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构建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体系

 千岛花园 2011-08-18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构建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体系

 

省委党校领导干部进修一班(B班)一组学员

                执笔人:应金泉

         

建设创新型省份,农业是重要的基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力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进入21世纪,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但农业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又受到各种要素资源的瓶颈制约。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建设符合小康社会要求的现代农业。

    如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构建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体系?最近,我们赴湖州、德清、温州、瑞安作了专题调研,走访了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协会、现代农业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关乡村,同时了解了台州、义乌等地的相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作专题报告。

一、   浙江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紧迫性

浙江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宏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当前,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我省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比较多,突出表现在:一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年轻力壮的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农业经营出现了副业化、兼业化、老龄化趋向;二是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严峻挑战,我省的农产品质量档次还不高,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常常遭遇“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三是我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逐年减少,而且土地流转比较困难,与农业产业化要求的规模经营形成了突出的矛盾;四是目前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产业化经营和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农民的素质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五是目前农产品总体过剩的情况在加剧,市场风险有增无减。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在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构建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体系。

经济增长方式,指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与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组合方式。通常把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增长,以偏重资源要素投入数量的扩张为主要动力和基本特征。就农业而言,往往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提高产品总量。这种方式资源消耗大、劳动生产率低、经营效益差。而集约型增长,则以提高资源要素生产率为主要手段,以追求经济发展质量为主导,在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强调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要素生产率,改善投入产出关系来提高产出效益,从而推动总量和质量同步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传统农业单纯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被打破。但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农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仍然是弱项,从总体上说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传统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为主。目前,我省的集约经营主要集中在改良种子,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方面,农业劳动手段严重落后,基本上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在农业中大多还是使用着传统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方式,农业机械化水平十分低下。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就是要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使农业走上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道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二、浙江各地的创新实践和成功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地对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浙江农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各地“摸着石头过河”的创新实践,开拓出一条条成功的路径,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从各地的实践看,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重在五个创新、五个转变:

(一)、创新产业结构:从传统种养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变。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高效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兼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双重特征、集约化生产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耦合的现代农业。   

    湖州市地处“长三角”的中心区域,与国际大都市上海有着许多天然的联系。但过去湖州市的农业经济却一直是自给自足为主的传统农业经济。农业主要由粮食、蚕桑、水产三大块构成,2000年种养业产值比为6535。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湖州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的总体定位,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果断调整种养结构,加速发展高附加值的特种水产养殖,目前种养产值比已由2000年的6535调整为4159,每亩的产出效益大大提高。二是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全市建设优质粮油、优质桑园、特种水产、优质蔬菜、花卉苗木、家禽、名优茶、高效笋竹、干鲜果等十大优质农产品基地,新建和培育了175个各种类型的农业示范园区,其中省级农业示范园区4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32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市建成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基地131个,并积极推行竹林养鸡、稻田养鸭、种草养鹅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如安吉县已建设竹林生态养鸡基地45个,年饲养生态土鸡800万羽,竹林放养的鸡不仅产出效益高,饲料省,鸡粪又可作肥料,可谓一举三得。湖州市还把农产品销售目标瞄准国际大都市上海市场,上海对外地农产品进入市场有严格的标准,很多地方都把农产品进上海作为增强竞争力的手段,这就提高了准入门槛。湖州敢于与强手同台竞争,也促使本地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型。湖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效益显著提高,2006年与2000年相比,全市农林牧副渔业产值从86.94亿提高到113.73亿,农民人均收入从4335元提高到8333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启示:创新农业产业结构,一个重要的抓手是做好“优化”文章,主攻高效生态农业。湖州市根据本地实际,不断优化种养结构,抓到了点子上,尝到了甜头。由于各地资源环境有所不同,调整农业结构应当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在资源、生态和市场全面统筹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区域布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

 

(二)创新经营模式:从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逐步向“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模式转变。

    专业化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基础,没有专业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在我省各地,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专事一业,逐步建立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向产业链前后进一步延伸、逐步走向一体化。

从我省农业产业化实践看,农业产业体系的运营模式大体可分两类:一是纵向协调,二是市场协调。纵向协调按照公司和农户之间紧密程度或利益关系不同,可分为合同农业和公司农业。它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农户”。市场协调是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通过各种类型的专业批发市场、期货市场、集贸市场等市场交换来完成的,它的经营模式是“专业市场+农户”。

