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诗词名句900句简析(下)

 虹贯长天 2011-08-15

古代诗词名句900句简析(下)

标签:

文化

分类: 素材积累库

451.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处万类:处于万种物类之中。知:同“智”,智慧。识:见识。贤:高尚。
○唐?韩愈《谢自然诗》:“~。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
452.智贵乎早决,勇贵乎必为
贵乎:重在。决:决断。必为:一定做到。
○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夫~。早决者无后悔,必为者无弃功。”
453.下下人有上上智
○《六祖法宝坛经?行由》
45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455.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长
○汉?陆贾《新语?辅政》
456.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众目之明
○《意林》引《任子》
457.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了liǎo了:聪明。
○《世说新语?言语》
458.秀外而惠中
秀外:外貌秀美。惠中:内心聪敏。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清声而便体,~。”
459.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灯:灯能照明驱暗,故佛家用以比喻佛法。
○《六祖法宝坛经?忏悔》
460.聪明了一世,蒙懂在一时
蒙懂:糊涂。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461.观于海者难为水
意谓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了。
○《孟子?尽心上》:“~,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46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463.面歧路者,有行迷之虑;仰高山者,有飞天之志
面:面对。歧qí路:贫路。
○《意林》引《物理论》
464.情蓄于中,事符则感;形潜于内,迹应斯通
事符:情与事相符。迹应:形与迹相应。
○唐?骆宾王《上廉使启》
46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466.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谙àn:熟悉。阅:看。川:水。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67.芳草无情人自迷
意谓芳草本无情,人们见芳草而产生丰富的感情并因而沉醉。
○唐?温庭筠《经西坞偶题》:“摇摇弱柳黄鹂啼,~。”
468.可欺当时之人,而不可欺后世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46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臆断:根据揣测而判断。可乎:可以吗?
○宋?苏轼《石钟山记》
470.目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眦
眦zì:眼眶。
○《淮南子?说林训》
471.争先睹之为快
睹:看到。快:快乐。
○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
472.可望不可即
可望:可以看见。即:达到,接近。
○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白云在青天,~。”
473.目所不见,非无色也;耳所不闻,非无声也
○清?王夫之《思问录内篇》“~;言所不能,非无义也。”
474.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知:同“智”。意谓以是为是,以非为非,这叫做聪明;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便是愚蠢。
○《荀子?修身》
475.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大谬不然:完全不是这样。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476.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毁:诽谤。誉:称扬。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47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后生:后辈。畏:敬畏。焉:怎能。来者:后辈子孙。
○《论语?子罕》载孔子语
478.后来者居上
意谓新提拔上来的人,职位在旧有的人之上。后泛指新进的人胜过旧人。
○《史记?汲黯列传》:“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
479.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宣父:孔丘。《论语?子罕》载孔子语:“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唐?李白《上李邕》
480.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唐?李绅《答章孝标》:“~。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48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开首词
482.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
量:器度。识:见识。
○宋?苏轼《贾谊论》:“贾生~也。”
483.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
此为许子好将对曹操的品评。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太祖)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太祖大笑。”
484.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肃:肃然起敬。清高:高风亮节。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485.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敌手:对手。曹刘:曹操和刘备。孙仲谋:孙权。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86.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孙仲谋:三国吴主孙权。
○宋?辛弃疾《永遇乐》
487.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举:举荐。仇:仇敌。亲:亲人。《左传?襄公三年》载:中军尉祁奚请告老,晋侯问谁可接任他的职位,他推举仇人解狐。解狐未任职而死,祁奚又推举自己的儿子祁午继任。当时人称祁奚“能举善”。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488.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
称:赞许,表扬。辟bì:通“避”。亲:亲属,亲近的人。举:选拔,推荐。怨:有仇怨的人。
○《礼记?儒行》
489.和氏之璧,出于璞石;隋氏之珠,产于蜃蛤
和氏之璧:春秋时楚人卞和所得到的一块宝石。璞石:内藏有玉的未雕琢的玉石。隋氏之珠:隋侯救了一条受伤的蛇,蛇衔夜明珠报答,即名隋侯珠。蜃蛤shèn gé:大的蛤蜊。两句比喻有才能的人出自平常的人之中。
○汉?王符《潜夫论?论荣》
490.凿石索玉,剖蚌求珠
意谓深入探求人才。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491.经天纬地之帝,求制礼作乐之才;拨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
经、纬:治理。资:借助于。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492.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一视:一样看待无偏颇。同仁:一样施与仁爱。笃dǔ近:宽厚对待亲近的人。举远:推荐疏元的人。
○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
49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伯乐:姓孙名阳,秦穆公时人,善相马。
○唐?韩愈《杂说?四》
49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伯乐:孙阳,古之善相马者。
○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495.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
沉埋:被埋没于泥土之中。倚天:即倚天长剑,此处指好剑。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496.才者璞也,识者工也。良璞授于*工,器之陋也;伟才任于鄙识,行之缺也
璞:未雕琢的玉。意谓人才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发现人才的人像治玉的工匠。好的玉石落到技术低劣的工匠手里,做出来的玉器一定简陋;有旧越才能的人在见识鄙劣的人的手下任用,做出来的事情也一定十分欠缺。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四凶》
497.用人不限资品,但择有材
资品:资历,品级。材:才能。
○宋?欧阳修《论学士不可令中书差除札子》
498.不以人所短弃其所长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49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败军:军事遭受失败。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500.忘其前愆,取其后效
愆qiān:过失。效:功效,成绩。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501.知人而善用之,若己有焉
若己有:别人的才能等于自己所有。
○宋?苏辙《历代论?汉光武上》
502.铁中铮铮,庸中佼佼
