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美术史——清代美术(适用教招、教资)

 llljjgg 2022-06-10 发布于北京

一、绘画艺术

清初画坛呈现出繁荣景象,山水画的代表是以“四王”与吴历、挥寿平为中心的正统画派,以及独抒个性的“四僧”等非正统画派。花鸟画在工笔和写意两个方面,以恽寿平和八大山人为代表。

清代中期形成了扬州、北京两个绘画中心,北京主要流行宫廷绘画,扬州商业繁荣,兴起了以“扬州八怪”为首的新的绘画潮流,使写意花鸟画发展得更加豪纵、古拙而充满个性。

晚清的人物画方面,出现了适应世俗审美趣味的肖像与仕女画名家改琦、费丹旭等人,这都为近代上海诸画派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一)清初绘画

1、清初六家与正统画派

清初山水画承继了董其昌的绘画理论,代表人物是清初六家,即“四王”、吴历和恽寿平。

他们信奉董其昌的绘画主张,推崇“元四家”致力于摹古,强调笔墨技法,追求蕴藉平和的意趣,又受到统治者的赏识,被作为正统画风而推崇,形成了所谓的正统画派,占据了画坛的主流。

清初“四王”包括两代人,第一代是王时敏与王鉴,第二代是王原祁(王时敏之孙)和王晕(王时敏、王鉴学生)。

王时敏祖孙更重笔墨风格,尤其醉心于黄公望。王时敏主张摹古,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构图较少变化。

王原祁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达到了“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效果;画风中年秀润,晚年苍浑;代表作品有《山中早春图》等。

文章图片1

《山中早春图》

王鉴、王翚也从临摹入手,但路子较宽,不忽视丘壑形象的创造。王鉴的山水主要取法董源、巨然以及王蒙,在画法面貌上形成了笔法遒美、墨韵润泽、气格清苍,沉雄古逸的体貌。

王翚自称“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也注重观察自然,因此能将笔墨的精能与丘壑的真实生动融为一体,夺造化之精髓。

吴历的早期作品有王鉴作风,皴染工细,清润秀丽。中年时期,在遍临宋元诸家基础上,着重吸取王蒙和吴镇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作品布局取景比较真实,安置得宜,还富有远近感,笔墨苍浑凝练,用笔沉着谨严,善用重墨、积墨,山石富有立体感,风格醇厚神秀。代表作品有《湖天春色图》、《横山晴霭图》等。

文章图片2

《湖天春色图》

恽寿平,号南田。他山水画初学黄公望、王蒙,深得冷澹幽隽之致。中年以后专攻花鸟画,承徐崇嗣之没骨画法,兼工带写,笔触轻快,色彩明丽,风格清秀柔丽。从学者甚多,从而形成了以恽寿平为代表的“常州派”,并在当时被视为花鸟画的“写生正派”。

2、清初“四僧”

清初“四僧”是指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

他们都是由明入清的遗民画家,借绘画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之情,或表现不向命运屈服的旺盛生命力,加之作品所具有的强烈个性化特征,都与画坛主流的正统派画风大异其趣。

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石涛奇肆超逸,八大山人简略精练,髡残苍左淳雅,弘仁高简幽疏。

他们虽风格各异,但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振兴了画坛,对后世的“扬州八怪”与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有较大的影响。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朱耷是明朝皇室后裔,明灭亡后,满怀悲愤,削发为僧,改名八大山人。他的绘画极具个性,具有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地抒发了遗民之情,达到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

他擅画山水花鸟。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练沉毅,风格雄奇隽永。

他常画傲然屹立的荷花,白眼瞪天的怪鸟怪鱼,孤寂高傲,构思奇特,充分表达了他愤世嫉俗的个性特征。代表作品有《荷花水鸟图》、《荷石水禽图》等。

文章图片3

《荷花水鸟图》

文章图片4

《何石水禽图》

清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清的“海派”以及近代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都受其影响。

石涛原名朱若极,号苦瓜和尚、大涤子。他和朱耷一样都是明朝宗室,入清后出家为僧。

他擅画山水,亦工兰竹。他在山水画方面成就卓著,特别重视写生,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其山水多取之自然,能生动表现出大自然的氤氲变幻和奇妙之处,技法随境界、意趣不同而变化。

艺术特色主要有:善用墨,干湿浓淡并用,尤喜用湿笔;运笔灵活,粗细兼有,方圆混用,亦皴亦点;构图新奇,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讲求气势,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以豪放之势取胜。

代表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墨竹》、《牡丹竹石图》等。绘画论著有《苦瓜和尚语录》。

文章图片5

《山水清音图》

石涛提出一画论,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等,对当时被摹古风气笼罩着的沉闷的画坛,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石涛在《石涛画语录》(又称《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提出了“一画论,其内涵有三:一是作为绘画的本体,“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二是理一万殊,“一画之法,乃自我立”;三是一气呵成,在作品中以有形的线迹蕴含弥贯宇宙的生命之线。

