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人文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luhuwu 2011-08-19
论人文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专题名称】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
【专 题 号】G311
【复印期号】2006年10期
【原文出处】《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武汉)2006年7期第18~20页


    促进人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具体体现。在新课程体系中,作文教学如何调转科学主义的倾向回归人文精神的本质,理应成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人文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应以尊重作文教学的主体——学生为前提,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将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命题到批改整个作文教学过程都要从学生的心理、思想和参与度等因素出发,围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相应改善策略。结合目前作文教学的情况,人文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及其改善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最本质的问题——写作主体错位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从命题到批改整个过程都是老师掌握着主动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疲于应付。这是背离作文的本质的。新课程标准将作文视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视为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也就是说,作文是主体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个性表达过程,具有原创性。原创者具有作文的主动权,有创作的自由,这些都不是外人可以强加的。当前,为了应试,中学作文一味追求“向45分钟要作文”,要求在课内完成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长期这样训练作文,只能逼着学生为完成任务去写空话、套话和假话,难以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比如,八股式的议论文写作方法,让学生积累舍己救人、艰苦朴素的事例去考试中运用,生硬地把一些哲理嵌入文章,生拉硬扯地挖掘某一事物并不存在的意义,习惯于大量堆砌引证来掩盖空虚本质,这些做法几乎在引导学生放弃独立思考,丧失原创者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失败。
    对策——还原主体。还原主体就是把写作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是写作的本质决定的。
    1.把写作的时空还原给学生。平常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45分钟完成800字,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抱着为完成任务而硬着头皮敷衍几百字了事的态度,没有作文的责任感,即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也很难产生内心与他人交流后的喜悦,没有创作之后的兴奋感和成就感。由于每个写作主体的个性、思维习惯各不相同,写作的状态、速度以及产生灵感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平时作文训练除了少量的课内作文外,要以自由作文为主;即使是课内布置的作文,也应允许学生课外去完成,甚至可以留一周左右的时间给学生去与现实生活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去构思,去创作,去修改。有写作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有时为了一篇文章的开头、某个细节和结尾而茶饭不思,可谓“为伊消得人憔悴”,可当你看到了一簇花、一个人、一件物品,突然触发了你的灵感,你就会文思如泉涌。这时不需别人逼着你去写,而是你自己要写,而且非写完不可,否则你心里就有一种欠缺感。这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畅快感,只有在自由写作的时空下才能产生。其实把写作自由还给学生的过程,也是将作文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还是增强学生写作责任感的过程,可谓一石三鸟。