铮zhēng铮:犹言“响当当”。佼jiǎo佼:美好。铁中铮铮,庸中佼佼,均比喻平常人中特出的人物。
○《后汉书?刘盆子传》
50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年轻的。长:年长的。咸:都。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504.天生我材必有用
○唐?李白《将进酒》:“~,千金散尽还复来。”
505.崭然见头角
崭zhǎn然,形容高出一般。见:同“现”,显示。头角:比喻出色的气概与才能。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能取进士第,~。”
50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念奴娇》
507.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天马:神马,喻杰出之人。不凡:不同凡俗。
○宋?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
508.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蔽:掩盖。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509.从善如流
从:跟随。善:正确的。如流:如顺流而下,比喻快。
○《左传?成公八年》
51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为:行。
○《孟子?公孙丑上》
5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512.善恶相从,如景乡之应形声
景yǐng:影。乡xiǎng:通“响”。
○《汉书?董仲舒传》
513.善恶昭彰,如影随形
昭彰:明显。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引古语
514.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
5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坦荡荡:坦然宽广。长:常。戚戚:局促忧愁。
○《论语?述而》载孔子语
516.口有蜜而腹有剑
意谓口头言语温和,心里刁刻恶毒。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身体》
51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上古时代所遵循之道。
○《礼记?礼运》
518.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519.为国忘私仇,千秋思廉蔺
廉蔺lìn:战国时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二人在赵国都有大功,廉颇忌蔺相如位在其上,多次羞辱蔺,蔺为国家之利,一再忍让,后廉深悔,亲自负荆杖向蔺请罪,后世传为美谈。
○清?严允肇《古风》
520.不以私爱害公义
私爱:一己的偏爱。
○宋?苏辙《论侯少欠酒课以抵当子利充填札子》
521.事可语人酬对易,面无惭色去留轻
酬对:应答。去留:离职或留任。两句谓所做之事,无不可告人;心地磊落,去与留都不放在心上。
○宋?刘过《送王简卿归天台》
52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无:不要。尔:你。诈:欺骗。虞:欺骗。
○《左传?宣公士五年》
523.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
信信:信其可信。疑疑:疑其可疑。
○《荀子?非十二子》
524.巧诈不如拙诚
意谓智巧而作伪不如笨拙而诚实。
○《韩非子?说林上》
525.至诚则金石为开
至诚:真诚之极。金石:比喻最坚硬的东西。
○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五
52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精诚:真诚。所加:所接触到的地方。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极坚硬之物。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27大丈夫以信义为重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528.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
信:信义,有信誉。凭:依靠。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八回
529.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指一种盛大、刚直、正义的精神状态。
○《孟子?公孙丑上》
530.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朱丝绳:指琴上的朱弦。玉壶冰:玉壶中的冰块,喻其洁白无瑕。
○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53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比喻心地光明,冰清玉洁。玉壶:玉制的壶,比喻高洁。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532.心如铁石,气若风云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533.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两句以剑之刚直比喻人之正直不阿。
○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剑》
534.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元?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
535.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
536.不食嗟来之食
不食:不吃。嗟jiē来之食:一种带侮辱性的施舍。
○《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537.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淫:乱。移:改变节操。屈:屈服。
○《孟子?滕文公下》
538.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从俗:随从世俗。固:本来。终穷:穷困到底。
○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
539.疾风知劲草
疾:猛烈。
○《后汉书?王霸传》
540.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54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摧眉折腰:低眉弯腰。事:侍奉。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42.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高标逸韵:高尚的气节和俊逸的风度。层冰积雪时:冰封雪冻的季节。两句以梅花不畏严寒比喻自己的节操。
○宋?陆游《梅花绝句》
54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群芳:百花。这两句咏梅花的高洁品格,隐喻自己的高尚情操。
544.菊花到死犹堪惜,秋叶虽红不耐观
堪:值得。秋叶:枫叶。不耐:禁不起。前句比喻有节气者受人敬重,后句比喻富贵者不能久长。
○宋?戴复古《怀徐渊子》
54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濯zhuó:洗涤。清涟:清澈的水。妖:艳丽而不正派。此以莲之洁净比喻气节。
○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
54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昆仑:昆仑山,此以大山喻人的出类拔萃。两昆仑:指康有为与侠客大刀王五。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47.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质:指身体心志。污淖nào:泥沼。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54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得兼:同时兼得。
○《孟子?告子上》
54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萧萧:形容风声。易水:在今河北省西部,大清河上源支流。
○《战国策?燕策三》载荆轲歌
550.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本来。鸿:大雁。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551.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畏:怕。义:为正义。荣:心喜。幸:侥幸,意外得到。
○唐?韩愈《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故其事君无疑行,其事上无间言。”
552.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苟:只图眼前。
○宋?欧阳修《纵囚论》
55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留得。汗青:指史册。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554.满招损,谦受益
满:骄傲自满。招:引来。
○《尚书?大禹谟》
555.不敢为天下先
意谓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
○《老子》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
556.自知者为明
○唐?韩愈《复志赋》
557.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后常引作“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瑞应本起经》卷上
558.恃才能深藏而不市
恃:依仗。市:夸耀。
○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55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蚍蜉pífú:大蚁。撼:摇。
