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尔吉斯坦国简介

 造潭图使馆 2011-08-16

吉尔吉斯坦

本词条由弘农居士创建,共有4位协作者编辑了8次。最新协作者:mo63160363ubook罗文浩弘农居士

吉尔吉斯坦共和国(Kyrghyz Republic) ,位于中亚东北部的国家。北、西、南面同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加盟共和国接壤,东同中国新疆相邻。吉尔吉斯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10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是吉尔吉斯人,还有俄罗斯人,乌兹别克人,乌克兰人,德意志人,鞑靼人,以及维吾尔人、哈萨克人、东干人和塔吉克人等。吉尔吉斯坦主要交通干线是公路。公路全长2.5万公里。铁路总长不到400公里。河运主要是伊塞克湖。

纠错 编辑摘要

吉尔吉斯坦吉尔吉斯坦国旗
吉尔吉斯坦共和国(Kyrghyz Republic) ,位于中亚东北部的国家。北、西、南面同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加盟共和国接壤,东同中国新疆相邻。吉尔吉斯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10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是吉尔吉斯人,还有俄罗斯人乌兹别克人乌克兰人德意志人鞑靼人,以及维吾尔人哈萨克人东干人塔吉克人等。吉尔吉斯坦主要交通干线是公路。公路全长2.5万公里。铁路总长不到400公里。河运主要是伊塞克湖。

吉尔吉斯坦 - 相关资料

吉尔吉斯坦吉尔吉斯坦国徽
首都:比什凯克(Bishkek)

面积:198500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466.5万(截至1998年1月1日)

人口(分布):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人,最多每平方公里90人,其中楚河谷地和费尔干纳谷地人口尤其稠密。东北部高山地区人口稀疏。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0%。

宗教: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鞑靼人、哈萨克人、塔吉克人和东干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语言:吉尔吉斯语为国语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六州一市:楚河州、塔拉斯州、奥什州、贾拉拉巴德州、纳伦州、伊塞克湖州、比什凯克市。州、市下设区,全国共有60个区。

宪法:1993年5月5日,吉议会通过独立后第一部宪法,规定吉是在法制、世俗国家基础上的主权、单一制民主共和国,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1996年2月初,吉举行全民公决,对宪法进行修改,扩大了总统的权限,规定总统任期五年,并对各权力部门的职权进行了更为明确的划分。

政府: 国家最高执行权力机关。总理由总统征得议会人民代表会议同意后任命,政府成员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

议会/国会:第一届议会于1990年2月25日通过选举产生,1994年9月提前解散。1995年2月选举产生了由立法会议和人民代表会议组成的新议会。

司法机构:设有宪法法院、最高法院、高等仲裁法院和地方法院。

政党:截至1998年2月,在吉司法部正式登记注册的政党有18个。主要是(1)共产主义者党;(2)自由吉尔吉斯斯坦党;(3)穷人党;(4)吉尔吉斯捍卫工农业工作者和不富裕家庭利益党。

吉尔吉斯坦 - 资源环境

吉尔吉斯坦吉尔吉斯坦草原
吉尔吉斯坦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黄金、锑、钨、锡、汞、铀和稀有金属等。

地形:全境海拔500米以上,其中一半以上地区海拔1000~3000米,约有1/3地区海拔3000~4000米。东北部为天山山脉西段,西南部为帕米尔-阿赖山脉。边缘有谷地和山间盆地,如楚河谷地、塔拉斯河谷地以及费尔干纳盆地的东缘。

气候:大陆性气候。大部河谷盆地1月平均气温-6℃,7月15~23℃。年降水量200~800毫米,高山达1000毫米以上。

水系:锡尔河上游纳伦河横贯全境,水力资源丰富。东北部的伊塞克湖为著名内陆高山湖。

吉尔吉斯坦 - 历史政治

吉尔吉斯坦吉尔吉斯坦人
吉尔吉斯坦在公元前3世纪已有文字记载。公元6—13世纪曾建立吉尔吉斯汗国。16世纪受沙俄压迫自叶尼塞河上游迁居至现居住地。1876年被沙俄吞并。19世纪60~70年代,吉尔吉斯被并入俄罗斯。1917年11月至1918年6月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10月14日在俄罗斯联邦境内成立了卡拉尔吉尔吉斯自治州,1925年5月25日改称吉尔吉斯自治州。1926年2月1日,改组为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从1936年12月5日起,作为加盟共和国成员直接加入前苏联。1990年12月15日,吉尔吉斯坦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主权国家宣告,确定正式国名为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1991年8月31日,共和国宣布独立。12月21日,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作为创始国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