    2.把修改的权力还原给学生。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恐怕是改作文了。老师花了三五天或一两周改完了一次作文,发给学生时,学生只看那全班五分之一几乎雷同的三五句评语或评分,对于自己那几乎淡忘的作文根本不关心,对老师的旁批或指出的问题也不想深究,因为那些问题他写的时候就心知肚明,是“老师太傻”,而把为完成任务所写的作文当了真。总之,这种作文批改方式是“两败俱伤”,效果极差。早就有人对这种评改作文的方法提出了批评,并摸索出了抽改、师生互改的新的作文批改方法。这些方法未尝不可。不过从写作的本体来讲,解铃还需系铃人,作文的批改还是要由作者自己做主。很多作家在谈到写作时都说过作文是自己改出来的道理。一般情况下,对于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来说,好坏作文的标准并不需要老师去详细讲解,即使作文写的不好的学生,也能一眼看出作文的好坏来。因此,学生自改是没有很大的困难的,关键是我们老师要敢于放弃手中作文批改的霸权,把本该属于学生的批改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之间互改的同时自改,这种自我修改的习惯从改错别字、改标点、改句子,到调整结构,经过3 年左右时间的逐步训练就不难养成了。在这个习惯的养成过程中,还培养了他们的作文责任感。尤其是在当下,为了应试,作文训练中形成了少打草稿、少修改,或为了怕影响卷面根本不做修改的浮躁风气,培养学生这种自改的习惯,有了更现实的意义。并且一旦这种习惯养成,将终身受益。
    二、最关键的问题——写作心理障碍
    作文教学中常出现学生“见了作文就头疼”的厌烦心理,其外在表现为:每逢作文课,学生就会出现浮躁不安、心烦意乱、无从下笔,更有甚者还会出现面红耳赤、浑身乏力、高度紧张的恐惧心理,还有少数学生由于受到作文的创伤,产生了对作文冷漠、对教师敌视的不健康心理。这些写作前的心理障碍,是阻碍学生进入写作状态的一把“铁将军”,如果找不到金钥匙,作文教学是很难收到好效果的。
    对策——唤醒写作欲望。写作是一个由“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谁召唤写作的主体进入写作的心境?老师的召唤,只是一种外加的命令,对于生动活泼而又富有个性的当代中学生来说,这种命令是霸权,是缺乏召唤力的。只有来自于写作的“物”或“意”的召唤,才是最有力的召唤,才能唤醒写作主体的创作欲望。
    1.唤醒自信心
    学生怕写作文,从自身的心理素质看,主要是自信心的缺失。自信心是一切活动的内驱力。国外的研究表明:儿童6—7岁刚入学时,他们个个都认为自己会写作,自信力十足。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纸,要求他们写作,他们拿过白纸,就在纸上不停地写着、画着,虽然乱七八糟,但他们对自己的“作品”都十分满意,且充满了信心,没有一个交白卷。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自信心就越来越差,到了高中,很多学生几乎失掉了写作的自信心,突出表现在:不愿把自己的作文给他人看,不愿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总觉得自己作文写得太差,拿不出手。
    召唤学生写作自信心的策略很多。从教师这个角度讲,首先要赏识学生的写作,在拟题中发现学生的新颖别致之处,在行文中发现学生稍纵即逝的思维亮点、标新立异的体验,在批改时发现学生不同凡响的立意、别出心裁的构思、准确生动的遣词、妙手偶得的佳句、一笔不苟的卷面,敢打高分,敢打满分。一句话,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赏识学生微不足道的创造。要有这种意识,即使再差的作文,也是学生的创造,也有它的长处。老师千万别说刺耳的话伤学生的自信心,不写嘲弄的评语打击学生。时时处处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其次,尽量给学生提供能激起他们写作灵感、唤醒他们写作自信心的作文命题、形式、主题、题材、立意和自由表达、自由批改的多种途径,寻找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人或事,作为写作的对象去训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从学生的角度讲,增强写作自信心,首先要抛弃“作文法则”“作文秘诀”之类的作文拐杖,独立进入作文时空,全身心投入写作。不用担心你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写不出开头句,就写第二句,那第二句就是最好的开头句;写不出结尾句,那就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那才是最精彩的结尾。其次,要调试好自己的心态。当你看到别人的作文写得快时,心里就对自己说“肯定不如我的好”;当你看到别人作文都已完成时,就在心里对自己说“笑在最后的往往笑得最好”。或许这些是唯心的,但人生在最关键的时刻往往是靠这些“唯心”的东西支撑着前进,从失败到达成功的。
    2.找到学生的“动感地带”
    “为文者,情动而辞发”。文章是真情的流露。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要克服作文中假话、空话、套话现象,就是要找准那些曾经令学生感动过的人、事、物、情去写。在“动感地带”写作文,不愁没话写,不愁写不出好文章。要找准学生的“动感地带”,语文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熟悉他们的生活圈子,并不是以长者的身份,而是作为一个朋友、对话者的身份,与他们交流,甚至于爱他们之所爱,恨他们之所恨,这样的语文教师与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动感地带”,命的作文题学生就一定喜欢。有了生活基础的作文,就有说不尽的话诉不完的情,下笔为文,情动于衷,肯定会佳作自成。
    三、最值得反思的问题——始于观察的作文观