在我省台州,这两种运营模式在实践中都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台州市已有560家专业合作社,450家农业龙头企业 ,联结基地150万亩,带动农户65万户。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一是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卖得出去。二是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了农业经营化水平。三是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按标准化生产,实施产地编码制度、统一生产流程、统一包装、统一规格、统一品质,统一商标,打上条形码,并在全国许多地方建立了销售窗口、市场和网站,打开了产品销路,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增强了农业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农民收入。台州人多地少,人均不到4分地。在此背景下,100多家专业合作社走出去跨区域经营500多万亩土地,在外地再造一个“陆上台州”。这些合作社放眼全国建基地,巧妙利用气候差异,延长了生产季节,达到效益最优化。2005年,台州连续遭受5次强台风袭击,当地的很多农业基地几乎“全军覆灭”。专业合作社转战外地避着台风种植农产品,“堤内损失堤外补”,从台州之外挣回农业产值达31亿元。结果,大灾之年农民年人均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同上年比反而增长了11.3%,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遍布台州各地的6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联结分散经营的农民产、加、销中也发挥出很大作用。农民通过专业市场完成市场交易。然而,单纯靠市场联结千家万户的产、加、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缺少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旦出现市场波动,很多产品往往只能低档销售或滞销,吃亏的只是农民。

为此,全省很多的地方目前正在农业主导产业领域探索发展“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体系,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方面具有优势,行业协会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使农产品产、加、销更紧密地联结起来,延长了产业链,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这种经营模式比“公司+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的模式更为完善。

启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织基础。它围绕当地的特色农业、优势产品,在组织农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专业合作组织也需要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与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组成利益共同体,就更能“如虎添翼”。

 

(三)、创新服务体系:从不同部门“条块分离”的单向服务向建立集聚各种资源的服务联合体转变。

专业合作社虽然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初步对接,但依然面临着农资采购、农业贷款、科技支撑等难题。就资金而言,每年各商业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像抽水机一样把农村资金“抽”向城市,“抽”向工业,农业农村不断“失血”,而农民要贷款却难上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农业支持服务体系。长期以来,我省农业支持体系是“条块分离”的,农村信用社、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处于相对封闭的自我发展状态,农经、农贸、农资、农机及农技等机构也分属不同部门,至于政府涉农部门也往往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合力。这种“条块分离”的服务体系也导致农民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过大,农民承受不了这种高成本的服务。

2006325,瑞安率先组建了我国第一家集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农村合作组织——瑞安农村合作协会。在农村合作协会的体制框架内,专业合作社是主体,是农协的基本会员,也是服务对象。供销联社、合作银行、科技特派员协会等为核心会员,外围农户也可直接加入作为联系会员。全市各类专业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组织被整合起来,覆盖近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经济合作社,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农村合作银行等涉农部门也主动加入其中。

农村合作协会的建立,为建设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支持体系构筑了服务大平台。这种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后盾的“三位一体”的服务联合体建设,显示出明显的优势:(1)、在农协平台上建立合作金融体系,通过互助联保,开展信用评级,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2)、通过集聚各种资源,组建统一的农产品营销大平台,大大拓展了农产品发展和销售的空间;(3)、通过合作社的联合、互助和资源共享,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科技和信息需求问题,科技支农项目向合作社倾斜,科技特派员加入农协,与合作社结对,加大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力度;(4)、通过搭建农协这一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各部门资源协力扶持“三农”顺畅通道。

启示:解决农业经营主体各种具体问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服务体系。瑞安农协的这一创新服务体系的“破冰”尝试,使农村各种资源“条块交融”,有效整合体制内外资源,促使农村贷款融资难、农产品卖难、政府扶持政策到位难等问题开始得到有效解决。这种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有利于构建以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平台,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民的市场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瑞安的经验值得推广。

 

(四)、创新科技推广机制:从行政性的科技推广向按市场规律运作的科技推广机制转变,从单一的农技人员推广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推广新机制转变。

科技是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它不仅包括生产技术,还包括加工、贮运、种子种苗、种养模式等技术,不仅包括技术本身,还包括创新推广技术的能力和农民的吸纳能力。