○唐?韩愈《调张籍》
56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共:读为“洪”,大。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56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安乐。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562.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南唐?李煜《浪淘沙?怀旧》
56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杭州:南宋首都。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时为都城,南宋时沦为金人属地。
○宋?林升《题临安邸》
564.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廉:官吏廉洁。表:表率。贪:官吏贪污。贼:残害人民的盗贼。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臣闻~。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发,无日无之。”
565.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朝天:入京。闾阎:本指里巷的门,这里指老百姓。于谦做兵部侍郎时巡抚河南,进京时没带任何礼物,并且写下了这首《入京诗》。
○明?于谦《入京诗》
566.蝇营狗苟,驱使复还
意谓像苍蝇和野狗那样地追逐利欲,挥去又来。
○唐?韩愈《送穷文》:“朝悔其行,暮已复然,~。”
567.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意谓因嫌官职插小而钻营向上,最后落得触犯国法。
○《红楼梦》第一回
56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日:每天。三省xǐng:多次自我反省。为wèi:给,替。谋:谋划,指考虑事情。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习:复习。
○《论语?学而》载曾子语
56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大任:重大使命。是:这。空乏其身:使身体受困乏。拂乱:扰乱。
○《孟子?告子下》
57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意谓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然后别人才侮辱他。
○《孟子?离娄上》
571.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淡薄:恬淡寡欲。致:达到。兼覆:指天普遍地覆盖万物,喻恩泽广大,无所遗漏。怀:安抚。制断:决断。
○《淮南子?主术训》
57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573.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青女:青霄玉女,主霜雪的女神。素娥:嫦娥。耐冷:忍受得住霜天与月宫中的寒冷。婵娟:美好的容态。这两句写青女与嫦娥在严寒之中仍自在快乐。
○唐?李商隐《霜月》
574.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容:仪态容貌。
○宋?欧阳修《左氏辨》
575.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争得:怎么能够。这两句比喻德行高超,才能苦尽甘来。
○元?高明《琵琶记?旌表》
57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莫大:没有比这再大的。
○《左传?宣公二年》载士会语
577.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省xǐng:反省,检查自己。则:就。加:加以。勉:勉励。
○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学而》注语
578.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仰:抬头。俯:低头。怍zuò:惭愧。
○《孟子?尽心上》
579.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晋?陶渊明《归去兮辞》
58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诲huì:教导。
○《论语?为政》载孔子语
58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善:优点。
○《论语?述而》载孔子语
58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唐?韩愈《师说》:“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8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孰:谁。惑:疑难。
○唐?韩愈《师说》
58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术业:技术本领。专攻:专门学习。
○唐?韩愈《师说》
585.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患:毛病。好hào:喜欢。
○《孟子?离娄上》
58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用刀切断,指加工骨器。磋cuō:用锉平,指加工象牙。琢zhuó:用刀雕刻,指加工玉石。磨:用物磨光,指加工石头。“切磋琢磨”比喻君子努力进修,也用以比喻德行的的砥砺,学问的研讨或文章的修饰。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
58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审:详尽细密。笃:忠实。
○《礼记?中庸》
588.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
川:河流。至:到,及。
○汉?扬雄《法言?学行》
589.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学:学习细技末节的知识。大遗:遗漏重要的知识。
○唐?韩愈《原道》
59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博观:博览群书。约取:吸取精华。厚积:学问累积丰富。薄发:勿轻易多发表。
○宋?苏轼《杂说?送张琥》:“~,吾告子止于此矣。”
591.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推陈出新:在旧的基础上创造新的。饶:非常。别致:别具一格。
○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
59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阳:鲜明。日中:中午。炳烛:燃烛照明。
○汉?刘向《说苑?建本》
593.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强学:努力学习。博览:统观各类书籍。
○宋?欧阳修《赐翰林学士吴奎乞知青州不允诏》
59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按时。说yuè:“悦”。
○《论语?学而》载孔子语
595.业精于勤,荒于嬉
业:学业。嬉xī:懒散,不经心。
○唐?韩愈《进学解》
59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发愤:下决心学习。
○《论语?述而》载孔子语
59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qiè用刀刻。舍:放弃。镂lòu:雕刻。
○《荀子?劝学》
598.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扬子:指扬雄。扬雄曾闭门著《法言》、《太玄》。这里是作者用以自比。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59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耻下问:以请教人家为可耻。
○宋?林逮《省心录》:“~。一为君子,一为小人,自取如何耳。”
600.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60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意:体会。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02.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循序:按照序次渐进。致精:达到精通。
○宋?朱熹《性理精义》:“~;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60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渠:它,指池塘之水。如许:如此。意谓池塘因有活水,故能清澈见底。比喻学习中不断吸收新知识,故能进步不止。
○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604.学之言觉也,以先觉觉后觉;学之言效也,以后人师前人
觉:觉悟,明白。觉后觉:使后来的人懂得。效:摹仿,仿效。师:学习。
○清?魏源《默?学篇一》
60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川上:河边。子:孔子。逝者:指消逝的时光。斯:这,指河水。夫:语气词,无义。舍:停留,止息。
○《论语?子罕》
60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yú:东边,指太阳升起的地方。桑榆:指太阳落下的地方。意谓早晨受到损失,傍晚就挽救回来。
○《后汉书?冯异传》
607.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
韶华:美好的年华。镇长在:长久存在。
○唐?李贺《嘲少年》
60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等闲:轻易地,随随便便地。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609.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61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言辞。文:文饰,文采。行:流传。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孔子语