    写作的“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由“物”到“意”的内化——使“客观外物”内化为“主观情意”,客观外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头脑的转化,认识主体真实地、本质地将客观事物化为观念或情感。第二个“转化”是由“意”到“文”的“外化”——从“主观情意”到“文章载体”的转化,认识主体的观念或情感向文字表达转化,是将头脑中所获得的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这是关键。在这“二重转化”中,以往我们国内的语文教学往往过分强调了第一种转化,即由“物”到“意”的“内化”过程,重观察,小学开始作文训练,就要求学生观察某事物后再写。初中也如此,到高中学生还是在观察,可就是不会观察,或无观察之趣,不愿观察。即使很多“听话”的学生“使劲”观察,到动笔时,还是无从下笔,下笔者中不少也是说不上来观察到了什么,于是就翻出什么优秀作文选找类似的文章作“参考”,因此,作文就出现了生拉硬扯的教条式主题。
    由此看来,观察后动笔的作文教学思路应该颠覆一下,观察并非作文的首选路径。平常教学中很多“激扬文字”的学生往往感情细腻、多愁善感、会说故事、能说会道。他们看过许多爱看的书,或诗或小说(包括通俗文学),没有按教师的训练程式写作训练,却能出高手,原因何在?上世纪末,美国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通过改革语文教学,以提高国民的语文能力。美国从实用出发,强调以交流运用为手段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从小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编故事,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了丰富学生讲故事的材料,美国政府特别强调早期阅读训练教学。布什认为:“由于阅读技能的培养早已在上学之前就开始了,我们将强化‘头脑’计划。入学前最重要的是开始前阅读和前识数教学,为上学作准备。”这一阅读优先计划的实施较早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这恐怕就是美国人普遍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的原因之一。
    对策——交流、想象。
    1.学会交流
    新课标把作文归入“表达与交流”部分,而且始终强调“写作是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每册都有口头表达的要求和训练内容。从各地教学实际情况看,口头交流和表达的训练被应试的笔试形式驱逐出了高中语文课堂,这是违背人类语言学习规律的。任何民族、任何人,都是从学说话开始的。口头表达,能让人产生交流表达的愿望,而且口头交流的方式容易找到语感,激发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火花。写作只是将口头的表达记录在案。尤其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口头表达显得日益重要起来。只要到人才招聘会上走一遭,你就不应轻视口语交际的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造交流的机会,如课堂问答、辩论、演讲等,让学生在演讲中学会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表达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演说技巧;在讨论和辩论中学会恰当应对和辩驳,训练敏捷思维;在对话中学会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养成个性风度。这些活动其实都是作文的全真训练。用口头表达刺激书面表达(写作),将口头交流表达的训练与书面交流表达的训练结合起来,不愁作文能力不能快速提高。
    2.培养想象力
    过分强调作文始于观察者,往往忽视联想和想象在创作中的作用。即使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也要训练想象力。由于学生的生活面狭窄,对生活感受不深,作文时往往出现无话可说、思路拓展不开的现象,如果再缺乏联想和想象,作文就真成了“死水一潭”。黑格尔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没有想象就无所谓作文。作为心理发生的有机过程,想象离不开记忆、联想等心理功能。想象是大脑皮层上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对于人们的创作来说,由于有词的调节和支配,更容易自由地、有目的地形成新的联系系统,即想象。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事物的“立体式”认识,对事理的“解剖式”思考,因此,生发出与众不同的认识与见解,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不断挖掘立意的深度、开拓思想的内涵,使文章含蓄而又畅达。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复述课文、讲故事、编故事等途径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让学生读文学作品,在阅读鉴赏中借助填补文本空白、再造艺术形象和形成阅读期待等文本因素培养想象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电脑动画片,自创自演小品、话剧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了这空灵的想象力,就会产生“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写作快感,作文那“难于上青天”的感受自然会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