我省过去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行政上受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县农业局指导,实行双重管理体制。许多乡镇农技人员围着行政工作转,被安排“驻村包片”、收税收费、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而且还是硬任务,因此造成农技人员职能错位,没有时间和精力搞农技推广工作。这种体制充满着计划经济的色彩,有些在行政名义上已建立了服务站,但实际上仅流于形式,存在着“上实下虚”、“头重脚轻”的现象。由于农技推广服务机制不健全,导致成果转化渠道梗塞,不少地方出现了“忙在县级、停在乡级、空在村级”的被动局面。

我省各地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中,对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大胆进行改革尝试,摒弃行政性的推广模式,着手建立按市场规律运行的科技推广新机制,并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义乌市果蔗技术区域服务站把原基层农技站改造成“区域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场”农技推广新模式。科技示范场通过有选择地吸收果蔗种植大户进场经营,实行“四个统一”(统一应用“义红”果蔗良种、统一按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操作、统一优惠供应专用农资、统一“义红”品牌上市)措施,带动周边乡镇农户;通过在新蔗区开辟示范点辐射服务,扩大服务范围。由于有了科技示范场的实体,同时发挥了专业合作组织机制灵活的优势,较好地实现了农技推广体制创新、农民增收与农技人员增收的双赢目标。蔗农平均每亩增收1500元,三年累计增收8700万元。合作社社员三年中累计人均增收6872元。而农技服务中心人员也在新的机制中,获取比原收入高出1.72倍的收入。

湖州市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科技推广机制,则更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全市形成了 “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农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科技示范户”新的科技推广模式,共建立284个苗种繁育、无害化生产、标准化技术、生态高效等不同类型的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培育和建立了2263户科技示范户,有565个农技人员分别与2000多户科技示范户、259个农业基地、86个农业企业建立固定的联系,浙江大学的专教授在湖州领办不少农业高科技企业,直接与农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场、示范户挂钩,并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使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步伐明显加快,大大提高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到位率。湖州有总长5780公里的河道,河道淤积影响防洪排涝灌溉。浙大教授带领专家到湖州把脉,提出了综合利用淤泥,用于改良土壤的“金点子”,既可减少病虫害,又可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淤泥完成脱水过程后还可再用于各类建筑材料的资源转化。这种科技推广新机制,开始给湖州农民带来实惠。长兴一棵“长相”普通的罗汉松,经过浙大专家改良,身价从70元飙升到800元;废弃在山上的油茶树嫁接云南山茶花,每棵卖到3500元;以前农民当柴火烧的紫薇树树根,嫁接日本品种卖出了两株7万元的价格。

启示:科技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力。农业产业的弱质性,经营的分散性决定了农技推广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原有行政式的科技推广已不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摒弃行政式的科技推广机制,建立按市场规律运作的科技推广新机制,方能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利益双方得到共赢。而培育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农技推广队伍,让农技推广的资源和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则更能激活科技推广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五)、创新政府职能:从行政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

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中,政府职能的创新是关键。过去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政府的职能以行政主导型为主,过多地干预生产经营活动,管了许多不该政府管的事情。我省过去在农业生产上有这方面的教训,有的地方政府对农民种什么、不种什么,习惯于下达指令性计划。结果市场瞬息万变,原先以为好销的产品却变成了滞销货。有的地方农民一气之下,把滞销的农产品抬到政府大院,政府无奈只好发动机关干部买回家。而另一方面,应该由政府来调节的事情,又往往“缺位”。

湖州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中,首先转变政府职能,从原先的行政主导型转向服务主导型。政府重点是把好“舵”,不“划船”,在服务中体现主导,着重抓好组织协调,政策引导,规划制定,保障服务。在与浙大合作建设新农村实验示范区中,湖州市政府着重搭建三个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人才支撑平台和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实施八大工程:产业发展工程、村镇规划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环境工程、公共服务工程、素质提升工程、社会保障工程和城乡综合改革工程;实施“百项重大项目”。在实践中,湖州市政府特别注意防止把服务主导作用变成包办代替,避免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防止农民产生依赖思想;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农民的创业能力和信心,突出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运用产业带动、合作开发、公益捐助等形式反哺农业;发挥政府各部门管理、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由于政府角色到位,全市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红红火火,农民的热情持续高涨。

启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政府应扮演什么角色?湖州市的经验作了很好的回答。政府职能从行政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意味着政府角色的回归。政府不是执行者角色,而要把好“舵”,不“划船”。目前有的地方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应该管而管不好的事,而应该由政府管的事,却没有管好。政府应该从那些不该管的事情上退出来,应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起来,而且管好,在服务中体现主导。

