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曲艺常识(1)曲艺的三个要素

 老彗星 2011-08-14

一、曲艺的三个要素

 

        1、通俗的说唱文学

 

        曲艺是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一种通俗的说唱文学。从体裁上看,它分为散文、韵文、韵散相间三类。评书、相声属于散文类。山东快书、快板书属于韵文类的韵诵体,即有节奏的朗诵表演。各种大鼓、琴书、杂曲属于韵文类的演唱体,音乐性较强。弹词及扎根农村的鼓曲属于韵散相间类。

 

        从曲本的篇幅上看,它可分为短、中、长三种。短篇俗称短段,有头有尾,用一二百句唱词独自成章,说明一个主题。当前广大城乡流行的曲种,绝大多数是短篇曲目。

 

        中篇介于长、短篇之间,一般由八至十几段短篇组成,多在农村、厂矿演唱,俗称“八大棍儿”。

 

        长篇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每天说唱一段时间,一部书能说两三个月。长篇一般都在农村演唱。传统书目有《岳飞传》、《杨家将》,《包公案》等,俗称“蔓子活”。

 

        说唱文学的语言应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绘声绘色,通俗易懂,既有文采又容易上口。需要简略的地方一笔带过,需要渲染的地方描述细腻。为了悦耳动听,遣词造句有时得音韵铿锵,声调悠扬,讲究一定的音乐性。为了和听众交流感情,有时得跳出故事情节以外,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讲解、剖析,直接引起观众的共鸣。可以出出进进经常变化,不受角色的限制。每段书词和曲词的基本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叙事与代言的结合。

 

        2、地方风味的民间音乐

 

        曲艺音乐中不同的曲调和唱腔,都是以当地方言、方音为基础,不断丰富发展成的。韵诵调来自对话,抒情调来自民歌。音调充满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特色人们习惯地称它“味儿”。“味儿”就是各个曲种独有的地方风味。如河北的西河调粗犷开朗,江苏的弹词柔美缠绵,东北的二人转刚毅挺拔等等,各有其独特的风味儿。曲艺音乐大都是按字行腔,音乐服从语言,节奏与语言内容紧密结合。曲艺音乐共有三种曲式:

 

        (1)主曲体。全篇唱词只用一种曲调。由于内容和字音的变化,使基本曲调在旋律、节奏、速度、感情上必然发生变化。唐代的变文,元明的陶真,明清以来的弹词,子弟书,现在流行的道情、北京琴书、乐亭大鼓等都是主曲体。

 

        (2)联曲体。全篇唱词由主要曲调和其他各种曲牌联接一起并列演唱。象宋、金、元的诸宫调,明清小曲,现在流行的单弦、四川清音、河南鼓子曲等都是联曲体。

 

        (3)主嵌体。全篇唱词采用一个基本曲调,中间又嵌入一些其他附属曲调。目前不少主曲体的曲种为提高它的音乐性,都逐渐演变成主嵌体了。现在流行的河南坠子、山东琴书、梅花大鼓等都是主嵌体。这种曲艺音乐的组成形式是比较成熟的。

 

        曲艺的伴奏乐器有简有繁,有易有难。容易掌握的有竹板、节子板、铜片、钢板、小镲等,也有普通的吹奏乐器如唢呐、笙、笛等,还有比较难掌握的弹拨乐器如大小三弦、琵琶等。伴奏乐器复杂的曲种,在群众中普及推广比较困难。

 

        3、独特的表演艺术

 

        曲艺的表演,不存在进入角色的问题。演员表演时既是故事的叙述人,又是角色的代言人,出出进进,灵活多变,和观众交流感情,不受拘束。请看评话《市长访贤》片断:

 

        (叙述)陈老总要访问哪一个?化学专家齐仰之。……砰砰敲了两下门……咋嗄!门开了。灯光之下,齐仰之把门外的这个人一望:(摹拟齐内心活动)咦,我当是哪一个?

        原来是小共产党当兵的。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我最好三言两语打发你走路!(叙述)门外的陈毅同志把齐仰之一望:(摹拟陈观察齐)嗯!是怪哩,……(叙述)陈毅同志先开口了:“(摹拟陈)请问,这是齐仰之先生的府上吗?” (叙述、评论)齐仰之应该回答“是的”……可是他

(摹拟齐) “……我们素不相识,恕不接待!”

 

        这一段书表演时顶多只用两分钟,可演员却进进出出七次,这充分说明曲艺表演的特点是“说法中的现身”。二人转演员常说的“千军万马,就是咱俩”,就是这个意思。过去曲艺演员习惯说一段《西江月》开场白:

        世上生意最多,唯独说书难习。

        紧鼓慢板非容易,千言万语须记。

        一要声音嘹亮,二要顿、促、迟、急。

        装文装武我自己,好象一台大戏。

    最后两句,形象地讲出了曲艺表演艺术的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