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结合诊治冠心病

 淄水渔夫 2011-08-14
 东方医学自然门派玉德堂 宋承峰 整理 贾生华

关键词:理法方药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中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以独特的“整体观念,理法方药”理论体系为基础,辨证施治,合理组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尤其是在“治病求与本”的治法上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特色,“病在心,五脏皆损”,我认为其发病因素,主要是因为肾功能减退导致心功能减退(水火不济),心绞痛是气滞血瘀,致使血行不畅,淤阻脉络所致,心肌梗死性型冠心病主要是肝功能减退所致(木不生火)造成血脂增高,心率失常型冠心病主要是肝脾肾生化功能失调所致(藏象五行学观点),心力衰竭型实属失去了规范性治疗机会,久病体虚,耗气伤津各个脏腑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肺肝脾肾皆衰(五脏的生克制化失衡),本门派在治疗方面“重方轻药”使用了“玉枢神丹1号方、2号方、3号方”生血益髓,恢复脏腑功能,同时辅以“活血化瘀通络丹”通经活络,使脏腑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恢复正常生理,充分应用了“辨证论治,因病用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这就是中国传统自然医学与自然疗法的特色。

冠心病是中医的“心悸”“胸痹”“胸闷”“真心痛”厥心痛“病等,不及时治疗逐渐发展成心痛病、真心痛、久心痛,临床表现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少动懒言,时而盗汗,时常口唇发紫,指甲青紫色等现象。中医藏象学认为“心主血脉,心阳不足,可因气滞,血瘀阻于经脉,使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胸痹”少数病人因治疗不规范,严重时出现绞痛剧烈,呼吸不畅甚至休克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参加过重的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特别是思想情志因素,包括脑力劳动过度、生气、打架、吵闹时胸闷痛,胁肋支满,心慌气短。而现代的医学科技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下面我们先用西医的理论来分析一下冠心病的病理病机。

冠心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有初期、中期、晚期同时还划分了五种不同的病症表现:

一为无症状的隐匿型心脏病,是指从较早的病理变化开始,直到动脉硬化形成,没有明显的管腔狭窄。

二为心绞痛型,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脏腑功能紊乱,脂质代谢功能降低,血液循环稍有异常,使心肌短时间缺氧、缺血,窦性心动过速心慌,时常心痛发作。

三为心肌梗塞型,由于严重持续性心肌缺氧、缺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因各种炎症引起的粘连、水肿、血栓、斑块,造成冠状动脉循环的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心肌梗塞,或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口阻塞引起心肌梗塞。

四为心律失常型,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血栓脱落,栓塞部分器官或经络局部而侧支循环建立,形成窦性心律过缓或因动脉硬化,使肝、脾、肺、肾部分有瘀积血供不足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形成的窦性心律过速或窦性心律不齐。

五为心力衰竭型,由于冠心病没有规范性治疗,心肌长期得不到氧气和血液的供养,使心肌纤维化,收缩和扩张力功能减退,致使心脏泵血功能差,动脉供血不足,静脉系统血液回流慢,甚至有瘀积,二氧化碳和质脂不能正常代谢,造成心力衰竭。以上五种类型冠心病,在西医病理学、内科学中把发病的机理过程讲的很清楚。目前,一些医学名人的医学专著也表明,用先进的科学仪器检验分析病因和确定该病的初、中、晚期,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减少了冠心病病人的死亡率。

怎样诊治冠心病,我们継续探讨规范性疗法。

所谓规范性疗法是全面诊断,就是把人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相互作用,相互克制的机理联合起来整体分析病因,因为冠心病不是一种病因引起的。一是高血脂症;二是高血压症;三是其它因素。如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糖尿病等多种因素。其它多种因素暂不作讨论,重点论述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