浙江各地的创新实践和成功探索,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构建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体系指明了路径。这五个创新、五个转变,归结起来说:

优化产业结构是重要抓手,

发展专业合作是组织基础,

强化服务体系是有力保证,

加强科技推广是强大支撑,

政府角色到位是关键所在。

 

三、我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难点和对策

我省各地卓有成效的探索,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开辟了不少新途径。然而,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存在许多瓶颈制约,面临着不少难点和困难。克服这些难点和瓶颈,需要加强对策研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扫除现代农业的发展瓶颈,加速构建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体系。

 

难点之一:土地资源紧缺且流转困难制约农业产业化进程 

对策:扩大规模经营 创新土地利用和种养模式  推进循环经济
   浙江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52亩,70%多的农户承包地不足5亩,而且土地流转比较困难,至2005年底,全省土地流转面积365万亩,仅占耕地的15.3%。分散的小块土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大大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致使农产品成本中活劳动部分所占比重为发达国家的46倍,农业经济的规模经营效益非常低。

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寻找符合浙江实际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扩大规模经营做强主导产业。扩大规模经营,关键是要加速土地流转,实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而言,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相对于市场经济体制而言其制度缺陷又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需要各种具有社会化生产性质的集约化经济形式,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湖州市对此采取:(1)、农业向种养大户集中;(2)、建立高标准种养基地,公开招标让能力经营;(3)、农田入股,收益分红;(4)、反租倒包(由村集体向农户租来土地反包给懂科技会经营的能人),所得收益全部返回给农户。我们这次考察的德清雷旬镇杨墩村由村集体出面向农户租地,再把租来的地反包给一位懂科技、会经营的能人,办了一个占地1060亩的生态休闲农庄,庄内搞生态立体种养,发展观光旅游,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蔬菜碧绿,游客不断,成为江南原生态的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村。湖州通过这些办法,使家庭承包土地为主的生产经营逐步变为形式多样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益。

加速土地流转,各地都有高招。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情况下,要重点发展高附价值、节地型精致型的农业主导产业,同时对农业加工、销售、贮藏、保鲜等产业链的延伸滞后的状况也要相应改变。目前,绝大多数农产品进入市场还是以鲜销或原料销售为主。因此,在形成特色化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基础上,要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加工业和流通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农业块状经济的发展新格局。

——积极拓展资源充分利用的农业种养模式。从我省土地资源紧缺、水资源缺乏和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省情出发,按照高效生态农业基本特征,探索新的农业种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多年的模索,各地已从实践中总结出应对资源紧缺走高效生态农业之路的有效经营模式。例如:(1)空间利用模式:按照农产品的适应性,通过合理搭配和科学布局,使资源在平面和立体方向实现最大化,形式分为空间种植模式、空间养殖模式和空间种养模式;(2)、时间利用模式:根据各种资源、农作物和动物生长的时间节律,合理利用时间组合和季节更迭,或采用塑料大棚、地膜覆盖、人工温室等人工调控的种养措施,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用,获取农业最大效益;(3)、无土栽培模式:采用国际高科技,采用先进的自动温光控制大棚,实行容器育苗技术,我们这次考察的德清阳光生态农业公司2006年已无土栽培苗木700多万株;(4)、有机农业模式:以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专用有机或生物肥、药,使农产品具有绿色安全、高品质、高附加值;(5)、园艺花卉模式:把花卉苗木种养业与园艺业和绿化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包括种子种苗业、花卉苗木种植、科研开发、市场营销、绿色园艺工程在内的很长的产业链。此外,依托现代农业园区、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等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进行功能拓展,提供科普教育、度假、休憩、游乐、就餐、住宿等服务的农业休闲观光模式,等等,都是利用有限土地提高农业资源效益的有效模式。

     ——大力推进循环农业经济。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循环农业依据动植物生态共生圈和食物链原理,把耕植业和养殖业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优化组合。如我省很多地方推广的陆地立体圈养模式(如鸡舍上层、猪舍下层、鱼池底层)组合,鸡粪、猪粪既可以用来制造沼气,又可以作鱼饲料;水体立体养殖模式(如鸭上层、鱼下层、珠蚌底层)组合;又如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水产多层混养等,都有效地促进了资源的再利用。

 

 难点之二,农业集约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对策: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作用

