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中益气汤运用总结

 图书 馆员 2011-08-16

补中益气汤运用总结

有一患者,咳嗽,屡请诸医诊治,经久不愈。观其方,初起曾用疏表宣肺,散寒清解;继用降气化痰,抑肝止嗽,或健脾蠲饮,温中止咳;又用养阴润燥,敛肺固金,效皆罔然。逐用补中益气汤(党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9克,陈皮4.5克,当归6克,炙升麻、蜜柴胡各4.5克,甘草6克,大枣3枚,生姜2片)加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罂粟壳9克,两剂。是日,煎服一剂,至晚间服第二煎后,夜间竟安然入寐。次日二剂服完,咳嗽顿失。机理:老人家久咳气怯,痰少稀薄,夜间尤甚,每有微汗。此证咳久,肺脾气虚,阴液耗伤。益气伍甘寒,少佐敛肺之米壳,标本兼顾嘛。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经旨而订出的以甘温为主的补剂。本方以黄芪为君,参、草为臣,白术补脾,当归补血,陈皮理气,均为佐药;又用升麻、柴胡为使,引黄芪、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而实表。总之,补中益气汤功用,乃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主治身热有汗、头痛恶寒、懒言、食不知味、渴喜热饮、四肢倦怠、不耐劳作、动辄气喘、脱肛、胞宫下坠等一切清阳下陷之证,脉可见虚软或浮大无力。后世对补中益气汤的应用,有了广泛的开拓,大凡正虚为主,或兼挟实邪或不兼,均可以本方加减化裁,取得很好的疗效。现仅就部分补中益气汤加味的应用,叙述如下:
       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蔓荆子、川芎,专治内伤发热,或里虚不足兼有外寒者。证见发热,间作不休,微汗,至颈而还,口不知谷味,可用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头痛甚者加蔓荆子、川芎。如伴有泄泻而热不退,可加附子。此里虚不足,若反用汗下则贻误病机。
       补中益气汤加干姜、五味子,治内伤久咳而不愈,可见潮热、微汗、咳嗽痰稀,不思饮食。是为气虚痰饮,不必理痰治嗽,正气足病自除。
       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主治脾肺气虚,或心肺气阴两亏之畏寒、肢体怠倦、痰涎自出、心悸等症。本方有生脉散合补中益气汤之义。如前所述,方师治疗气虚阴耗久咳案,此后余每遇此等证屡用屡效。
       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茯苓。可治气虚臂痛、体软痰涎、头目晕重、身如虫行的脾气不升、气血不能营之证。
       补中益气汤加山栀。此以补中益气汤补气除阴火,加山栀以清三焦之火。主治劳伤中气,怒动肝火,证见气怯腹胀、口苦心烦或口舌生疮等症。
       补中益气汤加黄柏。李东垣有因饮食劳倦,口干嗌干者加葛根,伴有肾水亏乏者加黄柏以救肾水,泻阴中伏火之治。又或烦扰不止加生地黄以补肾水。余治中气陷,肾下垂血尿或慢性肾盂炎久治不愈者,有一定疗效。
        补中益气汤倍加参、芪、主治元气下陷。
        补中益气汤加半夏、木香,主治胸痛,腹痛,左关脉弦之脾虚肝乘证。
        补中益气汤加附子、人参,主治形寒肢冷、心悸、自汗、脉浮大按之弱或沉细结代等阳气虚寒证。
        补中益气汤加柴胡、黄柏、山栀、茯苓、木通,主治小便淋沥、气虚、膀胱湿热未清之证。
        补中益气汤与丸药的配合应用:
        凡饮食劳倦,夜寐难成或心烦者,可配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
        凡饮食劳倦、思虑伤心脾者,可配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凡中气不足、纳谷少思或口漾清水者,可配香砂六君丸。
        凡中气不足,脾胃虚寒,食后腹胀者,可配附子理中丸。
        凡中气不足,气病无力排解而便结者,可配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
        凡气虚肾弱,腰腿痿废者,可配健步虎潜丸。
        凡脾虚肝旺,可配左金丸。
        凡脾胃亏损,停食痢疾,可配香连丸。
        凡脾气素弱、月事不调者,可配逍遥丸等。
        李东垣老人创补中益气汤,其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就立方本旨云:本方治“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气受邪,”并说:“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东垣并论及了四时用药加减法,很值得玩味、仿效,临床确有实用价值。明代薛己继承李氏之学,对于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证,更达到娴熟境界,从其医案可见。《薛氏医案》曾载:“余素性爱坐观书,久则倦怠,必服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酒炒黑黄柏少许,方觉精神清安,否则夜间少寐,足内酸热,若再良久不寐,腿内亦热,且兼腿内筋似有抽缩意,致两腿左右频移,辗转不安,必至倦极方寐,此劳伤元气阴火乘虚下注。丁酉五十一岁,齿缝中有如物塞,作胀不安,甚则口舌有如疮然,日晡益甚,若睡良久,或服前药始安。至辛丑时五十有五,昼间齿缝中作胀,服补中益气一剂,夜间得寐。至壬寅有内艰之变,日间虽服前剂,夜间齿缝作胀,每至午前诸齿并肢体方得稍健,午后仍胀。观此可知,血气日衰。”足见薛己对补中益气汤的应用,有很深刻的体验。