查阅多家医学文献报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血脂增高所致,有资料表明,血浆胆固醇的含量高于6.89mmol的人较低于5.2mmol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5倍,而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2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会降低50%。如果血脂正常,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就不会产生,如果患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脂恢复到正常值,冠心病就会由缓解期逐恢复正常,这类冠心病比较轻微没有发展到心肌梗塞的程度,完全可以能恢复正常的心功能,而病情较长、较严重已经发展到了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要想恢复到正常就是不可能的了。正常人的血浆胆固醇是维持人体正常需要的必备成份,在人体内分布很广,主要来源是从食物中摄取。其次是在肝脏合成胆固醇,其作用主要参与器官生理功能调解,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利于骨骼的生成,当肝脏功能生化减退时,胆固醇合成缓慢致使其积聚相对增高,不能转化为机体所需要养料,使动脉逐渐硬化。其次与高胆固醇食品肠胃吸收也有关,甘油三脂也是机体中各组织器官广泛分布,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提供热能。当甘油三脂增高3—5倍时,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就会产生很大关系。正常的生理状态食用食物经过肠胃吸收的营养物质,含钙、磷、钾、锌、铬、镁、碘、钠、铁、铜等多种元素,在脏腑的相互作用下和血液循环中,又相互克制利用,通过经脉内的血液输送到各器官组织与器官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经细胞利用后,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以保持机体内的新陈代谢不断进行。当脏腑功能紊乱时,血清胆固醇含量比正常人高可达50%以上,血浆脂蛋白含量过高,一方面提供了浸润主动脉脂质的来源,另一方面血脂过高又可造成动脉内皮损伤,加重脂质的浸润,超过了动脉壁正常的代谢水平和巨噬细胞的运载清除能力,使大量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引起病变。由于长时间血管壁粘附,形成厚厚的斑块,随着时间的延长,不能完全清除垢斑,越来越厚,使光滑的血管壁变的凹凸不平,造成血管腔炎症性狭窄,或造成动脉血管痉挛。当然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还有其它因素。例如:免疫性病毒、感染性炎症,都能使动脉内膜坏死剥脱。血小板在该处粘附聚集,释放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刺激中膜平滑细胞进入内膜增殖。反复损伤导致粥样斑块或动脉瘤的形成。这个阶段如果不因病用药,病变会越来越重,动脉瘤破裂出血造成突然死亡或是纤维斑块深层的细胞变性坏死,直接影响大中小三类动脉,直接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的部位与范围取决于冠状动脉阻塞的部位和供血区域,一般左冠状动脉病变较为常见,所以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左心,特别是左心室。其中50%的心肌梗死发生在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即相当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约25%发生在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大部,即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少见的部位是左心室侧壁,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全部缺血性心脏病的60%以上,在心肌缺血,心肌代谢减退的同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等活性明显下降,透过损伤的细胞膜释放到血液中,致血清中这些酶浓度升高。左心衰竭时又可发生肺部瘀积,因水肿而增厚,肺脏气体交换降低造成胸闷气短。后期肺间质的纤维化形成,质地变硬。右心衰竭时,肝脏瘀血,小叶中央细胞萎缩,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肝硬变。脑动脉硬化时会引起脑供血不足,临床表现眩晕头痛,如果治疗不规范,后期会发展成脑萎缩、脑栓塞,动脉压增高时易引起脑溢血。肾动脉硬化时,临床表现腰痛,两腿酸软无力或重着,下肢浮肿,肾功能减退,肾组织发生缺血萎缩,临床表现尿频等症状。以上因素包括未说明的各种因素,都说明是血脂增高,血粘稠增高,血压增高,血糖增高,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如何规范全面性治疗,我们继续探讨。

大家知道冠心病有三种类型:一是先天性。二是并发性。三是自然衰老性的。所以在临床上“因病用药”最为主要,那么要想治疗好冠心病大家知道非常难,从医学理论上,在心电图看出,不管是冠状动脉阻塞的部位,是心脏的前壁、后壁、侧壁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都是因为血脂、血粘稠度、血小板凝聚、病毒、细菌、炎性因子、粘连、水肿、栓子、血压增高、血糖增高等原因造成的。我们以《中医藏象五行学》为理论基础采用的方法从根本上治疗。中医理论学认为,一切病因皆为阴阳失调所致,因为人体中的阴阳二气顺应自然界的气候,百病皆无,如果逆行于自然界的气候,就要受天地之气,五行四季的克制,当脏腑受到克制时,脏腑内的气血的升降交合就会失调。例如冠心病的发病机理,我认为是肝脏(五行肝属木)生化功能失调形成肝气不疏,使肝脏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降低,使其摄取胆固醇的能力降低,致使机体胆固醇、甘油三脂不能正常转化利用,所以增高,致使心阳不振(五行心属火),肝属木,心属火,正常生理为木生火,肝木不疏致心阳不振(木不生火)。引起动脉硬化,由于动脉硬化的形成使机体免疫功能差。在免疫功能差的情况下,血液中存在的相互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两者动态失衡,使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弹性降低,当血管内血栓形成后,血流稍有改变,外周血管有阻力。器官供血不足,少数病人治疗冠心病用抗凝、溶栓剂来缓解症状,我个人认为这绝对不是规范性治疗,而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或者治标未求于本”,规范性治疗是在西医现代科技手段诊断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理法方药辨证施治,治病必求于本,具体方案有三:一是药物调解。二是食物营养调理。三是机体要靠锻炼促进血流循环新陈代谢,促使动静脉的血管扩张、收缩来恢复血管的弹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治愈的目地,这才是规范全面性治疗冠心病的最佳方法,这也是本人临床多年的经验。

