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画家顾伯逵的猴戏图

 凛凛犹在 2011-08-14

著名画家顾伯逵的猴戏图  

2011-08-11 15:17:16|  分类: 国画名作 |  标签: |字号 订阅

民国时在扬州有“画猴一绝\" 之称的著名画家顾伯逵1947年画的猴戏图。

[名人墨迹拍卖品]民国时在扬州有“画猴一绝\" 之称的著名画家 顾伯逵 1947年画猴戏图


[名人墨迹拍卖品]民国时在扬州有“画猴一绝\" 之称的著名画家 顾伯逵 1947年画猴戏图


[名人墨迹拍卖品]民国时在扬州有“画猴一绝\" 之称的著名画家 顾伯逵 1947年画猴戏图


[名人墨迹拍卖品]民国时在扬州有“画猴一绝\" 之称的著名画家 顾伯逵 1947年画猴戏图


[名人墨迹拍卖品]民国时在扬州有“画猴一绝\" 之称的著名画家 顾伯逵 1947年画猴戏图


[名人墨迹拍卖品]民国时在扬州有“画猴一绝\" 之称的著名画家 顾伯逵 1947年画猴戏图

     顾伯逵(1892年-1969年),号九峰居士,晚年号片石斋老人,祖籍苏州,生于扬州。一生经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顾伯逵9岁时,跟镇江金山寺方丈画僧竺仙和尚学画,于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学,并随师云游四方,早年生活十分穷困艰辛。18岁时离开寺庙,独自到上海谋生。19岁那年与哈同花园主人犹太人哈同相识,其绘画艺术又受到上海画派的影响。哈同花园中有动物园,顾伯逵住在花园中观察动物园中猴子的动态,开始学习画猴,其绘画艺术早期兼工带写,中年于山水、人物、翎毛无不精进,各画种技法相互渗透,其绘画将花鸟、山水、人物笔墨技法互相补充,逐渐形成俊逸洒脱而又奔放的绘画风格。并且以擅长画白猿、白猴在扬州画坛称为“画猴一绝”。
  顾伯逵早年兴趣广泛,曾开过照相馆,他以画家的眼光照相,以照相的效果画肖像,青年时代善画人物,喜欢扎灯、扎风筝,在风筝上画猴子,在彩灯上画孙悟空,以画家的方法制作工艺品。中年时勤奋作画,接受上海美专函授教育。与戈湘岚、林雪岩、鲍娄先、何其愚、吴笠仙等为画友,共同联合举办绘画展览。顾伯逵为人性格清高刚直,抗日战争时期,与邻居避难于乡村,为人乐善好施,忧国忧民,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任扬州志成小学董事长,义务为民众办事,报效国家。
  1956年,顾伯逵被聘为江苏省国画院副画师,1963年转为正画师,频繁活动于南京与扬州之间。作画注意写生,外师造化。常常去栖霞山、燕子矶、玄武湖动物园写生。晚年因眼疾转以写意山水花鸟画为主,不再画仕女人物,并且经常吟诗作赋,歌颂社会主义祖国。画菊花写诗,“瘦西湖畔秋光好,正是蟹肥菊绽时。”以笔记情,以墨为趣。擅长画鸡、鸭、花、鸟、虫、鱼,猴子、松鼠,无所不画,无所不精。
  1961年,顾伯逵在扬州史公祠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作品100幅,全部捐赠国家。作品《松鼠图》题写“好在深山明月夜,预寻松子正寒冬。”选送柬埔寨展出。花鸟画巨幅作品《三唱雄鸡东方红》为人民大会堂选用。花鸟画作品《鹰》入选1954-1956江苏美术作品选集。曾任扬州文物管理会委员、市文联委员、江苏省美协会员、华东美协会员、市政协常委、市人大代表、南京艺术学院名誉教授,为国家培养艺术人才。当代扬州画家陆履俊、耿昌信、池家俊是其得意门生。陆履俊较全面地学习了花鸟画法。耿昌信在牡丹画上独具特色。池家俊是其关门弟子,供职于扬州漆器厂设计室。长子顾永骏继承家学,以绘画用于玉器设计,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顾伯逵晚年患高血压、白内障,自号“右盲生”。坚持创作作品,授徒示范作画,为扬州画派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国美术家补遗人名词典》等书收入他的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