补中益气丸:一个给人提气的药
作者:唐略

    学医以来,我养成了“归类”好习惯,就是把各种症状按照治疗的方法归类。经常有朋友向我咨询身体上的一些“小毛病”,比如:

    “为什么我大便的时候,肛门有往下坠的感觉呢?”

    “我有轻微的胃下垂。怎么办呢?”

    “我总是提不起精神,有时候甚至懒得说话,是什么原因?”

    “我还没有老呢?为什么乳房比别人下垂得厉害呢?”

    “我的臀部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女孩那样上翘,反倒往下垂呢?”

    ……

    这些症状,就被我归到同一类里确立被我归到同一类里去了,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能升提。

    肛门下坠、胃下垂,是内脏不能升提;

    打不起精神,少气懒言,是精神不能升提;

   乳房下垂、臀部下垂是形体不能升提。

    只要找到“不能升提”的根源,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不能升提的根源在哪里呢?

    在脾,在气。人体气血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升降浮沉的运动,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血液也要在周身上下循环。有升有降,人体各个器官,各个部位才能各居其位,而不至于往下坠、往下垂。

    升降浮沉的动力何在?

    在脾胃。脾胃居于人体正中,脾负责升清,胃负责降浊。

    所谓“降浊”,就是把糟粕往下输送,输送到小肠、大肠,最后排出体外。

    所谓“升清”,则是把水谷之精微往上输送,输送到肺里,通过“肺朝百脉”,使“水精四布”;输送到心里,“奉心化赤”,化成血液,滋养全身。

    胃能降则脾能升,脾和胃就像杠杆那样保持着人体升降的平衡。脾脏在升提清气的过程中,对人体所有器官都有一个向上支撑的作用。

    脾虚则气虚,极有可能导致人体升提、支撑功能的下降,人体各组织得不到中气的充分升提和支撑,就出现下坠了。

    所以,内脏会下垂,精神会低沉,形体也会下垂,饮食中的水谷之精华不能上升则下降,形成腹胀、腹泻。所有的这些问题,症结都出在脾上。

    如何解决呢?   

    补中益气丸是最好的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是中医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方子。李东垣是脾胃派的鼻祖,最善于从脾胃入手来治病养生。他创造出补中益气丸,用于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形体器官脱垂等症。医界很多人都说,这个方子凝聚了李东垣毕生的学问。

    补中益气丸的组成药物是: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炒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其中黄芪、党参是中医里中药的补气药对,配上炙甘草、炒白朮等补脾健脾的药,最补脾气;

    当归和血,陈皮理气,升麻、柴胡能帮助脾胃升提清气。

   更妙的是,这个方子并没有局限于补脾,而且兼顾了养肝养肺,其中的黄芪能养肺,柴胡能疏肝,养肺就是养人体的元气,疏肝就是生人体的生气,这样,可养元气、生气、中气三大气,共同达到补中益气的目的。