611.名不正,则言不顺
名不正:名分不正。
○《论语?子路》载孔子语
612.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指:旨,意义。
○《孟子?尽心下》
6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真实的话。美:华丽。
○《老子》八十一章
6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泰伯》载曾子语
615.语高而旨深
意谓言辞高超,旨意深远。
○唐?韩愈《答陈商书》:“~,三四读尚不能通晓。”
61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经?大序》
617.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宋?苏洵《远虑》
618.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流:没有根据。流诉;谗言,毁谤。不官:不公开。衡至:横逆而至。
○《荀子?致士》
619.言必信,行必果
果:果断。
○《论语?子路》载孔子语
620.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行》
621.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
伯乐:识马的人。嘶:鸣。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62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用新眼光相看。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623.讳莫如深,深则隐
讳huì:隐瞒。深:事件重大。按,鲁公子庆父谋杀太子而出奔齐国,《春秋》不明记其事,认为事件重大,所以讳而不言。
○《春秋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
624.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苏世:清醒地生活在人世。独立:独自站立,比喻不受世俗影响。横:冲波横渡。不流:不顺流而下。
○战国楚?屈原《九章?橘颂》
62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载子夏语
62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四海之内。古以为我国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天涯:比喻极远处。比邻:近邻。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62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醴lǐ:甜酒。
○《庄子?山木》
628.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62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郎:在今湖南沅陵,王昌龄贬官龙标尉,即在此附近。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630.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故人:指李白。李白被流放夜郎(在今贵州境内),后被赦还。
○唐?杜甫《梦李白二首》
63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沦落:流落,飘零。
○唐?白居易《琵琶行》
632.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唐?张九龄《亲贤第一章》
633.主雅客来勤
雅:高雅。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63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35.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用。治:惩办。
○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第十三章》注语
63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师:榜样,教训。
○《战国策?赵策一》
63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大行:大的作为。细谨:小的谨慎。不辞:不怕。小让:小的指责。
○《史记?项羽本纪》
638.既知退而知进兮,亦能刚而能柔
○唐?杨炯《祭汾阴公文》
639.驾轻车,就熟路
○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640.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庸人:见识浅陋者。
○《新唐书?陆象先传》
641.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宋?苏轼《答秦太虚书》
642.超然不累于物
超然:超出于世事。累:牵累。物:事物。
○宋?苏辙《超然台赋叙》
643.天不盖,地不载
意谓为天地所不容。
○《水浒传》第三十四回
644.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干戈:古代兵器,戈有长柄。
○《三国演义》第二回:“所谓~,功必有成。”
645.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意谓事已迫在临头,不得不如此。
○《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
646.既来之,则安之
意谓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心。本是说的治国的方法,现用为“既然来了,就安人下心来”之意。
○《论语?季氏》:“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47.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项庄:项羽部下的武将。沛公:刘邦。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你)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沛公于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
648.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里:故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之南。嫌猜:嫌疑,猜忌。
○唐?李白《长干行》
649.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一斗:一斗酒。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650.一举手一投足之劳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也。”
651.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如:好像。容:面貌。
○唐?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
65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唐?白居易《琵琶行》
653.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后句写心情急切,墨未磨浓就急于写信。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来是空言去绝踪”)
65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约:约会。
○宋?朱淑贞《生查子》
655.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无赖,意为顽皮。
○宋?辛弃疾《清平乐》
65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自然的时序及阴晴寒暑的变化。地利:有利地势。人和:人心所向,团结一致。
○《孟子?公孙丑下》
657.时运不齐,命作多舛
齐:济。舛chuǎn:差错。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658.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后一“算”字,现常作“误”。机关:权术。卿卿:古代夫妻或朋友间的爱称,这里有讽刺意味。
○《红楼梦》第五回
659.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忍耐,容忍。乱:败。大谋:大事。
○《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
660.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为:实际去做。行:走。至:到达目的地。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二十七》
661.功难成而易毁
○宋?欧阳修《尚书工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许公墓志铭》
662.人生十年曰幼,学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
曰yuè:称。学:开始学习。弱:体未壮。冠:男子二十加冠。室:妻。强:智深力强。仕:做官。艾:老。服:做。耆qí:老。指使:可指导别人。传:传给子孙。耄mào:老。
○《礼记?曲礼上》
66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白驹:骏马。忽然:时间。很短。
○《庄子?知北游》
66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须臾yú:极短暂的时光。无穷:没有尽头。
○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65.天下无有不散筵席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
66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二卷