        完善农业合作组织的各种服务功能保障农民利益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业发展要求适度规模经营的趋势与现有农户超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具有“四个弱”:吸收和分析市场信息能力弱,吸纳现代科技能力弱,产品销售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这“四个弱”制约了市场主体能力的发挥。而目前我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仍然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加入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占全省农民的比重仅2%左右。这种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而且难以承受农业的巨大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不仅受到来自资源供给、配置及利用效率方面的约束,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需求方面的约束。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基本告别农产品短缺时代,农产品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同时中国入世后又受到国外农产品的巨大挑战。农产品进入市场,风险大大增加,而分散的农业经营是难以抗拒市场风险的。
    
改变这种状况,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发挥经营主体的龙头作用。我省农业主管部门提出,要致力于培育100万家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成为浙江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与此同时,必须稳定地转移大批农业劳动力。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战略举措。针对目前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步伐缓慢的状况,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多部门牵头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户组织化水平,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和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到省外建立基地、开拓市场。这样做,旨在增强农业的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化体系中的“顶梁柱”的作用。温州市的农业经营主体不仅在全国各地建立各类农产品基地130多万亩,规模农业企业80多家,总产值达50多亿元,建立大中型农产品交易中心30多家,交易额达200多亿元,而且积极“走出去”,到巴西、多米尼加、越南、美国等地拓展种植、加工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有4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获得欧盟FDA、美国APPC认证,产品顺利进入欧美市场。全市有各类农产品名牌近三百个,我们这次考察实地接触到的“大好大”食品系列、梅屿番茄都是当地的著名农产品品牌。

第二,完善农业合作组织的各种服务功能,带动千家万户。分散、弱小的生产经营特点很难适应现代化、集约化、市场化、信息化和高效化的农业发展要求。单个农户生产品种单一,许多产品是低品质的大路货;在仓储、运输等方面交易量小而成本高;市场信息不灵,盲目生产,导致农产品“卖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必须重视这部分弱小、分散的经营户,通过不同的方式,通过完善农民合作组织的各种服务功能,作把分散的农户吸收到农业产业化体系中来,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如: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 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将农业的产、加、销诸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组织分散的农户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积极注册产品商标,打造优质品牌,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实施区域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发展专业化农产品销售组织,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积极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农业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增强分散经营的农户接受市场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使千家万户的农民受益。

 

难点之三:农业投入支持服务体系薄弱

对策: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服务体系

据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支持,2005年平均每公顷耕地为923美元,农业总收入中约1/3是来自于政府各种各样的补贴和支持。最近几年,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导向下,我省各地政府显著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但是,财政支农增速多年来仍赶不上财政总支出增速,支农比重逐年下降,1993年全省财政支农比重为9.8%,2000年降至7.4%,2005年又降至6.8%。同时,“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尚未健全,农业的支持体系依然十分薄弱。

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要靠农业自身的改革和转型,而且需要政府职能转型。政府过去职能过多,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留下很多教训。政府职能应当向服务型转变,以服务为主导,为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构建一个坚实有力的支持服务体系。

一要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尤其是加大财政收入新增部分对农业的投入,土地出让金的返还也应当主要用于对农业的扶持。增加对农业科技、农民培训、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农业环境整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费用。进一步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并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证地方政府将财政投入重点向农业倾斜。

二要进行政策引导。尤其是要积极引导内外资企业支持农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尽快改善浙江的农业的投资政策和投资体系,一方面要大力引导和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和外资企业投资农业,另一方面要改变长期以来农业投资侧重于流通环节和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上,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保险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投资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回报自己的家乡,支持乡村发展现代农业。

三要在农村建立农业的支持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瑞安农村合作协会建设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服务联合体的经验,通过发展多层次的合作,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搭建以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生产、科技、金融、流通服务平台。

四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优势,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利用农技110、农民信箱等途径,向农民提供公共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就业信息、气象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农业装备生产和农资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农业金融、保险等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

 

难点之四:农业科学技术含量低

 对策:提高科技适应市场能力 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推广体系

建设现代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但目前我省农业科学技术含量很低,每年的农业科技成果,能推广应用的只占科技成果总数的 30 %左右,大部分成果滞留在实验室里或试验田里。2005年我省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3.6%,而农业发达国家已达到80%左右。