    所以说,补中益气丸,是一个给人补气、养气、提气的药。可不要小看这个气。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其实,不用等到无常,气虚就够人受的了。有了补中益气丸,把起提起来了,气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千般用”。

    当然,好药往往是一柄双刃剑。补中益气丸的药力稍微大一点,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我门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点:

    首先,感冒期间,或饮食过度伤了肠胃的时候,都不宜使用。

    第二,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能用。因为高血压往往都是人体的气有余,气有余则往上涌,气行则血行,于是气血并走于上,造成血压过高,此时如果妄用补中益气丸,无异于火上浇油。

    第三,服药期间,如果出现头痛、头晕、眼花、皮疹、面红等症状,或者血压有上升趋势,应立即停药。

    第四,小儿应慎用补中益气丸,要在医生的临床指导下才能使用。〔唐略〕

补中益气验方

  1、补中益气,用羊肉一脚,熬汤,加稷米、葱、盐,煮粥吃。

  2、人参酒。补中益气,通治诸虚。

  3、补中益气。用羊胃一具,装入羊肾四枚,地黄三两,干姜、昆布、地骨皮各二两、白拉丁文、桂心、人参、厚朴、海藻各一两五钱,甘草、秦椒各六钱,均研为末,缝好,蒸熟。再晒干研细,每服一匙,酒送下。
4、赤芝:解胸胃郁结,补中益气,使人神志清明。

  5、南瓜。气味 甘、温、无毒。主治:补中益气。

  6、凫。释名 野鸭、野鹜、施、沉凫。气味 (肉)甘、凉、无毒。主治:补中益气,平胃消食。身上有小热疮年久不愈者,多食野鸭可以治好。

  7、参子。释名 龙爪粟、鸭爪稗。气味 甘、涩、无毒。主治:补中益气,厚肠胃。
本验方摘录于《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由中药秘方园整理发布
 

 养生要做到九多九少

夏荷

 
说起九九乘法表,不管年龄大小,应该人人熟知。但一谈到养生,却好像有各种复杂的说法和规则。下面由专家为大家制定一份“养生乘法表”。只要将下面这个“九多九少”口诀熟记于心,并逐一实践,或许你能从中获益一生。

  少肉多豆

  这似乎已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我们身边有不少“肉食动物”,汉堡、烤肉、烤鸭、红烧肉,顿顿无肉不欢。按膳食平衡宝塔的建议,一个人每天最好只摄入瘦肉75克,即一副扑克牌大小的一块。其中,体力劳动者、男性可以多吃红肉,脑力劳动者、女性及身体机能退化的老人,应多吃白肉。尤其是患有肥胖、心脏病、高血压等的人,更应少吃肉,多吃豆制品。豆子被称为“地里长出来的肉”,特别是用大豆做的各种豆制品,比如水豆腐、豆腐丝、豆腐干、豆腐皮之类,都是提供蛋白质的好食品。

  少盐多醋

  盐不仅会偷走你身体里的钙,还会带走正常的血压。自家做饭时,除了少放盐,也要尽量控制酱油、番茄酱、辣椒酱、咖喱等调味品的摄入量。更要小心看不见的盐,比如餐馆中红烧菜、炖菜等菜品,薯片、罐头及快餐方便食品中都含较多的盐。醋则称得上是厨房里的保健调味品了,炒菜时不妨放一点,用米醋腌泡菜可以降血脂,用陈醋配着面食吃能助消化,做鱼和骨头汤的时候放点醋,还有助于其中钙质的吸收。健康饮食网 foodwang.com

  少衣多浴

  一提到少穿,自会让人想到“春捂秋冻”。其实,秋冻不是让人挨冻,而是指缓缓添衣。适当的凉爽刺激,有助于促进身体代谢,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当户外早晚气温降低到10摄氏度左右时,就应该结束“秋冻”了。洗个热水澡既能解乏,又助睡眠,最重要的是在洗澡时做点“小动作”,比如用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并淋浴腹部,可以防便秘,在水流中搓脸能加速血液流动,能缓解疲劳。早晨起来最适合淋浴,可以唤醒身心,而睡前1~2个小时,最好在浴盆里泡个澡。水温应在40~50摄氏度,比体温略高。