66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68.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两句写船边浪花如雪,似乎有意千里相随;岸边桃李鲜花盛开成行。
○南唐?李煜《渔父》
669.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山行:到山里去,指游山。吹断句:把下了好久的雨吹散了。
○宋?苏轼《新城道中》
67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劳累身体。
○唐?刘禹锡《陋室铭》
67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67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673.独驾一舟千里去,心与长天共渺
渺:远。
○宋?秦观《念奴娇》
674.闲云野鹤,无拘无束
○《红楼梦》第一百十二回
67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俗韵:韵,即气质,性格;适应世俗的气质和性格。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
676.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黯àn:心神沮丧的样子。销魂:悲伤愁苦的样子。别:离别。
○南朝梁?江淹《别赋》
67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7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句:以浮云的来去无定比喻游子的心意。落日句:落日徐徐而下,似有所留恋,用以比喻自己思念友人的心情。
○唐?李白《送友人》
679.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踏歌声:边唱边行而来。
○唐?李白《赠汪伦》
680.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尊前笑不成:尊,酒杯;举杯道别,因感伤而挤不出笑容。
○唐?杜牧《赠别二首》
68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那堪:哪里能够经受得住。节:时节。
○宋?柳永《雨霖铃》
682.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茕qióng茕:孤独无依的样子。独:一作“孑”,单。吊:慰问。
○晋?李密《陈情事表》
68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唐?白居易《琵琶行》
684.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偷灵药:神话传说嫦娥偷吃了后羿的灵丹妙药,奔月成仙。意谓嫦娥在月宫中夜夜孤独地面对碧海青天,一定会后悔当年偷吃了灵药。
○唐?李商隐《嫦娥》
685.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宋?苏轼《木兰花令》
686.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灯花:灯心的余烬,爆成花形。瘦尽:犹剔尽。这两句描写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
687.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岁时》
688.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宋?唐琬《钗头凤》
689.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690.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兰芷:香草。
○汉?刘向《说苑?杂言》:“~,则与之化矣。”
691.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鲍鱼:咸鱼。肆:店。
○汉?刘向《说苑?杂言》:“~,亦与之化矣。”
692.以俗传俗,以讹传讹
讹:错误。
○《红楼梦》第十七回
69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拘:局限。虚:同“墟”,指井蛙所生活的地方。笃dǔ:限制。
○《庄子?秋水》
694.进退惟谷,冰炭在怀
进退惟谷:进退都处于两难境地。冰炭在怀:冰和炭两种不相容的东西同在心头。比喻处境艰难。
○唐?刘禹锡《为杜司徒让度支盐铁等伎表》
695.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
意为不幸中再遭不幸。
○明?洪《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
69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倚:依靠,依赖。伏:潜伏。
○《老子》五十八章
697.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极细小的事情。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698.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699.贪痴无底蛇吞象,祸福难明螳捕蝉
贪痴:贪心狂妄。蛇吞象:比喻以细小而欲图强大。螳捕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700.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囊空:口袋空,即没有钱。看kān:看守。
○唐?杜甫《空囊》
701.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营营:指为生计劳碌奔忙。
○宋?苏轼《临江仙》
702.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
703.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尚书?泰誓上》
704.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列子?天瑞》
705.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
70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707.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精于物者:精通某一具体事物的人。物物:管理这一具体事物。精于道者:精通各种事物之理的人。兼:兼理。兼物物:能同时管理各种事物。
○《荀子?解蔽》
708.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番之榻
物华天宝:万物的精华都是天然的宝贝。龙光:宝剑的光芒。牛斗:牛宿和斗宿二星。人杰地灵:杰出的人物往往生于灵秀之地。徐孺、陈蕃:均东汉人,陈为太守,不接宾客,惟徐来特设一榻,徐去则悬之。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709.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指无形的或未成形质的东西。形而下:指已成形质的东西。
○《周易?系辞上》
710.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711.《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阳春》:古代楚国歌曲名,是较高级的音乐。和hè:唱和。寡:少。盛名:很高的名声。副:符合。
○《后汉书?黄琼传》
712.名存实亡,失其所业
名:名目,名义。实:实际。所业:所从事的职业。
○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
713.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7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蹊xí:田中脚步踏成的小路。意谓桃树李树不向人打招呼,但人们因它的花果而争相趋往,致使树下走出了一条路来。
○《史记?李将军列传赞》引谚语
715.澄其源者流清,混其本者末浊
澄dèng:使液体里的杂质沉淀下去。流:下游的水。混hùn:同“浑”,使浑浊。本:本源。末:水的尽头。
○《后汉书?郎传》
716.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本:根。渴:干涸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八回
717.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安:哪里。傅:通“附”,附着。
○《左传?僖公十四年》载虢射语
718.薪不尽,则火不止
薪:柴。
○《战国策?魏策三》
719.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知:通“智”。
○《周易?系辞上》
720.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窥:看。蠡lí:瓢。
○《汉书?东方朔传》
721.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太山:秦山。
○《冠子?天则》
722.目有昧则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
昧:眼力不明。蔽:遮掩。
○宋?苏轼《明君可与为忠言赋》
723.过犹不及
意谓事情过了头和赶不上同样不好。
○《论语?先进》载孔子语
724.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25.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不俱生:不能都活命。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26.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则:能。
○《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727.冰炭不同室,粉墨不同橐
橐tuó:袋子。
○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立言上》
728.大羹必有淡味,至宝必有瑕秽。大简必有不好,良工必有不巧
大羹:即太羹,古代用来祭祀的不加作料的肉汤。至宝:最珍贵的宝玉。瑕:玉的疵病。秽:污浊。大简:指文章高手。不好:犹言“败笔”。不巧:不巧妙的作品。
○汉?王充《论衡?自纪篇》
729.荆岫之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亦有微