吉尔吉斯坦国内政局稳定。政策渐趋务实。主张建立政教分离的世俗国家,推行民主改革并实行多党制,注重各民族平等、社会保障和缓解社会矛盾,加强经济治理和打击经济犯罪力度,实行稳步渐进的经济改革,把振兴经济、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国家的中心战略任务。颁布《国家关于人的持续发展的战略》,确定了下个世纪前25年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目标。

吉尔吉斯坦 - 经济

吉尔吉斯坦吉尔吉斯坦货币——索姆
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的经济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1/2。农业的基础是畜牧业,主要放牧马和羊。种植业产量占共和国农业总产值近一半,以种植棉花、甜菜和烟草等经济作物为主,也种植水稻、大麦和小麦,所产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以多种所有制为基础,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原苏联时期主要是原材料产地,加工能力差,燃料、设备、工业品和日用消费品大多依靠进口。独立初期,由于同原苏联各共和国传统经济联系中断,加之实行激进经济改革方针,经济出现大滑坡。吉逐步调整经济改革方针,稳步渐进地向市场经济转轨,推行以私有化和非国有化改造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土地租赁制,经济已渡过最困难时期,生产止跌回升,1997年主要经济指标有较大提高。

工业:在共和国经济中,工业产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56%。采矿、机械制造、轻工、食品、产煤、石油、天然气等,拥有130个部门。其中锑的产量占前苏联第一位,汞的产量占前苏联第二位,煤(烟煤和褐煤)的产量在前苏联中亚地区占居首位。吉尔吉斯机械制造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达28%,位居前苏联之首。纺织、肉和奶制品等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也较发达。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共和国中唯一产糖的共和国。

货币:货币名称:索姆

汇率:汇率(1997年12月):1美元=17.40索姆,每平均汇率为:1美元=17.42索姆。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1997年):304.38亿索姆(比1996年增长10.4%)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1997年):14.8%

失业率:失业人中(1997年12月):7.38万人,其中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口为5.46万人,占劳动人口的3.1%

财政金融:1997年1月~11月财政收入32.97亿索姆,支出44.26亿索姆,赤字11.29亿索姆,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截至1996年底,外债总额约5.68亿美元。

吉尔吉斯坦 - 对外贸易

吉尔吉斯坦吉尔吉斯坦锡尔河(上源)
吉尔吉斯坦1997年1月~11月,对外贸易总额为11.55亿美元,比1996年同期下降6.2%。在独联体内的主要贸易伙伴依次为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坦主要出口商品有贵重金属、电力、食品、纺织、机械设备、皮革、羊毛、棉花、稀有金属、白炽灯泡等。其中,黄金出口额占吉外贸出口总额的40%。进口商品主要是机械设备、交通工具、仪器仪表、食品制成品、医疗设备、轻型轿车、家电、酒类、药品、服装等。  

1992年~1996年,吉尔吉斯坦同美国、日本德国土耳其瑞士、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复兴发展银行等19个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共签署贷款协议43个,协议金额为12.57亿美元,主要用以对工农业、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技术改造更新以及一些人文领域项目的实施和支持本国货币的稳定。

吉尔吉斯坦 - 对外关系

吉尔吉斯坦吉尔吉斯坦风情
吉尔吉斯坦独立后,始终奉行全方位的务实外交政策。吸引外资、寻求外援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是其外交的重点。重视发展同中国、俄罗斯、中亚邻国的关系,同时也将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关系视为其外交的优先方向。努力推进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合作。

吉尔吉斯坦与中国1992年1月5日建交。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1996年4月和1997年4月,吉总统阿卡耶夫与中、俄、哈、塔四国元首分别在上海莫斯科共同签署了五国关于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1997年,中吉贸易总额为1.066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1%。

吉尔吉斯坦 - 旅游

吉尔吉斯坦吉尔吉斯坦历史建筑
比什凯克建立于1825年,在中亚各国历史优久的首都中,比什凯克是相当年轻的一个城市,也是吉尔吉斯唯一的大型城市及工业中心,清新和绿化的一个城市。比什凯克有很多手工艺中心、还有民俗村、阿拉图广场、历史博物馆等。

比什凯克有一条以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命名的街道。1996年6月,时任比什凯克市长、吉著名经济学家西拉耶夫提议,将比什凯克通往奥什的咽喉的路段更名为“邓小平大街”,旨在了解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街道起始处右侧,矗立着邓小平半身塑像纪念碑上,碑文以吉、俄、中三种文字沉稳有力地铭刻在花岗岩纪念碑正面:此街以中国卓越的社会和政治活动家邓小平的名字命名。而大街东侧竖立的“邓小平大街”俄文路牌与纪念碑遥相呼应。这条自西向东双向6车道的大街车水马龙,两侧商铺鳞次栉比,一派繁华,勃勃生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