  少食多嚼

  想管住自己的嘴,不妨尝试以下几招:在感到有点饿时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每次少盛一点,或使用浅盘和透明餐具;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因为从吃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到吃饱的信号。一般来说,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有助消化,避免发胖,还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不妨用小汤匙代替筷子,或者轮流使用勺子和筷子吃饭,即使想快也快不起来,保证每口食物都能充分咀嚼。

  少药多练

  不管平时多大方,吃药时最该“抠门点”,遇到伤风感冒这样的小病,最好扛一扛,别随便吃药。老年人还应遵守“岁加量减”的原则,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并且同时最多只能服4种药。如果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吃药也等于白吃。最新研究显示,只要每天坚持锻炼15分钟,平均可延寿3年,比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都称得上最好的药物。

少车多步

  一项研究显示,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大约25%的人已经丢掉了走路的习惯。研究发现,整天开车到处走的人比喜欢走路的人生病的时间长2倍。现代人以工作忙为借口逃避运动,其实,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免疫系统的工作效率更高。

  少欲多施

  平时不妨多给予别人帮助,如借给陌生人纸、笔,给街头乞讨者食物或钱,参与募捐活动等。小小的善行能让你感到自己生存的社会价值,给你带来情感满足,烦恼自然就烟消云散。另外,好吃的东西不要自己独享,分点给别人,不但与他人分享美味,一方面也控制了自己的热量摄入;别犯懒让同事帮你带饭捎东西,离开座位,自己跑一趟,看看可以为别人顺手做些什么。这样一来,不仅能活动筋骨,防止肥肉上身,还赚了个好人缘。

  少虑多笑

  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焦虑挂在每个人的脸上。为什么不尝试换种表情呢?4岁的孩子每隔4分钟就会笑一次,成人也应每小时都笑一笑。笑不仅能增进肺活量,还能帮你减肥,给心脏松绑。开怀大笑15分钟能够消耗40卡热量。如果每天都如此,一年可以减轻至少1.8公斤的体重。任何人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不妨准备一个“心情急救箱”,比如看场电影、跑几圈、到某个地方吃点心、和孩子们在一起、购物排队时与别人分享笑容,让笑容如阳光般照亮生活,同时也“温暖”心脏。

  少言多行

  健康计划不能只是口上说说,动辄以“没时间”、“坚持不下去”等当作借口。与其整日抱怨体重降不下来、啤酒肚渐渐隆起,不如利用这些时间行动起来吧!不然的话,你永远只能看着别人的好身材、好气色干瞪眼。从今天起,每天努力改掉一个坏习惯,就当给自己储存一份健康保险。


小补益气,大补耗气
小补益气,大补耗气,不考虑虚的程度就随便进补,风险很大。对于体质偏弱的人,补充少量性质平和的药材,可以促进气血生化,有助于增强抗病能力。

但如果选择人参这类补益作用过强的药材,稍不注意就会补过,导致上火。体内代谢过快会消耗人体的津液,使阳气缺少阴液的承载而反衰,让身体更虚了。

中医讲究辨证施养,补益应有度。平时经常感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的是血虚,这时补充少量桂圆、大枣、黑米等食物,可以缓解症状。但像阿胶这类滋腻碍胃的大补之品,吃多了反而会损伤脾胃,影响食欲,阻碍气血的生化。

有些人轻微活动后就大汗不止,还有老年人出汗常伴有头晕、气短、食欲不振、疲惫等表现,这就是气虚了。

气虚的人可以选择党参、山药等小补之品,而人参的补气作用过强,一旦不对症就容易像张大妈那样上火,出现口舌生疮、流鼻血等症状。

阳虚的人也需要进补,这类人常常嗜睡多梦、手脚冰凉,可以选择韭菜、动物肉类等温和的补阳食材。

但如果大量补乌头、附子等性质燥烈的药,体内之气不能驾驭,不但不能吸收,反而会让气太过而耗散出去,身体更加虚弱。

如果发现自己补过火了,有没有可以补救的方法呢?答案是百合。专家指出:“补过了容易上火,可以用'水’来扑灭。百合是能清热散火的药食同源之品,用来煮粥或炒菜,都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