。学生在教室里正襟危坐,稍有越轨,便会遭到老师大声的训斥,至于学生感受如何,教师不闻不问。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学生见了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紧张的师生关系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本无从谈起。
   
   
   一年级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犯错误往往是他们天真的表现,我们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替他们想一想,不要总是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许多老师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犯错误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训斥,结果可能是越训学生越容易出错,教师的心情越坏,造成恶性循环。
   
   
   本案例中,教师脱口而出的一句“你明天不要再来上课了”,可能只是为了泄一时之愤,事后根本未放在心上,可对于刚入校园的小星宇来说,却信以为真,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他受到的不只是风雨的吹打,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伤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抚慰,那颗受伤的心能很快复原吗?他还会喜欢美丽的校园吗?还会喜欢上数学课吗?这件事对他的影响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更多。那我们的教育岂不成了培养失败的教育。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又敏感的,经不起风吹雨打,需要教师用爱去滋润,用教育艺术去熏陶,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用真诚和全身心的爱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教育学生时,应讲究方式,注重艺术,三思而后言,切忌因简单粗暴而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否则,大至国家,小到个人,都无异于是一种犯罪。
   
   
   [思考]
   
   
   1、反思一下自己或身边的同行,有没有“祸从口出”的行为?
   
   
   2、现在,有许多学校对教师的言行作了规范,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树上还有几只鸟?
   
   
   [案例]       
   
   
   “树上还有几只鸟”是一个很古老的智力游戏题。当时我们的回答很让人见笑——九只( 只知道用减法),不敢说“没有”或“一只”这样的答案。 
   
   
   近日在网上读到的一则笑话: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搞一个脑筋急转弯,问学生:“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该生反问道:“是无声的枪吗?” “不是”,老师答。“枪声有多大?” 学生又问。“80-100分贝。”“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是”,老师肯定地说。“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 “那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确定”,老师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OK。树上的十只鸟里有没有聋子?”学生并未就此罢休 。“没有。”“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没有。”“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鸟?”“没有。”“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没有。”“算不算 在蛋里还没孵出来的小鸟?”“不算。”“打鸟的人有没有眼花?保证是十只?”“没有花,就十只”。至此老师已经满头是汗,且下课铃响,但学生却还在问个没完:“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都怕死。”“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不会。”“所有的鸟都可以 自由活动吗?”“完全可以。”“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据说心力交瘁的老师听完逻辑如此严谨的答案当即晕倒!
   
   
   [评析] 
   
   
   当然,笑话总难免夸张。不过,我们无法否认,如今的学生,却真的是越来越耐人寻味了。想想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无非是在院子里跳跳橡皮筋、在巷子里踢踢毽子或 趴在地上打打弹子什么的,现在的孩子满把的智能玩具,一个个都是电脑好手,电影看《哈利•波特》,锻炼上健身房,自个儿的房间门上贴一个“有事敲门,不得擅闯”的牌子 ,还身兼数艺,钢琴,小提琴,篮球,溜冰……居然无一不精。前两日朋友聚会,随去的一帮小朋友,五至十岁不等,聚众玩一个叫“大富翁”的电子游戏,只见他们为了成为最 后的大赢家,又做房地产又炒股票,还得投机倒把,忙得不亦乐乎,而旁边十几岁的大孩子则一脸的不屑,说那都是他们玩剩下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至少应该明确这样三点: 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聪明的大脑、敏锐的思维,对问题有明晰的辨别能力。 千万不要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思维来看待学生。要知道我们十年读的书、了解的内容 还不如现在孩子一年接触的东西多。再用陈旧的经验去教育学生,只会让学生耻笑。要努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不懈地学习 ,使自己的思维走在学生的前列。 
   
   
   [思考]
   
   
   1、反思自己或同事有无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事例,譬如“就按我说的去做”、“不要没事找事”、“你最聪明,大家都不如你”、“你将小聪明用在学习上就好了”等等有伤学 生自尊心的话。 
   
   
   2、做一次智力测试:设计一些思考题,了解一下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展示个性。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www./ziyuan1/uploadfile/0609/200691690125.as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