农业的科技进步,一靠推进农业信息化,二靠科技研发,三靠科技推广。

在推进农业信息化方面,要致力于信息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中的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能有效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用信息技术武装农业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开发各类政府和专业的农业信息,服务于农业、农民,对农业的各要素进行精准化运行和数字化管理,以降低农业消耗,减少成本,大大提高产出效益。在农业流通领域,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各类农产品交易平台等农业电子商务系统,可减少储销购环节,提高市场对接能力,让农民在信息技术的服务中得到实惠。

在科技开发方面,重在提高科技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我省已有一批科技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特别是科学用种技术、高产栽培技术、机械化操作技术、环保和科学施肥技术、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等五大农业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但从总体上说,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研究成果转化率比较低,今后科技攻关,重点应放在加强科技与市场的对接,提倡像浙大的专教授一样走出实验室,深入生产第一线去搞科研,以提高科技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根据我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导方向,今后要着重研发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的农业科学技术。同时,要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加快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要着重改革现有的科技推广体制,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新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走向多元化,由政府主导的单一农技推广方式,已很难适应这一现状,构建适应农民需求的多元化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突出农民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主体作用。并通过技术入股等形式,让农技人员加入其中,形成推广合力,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在科技推广中的龙头作用,带动千家万户。      

2.拨专门的经费,赋予相关大学和科研单位农技推广职能,建立由教育、科研、推广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的区域性专业性科技服务组织,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3.鼓励农业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

4.注重在行政村培养土生土长的农民技术员,作为农技推广队伍的有效补充。农民既是新技术的最终使用者,也是新技术的传播者。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技术员,与周围农民有着共同语言,共同的生产生活经验,沟通起来特别顺畅,具备专业技术人员不具备的优势。

总之,要通过多种手段,建立起科技人员、农民、企业家广泛参与的农技推广队伍,形成一张适应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技推广新网络。

 

难点之五:农业劳动力素质低,科技人才严重匮乏

对策:一手抓技能培训,一手抓专业人才培养

   在农业生产力中,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技水平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起着决定性作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90年代初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43%,中学文化程度可提高108%,大学文化程度可提高300% 。随着农村科技教育的发展,我省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仍比较低。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我省农业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14.60%,小学毕业占53%,初中毕业28.7%,高中毕业占3.4%,大专及大专以上毕业仅占0.09%。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有文化和技术的青壮年纷纷进城务工经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不高,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能力差。在这种情况下维持农业的简单再生产都十分困难,根本谈不上农业的集约经营。

面对这种状况,首先还是要稳步地把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与此同时,一手抓好农民的适用技术培训,一手抓好专业人才培养。

农业适用技术的培训,重点抓科技入户的载体,提高高效生态农业的劳动力素质。科技入户,主要是抓好各类科技推广示范户和生产示范户,以及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青年,通过他们先行一步,带动千家万户掌握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对农民科技培训,过去不少地方“培训内容上面定,喊来农民只管听”,一年培训班办了无数期,收效不大。应当改变这种盲目的灌输方式,根据产业所需施教,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实行“点菜”式培训。根据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聘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教授和专家定期授课,不断更新农民的知识,使他们注重种植和养殖新品种,使用新技术,了解当前国内外市场形势,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方便农民和解决农户实际问题,也可以把培训班办到村或产业基地里,在农产品的生产主要季节,组织有关农技专家下村到主导产业基地对农民培训和指导。

专业人才的培养,重在培育现代农业的创业人才。可以从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实施“绿色证书”、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等定向培养有技术职称或专业技术证书的骨干农民,使他们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二是通过农业大中专院校培养农业的专门人才。我省从去年秋季开始,已实施就读本省普通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技术类专业的本省籍学生可以免除学费。这项政策对培养现代农业宏大的人才队伍具有战略意义,但也需要政策配套。比如,对免费就读农业院校的学生,签订服务农业的合同,防止毕业后农业人才大量流失。同时,还要积极搭建农业人才交流招聘平台,鼓励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功立业。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应以现代农民企业家为骨干,要致力于培养一批有志于在农业创业的农民企业家。农民企业家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得以有效运营的灵魂,是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经过锤炼而造就的。他们不但善于经营农业,而且善于不断寻求发现市场中新的机会,向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环节扩展,向种养业以外的领域进军。建立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需要一大批农民企业家,要从政策导向、制度环境、法律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并提供大量的长期和短期的融资等优惠,以刺激有农业经营能力的人奋发创业。

 

                          200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