荆岫:荆山的峰峦。荆山在今湖北省西部,相传战国卞和得玉于此山。纤:细小。瑕:玉的疵病。骊龙之珠:一种珍贵的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毛病,疵点。
○北齐?刘昼《刘子?妄瑕》
730.小疵不足以损大器
疵:小毛病。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731.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若:好像。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73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腐:臭败,腐烂;一说积垢。户枢shū:门的转轴。蠹dù:被虫蛀蚀。原作“蝼”,从《意林》引文改。
○《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
73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塞:堵塞。止:阻止。
○唐?韩愈《原道》
734.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制:克服。
○《后汉书?臧宫传》引《黄石公记》
735.太刚则折,太柔则废
折:有挫折。废:不能成事。
○《汉书?隽不疑传》
736.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
○《孔子家语?六本》
737.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否pǐ:凶。泰:吉。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73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739.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亏:缺。溢:泛出来。
○《红楼梦》第十三回
740.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尝一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鳖biē:甲鱼。luán:切成块的肉。镬huò:古代无足的鼎,炊具。调:味道。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741.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甲子:年月。
○宋?唐庚《文录》
742.见微而知著
著zhù:显著。
○宋?苏洵《辨*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
743.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744.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745.民人以食为天
《汉书?郦食其传》作“民以食为天”。天:指所依靠。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746.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桃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
○宋?李之仪《鹧鸪天》
74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4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以:用。规:圆规,画圆的工具。矩:曲尺,画方形的工具。
○《孟子?离娄上》
749.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绳:木匠划线用的墨线。砺lì:磨刀石。利:锋利。
○《荀子?劝学》
750.画虎不成反类狗
类:像。
○《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者也。”

751.黔驴之技,技止此耳
黔:今贵州。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鸟兽》
752.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奉:尊崇。
○《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
753.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爱:仁慈。寡:少。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754.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中zhòng:适合。高:推崇。
○《商君书?君臣》
755.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弗:不。悖bèi:错误。持:掌管。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756.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俗:风俗。
○宋?苏辙《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75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恢恢:非常广大。疏:指网眼稀疏。失:漏掉。
○《老子》七十三章
758.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意谓任你心如铁石坚顽,终逃不出洪炉似的法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
759.诛不避贵,赏不遗*
诛zhū:惩罚。遗:漏掉。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十一》
760.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劝:勉励。
○隋?王通《文中子?立命》
761.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书:文字的记录。尽:表达穷尽。言:言语。
○《周易?系辞上》
76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书:文字。形:表现出来。
○汉?扬雄《法言?问神》:“~。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763.诗品出于人品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
764.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害:妨碍。逆:揣测。意谓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孟子?万章上》
765.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缀文者:作者。观文者:读者。披文:分析文章。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766.三分诗,七分读
原意是说诗作不佳,要靠朗诵来取胜。现在用以说明诗要讲究朗读,用心体味。
○宋?周密《齐东野语》:“昔有以诗投东坡者,朗诵之,而请曰:‘此诗有分数否?’坡曰:‘十分。’其人大喜。坡徐曰:‘~耳。’”
76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领风骚:为诗坛之首。风骚:《诗经》中国风和《楚辞》中《离骚》的合称,
此处指诗坛。
○清?赵翼《论诗五绝》:“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76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三百:《诗经》共三百零五篇,“三百”是举其整数。蔽bì:概括。思无邪:语出《诗经?鲁颂?篇》。“思”本是虚词,无义,此处指思想。“无邪”即不邪恶。
○《论语?为政》载孔子语
769.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白:李白。不群:杰出。
○唐?杜甫《春日怀李白》
770.子美集开诗世界
子美:杜甫,字子美。
○宋?王禹《日长简仲咸》
771.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志:指思想感情。本:依据。乐器:即器乐。从:伴随。
○《礼记?乐记》
772.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敷陈:详细叙述。
○宋?朱熹《诗集传》卷一注
773.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彼:那个。此:这个。
○宋?朱熹《诗集传》卷一注
774.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宋?朱熹《诗集传》卷一注
775.义典则弘,文约为美
典:指合于常道。则:就。弘hóng:弘大。约:简要。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
776.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777.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
乐府:指戏曲。意谓戏的开头要象凤头一样的漂亮、俊秀,中段要象猪肚一样的饱满、浩荡,结尾要像豹尾一样的有力、响亮。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载乔吉语
77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精:神。骛wù:驰。八极:喻极远之处。万仞:喻极高之处。意谓诗人进行艺术构思,不受时空之限制而驰骋无边。
○晋?陆机《文赋》
779.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心源:构思的源泉。
○唐?贾岛《戏赠友人》
780.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苦吟》:“~。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
781.辞约而旨达
辞约:言辞简约。旨达:意旨显明。
○《世说新语?文学》
782.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词源:文词来源,指文思。笔阵:笔法阵势,指行文气势。上句说文思浩瀚,如三峡之水。下句说书势纵横,独扫千军。
○唐?杜甫《醉歌行》
783.惟陈言之务去
○唐?韩愈《答李翊书》:“~,戛戛乎其难哉!”