一:药物调理,服用硝酸甘油、藻酸双脂钠、贝特美、安妥明等药物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使血液重新分配,使缺血的心肌获得血液的供养,改善了心肌缺血缺氧的状况,少数病人服药后稍有头痛,这是硝酸甘油的正常反应,扩张脑血管引起的,停药后,血脂又增高反弹冠状动脉痉挛,剧烈胸痛,这是“治标未治本”的原因,

中医治疗方案:活血化瘀。使瘀血祛、经脉通畅新血生,方可治愈,如瘀血祛而新血未生,病邪依然存留于脏腑,未必痊愈。按照中医“治标未求于本”的理论,如果没有改变脏腑功能紊乱的状态。没有调理机体生化机体所需求的营养物质。所以疾病即使从表面上改变了,而实质上疾病在继续发展,停药后又出现反复。本门派依据中医理论“百病皆由痰作祟”结合《中医藏象五行学》用药采用“扶正祛邪,化痰理气”,同时用“调补阴阳”的方法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结的方剂如下:柴胡、生白芍、元胡、川楝子、何首乌、石决明、红参、丹参、远志、桂圆肉、砂仁、炒白术、当归、水蛭、杜仲、熟地、生甘草。在此方剂的基础上可根据病人的病情酌情加减二至三味中药,对症治疗,此方主治高脂血症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方剂分析:炒白术、砂仁、生白芍、当归主治脾阳不振(肝木克脾土),气血不足,因湿停滞,产生痰浊、阻塞心脉而致的心痛病。柴胡、元胡、川楝子、石决明、何首乌、水蛭能疏肝理气,使肝血管扩张,增强肝内血流循环,代谢沉积的胆固醇、甘油三脂,促进胆固醇、甘油三脂转化利用,杜仲、何首乌、熟地、甘草能使肝细胞再生功能增强,修复肝细胞又能降低胆固醇(为肝木生心火奠定基础)。红参、桂圆肉补心阴心阳,与杜仲、熟地、何首乌配伍和合心肾(水火相济),益肾养肝。大约3—4个疗程,血脂、血粘稠度、血小板凝聚、心肌酶都有不同程度转好。对于顽固性冠心病、心肌梗塞,真阴真阳耗散,内分泌失调或减退,我祖父在治疗此类病症使用本门派的“活血化瘀通络丹1号方和2号方”取得很好的疗效,方中的乳香、没药、穿山甲、黄连、西洋参等几味中药来降低血脂、血粘稠度,血小板凝聚,修复血管壁内膜溃疡面,使斑块动脉瘤消除。现代中药学报道乳香、没药能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使狭窄的部位得到缓解,斑块消除,溃疡面修复,又能使痉挛冠状动脉松驰逐渐恢复正常,这与溶栓降脂消肿止痛有关,缓解外周血管阻力有关。与穿山甲、黄连配伍,走而不守达脏腑通四稍,消炎祛火,最后一味君药,西洋参补气降气,能使肺部呼吸增强,气体交换,供氧气输送脏腑新陈代谢。对于内分泌失调、津液减少、口干、心肾阴阳两虚、肾阳不足,不能鼓舞心阳使心律过缓,心律失常形成的心阳不振。我祖父认为是心肾任督二脉真阴真阳不合,使用祖传的“玉枢神丹”辩证加减制成1号方、2号方、3号方去治疗,主要成份有红参、生白芍、当归、穿山甲、藏红花、冬虫夏草、鹿茸、汉龟板等味中药组成,祖父在世时常说“真心痛病”是真元之气不足,不能升清化浊,肝肾虚弱,肝脏生血造血功能减退,使血液营养差,形成了血脂增高症,血管壁弹性差。用宋世家族的“玉枢神丹”主要是增强机体造血生精的功能,促使任督二脉交合,使阴阳平补为枢纽,形成一太极模式,造化万物。鹿茸、龟板、红参、是心肾交合真阴真阳旋转轴心,水火既济的主药。关于生白芍、当归等其它几味药物调血、生血、养血,来调理机体吸收食用的五谷精微,在肠胃中促使吸收。实际在治疗中各门派都是在同一个中医理论指导下分析的病理病因,在治疗方法上也是同样观点,而本门派之所以制成1号方、2号方、3号方原因,是临床辨证专病分不同阶段使用专属药物,针对性用药,可达事半功倍之功效。充分显示了医界各家在理、法上是相同的,唯独方、药不同,所以治疗效果各异。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不食心慌。那么患了冠心病应该食用哪些食物补充机体需求的营养物质,增加生化来源呢?下面介绍二至三种日常生活常食用食物,有益于调养身体。也体现了中医“药食同源”理论的具体应用。

