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四一、有过归己 有功让人

 我的儒山 2011-08-07

一四一、有过归己 有功让人
----《菜根谭》读后之一四一zjkzxd

 


  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

[注释]

      患难:患,忧患。患难指艰难困苦。

      仇:仇恨。《史记·郭解传》:“雒阳人有相仇者。”

[译文]

  应该有和别人共同承担过失的雅量,不应当有和别人共同享受功劳念头,共享功劳就会引起彼此的猜疑;应该有和别人共同渡过难关的胸襟,不可有和别人共同享受安乐的贪心,共享安乐就会造成互相仇恨。


【读后】
    在功过的态度上,也可由几种:同过推功、同过同功、诿过推功、揽功揽过、争功诿过。患难与安乐也是如此,共苦推甘、同甘共苦、甘苦不共、同甘推苦。
    最高的境界是,同过推功、共苦推甘;第二等当是同过同功、同甘共苦;最次者是争功诿过、同甘推苦。
    世界就是各色人等组成。作为高境界的人,就是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与人同过而不同功。要学习的、努力做的应当是这种人。
    由于争功诿过发生矛盾纠纷者,不在少数。
    当总结成绩时、特别是受到表彰时,决不能把成绩归结为自己。眼下最时髦的都是:“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大家(各方面)的大力帮助下......”。虽然是八股调,但也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是心中不可忘记。
    有不少的文章贪领导干部要“十戒”,其中一篇文章中的一戒是戒“争功诿过”。文章说:领导干部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功过是非,既是一个思想品德问题,又是一个领导作风问题.务必要引起领导干部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有的同志不能正确对待功过是非,千时不集中精力抓工作,关键时刻却善于在“争功诿过”上用歪心,使歪劲,有了成绩千方百计地往自己身上揽,出了问题想方设法往别人身上推。只顾当评论员,不想当运动员,自己不干事,专门对干事的人评头论足,指指点点。这样长此以往,必然导致班子成员不团结,同志之间不信任,单位建设受损害。各级预导干部要勇于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带头重事业、轻名利,按照党委的意图和工作分工,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在荣誉面前互相谦让,出了问题主动查找自身原因.使班子达到合心、合力、合拍。同时,领导干部也要防止盲目揽过,不分是非、盲目地承担责任,甚至庇护真正责任者,为部属作无原则的开脱。
    也有文章说:争功诿过是小人的本事,掩饰过错、夸耀功劳是凡人的本色,功劳美好谦让于别人是君子的行为,替他人担当罪过是成就德行的事。
    也有为“争功诿过”辩护的。其中一段文字也算精彩,不妨引来:团队为公司带来收益时,总有人获得特别嘉奖,而遇上过错追究责任时,他们也能全身而退,这类人常被认为是“争功诿过的小人”。其实,“争功”恰恰反映了他们“自我推销”能力强,懂得抓住工作的重点:“诿过”则是表现出了处理危机的能力,他们常常怀有危机意识,能够在危机到来前未雨绸缪,在危机来临时沉着应对。
    也还有对此从积极地角度来看待的:成功,不争在别人的嘴上;名利,不争在别人的眼里;幸福快乐与否,争在自己心中;道理善恶正邪,争在自己的脑内。以己之恬淡,争出通澈的心灵;以己之克制,争出和谐的环境。在尊重差异中争出自己的认同,在包容多样中争出共存的天地。智慧不与外物争,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实力不与不平争,不愤懑一垢一辱之不平。尊严不与轻慢争,不俯就一跳一丑之自贱。
    争也罢,不争也罢,这与社会风尚有关。在市场经济社会,人们急功近利、追名逐利,好听的词汇是竞争激烈。人们的一切,都是为着金钱;有了名气,也就来钱容易,哪个“明星”没有钱呢;有了权,同样可以有钱,有多少官员不是为了捞钱;有了钱,就可以获得地位,就可以出名,一些有了钱的“企业家”们,不用争,就可以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之类的头衔;这些头衔,又反过来使他们可以更多的赚钱。这就是一个权--钱--权、钱--名--钱、钱--权---钱的圈子,越有钱的越有钱、越有名气的越有钱、越有权的越有钱、越有钱的越有名气。
    在这个时代,一点也不争,就会没有出路。就像人多时乘坐公交车,你不争着上车,总是让,恐怕就得在无时限的等下去,就啥也别干了。只有大家在排好队按次序乘车的条件下,才可以做到不抢、不挤的上车。争名夺利和吃苦是一样的,只有在正常的条件下,做到同过不同功、共患难不共享才可以保证基本的生存,不然,竞争的激烈,可以使你无立足之地--直接的生活现实是你下岗、失业。
    不当小人是必须的,当君子倒未必,只要当凡人即可,这是在一定环境迫不得已所做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