78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合:应当。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
785.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
○宋?陈师道《后山居士诗话》:“永叔(欧阳修)谓~也。”
786.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
○宋?张炎《词源?咏物》:“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
787.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按古:因袭前人。匠心:造意。独妙:发挥独创性。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三《孟浩然》:“学不考儒,务掇菁华;~。”
788.诗不可无为而作
无为:无目的,无意义。
○清?薛雪《一瓢诗话》二十:“~。试看古人好诗,岂有无为而作者?无为而作者,必不是好诗。”
789.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经:织物的纵线。纬:织物的横线。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790. 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
兴:引起。义:指作品里所表达的意义。观:示人,体现。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791.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以:依。物:事物。迁:变化。发:抒发。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792.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笼:笼罩。形:指文章。挫:折挫。挫万物句谓把万物收束于笔下。
○晋?陆机《文赋》
793.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片言:一句或几句。居要:处于关键地方,点明题意。警策:精炼扼要而含意深切的文句。
○晋?陆机《文赋》
79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795.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796.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东坡之酒,赤壁之笛,~。”
797.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798.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
○宋?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其模信他人,谓之奴书。”
799.凡书画当观韵
书画:书法绘画。韵:神韵。
○宋?黄庭坚《题摹燕郭尚父图》
800.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
要:要领。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字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
801.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
802.画中之白,即画中之画,亦即画外之画也
白:空白,好画面上笔墨不及之处。
○清?华琳《南宗抉秘》
803.丹青难写是精神
丹青:绘画。
○宋?王安石《读史》:“糟粕所传非粹美,~。”
804.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春色:指容貌。伤心:指怨恨的内心感情。两句意谓画容貌容易,画感情难。
○明?汤显祖《牡丹亭?写真》
805.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806.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
乐:音乐。郁于中:闭结于内心之中。泄xiè:发泄。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807.《阳春》无和者,《巴人》皆下节
《阳春》:高等的乐曲。和hè:唱和。《巴人》:粗俗的曲调。下节:低下的品节。
○晋?张协《杂诗》
808.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
○《淮南子?缪称训》
809.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落梅花:即笛曲《梅花落》。
○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810.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杜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811.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砌:阶沿。
○唐?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81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弦:琵琶四弦,大弦最粗,又叫粗弦。嘈嘈:形容声音粗壮厚重。小弦:细弦。切切:声音细微急促,私语:低声交谈。大珠句:形容弦声清脆,如珠击玉盘。
○唐?白居易《琵琶行》
81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后两句形容乐声突然高亢激昂。
○唐?白居易《琵琶行》
814.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竹枝:即《竹枝词》。声咽:《竹枝词》声调凄切,犹如人之呜咽。一时:一齐。
○唐?白居易《竹枝词》
815.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丝蜀桐:吴地所产的丝和蜀地所产的桐,二者是制乐器的良材,此处指箜篌。张:张弦演奏。高秋:秋高气爽。空山句:箜篌声在山中回旋,行云也似倾听乐声而停留不动了。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816.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这两句描写天上女娲听见箜篌声,竟忘记补天而使石破天惊,秋雨骤下。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817.如怨如慕,如诉如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袅袅niǎo:形容声音延长不绝。缕:细线。
○宋?苏轼《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818.有备无患,亡战必危
亡:忘。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819.安不忘危,治不忘战
○唐?张九龄《治府兵第七章》
820.春秋无义战
义战:正义的战争。
○《孟子?尽心下》
821.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置:任用。不善:不当。涂地:指肝脑流在地上,形容惨败。
○《史记?高祖本纪》
822.欲治兵者,必先选将
○唐?张九龄《选卫将第八章》
823.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同:干预。
○《孙子?谋攻篇》
824.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疾:行动迅速。徐:舒缓。侵掠:攻击。
○《孙子?军争篇》:“~,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825.不战而屈人之兵,百战百胜,善之善者也,
善之善者: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孙子?谋改篇》
826.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宋?苏洵《心术》:“凡战之道,~。”
827.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撼:摧毁。岳家军:岳飞的军队。
○《史纪事本末》卷七十
828.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上兵:用兵的上策。伐谋:破坏敌人的计划。伐交:破坏敌人同盟国的邦交。伐兵:攻打敌军。意谓用兵的上策是用不战而胜的方法。
○《孙子?谋攻篇》
829.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常:固定不变。因:依据。神:用兵如神。
○《孙子?虚实篇》
830.穷寇勿迫
穷寇:陷于绝境的敌人。迫:追逼。
○《孙子?军争篇》
831.以逸待劳,兵家之大利也
逸:安逸。劳:疲劳。
○宋?欧阳修《言西边事宜第一状》
832.兵贵神速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833.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无备:没有准备。不意:意想不到。
○《孙子?计篇》
834.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之形:水流动的方式。趋下:向低处奔流。兵之形:用兵的规则。实:指敌军坚实之处。虚:指敌人的弱点。
○《孙子?虚实篇》
835.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之:他,指军队,兵卒。亡地、死地:必死之地,极其危险之处。
○《孙子?九地篇》
836.祸莫大于轻敌
○《老子》六十九章
837.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纵:释放。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先轸语
838.死诸葛走生仲达
诸葛:即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字仲达,三国魏之大将。此句说诸葛亮用兵之法使司马懿极其畏惧。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83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鼓:打第一通鼓,指战斗开始时。再:指第二通鼓。三:指第三通鼓。竭:竭尽。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故克之。”
840.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对千,千可以对万,万可以克天下
奋死:拚死而战。克:战胜。
○《韩非子?初见秦》
84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彼:指敌人。殆dài:危险。负:败。
○《孙子?谋攻篇》
842.风马牛不相及