他以“一画”的命题把山水画理论提高到哲学的高度,主张“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和“借古以开今”,影响尤为深远。这是石涛美学思想的核心所在,也是世界艺术理论的杰作之一。

髡残,号石溪、石道人,与石涛并称“二石”。他人物、花鸟、山水皆能,以山水为最精。他的山水,布景繁密,山重水复,层次深远,笔墨苍率厚重,善用秃笔渴墨,层层皴擦勾染,表现郁茂森秀的景色。

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并以浓墨点苔,显得山深林密,草木华滋。髡残存世作品较少,有《苍翠凌天图》等。

文章图片6

《苍翠凌天图》

弘仁,明末清初画家,明朝灭亡后入武夷山为僧,经常云游各地,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他以画黄山出名,是安徽“新安画派”的重要人物。

其作品多取法倪瓒,构图洗练简逸,笔墨苍劲整洁,善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意境静穆幽寂、空灵松秀,丘壑严整奇崛,林木富于真实感。代表作品有《黄海松石图》、《西岩松雪图》等。

文章图片7

《西岩松雪图》

(二)清代中后期“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泛指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代表画坛新风的一批画家,主要代表人物有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鳝、汪士慎等。

他们恪守文人的文化情操和文人画传统,以梅、兰、竹、菊、松、石等为主要描绘对象,除了表现诸如清高、狐傲、绝俗等思想外,还通过题诗写文,赋予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内容。

在艺术上,他们发挥水墨特长以简括的手法塑造物象,笔墨纵横,锋芒尽显,直予胸意,打破了成法约束,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恽寿平一派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为“怪”。

“八怪”之一郑燮,号板桥,并擅诗书画三绝,尤长墨竹,代表作品有《竹石图)《丛竹图》等。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行”“手中之竹”的理论。

文章图片8

《竹石图》

“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

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三)晚清仕女画

清中后期,尤其是嘉庆、道光、咸丰三朝,盛行仕女画,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趣味的转变。

内容题材方面,多是古今才女佳话、神女仙姑、历史作品及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劳动妇女形象等,世俗气息浓厚;人物仪容皆纤瘦柔弱,削肩长颈,垂目低首,有病态之美;笔墨细秀纤丽,用色浅淡明快,追求诗的意境。最著名的画家是改琦、费丹旭,并称“改费”。

(四)清代在宫廷供职的西方画家

清代宫廷供职的外国画家有意大利人郎世宁、马国贤、安德义、潘廷章,法国人贺清泰、王致诚,波希米亚人艾启蒙等。

他们在清宫廷创作铜版画、油画和中西合璧的绘画作品,逐渐形成以西方画家为主的“海西画派”。

马国贤,意大利人,擅长绘画、雕刻,颇得康熙皇帝赏识。康熙年间制有铜版画《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皇舆全览图》等代表作品。

郎世宁,意大利人,生于米兰。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宫廷画师。擅长人物肖像、花鸟走兽等,形成了中西结合的新画风,在清初画院中影响颇著。乾隆年间他还参与了圆明园内西洋楼的设计营造工作。

郎世宁为雍正、乾隆两帝及其后妃、子女画了不少肖像画,这些作品真实生动,融合中西技法,丰富了中国肖像画创作手法。

另外也创作了若干油画作品,如《乾隆皇帝半身像》《慧贤皇贵妃半身朝服像》等,均为挂屏式样,用油色画于多层粘贴加厚的高丽纸上,是中国早期油画的见证。

文章图片9

《乾隆皇帝半身像》

(五)金石学运动

当正统派和个性派的绘画在清中叶后都处于停滞状态时,整个艺术界却正孕育着一次新的变革,即从道光、咸丰年间出现在中国文化界的金石学热潮。

其成就分别体现于书法、篆刻、文人写意画等几个方面,使中国画在万马齐喑的气氛中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金石学是从北宋兴起的考古学门类,到清代有更大的发展。主要以先秦青铜器和历代碑刻文字为研究对象,偏重器物文字的艺术审美价值。它在学术史上独树一帜,对中国书画的创作也有直接影响。

“金石气”是与“书卷气”“市井气”相对而成立的篆刻艺术的独特气韵,如古朴、典雅、苍茫,是金石铸凿、镌刻所体现的特殊审美趣味。由于艺术家对篆刻刀法美的体会,增强了传统书画墨笔表现的可能性。

那些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视觉艺术作品,显示了后期金石书画的强大感染力。

二、书法艺术

清朝是中国书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清代书法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复杂而且发达。“帖学”和“碑学”分流严重,书法流派出现大分化,这一时期碑学比帖学更加兴盛,以魏碑为主。

清代书法的总体发展是乾嘉时期为分水岭,之前是帖学一统江河,其后则是碑学一枝独秀。清代是中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