二:食物营养调理。

①:大豆。也就是黄豆,研究发现大豆含有豆固醇,豆固醇与谷固醇一样,都是植物固醇,摄入植物固醇以后,人体不仅不能吸收它,而且还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抑制肠腔中的胆固醇水解,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我主张用植物固醇来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浓度,所以经常食用豆制品。

②:牛奶。也是人们经常补充的副食品,牛奶含钙、磷、蛋白质非常丰富,但是含胆固醇较低,经常补充牛奶,可充实蛋白质和钙磷的生化来源,抑制人体中肝脏合成胆固醇的物质,主要是牛奶含的乳清酸和钙这两种物质,可降低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

③:蔬菜和水果。除大豆、牛奶以外经常食一些新鲜水果、蔬菜,含大量的维生素,能增强体内脂质代谢,少食用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减少机体产生的热能。特别是高血压病人少食食盐,减少钠钾失衡的状况,多食一些副食品,如:带鱼、海带,含钙、碘多的食品。

有了药物治疗,食物营养的配合,冠心病是否能正常恢复?其实并不完全,还有体育锻炼这一关没过,这一关也非常重要。

三:体育锻炼的方法。早晚正常步行每天一至三公里,精神放松,排除杂念,自然呼吸,两手自然摆动,这都是沿袭古人的养生之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配合运动,这都是学的古人的经验教训。其道理如下:

因为药物调理改变了紊乱的脏腑,增强生化功能,用药物含的元素化解了对脏腑有害物质,又用药物含的元素补充了机体需求的元素,配合食品的营养物质巩固疗效,增强了生化来源,使血管壁粘附的血栓脱落后,在血液中溶解,动脉血管阻塞处通过活血化瘀的乳香、没药、穿山甲扩张血管,使狭窄逐渐恢复正常,血管内膜的溃疡面又逐渐恢复,只留下疤痕,故而血管虽富有弹性,而不像正常人的血管缩张力,因为有疤痕存在。随着病情的恢复,大中小动静脉的改变,少数病人头痛或两腿发酸无力,这都是正常病情反应,当脑动脉硬化,似脑动脉血管缩张力加强时,故而头痛。当肾动脉硬化,肾动脉缩张力增强时,故而两腿酸软无力,这说明机体的营养物质不足,气血虚弱,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这也是恢复的表现,往痊愈的方向发展。这个阶段靠药物、食物的作用还不足够,还要靠天地日月之“精气”(自然界的氧气),经过肺的呼吸,气体交换,增强氧气血液输送营养物质,使动静脉的血流和缩张力增强,使生化代谢正常进行,这样才能完成治疗冠心病规范性全面诊治。

总之,冠心病的具体中西医结合诊治,我们采用了西医的诊察手段,完全依据《中医藏象五行学》理论和辩证的方法组方配伍,根据脏腑的生克制化、天人相应、药食同源的医学原理,完全符合“治病必求于本”的治则规范。该病的具体“辨证论治,因病施药”方法请阅读《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一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