风:放,走失;一说雌雄相诱。意谓齐楚相去很远,马牛走失也有会跑到对方之地;一说马与牛不同类,雌雄不会相诱。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843.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凫fú:野鸭。胫:腿。续:加长。
○《庄子?骈拇》
844.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庄子?庚桑楚》
845.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战国策?齐策四》
846.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
○明?于谦《昔有<莫恼翁>曲,予因效之,改为<翁莫恼>,聊以调笑云耳》
847.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
走:归。恶wù:恨恶。欲:要,需要。之:它,指水。然:这样。
○《吕氏春秋?季秋纪?审己》
848.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则鸟兽归之
○《荀子?致士》
849.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芳:香。
○《荀子?宥坐》
850.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丘:土山。首丘:传说狐狸死时总把头向着它所生长的土丘。
○战国楚?屈原《九章?哀郢》
851.猛兽不群,鸷鸟不双
群:指结群而行。鸷zhì鸟:凶猛的鸟,如鹰、之类。双:指双飞。
○《淮南子?说林训》
852.针虽小,入水则沈;毛虽大,入水则浮;性自然也
沈chén:同“沉”。
○《意林》引《秦子》
853.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54.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唐?刘禹锡《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
855.枯木逢春,萌芽便发
○清?魏安子《花月痕》第一回
856.水性虽能流,不导则不通
导:开导,引导。
○《意林》引《成败志》
857.弱之肉,强之食
○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85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诗人自喻。两句意谓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刘在宦途之中屡遭挫折,此两句诗显出他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不因蹉跎而忧伤。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59.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
86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苏麟《断句》
861.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水浒传》第十八回
862.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金玉:比喻美好。败絮:比喻无用的东西。
○明?刘基《卖柑者言》
863.大海浮萍,也有相逢之日
浮萍:水面浮飘不定的草。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86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合抱:两臂转拢,形容树的粗大。毫末:极细微。
○《老子》六十四章
865.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累土:一堆土。
○《老子》六十四章
866.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辞、厌:均是“拒绝”的意思。
○《管子?形势解》
86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仞rèn:八尺。亏:欠,差。篑kuì:盛土的筐。意谓造九仞高的山,因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尚书?旅獒》
868.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
○《意林》引《太公金匮》
86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蝼蚁:蝼蛄、蚂蚁。突隙:烟囱的裂缝。烟:一作“”biāo,迸飞的火焰。
○《韩非子?喻老》
870.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南唐?冯延巳《蝶恋花》
871.湖上小桃三百树,一齐弹泪过清明
弹泪:清明前后多雨,桃花瓣上颗颗雨滴似泪珠满挂。
○清?郭《积雨》
872.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
○宋?林逋《相思令》
873.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迥jiǒng: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874. 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唐?徐凝《忆扬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87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溶溶:形容月色柔和温润。
○宋?晏殊《寓意》
876.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几时有: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
○宋?苏轼《水调歌头》
87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
878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意谓月色皎洁,微风清凉,这么好的夜晚怎么度过呢?
宋?苏轼《后赤壁赋》
87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应当。凌:登上。两句写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周围的其它山峰便都在脚下了。
○唐?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80.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天下:觉得天下很小。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88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又作“忽然”。梨花:梨花色如雪,此处以花形容雪。这两句写塞外雪景如画。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8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瀚海:沙漠。阑干:纵横。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83.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唐?李益《度破讷沙二首》:“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884.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碛q@:本指水中乱石,后引申为沙漠。梦犹懒:沙漠过于荒凉,梦中都不愿见到。
○唐?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885.春风又绿江南岸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明月何时照我还。”
88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
887.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瑟瑟:形容斜阳照水,波光闪动的样子。
○唐?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88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连海平:长江下游,江面宽阔,与海相连,江潮高涨,江海不分。
共潮生:明月似乎是从海潮中涌出。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花》
889.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潋滟liàn yàn:水光闪动貌。
空蒙méng:雾气迷茫的样子。西子:西施。
淡妆:淡雅的装束。浓抹:浓艳的打扮。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90.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盘涡毂gǔ转:盘涡,急流形成的旋涡。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四字形容急流形成的旋涡如车轮飞转。
秦地:指西岳华山一带。
○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89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决:冲开。
○唐?李白《公无渡河》
89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893.春山叶润秋山瘦,雨山黯黯晴山秀
○宋?杨万里《题黄才叔看山亭》
894.春山叶润秋山瘦,雨山黯黯晴山秀
○宋?杨万里《题黄才叔看山亭》
89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因为。
○宋?苏轼《题西林壁》
89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
897.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雁一声霜满天
寒砧zhēn:寒夜捣衣声。砧:捣衣石。
○元?萨都剌《题扬州驿》
898.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千声:秋夜野外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唐?刘方平《秋夜泛舟》
899.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唐?李颀《古从军行》
900.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
○宋?苏轼《乞开杭州西湖状》:“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